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退兵的命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知杜卿有何话说?但说无妨。”高宗自然能够猜出杜审言要说什么,可是却又不能阻止,只好阴沉着脸让杜审言说出来。
只见杜审言说道:“陛下当知晓,吐蕃贼子野心勃勃,数度图谋吐谷浑及我河西四镇,幸被边军数度击败,如今周王灭其二十万大军,令其元气大伤,我大唐消灭吐蕃名将噶尔钦陵,直捣逻些,正其时也,奈何中途放弃,养虎遗患乎?”
这时候却听得一旁的刘祎之厉声喝道:“好大胆的杜审言,你口无遮拦倒也罢了,今日竟敢犯了泰祖之遵讳,此乃大不敬之罪也,便是凌迟处死亦不过分,犹敢在此饶舌乎?”
杜审言无心之失竟然犯了忌讳,一时之间也是惶恐不已,而高宗为了自己的目的能够达到,也命令殿外卫士将其拖出殿外,杜审言虽然有心再为李显辩解几句,却已是无可奈何,只能苦笑着离开。
杜审言虽然被迫退出,可朝中却依然有直臣,只听得一旁的郝处俊上前说道:“杜御史虽然出言无礼,犯了忌讳,然则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如今我大唐胜券在握,原本不必讲和,反而应该加派人手,命我大唐各路将士齐心合力,先剿灭噶尔钦陵部,随后出征吐蕃本土,相信不出一年,吐蕃定然成为我大唐郡县,如高句丽故事。此时尤为重大,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臣附议”,在郝处俊说完后,裴行俭也随声附和,高声说道:“陛下,吐蕃威胁我大唐边疆数十载,如今正是千载难逢之机,奈何放弃唾手可得之物,反落无用之虚名哉?”
无论是郝处俊还是裴行俭,都远非杜审言所能比拟的,他们的身份资历在那里摆着,即便是高宗都要给几分面子,所以,高宗一时之间踌躇不已,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把求援的目光转向了武后。
武后虽然与高宗起了同样的心思,可是却也不能如此表态,因为她想把阻止李显建功的罪责推到高宗的头上,所以也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心腹老臣许敬宗。
许敬宗也不愧为老狐狸,瞬间就领会了武后的意图,同时还想出了对策,只见许敬宗轻轻叹道:“陛下,皇后,微臣认为郝侍郎、裴侍郎所言并非没有道理,目前的确是我大唐对付吐蕃之最佳时机,然则我军征战所需大量粮草辎重从何而来?便是能够筹备好,以之发放给百姓赈灾岂非更好?请陛下、娘娘想一想,我军征战吐蕃,虽然并其土地无数,然则若无百姓耕种,要那土地何用?当初太宗文皇帝可是谆谆告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理,万一因为灾荒之事激起人变(民变),微臣恐征战吐蕃之功亦不能弥补百姓动乱之过也。”
高宗见许敬宗之言正合己意,不由得心中喜悦,赞赏的说道:“许卿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果然是高见,郝卿、裴卿亦皆忠直为国,令人好生相敬,朕决意赏赐三位爱卿各钱十万,帛千匹,三位爱卿,下去领赏吧。”
高宗用厚赏将郝处俊和裴行俭打发离去,同时堵住了他们的嘴,导致朝堂上对于他的决议再也没人反对,于是乃决定,令东台拟旨,令薛仁贵作为全权代表,与噶尔钦陵议和,只要其答应将吐谷浑及安西四镇归还我大唐,并且保证日后不再侵犯,便放其离开,不得多做逗留,除此之外,还特别宣诏李显返回长安接受封赏,至于其所统大军,暂且交给其部将唐休璟进行指挥。
当高宗确定这件事的时候,李显正率领着他麾下的将士们进行着浴血奋战,而当圣旨传送的这几天里,战斗是最为凶险的时刻,噶尔钦陵率领着他的吐蕃将士对李显的唐军营寨发动最为勇猛无畏的进攻。
而这一点也是噶尔钦陵的计策之一,他生怕计划提前泄露,导致薛仁贵和李显再做出什么应变,所以一面派人到长安展开秘密行动,另一方面按照正常情况对李显的营寨发动进攻,甚至比起以往还要更加猛烈一些。
李显果然没有对噶尔钦陵的手段产生怀疑,他还以为对方是在形势所迫下的垂死挣扎罢了,只要坚守下去,最终的希望还是属于己方,直到圣旨来到的那一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眼看再用不了多少事日,我军便能将彻底取胜,为何朝廷却下了这么一道奇怪的旨意?”唐休璟在得知了圣旨的内容之后,不由得大为恼怒,气愤难当。
李显对此也是苦笑不已,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他却明白肯定是朝内的一些人不愿意让他建功立业,所以才在皇帝面前献谗言,致令他与薛仁贵苦心谋划了数月的作战计划化为了流水。
“我本来以为在国家大义面前,不管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新仇旧恨,都应该暂时先放下,待得公事了结之后再去想私仇,却没想到这世上专门有这样一种人,自身没有什么本事,却偏偏有本事阻碍别人建功立业,制造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这真应了后世所流传的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唉,‘宰相电飞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看到这一幕,李显不由得想起了五百年后,抗金元帅岳飞被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班师一事,又想起了一千二百年后清朝同法人作战,眼看就要取得胜利却被弄权奸臣强行下令班师,并与法人签订合约的一幕这才体会了岳少保和冯子材等人当年那种无奈和愤恨的心情。
“哼,我一定要查出,到底是哪个权奸竟然如此误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却为了一己私怨而做出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蠢事来,若是查出来了,我定要,定要……”
李显想到这里却无法再想下去了,因为连他自己都明白,其实他就算是查得出来,也根本无法对付那些奸臣,其实就算不用查,他也能大致猜得出来,能够做出这种事的,定然不出武后身边的那一帮奸臣,可是他又能如何对他们?不要说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就算他现在是太子,在武后的关照下又如何能够动得了他们一根手指头?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只能是无休止的叹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反对朝廷的决策。
“大王,末将听说噶尔钦陵已经接受了议和的要求,双方目前已经全线停战了,只等着商议退兵的细节问题了,噶尔钦陵向大王写信,要求大王送还我们营中的吐蕃俘虏,不知我等何时将俘虏送还?”阿史那道真见李显心中郁闷,也是暗暗叹息,不过毕竟这是朝廷的决策,他也不敢说什么,就将噶尔钦陵的书信拿来,请示关于吐蕃军俘虏的问题。
原来经过了多日的作战,李显军中也收容了将近万人的吐蕃俘虏,噶尔钦陵既然要议和,自然是想着要回这些俘虏,因为这些人既是吐蕃的百姓,能够为吐蕃缴纳贡赋,同时还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这对于吐蕃日后的发展和强大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显自然也知道噶尔钦陵的打算,可是他怎么能够让噶尔钦陵如此如愿呢?所以他略想了想,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低声对阿史那道真说道:“阿史那将军,传我将令,今夜将军中所有吐蕃俘虏尽皆诱至我军营外五里处的沟堑处。”
“啊?大王这是要做甚?莫非是要……”
“没错”,阿史那道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显打断道:“我要将这一万吐蕃俘虏尽皆坑杀,一个不留。”
“啊?这……”听了李显的话,阿史那道真突然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杀意,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战,然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王,此事要,要三思啊,坑杀降卒,这一直是禁忌,亦且是大损阴德之事,昔日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自身最终不得好死,项羽坑杀秦朝二十万降卒,最终亦是自刎身亡,远的不说,单说薛大将军在征伐铁勒诸部时,亦因坑杀降卒而受到朝廷问罪,结果虽有大功,却依然得了个功过相抵之结果,大王虽是圣上嫡子,若是犯了禁忌,一样会遭受朝廷惩处的,大王何故置数月功劳于不顾,而行此惨无人道之恶事耶?”
“哼,若是牺牲吾之边功,为我大唐多换取数载和平,那也是值了。至于惩处,我并不在乎此事,毕竟我是圣上亲子,最多也是像薛大将军之前那般功过相抵,圣上总不至于因为这一小事而降我爵位,甚至杀了我吧?”李显嘿嘿冷笑,不等阿史那道真反应过来,便催他速去执行,一切责任自有他来承担。
“大王,你这又是何苦呢?立下这么大的边功却白白放弃,实在令人不可思议。”阿史那道真一脸的不解,可是却又拗不过李显的命令,只好摇了摇头,快速离去,浑然没有注意李显眼中的那一抹狡诈。(未完待续。)
“不知杜卿有何话说?但说无妨。”高宗自然能够猜出杜审言要说什么,可是却又不能阻止,只好阴沉着脸让杜审言说出来。
只见杜审言说道:“陛下当知晓,吐蕃贼子野心勃勃,数度图谋吐谷浑及我河西四镇,幸被边军数度击败,如今周王灭其二十万大军,令其元气大伤,我大唐消灭吐蕃名将噶尔钦陵,直捣逻些,正其时也,奈何中途放弃,养虎遗患乎?”
这时候却听得一旁的刘祎之厉声喝道:“好大胆的杜审言,你口无遮拦倒也罢了,今日竟敢犯了泰祖之遵讳,此乃大不敬之罪也,便是凌迟处死亦不过分,犹敢在此饶舌乎?”
杜审言无心之失竟然犯了忌讳,一时之间也是惶恐不已,而高宗为了自己的目的能够达到,也命令殿外卫士将其拖出殿外,杜审言虽然有心再为李显辩解几句,却已是无可奈何,只能苦笑着离开。
杜审言虽然被迫退出,可朝中却依然有直臣,只听得一旁的郝处俊上前说道:“杜御史虽然出言无礼,犯了忌讳,然则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如今我大唐胜券在握,原本不必讲和,反而应该加派人手,命我大唐各路将士齐心合力,先剿灭噶尔钦陵部,随后出征吐蕃本土,相信不出一年,吐蕃定然成为我大唐郡县,如高句丽故事。此时尤为重大,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臣附议”,在郝处俊说完后,裴行俭也随声附和,高声说道:“陛下,吐蕃威胁我大唐边疆数十载,如今正是千载难逢之机,奈何放弃唾手可得之物,反落无用之虚名哉?”
无论是郝处俊还是裴行俭,都远非杜审言所能比拟的,他们的身份资历在那里摆着,即便是高宗都要给几分面子,所以,高宗一时之间踌躇不已,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把求援的目光转向了武后。
武后虽然与高宗起了同样的心思,可是却也不能如此表态,因为她想把阻止李显建功的罪责推到高宗的头上,所以也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心腹老臣许敬宗。
许敬宗也不愧为老狐狸,瞬间就领会了武后的意图,同时还想出了对策,只见许敬宗轻轻叹道:“陛下,皇后,微臣认为郝侍郎、裴侍郎所言并非没有道理,目前的确是我大唐对付吐蕃之最佳时机,然则我军征战所需大量粮草辎重从何而来?便是能够筹备好,以之发放给百姓赈灾岂非更好?请陛下、娘娘想一想,我军征战吐蕃,虽然并其土地无数,然则若无百姓耕种,要那土地何用?当初太宗文皇帝可是谆谆告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理,万一因为灾荒之事激起人变(民变),微臣恐征战吐蕃之功亦不能弥补百姓动乱之过也。”
高宗见许敬宗之言正合己意,不由得心中喜悦,赞赏的说道:“许卿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果然是高见,郝卿、裴卿亦皆忠直为国,令人好生相敬,朕决意赏赐三位爱卿各钱十万,帛千匹,三位爱卿,下去领赏吧。”
高宗用厚赏将郝处俊和裴行俭打发离去,同时堵住了他们的嘴,导致朝堂上对于他的决议再也没人反对,于是乃决定,令东台拟旨,令薛仁贵作为全权代表,与噶尔钦陵议和,只要其答应将吐谷浑及安西四镇归还我大唐,并且保证日后不再侵犯,便放其离开,不得多做逗留,除此之外,还特别宣诏李显返回长安接受封赏,至于其所统大军,暂且交给其部将唐休璟进行指挥。
当高宗确定这件事的时候,李显正率领着他麾下的将士们进行着浴血奋战,而当圣旨传送的这几天里,战斗是最为凶险的时刻,噶尔钦陵率领着他的吐蕃将士对李显的唐军营寨发动最为勇猛无畏的进攻。
而这一点也是噶尔钦陵的计策之一,他生怕计划提前泄露,导致薛仁贵和李显再做出什么应变,所以一面派人到长安展开秘密行动,另一方面按照正常情况对李显的营寨发动进攻,甚至比起以往还要更加猛烈一些。
李显果然没有对噶尔钦陵的手段产生怀疑,他还以为对方是在形势所迫下的垂死挣扎罢了,只要坚守下去,最终的希望还是属于己方,直到圣旨来到的那一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眼看再用不了多少事日,我军便能将彻底取胜,为何朝廷却下了这么一道奇怪的旨意?”唐休璟在得知了圣旨的内容之后,不由得大为恼怒,气愤难当。
李显对此也是苦笑不已,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他却明白肯定是朝内的一些人不愿意让他建功立业,所以才在皇帝面前献谗言,致令他与薛仁贵苦心谋划了数月的作战计划化为了流水。
“我本来以为在国家大义面前,不管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新仇旧恨,都应该暂时先放下,待得公事了结之后再去想私仇,却没想到这世上专门有这样一种人,自身没有什么本事,却偏偏有本事阻碍别人建功立业,制造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这真应了后世所流传的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唉,‘宰相电飞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看到这一幕,李显不由得想起了五百年后,抗金元帅岳飞被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班师一事,又想起了一千二百年后清朝同法人作战,眼看就要取得胜利却被弄权奸臣强行下令班师,并与法人签订合约的一幕这才体会了岳少保和冯子材等人当年那种无奈和愤恨的心情。
“哼,我一定要查出,到底是哪个权奸竟然如此误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却为了一己私怨而做出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蠢事来,若是查出来了,我定要,定要……”
李显想到这里却无法再想下去了,因为连他自己都明白,其实他就算是查得出来,也根本无法对付那些奸臣,其实就算不用查,他也能大致猜得出来,能够做出这种事的,定然不出武后身边的那一帮奸臣,可是他又能如何对他们?不要说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就算他现在是太子,在武后的关照下又如何能够动得了他们一根手指头?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只能是无休止的叹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反对朝廷的决策。
“大王,末将听说噶尔钦陵已经接受了议和的要求,双方目前已经全线停战了,只等着商议退兵的细节问题了,噶尔钦陵向大王写信,要求大王送还我们营中的吐蕃俘虏,不知我等何时将俘虏送还?”阿史那道真见李显心中郁闷,也是暗暗叹息,不过毕竟这是朝廷的决策,他也不敢说什么,就将噶尔钦陵的书信拿来,请示关于吐蕃军俘虏的问题。
原来经过了多日的作战,李显军中也收容了将近万人的吐蕃俘虏,噶尔钦陵既然要议和,自然是想着要回这些俘虏,因为这些人既是吐蕃的百姓,能够为吐蕃缴纳贡赋,同时还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这对于吐蕃日后的发展和强大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显自然也知道噶尔钦陵的打算,可是他怎么能够让噶尔钦陵如此如愿呢?所以他略想了想,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低声对阿史那道真说道:“阿史那将军,传我将令,今夜将军中所有吐蕃俘虏尽皆诱至我军营外五里处的沟堑处。”
“啊?大王这是要做甚?莫非是要……”
“没错”,阿史那道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显打断道:“我要将这一万吐蕃俘虏尽皆坑杀,一个不留。”
“啊?这……”听了李显的话,阿史那道真突然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杀意,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战,然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王,此事要,要三思啊,坑杀降卒,这一直是禁忌,亦且是大损阴德之事,昔日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自身最终不得好死,项羽坑杀秦朝二十万降卒,最终亦是自刎身亡,远的不说,单说薛大将军在征伐铁勒诸部时,亦因坑杀降卒而受到朝廷问罪,结果虽有大功,却依然得了个功过相抵之结果,大王虽是圣上嫡子,若是犯了禁忌,一样会遭受朝廷惩处的,大王何故置数月功劳于不顾,而行此惨无人道之恶事耶?”
“哼,若是牺牲吾之边功,为我大唐多换取数载和平,那也是值了。至于惩处,我并不在乎此事,毕竟我是圣上亲子,最多也是像薛大将军之前那般功过相抵,圣上总不至于因为这一小事而降我爵位,甚至杀了我吧?”李显嘿嘿冷笑,不等阿史那道真反应过来,便催他速去执行,一切责任自有他来承担。
“大王,你这又是何苦呢?立下这么大的边功却白白放弃,实在令人不可思议。”阿史那道真一脸的不解,可是却又拗不过李显的命令,只好摇了摇头,快速离去,浑然没有注意李显眼中的那一抹狡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