第六六一章 皇肇基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乌台诗案,终究还是发生了。
赵昭在长安收到消息时,哭笑不得。原以为历史走向已经改变,苏轼的为官轨迹与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乌台诗案”这样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谁曾想,是祸躲不过,悲剧终究发生了,而且提前了很多年。
也许这就是历史大势中的个人宿命吧,天注定,谁也改变不得!
不过仔细说起来,倒是自己害了苏轼。
若不是他与自己过从甚密,又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舒亶和何正臣他们就不会揪住不放,故意找他麻烦。
赵昭相信,舒亶和何正臣不过是马前卒,背后还有其他人,吕惠卿的身影必不可少。赵顼肯定是知道的,至少是默许,甚至可能亲自参与谋划。
这个阴险小人到底可恶,竟然上纲上线,给苏轼盖上了这样大的帽子,诽谤朝廷,不敬君王,怎么听都是大逆不道之罪。
赵昭有些后悔,在王安石与吕惠卿这步棋上,似乎走错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还给自己惹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事情出来了,就必须要想办法面对!
所幸还提前一步得到了消息,否则还真是措手不及。
除了明月宗的来源之外,赵昭很意外,竟然有驸马王诜秘密送来消息,让苏轼提前躲避。王诜是苏轼的好友,还有一重身份是蜀国长公主赵宝安的驸马。这个人与赵顼算的上是至亲,但关键时刻。他能够及时挺身而出,冒险给苏轼送信,可以说十分难得。
公开的矛头是对准苏轼的,但暗箭却是射向自己的。
赵昭相信,汴京城中的赵顼和吕惠卿,他们并不在乎苏轼会是什么罪名,会落个什么下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对此事的反映,以及后续可以发挥的文章。
吕惠卿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啊!
赵昭心里很清楚,如果出面营救。那么御史台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穿凿附会,也一定会定苏轼一个谋反大罪。然后再把自己牵连进去,哪怕是秦王,哪怕是大宋皇叔。哪怕与皇帝之间的争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但此时。赵昭的身份还只是臣子。一个臣子牵连进了谋反。大不敬的案件,这对声望和实力都是巨大打击。
倘若计策得逞,按照他们的预期的结果进行。即便是不能问罪处置。秦王也必然会一蹶不振,过去一切的努力,所有的基业,大好前程全都会付之东流。
袖手旁观?这样是能撇开嫌疑。但很可惜,赵昭不能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
这是一次与赵顼的公开交锋,朝野上下都密切关注此事,对后面的局势发展有重要意义。倘若输了,秦王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最关键的是,苏轼是自己人,是连襟的姐夫。
堂堂秦王,倘若连至亲都无法保护,又如何有资格面对百官呢?还有谁会相信他?支持他?
所以此事对赵昭而言有些棘手,苏轼是必须要搭救的,只是该怎么救?才能不留下话柄呢?
明知道对方目的,若还是大意轻敌,是为不智,赵昭不会这样愚蠢。
看来必须要想个妥善的办法处理此事!
赵昭长叹一声,眉头依旧紧皱。
~~~~~~~~~~~~~~~~~~~~~~~~
就在赵昭这边冥思苦想,寻求对策的时候。
汴京朝堂上,乌台诗案的影响正在发酵,并且逐步扩大影响。
这是一件重大的案件,起因就苏轼一人,但打击面岂能这窄?
以李定,舒亶与何正臣为首的御史台官员,从各处搜集苏轼的诗文作品,并且大肆牵强附会,各种搜肠刮肚安插罪名,并且株连党羽。
一时间,受到牵连之人多达三十九人。其中许多都是旧党之人,或者与秦王方面有什么关系,哪怕是拐弯抹角的那种,也会被刨根问底。
牵连者众多,很多官员莫名其妙就糟了无名之祸,甚至连参知政事司马光都不能幸免。
去岁王安石罢相之后,苏轼曾寄赠司马光一首《独乐园》,其中写道:“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原本只是朋友间的诗酬唱和,语句之中有对司马光的崇敬之情,当然了,也有几句客气的奉承之语。
但舒亶他们却不这么认为,硬是说此诗乃是为司马光宣传,为了其登上宰相之位而制造舆论。
司马光到底位高权重,身份和影响摆在那里,御史台倒也不敢将之怎样。对于指责,司马光则是完全不在乎,压根没听见似的。只是偶尔凝重的神色,阴沉的语调告诉众人,司马相公心理不痛快。
三朝元老出身,又做过知制诰和翰林学士,司马光焉能看不出其中的猫腻?何以会牵连到自己?很显然这是吕惠卿的手段,就是想要以此来抹黑自己,解决掉一个竞争者,为他吕惠卿能登上相位而扫清障碍。
殊不知,官家与皇太后已经定下了韩琦上位,真不知道吕惠卿若是知晓此事,会是什么表情?还会这般如同疯狗一样乱咬人吗?
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还在后面,西京留守王圭也突然参与进来。
他竟然弹劾苏轼有不臣之心,理由是苏轼作品《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一诗。诗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王圭振振有词道:“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真是想不到,以王圭这样资历的老臣,竟然这般恬不知耻,参与进“文字狱”大军,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残害忠良。
苏轼头上,不臣之心的罪名越来越沉重,哪怕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似乎也很难保住其性命。如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矛头落在了苏轼身后——秦王赵昭的身上。
司马光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对于卑鄙小人的行径,他深以为耻,对这样乌烟瘴气的朝堂感到失望。
不过,相比之心他更感兴趣的是秦王赵昭的反应。他相信,汴京城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等待着秦王的对策。
这个对策,决定人心向背;这个对策,决定皇肇基业!(未完待续。。)RT
乌台诗案,终究还是发生了。
赵昭在长安收到消息时,哭笑不得。原以为历史走向已经改变,苏轼的为官轨迹与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乌台诗案”这样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谁曾想,是祸躲不过,悲剧终究发生了,而且提前了很多年。
也许这就是历史大势中的个人宿命吧,天注定,谁也改变不得!
不过仔细说起来,倒是自己害了苏轼。
若不是他与自己过从甚密,又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舒亶和何正臣他们就不会揪住不放,故意找他麻烦。
赵昭相信,舒亶和何正臣不过是马前卒,背后还有其他人,吕惠卿的身影必不可少。赵顼肯定是知道的,至少是默许,甚至可能亲自参与谋划。
这个阴险小人到底可恶,竟然上纲上线,给苏轼盖上了这样大的帽子,诽谤朝廷,不敬君王,怎么听都是大逆不道之罪。
赵昭有些后悔,在王安石与吕惠卿这步棋上,似乎走错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还给自己惹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事情出来了,就必须要想办法面对!
所幸还提前一步得到了消息,否则还真是措手不及。
除了明月宗的来源之外,赵昭很意外,竟然有驸马王诜秘密送来消息,让苏轼提前躲避。王诜是苏轼的好友,还有一重身份是蜀国长公主赵宝安的驸马。这个人与赵顼算的上是至亲,但关键时刻。他能够及时挺身而出,冒险给苏轼送信,可以说十分难得。
公开的矛头是对准苏轼的,但暗箭却是射向自己的。
赵昭相信,汴京城中的赵顼和吕惠卿,他们并不在乎苏轼会是什么罪名,会落个什么下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对此事的反映,以及后续可以发挥的文章。
吕惠卿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啊!
赵昭心里很清楚,如果出面营救。那么御史台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穿凿附会,也一定会定苏轼一个谋反大罪。然后再把自己牵连进去,哪怕是秦王,哪怕是大宋皇叔。哪怕与皇帝之间的争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但此时。赵昭的身份还只是臣子。一个臣子牵连进了谋反。大不敬的案件,这对声望和实力都是巨大打击。
倘若计策得逞,按照他们的预期的结果进行。即便是不能问罪处置。秦王也必然会一蹶不振,过去一切的努力,所有的基业,大好前程全都会付之东流。
袖手旁观?这样是能撇开嫌疑。但很可惜,赵昭不能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
这是一次与赵顼的公开交锋,朝野上下都密切关注此事,对后面的局势发展有重要意义。倘若输了,秦王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最关键的是,苏轼是自己人,是连襟的姐夫。
堂堂秦王,倘若连至亲都无法保护,又如何有资格面对百官呢?还有谁会相信他?支持他?
所以此事对赵昭而言有些棘手,苏轼是必须要搭救的,只是该怎么救?才能不留下话柄呢?
明知道对方目的,若还是大意轻敌,是为不智,赵昭不会这样愚蠢。
看来必须要想个妥善的办法处理此事!
赵昭长叹一声,眉头依旧紧皱。
~~~~~~~~~~~~~~~~~~~~~~~~
就在赵昭这边冥思苦想,寻求对策的时候。
汴京朝堂上,乌台诗案的影响正在发酵,并且逐步扩大影响。
这是一件重大的案件,起因就苏轼一人,但打击面岂能这窄?
以李定,舒亶与何正臣为首的御史台官员,从各处搜集苏轼的诗文作品,并且大肆牵强附会,各种搜肠刮肚安插罪名,并且株连党羽。
一时间,受到牵连之人多达三十九人。其中许多都是旧党之人,或者与秦王方面有什么关系,哪怕是拐弯抹角的那种,也会被刨根问底。
牵连者众多,很多官员莫名其妙就糟了无名之祸,甚至连参知政事司马光都不能幸免。
去岁王安石罢相之后,苏轼曾寄赠司马光一首《独乐园》,其中写道:“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原本只是朋友间的诗酬唱和,语句之中有对司马光的崇敬之情,当然了,也有几句客气的奉承之语。
但舒亶他们却不这么认为,硬是说此诗乃是为司马光宣传,为了其登上宰相之位而制造舆论。
司马光到底位高权重,身份和影响摆在那里,御史台倒也不敢将之怎样。对于指责,司马光则是完全不在乎,压根没听见似的。只是偶尔凝重的神色,阴沉的语调告诉众人,司马相公心理不痛快。
三朝元老出身,又做过知制诰和翰林学士,司马光焉能看不出其中的猫腻?何以会牵连到自己?很显然这是吕惠卿的手段,就是想要以此来抹黑自己,解决掉一个竞争者,为他吕惠卿能登上相位而扫清障碍。
殊不知,官家与皇太后已经定下了韩琦上位,真不知道吕惠卿若是知晓此事,会是什么表情?还会这般如同疯狗一样乱咬人吗?
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还在后面,西京留守王圭也突然参与进来。
他竟然弹劾苏轼有不臣之心,理由是苏轼作品《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一诗。诗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王圭振振有词道:“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真是想不到,以王圭这样资历的老臣,竟然这般恬不知耻,参与进“文字狱”大军,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残害忠良。
苏轼头上,不臣之心的罪名越来越沉重,哪怕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似乎也很难保住其性命。如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矛头落在了苏轼身后——秦王赵昭的身上。
司马光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对于卑鄙小人的行径,他深以为耻,对这样乌烟瘴气的朝堂感到失望。
不过,相比之心他更感兴趣的是秦王赵昭的反应。他相信,汴京城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等待着秦王的对策。
这个对策,决定人心向背;这个对策,决定皇肇基业!(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