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八回-太子诏书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来事情很顺利,可是谁能想到都到这一步了,居然开始起乱子了。
“二位殿下,可否容我说两句?”赵为贤在一旁插话道。
“赵大人请讲。”
“二位殿下,眼下大敌都已经除掉了,二位何必在这里争执,要我说,一切还是等过几日之后,等一切风平浪静了之后,再来谈论这件事吧。”
桓王想了想,点头说道:“好,就给赵大人一个面子,等事情过了之后,再说。”
“今夜一定要平安度过,我想现在宫里已经一团乱麻了,两位可要做好打算。”
“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那就好。”
......
这一夜,居然真的什么事都没发生。
桓王和庆王都害怕皇帝把自己叫去问话,尤其是庆王,毕竟是自己和德王一起吃饭的时候出的事。
可是很奇怪,皇帝谁都没找。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桓王和庆王就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立太子大典,居然还要进行。
这个消息,可是让这俩人,彻底晕了。
还要立太子?
这要立谁?
德王死了,几个小的都还没长大,最大的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难道让一个孩子当太子?
还是说要在庆王和桓王之间,选一个?
这俩人怎么也猜不透这件事,只好先去上朝了。
今天朝堂之上十分热闹,京城中品级较高的官员还有各行省总督以及各路大营的大将军都到齐了。
桓王和庆王站在了最前面,各自和自己熟识的人打招呼。
只是当桓王看到就在自己对面不远处站着的池中天的时候,心里却没来由地慌了一下。
“皇上驾到!”
不多时,皇帝就在几个宫女和御前侍卫的簇拥下,来到了龙椅上。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以往,皇帝会马上让他们平身。
但是今天,居然没有说。
至少没有马上说。
“谢......”
更可笑的是,有一个大臣似乎太习惯这个礼节了,习惯性地就准备谢皇上了,好在最后关头,他把剩下的字咽了回去。
不一会儿,所有的大臣都有些心慌了。
因为到现在还没让他们平身。
一炷香的工夫,很快过去了。
年轻的大臣还好,但是年老体迈的,就有些受不了了,打晃的打晃,哆嗦的哆嗦。
“诸位爱卿。”皇帝终于开口了,但不是让他们平身。
“朕之所以让你们跪这么久,是想让你们好好看看,好好看看你们眼前的这片地。”
接着,皇帝又说道:“不要以为你们是在皇宫里,不要以为你们跪的是青砖琉璃,也不要以为这里到处金碧辉煌!”
“你们跪的地,不是朕的,也不是你们的,而是天下老百姓的,老百姓让我们坐在这里,让我们跪在这里,是要让我们这些人给他们谋福,给天下谋福,给百姓谋福!”
“看到朕坐的这张龙椅了吧?有的人就以为朕这张椅子就那么舒服,舒服到为了坐一坐,连人伦纲常都忘了,一个忘了人伦纲常的人,连畜生也不如,朕就是让他坐了这椅子又如何?朕撵不走他,难道老百姓也撵不走吗!天下只有一个朕,但是天下却有数不清的老百姓,他们若是不想让你坐,你永远也坐不上!”
皇帝的一番话,说的下面的很多大臣,都开始流汗了。
这些汗不是累出来的,而是羞愧出来的。
而庆王和桓王,却已经开始打哆嗦了。
因为他们俩怎么听,怎么都觉得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你们起来吧。”
“谢皇上!”
等所有的大臣都站起来之后,皇帝接着说道:“今天,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大伙儿都知道,朕要立太子了,太子乃国之根基,朝廷之根基,天下之根基,能做太子之人,必然德行宽厚,他可以阴谋诡计,可以韬光养晦,但惟独不能残害无辜,这世上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所谓的好人,只是从来不做让其他人讨厌的事,而所谓的坏人,做的都是别人讨厌的事。要当太子,要坐这龙椅,好人坐不得,坏人也坐不得,恶人更坐不得,三皇子!”
说到最后,皇帝突然喊了一句。
“儿臣在!”庆王赶紧跑了出来。
“朕来问你,昨日你和大皇子一起喝酒的事,可是真的?”
“回父皇的话,是真的。”
“你们二人都有各自的府邸,为何要去如此僻静的酒楼,谁的主意?”
“是儿臣的主意,儿臣乃是罪人,但实在想念兄长,所以就选了个僻静的地方,以免被一些好事之人看到。”
“为何会突然着火!”
“这个儿臣实在不知,当时着火了之后,大哥就急着把我推出去,而他自己......”说到这里,庆王忽然哽咽了,说不下去了。
“好了!”
皇帝说完之后,突然话锋一转道:“吉时已到,这是朕写的诏书,神武龙扬卫大将军池中天何在!”
“臣在!”池中天马上站了出来。
“这册封太子的诏书,就由爱卿你来当众宣读!”
“臣遵旨!”
池中天马上走到前面,在御前侍卫的指引下,登上了龙阶,在第三个台阶处停下,接过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今有皇长子德王,为宗室首嗣,宽厚仁德,军国大事未有一怨,乃天意所属,众臣所归,朕心之盼,兹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年事已高,思一日万机而不能及也,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正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先决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池中天用了内力,声音浑厚,怕是连大殿外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念完之后,桓王傻了,庆王更是傻了。
本来事情很顺利,可是谁能想到都到这一步了,居然开始起乱子了。
“二位殿下,可否容我说两句?”赵为贤在一旁插话道。
“赵大人请讲。”
“二位殿下,眼下大敌都已经除掉了,二位何必在这里争执,要我说,一切还是等过几日之后,等一切风平浪静了之后,再来谈论这件事吧。”
桓王想了想,点头说道:“好,就给赵大人一个面子,等事情过了之后,再说。”
“今夜一定要平安度过,我想现在宫里已经一团乱麻了,两位可要做好打算。”
“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那就好。”
......
这一夜,居然真的什么事都没发生。
桓王和庆王都害怕皇帝把自己叫去问话,尤其是庆王,毕竟是自己和德王一起吃饭的时候出的事。
可是很奇怪,皇帝谁都没找。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桓王和庆王就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立太子大典,居然还要进行。
这个消息,可是让这俩人,彻底晕了。
还要立太子?
这要立谁?
德王死了,几个小的都还没长大,最大的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难道让一个孩子当太子?
还是说要在庆王和桓王之间,选一个?
这俩人怎么也猜不透这件事,只好先去上朝了。
今天朝堂之上十分热闹,京城中品级较高的官员还有各行省总督以及各路大营的大将军都到齐了。
桓王和庆王站在了最前面,各自和自己熟识的人打招呼。
只是当桓王看到就在自己对面不远处站着的池中天的时候,心里却没来由地慌了一下。
“皇上驾到!”
不多时,皇帝就在几个宫女和御前侍卫的簇拥下,来到了龙椅上。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以往,皇帝会马上让他们平身。
但是今天,居然没有说。
至少没有马上说。
“谢......”
更可笑的是,有一个大臣似乎太习惯这个礼节了,习惯性地就准备谢皇上了,好在最后关头,他把剩下的字咽了回去。
不一会儿,所有的大臣都有些心慌了。
因为到现在还没让他们平身。
一炷香的工夫,很快过去了。
年轻的大臣还好,但是年老体迈的,就有些受不了了,打晃的打晃,哆嗦的哆嗦。
“诸位爱卿。”皇帝终于开口了,但不是让他们平身。
“朕之所以让你们跪这么久,是想让你们好好看看,好好看看你们眼前的这片地。”
接着,皇帝又说道:“不要以为你们是在皇宫里,不要以为你们跪的是青砖琉璃,也不要以为这里到处金碧辉煌!”
“你们跪的地,不是朕的,也不是你们的,而是天下老百姓的,老百姓让我们坐在这里,让我们跪在这里,是要让我们这些人给他们谋福,给天下谋福,给百姓谋福!”
“看到朕坐的这张龙椅了吧?有的人就以为朕这张椅子就那么舒服,舒服到为了坐一坐,连人伦纲常都忘了,一个忘了人伦纲常的人,连畜生也不如,朕就是让他坐了这椅子又如何?朕撵不走他,难道老百姓也撵不走吗!天下只有一个朕,但是天下却有数不清的老百姓,他们若是不想让你坐,你永远也坐不上!”
皇帝的一番话,说的下面的很多大臣,都开始流汗了。
这些汗不是累出来的,而是羞愧出来的。
而庆王和桓王,却已经开始打哆嗦了。
因为他们俩怎么听,怎么都觉得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你们起来吧。”
“谢皇上!”
等所有的大臣都站起来之后,皇帝接着说道:“今天,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大伙儿都知道,朕要立太子了,太子乃国之根基,朝廷之根基,天下之根基,能做太子之人,必然德行宽厚,他可以阴谋诡计,可以韬光养晦,但惟独不能残害无辜,这世上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所谓的好人,只是从来不做让其他人讨厌的事,而所谓的坏人,做的都是别人讨厌的事。要当太子,要坐这龙椅,好人坐不得,坏人也坐不得,恶人更坐不得,三皇子!”
说到最后,皇帝突然喊了一句。
“儿臣在!”庆王赶紧跑了出来。
“朕来问你,昨日你和大皇子一起喝酒的事,可是真的?”
“回父皇的话,是真的。”
“你们二人都有各自的府邸,为何要去如此僻静的酒楼,谁的主意?”
“是儿臣的主意,儿臣乃是罪人,但实在想念兄长,所以就选了个僻静的地方,以免被一些好事之人看到。”
“为何会突然着火!”
“这个儿臣实在不知,当时着火了之后,大哥就急着把我推出去,而他自己......”说到这里,庆王忽然哽咽了,说不下去了。
“好了!”
皇帝说完之后,突然话锋一转道:“吉时已到,这是朕写的诏书,神武龙扬卫大将军池中天何在!”
“臣在!”池中天马上站了出来。
“这册封太子的诏书,就由爱卿你来当众宣读!”
“臣遵旨!”
池中天马上走到前面,在御前侍卫的指引下,登上了龙阶,在第三个台阶处停下,接过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今有皇长子德王,为宗室首嗣,宽厚仁德,军国大事未有一怨,乃天意所属,众臣所归,朕心之盼,兹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年事已高,思一日万机而不能及也,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正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先决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池中天用了内力,声音浑厚,怕是连大殿外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念完之后,桓王傻了,庆王更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