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汉明 > 第四百零七章 黄道周来了

第四百零七章 黄道周来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半晌,吴争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你记住,我要的不是击败他们,他们还不够资格成为我的敌人。我的敌人在江对岸,把你的那套全用到对岸之人身上去,到时我为你请功。可你若要把朝堂给毁了,我扒你老马家的祖坟!”

    马士英心中凛然,他瞬间回味到自己怕是表错了忠心,赶紧补救道:“马某昏庸,竟错会了主公的意思,实在罪该万死。只是……还望主公明示。”

    吴争吁了一口长气,喟叹道:“看住他们,盯死他们。应天府,是我的后背,不容有失。”

    马士英赶紧应道:“属下明白了,主公是要让属下成为主公在应天府的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吴争见马士英领悟到了,这才放缓了语调,“政事有张苍水,军事有兴国公,我只须替我看好那些人私下的小动作,另外,户部钱袋子,你得替我把着。”

    马士英闻听,惊喜道:“主公的意思是,属下入主户部?”

    吴争盯着马士英,森冷道:“我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贪腐,但我认为你并不象传言中那样,至于究竟如何,还待时间来证明我的判断。这是你一次搏取身后名的良机,望你不要自误,更不要辜负本公的期望。如果真若传言所说,本公会在第一时间斩断你这对脏手。”

    马士英显得异常地庄重起来,“回主公话,弘光朝灭亡两年有余,马某辗转数千里,苟且于世,所图无非是赢得身后名。主公放心,今日始,属下绝不误人误己。”

    “好,那就好。”吴争不在心里惆怅起来,真的会象马士英所说的那样吗?自己身边可用之人,太少了。

    “主公,杭州莫老传信之事?”

    “究竟何事?”吴争再次问道,他可不是象钱肃乐那般正直,会认为莫执念会不说清事情,而让自己返回杭州。

    也只有钱肃乐会相信,马士英说的是真话。

    果然,马士英禀报道:“莫老传信,张名振率军来投主公。”

    吴争愕然,“舟山总兵黄斌卿麾下参军张名振?”

    “是。据信使禀报,张名振率麾下一千二百余人,驾数十艘战船已至杭州。”

    吴争有些纳闷了,他是知道张名振的,他在史上可是抗清名将,只是现在还没有出名,独当一面罢了。

    舟山水师,也属明军序列,鲁王监国时,原归属于绍兴府朝廷,后来朱聿键在福建登基建立隆武朝,舟山总兵黄斌卿贪图官位便转投于隆武朝了。

    不久前,因正朔之争,隆武朝与绍兴府互斩来使,闹得不可开交,虽说吴争当时只是个百户,正与入侵绍兴府的清军厮杀,无法参与其中,但这等大事也有耳闻。

    如今双方水火不容,张名振突然来投,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这事关系重大,如果处置不当,不但吴争名声受损失,还会引发双方再一次冲突。

    确实让吴争感到有些棘手。

    吴争思忖了一会,道:“回信莫老,善待张名振及同来将士,我三日之内,必回杭州处置。”

    “是。”

    ……。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大朝会一如昨日般顺利。

    陈子龙以五阁臣之首,轻松占据了首辅之位。

    马士英入主户部,以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内阁。

    完全没有想象中那般剑拔弩张的情景。

    不过只有少数人心里清楚,这是利益交换的结果。

    但总算是好事,大朝会在一片详和的气氛下结束了。

    一致通过,以长平公主监国,改元“庆泰”,次年为庆泰元年。

    并确立了所有军政事务以内阁决议为准,内阁正式成为庆泰朝最高权力机构。

    这次的数方势力握手言和,让庆泰朝迅速摆脱了内耗,进入了快速的恢复时期。

    九府所辖各县,被迅速纳入朝廷统治之下。

    百姓开始慢慢安定下来,人心开始凝聚。

    可吴争绝没有想到,庆泰朝面临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来自江北清廷的威胁,而是南面隆武朝的求援。

    黄道周来了。

    就在吴争安排妥当应天府事宜,准备返回杭州处置张名振及他麾下将士来投问题时,南边隆武朝举足轻重的人物,时任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黄道周来了。

    这可是隆武朝文臣第一人啊,说他是首辅亦不为过。

    如此份量人物,亲自出使,那就说明隆武朝已经异常危急。

    庆泰朝文武甚至来不及发泄当日互斩来使的怨恨,短短三日间,第三次大朝会开始了。

    与前两次大朝不同,这次大朝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

    能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哪个都不是傻子,隆武朝一旦覆没的后果,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但心里清楚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一回事。

    总有人想着以一己之私,枉顾时局。

    而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哪怕所谓的清流中,也不乏这种人。

    黄道周,福建人,天启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

    明亡之后,在隆武朝一举登顶,兼任两部尚书。

    这种火箭般的破格提拔,在这几年乱世之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黄道周之成名,还得时任科道言官,为钱龙锡辩冤、反对杨嗣昌议和直谏皇帝说起。

    已过不惑之年的黄道周,深受其师袁可立(万历年间的著名诤臣,因直言进谏被万历皇帝先是镌三级,再贬再谏,后被罢官回籍二十六年)的影响。

    当时袁崇焕案发,众多官员被牵连追究责任,原大学士钱龙锡亦牵连论死。

    事发,举朝无敢出一言者。

    唯黄道周激于义愤,中夜草疏,排闼叩阍,为钱龙锡辩冤。

    奏疏中直指崇祯帝的过失,“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

    崇祯帝见之大怒,“以诋毁曲庇”,着令其回奏。

    黄道周再上疏辩解,表明自己区区寸心,“为国体、边计、士气、人心留此一段实话”。

    他此次抗疏“几坐重典”,被降三级调用。

    但也因他据理争辩,钱龙锡方得不死。

    黄道周由此以诤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