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定北城 乐浪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九十一章 定北城 乐浪府
所有俘虏里面的小孩子,凡是能够走路的都是被带到了城堡之中,担任一些简单的劳役工作,在空闲的时间也是被专门负责教导的护卫队员们教育和洗脑,在城堡内不允许说别的语言,只能是使用汉语。
城外的老弱被抽调了一部分,被分配到了那些随着远征拓荒队来到北地的蒙古人手下,来放牧带来和缴获的牲畜,有青壮的家庭都是被打散了原来的部落,和俄罗斯人哥萨克人交错居住,耕种周围的土地,现在不管是蒙古人还是俄罗斯人的存粮还是足够,只要到了明年的夏天,一切就可以稳固了。
不管是种地的还是放牧的人,都没有了自由人的身份,他们现在或者是农奴或者牧奴,都被分配给了在这里的护卫队员和团练们,随军的那些蒙古人,则都是被授予了自由人的身份。
都是在远征拓荒队的庇护下面,可以在分配给他们的广大土地上放牧和耕种,并且有廉价购买农奴的权力。刘十三的北征给自己取得了权力,给跟着他来的手下们获得了财富,这可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现在,武力最强悍的护卫队员和几百名正规军,都是住在修缮完毕的城堡里面,这里面有俘虏的子女作为人质,也有坚固的城墙和工事作为防御,加上他们的火器和马匹,已经是完全的控制了季米特里堡周围的地区。
季米特里堡这时候已经是改了一个名字,定北城,这个名字就已经是说明了一切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城中的护卫队员并没有闲着,四百人组成一个小队,带着奴隶仆从军组成的队伍,开始洗掠周围的哥萨克村寨,把那里的人口,牲畜和农具,都集中在这个城堡的周围。
取得了定北城这个支撑点之后,也该到了这些亡命千里求财的人发财过瘾的时候了,愿意跟着刘十三远征几千里,一路上冒着极大的风险,都是些亡命之徒,他们就是孤身前往博取更大的富贵,关外虽然也是刚刚安定,可是那里的富贵空间太过狭小,既然是不做大明子民的人,自然不会安分的在那里种田吃粮,都要靠着自己手中的刀枪赚来更多的金钱,这次应该算是做到了。
洗掠哥萨克的村寨,掳掠人口财物,实在是让人快乐无比的事情,而且刘十三还在谋划着对失必尔汗国残余部落的进攻和洗掠,刘十三要把华州变成这片广袤无垠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当然,十几名骑士组成的信使,带着失必尔汗国缴获的珍贵珠宝和刘十三的信笺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此时的汉城,在原来王宫的边上,许多的住在那里的官员宅邸,都是被拆除了,一个新的建筑,在许多工匠和劳力的忙碌下建立了起来,虽然是七月份开始建造,但是对于财力和人力都不缺乏的华州来说,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建筑。
华州都督府不在设立在仁川,而是堂而皇之的建立在汉城之中,在王宫的另一边,华州太守府也是在建造之中,华州是军管民的体制,都督府完全的凌驾在太守府之上,所以刘顺骅的太守府也是比都督府的格局要小一些。
不过这两个大大的府邸,比起朝鲜王宫来可是大不少了,当然王宫的格局也是很大,一个小孩子住那么大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好事,比较容易养成铺张的习惯,作为国王的祖父和监护人。
大都督江峰很是体贴的替国王考虑,把王宫一些在边缘的建筑都给拆毁了,在都督府和太守府完工之后,任何一个来到都督府和太守府办事的人,如果不是太留心,都不会注意到夹在中间,显得有些猥琐的王宫。
对于江峰的进驻汉城,在城内的汉人自然是无条件的欢迎,稍微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朝鲜勿论官民也都是高兴异常,按照常理来说,这些人要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情绪也是正常,因为刀锋兵威所向,想要不低头也很难,可是这些人居然是这么欢欣鼓舞,如此正面的表现,就实在是让人吃惊了。
不过这样的情绪不管是罗义的亲兵营还是刘十二主管下面的司马从事,都是懒得理会,由得他们去了。
汉城的朝鲜人想的很是简单,如果江峰和刘顺骅住在城里的话,就算是为了维持城内的体面和治安,也不会随意的动手杀人,这样最起码会有些安全感,当然,这也许仅仅是安全的感觉而已。
在一个月前,在汉城的清洗和搜捕,还摆放在显眼处的京观和弥漫整个城市几天的血腥气,都已经是把这些人吓破了胆子,生怕再有什么杀戮的事情,对于一贯是孱弱的这个民族来说,现在什么大义之类的事情都不重要了,活下去,或者活的稍微好一些,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杨大率领的五千人到了平壤,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军队正常的迁徙,压根没有什么波动,江峰手下的兵马从前都是以汉城向北十里为界,凭借着山区和丘陵的地形,修建了大批的石堡和要塞。
当时的考虑是尽管轻而易举的占据了朝鲜的南部,可是仍然要提防明军会从北面打过来,所以不敢太过北进,以免有什么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现在已经是大不相同了,关外已经是牢牢的控制在了华州的手中,海上的优势又是这么的强大,此时的朝鲜已经是华州的囊中之物了。
自然也就不用那么多的防范和防备,可是在都督府的预料下面,因为对于北面以平壤为中心的土地统治,都是倚靠朝鲜的小朝廷来进行维持,突然派遣五千人的兵马去那里,会不会引起什么反动。
要知道,在江峰没有来到朝鲜之前,朝鲜全国的士兵也不过是八千人左右。
事实证明,华州的高层们都是想多了,他们生活在大明,天朝大国的子民做的时间久了,很难想象其他弱小的民族面对强大武力的时候,那种柔顺和臣服。
朝鲜局势的稳定和越来越牢固的掌控,让江峰这里可以进行些相对比较大的动作,平壤在嘉靖十九年的七月下旬被改成乐浪城,南至汉城以北十里,北至鸭绿江和长白山,这一段的土地被作为乐浪府的治所。
乐浪府属于华州统辖之下,乐浪府的知府人选对于华州,关外还有夷州三地的移民来说,有颇为特殊的意义,等于说是这里面的读书人能不能进入中枢,能不能在华州的官僚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意义。
乐浪知府是从在山东当年大乱,移民华州时候的一名读书人,这人是名秀才,姓李,唤作李谨的,胸中也是有些才学,只是因为家贫也无人帮补,只能是靠着教授私塾来维持生活,连赶考的费用都凑不出来。
被裹挟倒华州之后,因为变得生活无忧,读书人们很多人都是在观望,还有个别死脑筋的总是唱着什么忠义大明之类的论调。华州军方也是懒得理会这等的读书人,由着他们去了。
李谨倒是没有想太多,在大明的时候,他倒是也考了功名,可是日子过得辛苦无比,常常是揭不开锅的情况出现,他的父母妻子都是跟着受累,他对大明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也没有那么多忠义的执着。
看到华州太守府招募吏员,他立刻就是过去报名了,虽然是华州懒得理会读书人,但是有文人来应募,而且还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这可是实在太难得了,不管能不能干活,这毕竟是一个榜样。
这李谨除了读书之外,还经常要为自己的生活操心,少了些酸腐气,经世致用的东西却接触不少,加上人也是实在,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些的日子,更是在衙门里面吃苦耐劳的勤勉苦干。
华州太守刘顺骅前期缺少人手,特别是缺少识字的读书人,既然是有太守府这等民政的架子搭了起来,各级的官吏都必须要配备才可能是良好的运转,但是来到朝鲜的读书人们大都是观望或者是冷眼旁观,赵扬帆赵秀才和王启年原来的班底,都是些掌柜和帐房的出身,有些事情一时半会还不能熟悉。
李谨这样有真才实学又肯实干的角色,自然是被刘顺骅看重许多,就连江峰也是知道了他的名字,印象大佳。
所以开始的时候,升迁也是很快,从一名负责律条的小吏升任为民卫的民官,不是移民中德高望重的士绅或者是族长的民官,他是唯一的一个。
在民卫做的民官,政务出色,在民卫被分为十镇统归华州统辖的时候,他也是被刘顺骅调到了身边,开始参与华州民政的最核心事务。
此次的朝鲜北部改乐浪府,李谨立刻成为了刘顺骅能够想到推荐的第一人选,江峰对于这个人也是评价颇高,立刻是批准了这个任命,也就是七年的时间,李谨从一介书生做到了管民百万的一方之长。
江峰手下的民政体系,逐渐的完备了起来……
第四百九十一章 定北城 乐浪府
所有俘虏里面的小孩子,凡是能够走路的都是被带到了城堡之中,担任一些简单的劳役工作,在空闲的时间也是被专门负责教导的护卫队员们教育和洗脑,在城堡内不允许说别的语言,只能是使用汉语。
城外的老弱被抽调了一部分,被分配到了那些随着远征拓荒队来到北地的蒙古人手下,来放牧带来和缴获的牲畜,有青壮的家庭都是被打散了原来的部落,和俄罗斯人哥萨克人交错居住,耕种周围的土地,现在不管是蒙古人还是俄罗斯人的存粮还是足够,只要到了明年的夏天,一切就可以稳固了。
不管是种地的还是放牧的人,都没有了自由人的身份,他们现在或者是农奴或者牧奴,都被分配给了在这里的护卫队员和团练们,随军的那些蒙古人,则都是被授予了自由人的身份。
都是在远征拓荒队的庇护下面,可以在分配给他们的广大土地上放牧和耕种,并且有廉价购买农奴的权力。刘十三的北征给自己取得了权力,给跟着他来的手下们获得了财富,这可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现在,武力最强悍的护卫队员和几百名正规军,都是住在修缮完毕的城堡里面,这里面有俘虏的子女作为人质,也有坚固的城墙和工事作为防御,加上他们的火器和马匹,已经是完全的控制了季米特里堡周围的地区。
季米特里堡这时候已经是改了一个名字,定北城,这个名字就已经是说明了一切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城中的护卫队员并没有闲着,四百人组成一个小队,带着奴隶仆从军组成的队伍,开始洗掠周围的哥萨克村寨,把那里的人口,牲畜和农具,都集中在这个城堡的周围。
取得了定北城这个支撑点之后,也该到了这些亡命千里求财的人发财过瘾的时候了,愿意跟着刘十三远征几千里,一路上冒着极大的风险,都是些亡命之徒,他们就是孤身前往博取更大的富贵,关外虽然也是刚刚安定,可是那里的富贵空间太过狭小,既然是不做大明子民的人,自然不会安分的在那里种田吃粮,都要靠着自己手中的刀枪赚来更多的金钱,这次应该算是做到了。
洗掠哥萨克的村寨,掳掠人口财物,实在是让人快乐无比的事情,而且刘十三还在谋划着对失必尔汗国残余部落的进攻和洗掠,刘十三要把华州变成这片广袤无垠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当然,十几名骑士组成的信使,带着失必尔汗国缴获的珍贵珠宝和刘十三的信笺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此时的汉城,在原来王宫的边上,许多的住在那里的官员宅邸,都是被拆除了,一个新的建筑,在许多工匠和劳力的忙碌下建立了起来,虽然是七月份开始建造,但是对于财力和人力都不缺乏的华州来说,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建筑。
华州都督府不在设立在仁川,而是堂而皇之的建立在汉城之中,在王宫的另一边,华州太守府也是在建造之中,华州是军管民的体制,都督府完全的凌驾在太守府之上,所以刘顺骅的太守府也是比都督府的格局要小一些。
不过这两个大大的府邸,比起朝鲜王宫来可是大不少了,当然王宫的格局也是很大,一个小孩子住那么大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好事,比较容易养成铺张的习惯,作为国王的祖父和监护人。
大都督江峰很是体贴的替国王考虑,把王宫一些在边缘的建筑都给拆毁了,在都督府和太守府完工之后,任何一个来到都督府和太守府办事的人,如果不是太留心,都不会注意到夹在中间,显得有些猥琐的王宫。
对于江峰的进驻汉城,在城内的汉人自然是无条件的欢迎,稍微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朝鲜勿论官民也都是高兴异常,按照常理来说,这些人要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情绪也是正常,因为刀锋兵威所向,想要不低头也很难,可是这些人居然是这么欢欣鼓舞,如此正面的表现,就实在是让人吃惊了。
不过这样的情绪不管是罗义的亲兵营还是刘十二主管下面的司马从事,都是懒得理会,由得他们去了。
汉城的朝鲜人想的很是简单,如果江峰和刘顺骅住在城里的话,就算是为了维持城内的体面和治安,也不会随意的动手杀人,这样最起码会有些安全感,当然,这也许仅仅是安全的感觉而已。
在一个月前,在汉城的清洗和搜捕,还摆放在显眼处的京观和弥漫整个城市几天的血腥气,都已经是把这些人吓破了胆子,生怕再有什么杀戮的事情,对于一贯是孱弱的这个民族来说,现在什么大义之类的事情都不重要了,活下去,或者活的稍微好一些,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杨大率领的五千人到了平壤,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军队正常的迁徙,压根没有什么波动,江峰手下的兵马从前都是以汉城向北十里为界,凭借着山区和丘陵的地形,修建了大批的石堡和要塞。
当时的考虑是尽管轻而易举的占据了朝鲜的南部,可是仍然要提防明军会从北面打过来,所以不敢太过北进,以免有什么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现在已经是大不相同了,关外已经是牢牢的控制在了华州的手中,海上的优势又是这么的强大,此时的朝鲜已经是华州的囊中之物了。
自然也就不用那么多的防范和防备,可是在都督府的预料下面,因为对于北面以平壤为中心的土地统治,都是倚靠朝鲜的小朝廷来进行维持,突然派遣五千人的兵马去那里,会不会引起什么反动。
要知道,在江峰没有来到朝鲜之前,朝鲜全国的士兵也不过是八千人左右。
事实证明,华州的高层们都是想多了,他们生活在大明,天朝大国的子民做的时间久了,很难想象其他弱小的民族面对强大武力的时候,那种柔顺和臣服。
朝鲜局势的稳定和越来越牢固的掌控,让江峰这里可以进行些相对比较大的动作,平壤在嘉靖十九年的七月下旬被改成乐浪城,南至汉城以北十里,北至鸭绿江和长白山,这一段的土地被作为乐浪府的治所。
乐浪府属于华州统辖之下,乐浪府的知府人选对于华州,关外还有夷州三地的移民来说,有颇为特殊的意义,等于说是这里面的读书人能不能进入中枢,能不能在华州的官僚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意义。
乐浪知府是从在山东当年大乱,移民华州时候的一名读书人,这人是名秀才,姓李,唤作李谨的,胸中也是有些才学,只是因为家贫也无人帮补,只能是靠着教授私塾来维持生活,连赶考的费用都凑不出来。
被裹挟倒华州之后,因为变得生活无忧,读书人们很多人都是在观望,还有个别死脑筋的总是唱着什么忠义大明之类的论调。华州军方也是懒得理会这等的读书人,由着他们去了。
李谨倒是没有想太多,在大明的时候,他倒是也考了功名,可是日子过得辛苦无比,常常是揭不开锅的情况出现,他的父母妻子都是跟着受累,他对大明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也没有那么多忠义的执着。
看到华州太守府招募吏员,他立刻就是过去报名了,虽然是华州懒得理会读书人,但是有文人来应募,而且还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这可是实在太难得了,不管能不能干活,这毕竟是一个榜样。
这李谨除了读书之外,还经常要为自己的生活操心,少了些酸腐气,经世致用的东西却接触不少,加上人也是实在,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些的日子,更是在衙门里面吃苦耐劳的勤勉苦干。
华州太守刘顺骅前期缺少人手,特别是缺少识字的读书人,既然是有太守府这等民政的架子搭了起来,各级的官吏都必须要配备才可能是良好的运转,但是来到朝鲜的读书人们大都是观望或者是冷眼旁观,赵扬帆赵秀才和王启年原来的班底,都是些掌柜和帐房的出身,有些事情一时半会还不能熟悉。
李谨这样有真才实学又肯实干的角色,自然是被刘顺骅看重许多,就连江峰也是知道了他的名字,印象大佳。
所以开始的时候,升迁也是很快,从一名负责律条的小吏升任为民卫的民官,不是移民中德高望重的士绅或者是族长的民官,他是唯一的一个。
在民卫做的民官,政务出色,在民卫被分为十镇统归华州统辖的时候,他也是被刘顺骅调到了身边,开始参与华州民政的最核心事务。
此次的朝鲜北部改乐浪府,李谨立刻成为了刘顺骅能够想到推荐的第一人选,江峰对于这个人也是评价颇高,立刻是批准了这个任命,也就是七年的时间,李谨从一介书生做到了管民百万的一方之长。
江峰手下的民政体系,逐渐的完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