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臣请辞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巍辞官之后,礼部尚书沈鲤在走完了立储的程序之后,也是上表告老还乡,万历皇帝照准。
郑贵妃之子朱常询为太子,身为皇长子的朱常洛被封为福王,封地定在了河南洛阳,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许多人慨叹惋惜,认为这是不合规矩,他本来有太子的命运,现在却只能作藩王了。
相对于外面这么多人的慨叹,王恭妃却是欢喜无限,她本来就因为自己孩子卷入漩涡之中担惊受怕,现在却有了做藩王富贵一生的福分,这实在大喜事。
而且在乾清宫那边传来消息,福王朱常洛就藩之后,可以考虑让王恭妃过去住,虽说嫔妃不得出宫,不过慈圣太后李氏已经去了武清侯府,这边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王恭妃本来对宫中的争宠之事没有任何参与的欲望,能让她和自己的儿子相伴,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对于朱常询为太子一事,京师已经是鸦雀无声,京畿之地也是鸦雀无声,但在外省,但在江南,却还是有不少杂音。
致仕还乡的官晏们了解到京师立储之事的细节之后,都是噤声,了解官场和政坛的人都是不寒而集
大明天子从来都是只能在文官面前受委屈,而不能在这边讨到便宜,胡作非为如武宗皇帝,也不过是重用宦官,重建武人勋贵而已。
唯一算是例子的,就是嘉靖皇帝,大礼议一案,动用锦衣卫用廷杖群殴文臣百官,彻底打掉了他的脸面,所以终嘉靖一朝,文官们一直是被天子牢牢压制。
但到了嘉靖后期,徐阶当政,一直到万历登基后的前十年,以内阁六部为首的文臣集团,彻底主导了朝政,在王通这个人名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后,文臣主导的局面渐渐被翻转,然后就是天津卫的大繁荣,归化城那场震古烁今的大胜,还有种种的波折翻转。
这些都属于大家惊讶,但还能坐视旁观,因为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这一次,却让每个人的都是震惊了。
万历皇帝在大朝会的时候,调集重兵包围,又在天津卫调兵到京师左近,皇帝想要做什么,皇帝分明是想要京师百官彻底的灭掉。
天子怎么能如此做,天子怎么有这样大的胆子,更关键的是,天子居然有这个实力这么做,每个和官场相关的人都是震骇,恐惧,然后闭口不言。
求名可以,坚持正道也可以,但不能伤了自家的性命,不能损害了自家的利益,现在天子这么赤裸裸的动手,还是闭嘴吧!
相对于这些明哲保身的官场和前官场众人,地方上那些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还有所谓的老儒,都是对此意见颇大。
有人给京师写信,有人托人上疏,不过他们的意见无关痛痒,他们的争论也不过是义理之争而已,他们有家有业,天子喜欢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和他们没什么切身的关系,况且他们自己喜欢小儿子也是常事。
………………
七月二十二那天,宫内有人给司礼监送来了消息,前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绝食而死,这个消息让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太监张诚难受了许久。
禁军和京营进行了换血,一干虎威武馆出身的军将并没有被提拔到太高的官位上,散官的位置都给的很高,也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实际缺份都是千总、守备之类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个好处,能实际上控制兵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调动兵马,这些千总和守备,京营的监军太监和兵部尚书没有权力动他们的官职。
身为参将的陈思宝这次得到好处是最多的,他成为勇士营的营官,御马监在京师的五大营中,勇士营的兵力最强,地位最高,陈思宝来担任这个营官,算是正式进入大明武人的最高层。
内官和军将们的变动大多在人意料之中,众人最关心的是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该有什么安排。
王通位高权重,尽管在这之前,他被天子猜忌,自我放逐到归化城去,可这次他暗自潜回京师,协助万历皇帝解决了立储的风波,居于首功。
万历皇帝在这次的风波之中,被太后一系和朝臣们几乎逼入绝境,王通不顾从前的猜忌和这件事即将招致的骂名,主动来到这边,他该得到怎么样的封赏。他已经是这样的地位,如果要封赏,还要怎么封赏,再给王通什么样的权势,才能酬答他的功劳,但是如果再给封赏的话,王通的权势会不会影响到旁人,会不会让人猜忌。
快要到八月的时候,从宫中传出了消息,这次准备让王通都督京营,这个风声一出,京师舆论立集是有些哗然。
所谓的“哗然”已经不是从前的群情激奋,而是暗地里的交流交谈,王通的权势膨胀这已经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关键是会膨胀到什么样子,王通手中有锦衣卫,如果再有京营,等于京师五分之三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他一人的手中,这可不是臣下之道。
但如今这个局面,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当今皇帝自己如何高兴,就由他去做罢了。””……
王通虽然去了归化城,但他仍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回到京师,照倒都是要参与朝会,随侍天子左右。
不过刚刚回到京师,京师震荡局势不稳,需要王通坐镇锦衣卫居中调度,所以直到八月初三这一天,王通才出现在朝会上。
日常的朝会,内阁诸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使以及相干各衙门的人都要与会,比起半个月前,已经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已经有侍郎替代,其余各部尚书并没有杨巍,和沈鲤那样的强势,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权位,不敢奢求什么进取,也不敢去做什么火中取栗的险事。
王通昂然出现在朝会上的时候,六部尚书除却冷眼相待之外,也没什么举动,每日朝会,照倒是皇帝最晚到。
这些大明中枢诸公在往日里少不得要谈天说地,甚至是聊聊风月之事,不过经过大朝会那次的风波之后,有了侍郎在哪里怒斥尚书,满朝彼此攻许,争先恐后的撇清自己之后,一时间大家也有些尴尬,或者说彼此之间的关系从以前的彬彬有礼,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想要恢复如常,还要很长的时间。
而且举行朝会的奉天门偏殿空间并不大,就算是小声说话,也很可能被其他人听到,特别是王通在这边的时候,众人心中更是多了许多提防。
王通第一日上朝,内阁次辅王锡爵却主动上前说了几句,王锡爵倒是上前笑看见礼,开口说道:
“如今定北侯是我朝的定海神针,前段乱纷纷的局面,定北侯一回来,就变得天下皆静,真是国家栋梁啊!”
这话中的讥刺王通也能听得出来,不过文人做派总是要在嘴皮子上找找便宜的,王通也不在乎,只是不冷不热的回礼说道:
“如今太平盛世,莫名的京师就变得如此纷乱,难道是有什么妖孽?”
王锡爵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
“王大人,王某有些话说出来可能得罪,我们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本份,权势显赫是天子的恩宠,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做臣子的权势太重,即便是圣上的恩宠,做臣子的也要有自知之明,万不可为一时的煊赫得意,坏了君臣的情意,辜负了圣上的恩宠。”
王通沉吟了一会,淡然说道:
“天意独裁,圣上要做什么是圣上的事情,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妄自揣度呢?”
听到王通的滴水不漏的回答,王锡爵摇了摇头,脸上已经没了什么笑意,只是叹了口气,却有些郑重的说道:
“王大人,有些权势是恩宠,有些权势却是取死之道啊,王大人如今的地位身家,也有家人部下,万不可为了一人一时的快意,闹到不耳收拾的局面啊!”
说完这句,王锡爵点点头,就要转身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去,他刚刚动作,却听到王通在身后说道:
“多谢王阁老提醒,王某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王锡爵回头看,却看到王通拱手作揖,做了个承情的动作,王锡爵有些惊讶,这王通并不是和传言那般对文臣冷眼相对,还是知道人情事故。
听到外面一声通报,万历皇帝走入了殿堂之中,宦官唱礼,一干人都是恭敬跪拜,众人抬头的时候都注意到万历皇帝对王通点了点头,算是招呼,这还是君臣吗,什么时候臣下叩拜,君上居然还要答礼了。
“……有本陈奏……”
如今这个局势,臣子们只是做各自的本职,没什么要上奏的,大家都是沉默以对,刚沉默了一会,王通躬身拜下,开口说道:
“陛下,臣请辞官
杨巍辞官之后,礼部尚书沈鲤在走完了立储的程序之后,也是上表告老还乡,万历皇帝照准。
郑贵妃之子朱常询为太子,身为皇长子的朱常洛被封为福王,封地定在了河南洛阳,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许多人慨叹惋惜,认为这是不合规矩,他本来有太子的命运,现在却只能作藩王了。
相对于外面这么多人的慨叹,王恭妃却是欢喜无限,她本来就因为自己孩子卷入漩涡之中担惊受怕,现在却有了做藩王富贵一生的福分,这实在大喜事。
而且在乾清宫那边传来消息,福王朱常洛就藩之后,可以考虑让王恭妃过去住,虽说嫔妃不得出宫,不过慈圣太后李氏已经去了武清侯府,这边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王恭妃本来对宫中的争宠之事没有任何参与的欲望,能让她和自己的儿子相伴,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对于朱常询为太子一事,京师已经是鸦雀无声,京畿之地也是鸦雀无声,但在外省,但在江南,却还是有不少杂音。
致仕还乡的官晏们了解到京师立储之事的细节之后,都是噤声,了解官场和政坛的人都是不寒而集
大明天子从来都是只能在文官面前受委屈,而不能在这边讨到便宜,胡作非为如武宗皇帝,也不过是重用宦官,重建武人勋贵而已。
唯一算是例子的,就是嘉靖皇帝,大礼议一案,动用锦衣卫用廷杖群殴文臣百官,彻底打掉了他的脸面,所以终嘉靖一朝,文官们一直是被天子牢牢压制。
但到了嘉靖后期,徐阶当政,一直到万历登基后的前十年,以内阁六部为首的文臣集团,彻底主导了朝政,在王通这个人名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后,文臣主导的局面渐渐被翻转,然后就是天津卫的大繁荣,归化城那场震古烁今的大胜,还有种种的波折翻转。
这些都属于大家惊讶,但还能坐视旁观,因为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这一次,却让每个人的都是震惊了。
万历皇帝在大朝会的时候,调集重兵包围,又在天津卫调兵到京师左近,皇帝想要做什么,皇帝分明是想要京师百官彻底的灭掉。
天子怎么能如此做,天子怎么有这样大的胆子,更关键的是,天子居然有这个实力这么做,每个和官场相关的人都是震骇,恐惧,然后闭口不言。
求名可以,坚持正道也可以,但不能伤了自家的性命,不能损害了自家的利益,现在天子这么赤裸裸的动手,还是闭嘴吧!
相对于这些明哲保身的官场和前官场众人,地方上那些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还有所谓的老儒,都是对此意见颇大。
有人给京师写信,有人托人上疏,不过他们的意见无关痛痒,他们的争论也不过是义理之争而已,他们有家有业,天子喜欢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和他们没什么切身的关系,况且他们自己喜欢小儿子也是常事。
………………
七月二十二那天,宫内有人给司礼监送来了消息,前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绝食而死,这个消息让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太监张诚难受了许久。
禁军和京营进行了换血,一干虎威武馆出身的军将并没有被提拔到太高的官位上,散官的位置都给的很高,也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实际缺份都是千总、守备之类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个好处,能实际上控制兵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调动兵马,这些千总和守备,京营的监军太监和兵部尚书没有权力动他们的官职。
身为参将的陈思宝这次得到好处是最多的,他成为勇士营的营官,御马监在京师的五大营中,勇士营的兵力最强,地位最高,陈思宝来担任这个营官,算是正式进入大明武人的最高层。
内官和军将们的变动大多在人意料之中,众人最关心的是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该有什么安排。
王通位高权重,尽管在这之前,他被天子猜忌,自我放逐到归化城去,可这次他暗自潜回京师,协助万历皇帝解决了立储的风波,居于首功。
万历皇帝在这次的风波之中,被太后一系和朝臣们几乎逼入绝境,王通不顾从前的猜忌和这件事即将招致的骂名,主动来到这边,他该得到怎么样的封赏。他已经是这样的地位,如果要封赏,还要怎么封赏,再给王通什么样的权势,才能酬答他的功劳,但是如果再给封赏的话,王通的权势会不会影响到旁人,会不会让人猜忌。
快要到八月的时候,从宫中传出了消息,这次准备让王通都督京营,这个风声一出,京师舆论立集是有些哗然。
所谓的“哗然”已经不是从前的群情激奋,而是暗地里的交流交谈,王通的权势膨胀这已经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关键是会膨胀到什么样子,王通手中有锦衣卫,如果再有京营,等于京师五分之三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他一人的手中,这可不是臣下之道。
但如今这个局面,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当今皇帝自己如何高兴,就由他去做罢了。””……
王通虽然去了归化城,但他仍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回到京师,照倒都是要参与朝会,随侍天子左右。
不过刚刚回到京师,京师震荡局势不稳,需要王通坐镇锦衣卫居中调度,所以直到八月初三这一天,王通才出现在朝会上。
日常的朝会,内阁诸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使以及相干各衙门的人都要与会,比起半个月前,已经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已经有侍郎替代,其余各部尚书并没有杨巍,和沈鲤那样的强势,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权位,不敢奢求什么进取,也不敢去做什么火中取栗的险事。
王通昂然出现在朝会上的时候,六部尚书除却冷眼相待之外,也没什么举动,每日朝会,照倒是皇帝最晚到。
这些大明中枢诸公在往日里少不得要谈天说地,甚至是聊聊风月之事,不过经过大朝会那次的风波之后,有了侍郎在哪里怒斥尚书,满朝彼此攻许,争先恐后的撇清自己之后,一时间大家也有些尴尬,或者说彼此之间的关系从以前的彬彬有礼,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想要恢复如常,还要很长的时间。
而且举行朝会的奉天门偏殿空间并不大,就算是小声说话,也很可能被其他人听到,特别是王通在这边的时候,众人心中更是多了许多提防。
王通第一日上朝,内阁次辅王锡爵却主动上前说了几句,王锡爵倒是上前笑看见礼,开口说道:
“如今定北侯是我朝的定海神针,前段乱纷纷的局面,定北侯一回来,就变得天下皆静,真是国家栋梁啊!”
这话中的讥刺王通也能听得出来,不过文人做派总是要在嘴皮子上找找便宜的,王通也不在乎,只是不冷不热的回礼说道:
“如今太平盛世,莫名的京师就变得如此纷乱,难道是有什么妖孽?”
王锡爵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
“王大人,王某有些话说出来可能得罪,我们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本份,权势显赫是天子的恩宠,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做臣子的权势太重,即便是圣上的恩宠,做臣子的也要有自知之明,万不可为一时的煊赫得意,坏了君臣的情意,辜负了圣上的恩宠。”
王通沉吟了一会,淡然说道:
“天意独裁,圣上要做什么是圣上的事情,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妄自揣度呢?”
听到王通的滴水不漏的回答,王锡爵摇了摇头,脸上已经没了什么笑意,只是叹了口气,却有些郑重的说道:
“王大人,有些权势是恩宠,有些权势却是取死之道啊,王大人如今的地位身家,也有家人部下,万不可为了一人一时的快意,闹到不耳收拾的局面啊!”
说完这句,王锡爵点点头,就要转身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去,他刚刚动作,却听到王通在身后说道:
“多谢王阁老提醒,王某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王锡爵回头看,却看到王通拱手作揖,做了个承情的动作,王锡爵有些惊讶,这王通并不是和传言那般对文臣冷眼相对,还是知道人情事故。
听到外面一声通报,万历皇帝走入了殿堂之中,宦官唱礼,一干人都是恭敬跪拜,众人抬头的时候都注意到万历皇帝对王通点了点头,算是招呼,这还是君臣吗,什么时候臣下叩拜,君上居然还要答礼了。
“……有本陈奏……”
如今这个局势,臣子们只是做各自的本职,没什么要上奏的,大家都是沉默以对,刚沉默了一会,王通躬身拜下,开口说道:
“陛下,臣请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