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观察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702年6月25日,南尼德兰,萨伏伊卡利尼昂亲王欧根正在巡视战场。
他今年还不满39岁,正是一位军事统帅最好的年纪。出生于巴黎的他家世显赫,曾祖父是萨伏伊公爵查理·埃玛努埃尔,祖父是萨伏伊的亲王,父亲是当时法国香槟省总督苏瓦松伯爵,母亲是权倾一时的红衣主教马扎然的侄女奥林匹亚·曼奇尼。
像欧根亲王这种贵族家庭非嫡子出生的人,一般有两个出路。其一是投入教会,其二是投入军队,这在当时都是高贵的职业,比担任政府文官要风光一些。早年的欧根亲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在刚刚成年时担任了萨伏伊修道院的院长——一个毛头小子上来就担任院长,修道院里一群修持多年的神父们情何以堪——20岁的时候感觉没意思,就申请加入法国陆军服役。
按理来说,他的申请并不难获得通过。但考虑到当时马扎然的政敌多存在于军队系统——还记得叛乱反对路易十四的孔代亲王么——欧根亲王的神情竟然遭到了拒绝。不光如此,负责此事的官员还奚落和申斥了他,让他大为光火,几乎要拔剑与他决斗。这实在不是一位体面的贵族该遇到的事情!
二十岁的欧根亲王郁闷非常,这时候正值土耳其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时候,欧洲各国的青年贵族抱着十字军式的宗教狂热,纷纷投效奥地利军队,就连其敌人法兰西的贵族们也大批大批地加入奥地利,为利奥波德奋战。路易十四因为和土耳其是非正式的盟友,曾经私下里禁止过法国青年贵族东去维也纳的事情,但效果不是很大。毕竟在这些贵族子弟眼里,与奥地利争霸是一回事,但在对付异族和异教徒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们还是有相当共识的——题外多说一句,这一点在当今也差不太多,本朝该当引以为戒。
欧根亲王的一个个哥哥当时就去了奥地利参战,并当了骑兵团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哥哥的史迹极大激励了年轻的欧根亲王,于是他瞒着路易十四,与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秘密逃出法国境内,加入了利奥波德一世领导下的帝国陆军。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昔日不怎么起眼的小贵族成长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统帅。他刚正不阿,勇气非凡,并且以与士兵们情同手足而闻名。早在1693年的时候,经过一系列与土耳其人战斗证明过自己的他就已经拿到了帝国陆军元帅的权杖,成了奥地利军队几大巨头之一。而且还如此年轻,看起来能给利奥波德服务很多年,这是法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欧根亲王来到荷兰时间不长,大概只有两个多月的样子。他带来了三万多名步兵和五千名骑兵,基本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队,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此外,他关系不错的朋友、第一代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尔也带了一万多名英格兰陆军前来助战。算上一些其他德意志小诸侯的零散援军的话,荷兰人的这批外援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六万人,数量十分可观。
荷兰人自己的兵力大概在五万人出头的样子,其中三万人是正规军,一万人是南方两省一地区的民兵,还有一万人是雇佣军。也就是说,反法同盟一方的总兵力大概是11万人左右,而他们的对手法兰西军队呢?八万人上下!
统帅法军的是旺多姆公爵路易·约瑟夫·德·波旁。此君同样出身高贵,经验也非常丰富,虽然不如已经逝去的上一代孔蒂亲王、孔代亲王和卢森堡公爵等名将,但在如今活跃在一线的各国将领中,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此君平日里不修边幅,生活邋遢,经常睡到下午四点才起床。不过放荡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他在战场上勇猛地作战和冷静地思考问题。他性格温和,乐善好施,经常拿自己的钱财赏赐给生活困难的下属军官或士兵,而且平时也非常和善,只在王公贵族面前才会摆起他公爵的架子。因此,这样一种品质,使得他带的军队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特性:平时吊儿郎当,军纪松弛,但在关键的硬仗、苦仗之中,他们总能战斗到最后一刻,不能不说非常神奇。
旺多姆公爵领导的8万法军面对欧根亲王统帅的11万联军,如果一方能够重创甚至全歼对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决定南尼德兰、联合省南部和法国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归属了。只可惜这种规模的会战,双方首先做的都是自己不犯错,然后再期待别人犯错,因此打得十分保守、异常谨慎。
自从荷兰人于5月下旬的某个拂晓突然出动,攻击驻防在当地的法军以来,双方一直打得很艰难。因为路易十四此番并没有给旺多姆公爵下达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他就一直以守为主,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进攻一方永远比防守一方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更何况这次法军是和平接收南尼德兰,当地的物资和工事都非常完整,准备时间也更为充裕。
截止6月下旬,反法联军方面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除了在斯海尔德河两岸获得了几个不是那么稳固的据点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战局可以说非常焦灼。
6月23日,欧根亲王亲自策划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马尔巴勒公爵丘吉尔在南线率军佯攻,吸引了法军的注意,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精锐,在海军舰只的配合下,强攻法军在南尼德兰的重要据点安特卫普——此地一下,商业重镇泽兰省的威胁将大大降低。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多,欧根亲王几乎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关键时刻,旺多姆公爵亲自指挥数千名法国骑兵展开突袭,准确地打在荷兰民兵与奥军的结合部。彪悍的法国骑兵准确地撕开了缺口,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战斗的荷兰民兵溃不成军,被一连冲垮了好几个团,直到欧根亲王急调预备队上来堵住缺口。但这个时候,正面战场的法军也从一开始被动退却的状态中缓了过来,卡蒂纳元帅指挥法军开始反冲击,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战斗进行至此,反法联盟的战役目的可以说完全破产,伤亡巨大不说,各类物资也消耗了大半,不得不进行休整了。旺多姆公爵率领的法军也是如此,前往伤亡两万余人,南尼德兰的各类物资被榨取一空,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必须好好整顿一下了。
欧根亲王返回自己的总部贝亨奥普佐姆后,开始策划下一次战役。这个时候,他也询问了一下前来军营内观察这场战役的几个友好国家的使者及军官,其中就包括来自葡萄牙维亚纳堡基地的东岸军官。
军事观察员这个概念,其实还是东岸人率先引入欧洲的。当然这不是说欧洲人以前没有这个,事实上欧洲各个邦国开战,经常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贵族过来观战,但东岸人确实是最先把观察员这个角色系统化、专业化的。之前观摩俄、波大战,后来法荷战争,现在又来到了奥地利人的军营(当然是通过荷兰人的关系了),说实话还是比较热衷的。
带队的陆军第四混成团团长杨成栋,东岸著名军事家、陆军大学校长杨亮之子。此君几年前刚刚晋升少校,今年年初维亚纳堡的狼穴要塞完工后,担任要塞守备司令的他又荣升一级,晋升了陆军中校,与白传平平起平坐——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如果第六混成团与第四团一起作战,总指挥仍然是白传平,盖因东岸陆军传统是军衔高的指挥军衔低的,军衔相同时则资历较老者指挥资历较浅的。
杨成栋在狼穴基地整日窝着,除了练兵还是练兵,实在无聊。鹰巢那边的白传平又是打摩洛哥人,又是干涉北意大利局势,让杨成栋这个好战分子——是的,陆军军官骨子里都是好战分子——羡慕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直接带兵跑到意大利去,过一过大杀四方的瘾。只可惜盛德鸿不是傻子,在自己的前任蔡振国殷切叮嘱后,他现在对这些陆军马粪们看得很紧,各项费用能砍就砍,一点不给他们积攒战争经费的机会,让杨成栋气得破口大骂。但他又没有白传平摆布意大利人的本事,没法从葡萄牙人那里弄到什么钱,到最后也只能干看着,默默地等待时机。
好在这次欧陆战事爆发,给了他一个机会。在从盛德鸿那里申请了一笔经费以及必需的外交协助后,他带着从第四混成团内挑选的二十余名军官、士官,登上了一艘荷兰商船,辗转抵达了贝亨奥普佐姆——一座对东岸人来说很特别的城市——加入了欧根亲王指挥的反法联军,充当中立方的军事观察员。同样前来观战的还有瑞典、俄罗斯、瑞士、葡萄牙等国的军官,都是反法联盟潜在的拉拢对象,因此他们接待起来还是比较费心的,一行人享受了不错的待遇。
几个国家的观察员就这样白天观察战况,晚上聊天扯淡,撰写报告,日子过得还是蛮潇洒的。杨成栋中校在欧洲待过很多年,熟悉各地事务,对不少国家的军队内情也非常了解,因此看出了很多东西。
眼前正在进行的这场大战,在他看来,双方主帅的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法军一方的统帅旺多姆公爵,扎硬寨、打呆仗的本事还是很有一套的,以至于就连素来以机变闻名的欧根亲王一时半会也拿他没办法。
杨成栋中校也设身处地想过,即如果他坐在反法联军统帅的位置上,该如何打旺多姆公爵这个老乌龟,结论是调集足够多的大炮,越多越好,用惊人的火力投射力度来敲碎旺多姆的乌龟壳,让他想守也守不安生。只可惜反法联军11万人只有不到三百门火炮,对比下白传平那厮第六混成团五千人总计48门火炮(加强过后的数量),口径还普遍大上一截,这确实没法比,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不过欧根亲王的指挥艺术还是很值得人学习的,东岸陆军如今缺的就是这个。像杨成栋、白传平这种科班出身的东岸军官,让他们指挥一个团那是得心应手,指挥四五个团就有点吃力了,如果指挥十几个团,效率就有点低下了,必须长时间演练才行。可以东岸的实际情况,谁让你没事指挥七八万人作战?即便在远东,有可能会指挥5-10万人出门作战,那其实也是两套系统,即东岸人归总司令亲自指挥,新军杂牌之类的就仍归原指挥官带着,上头给一个战役目标,让他们完成即可。更何况大多数时候,都是少数东岸精锐陆军正面野战击溃了敌军,杂牌部队上前捡便宜而已。真正在东岸陆军战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考验过指挥官能力的,还是当年攻打绍兴府的曹娥江之战,担任总指挥的儒尼奥(以上校衔退役)是真的打得很不错,指挥起数万人来仍然得心应手,让人非常佩服。
杨成栋中校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因此担任军事观察员期间,他经常借着与荷兰老帅范马尔贝格的良好关系,出入各部军营,与许多参加过战斗的高级军官交谈,甚至还看到过他们记录的双方战略部署、战斗过程以及战后总结的得失,总体而言收获非常之大。
“这是一场武器水平一般,但战略战术水平比较高的会战。”这是杨成栋中校总结出来的结论,东岸军事观察团的其他成员对此也持认同的意见。认识到了这一点,未来就会避免过于轻视敌军的错误,对于第四混成团进入西班牙执行作战任务——如果有的话——也很有帮助,万一在那里遇到了法军呢?万一法军的指挥官就是旺多姆公爵呢?
1702年6月25日,南尼德兰,萨伏伊卡利尼昂亲王欧根正在巡视战场。
他今年还不满39岁,正是一位军事统帅最好的年纪。出生于巴黎的他家世显赫,曾祖父是萨伏伊公爵查理·埃玛努埃尔,祖父是萨伏伊的亲王,父亲是当时法国香槟省总督苏瓦松伯爵,母亲是权倾一时的红衣主教马扎然的侄女奥林匹亚·曼奇尼。
像欧根亲王这种贵族家庭非嫡子出生的人,一般有两个出路。其一是投入教会,其二是投入军队,这在当时都是高贵的职业,比担任政府文官要风光一些。早年的欧根亲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在刚刚成年时担任了萨伏伊修道院的院长——一个毛头小子上来就担任院长,修道院里一群修持多年的神父们情何以堪——20岁的时候感觉没意思,就申请加入法国陆军服役。
按理来说,他的申请并不难获得通过。但考虑到当时马扎然的政敌多存在于军队系统——还记得叛乱反对路易十四的孔代亲王么——欧根亲王的神情竟然遭到了拒绝。不光如此,负责此事的官员还奚落和申斥了他,让他大为光火,几乎要拔剑与他决斗。这实在不是一位体面的贵族该遇到的事情!
二十岁的欧根亲王郁闷非常,这时候正值土耳其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时候,欧洲各国的青年贵族抱着十字军式的宗教狂热,纷纷投效奥地利军队,就连其敌人法兰西的贵族们也大批大批地加入奥地利,为利奥波德奋战。路易十四因为和土耳其是非正式的盟友,曾经私下里禁止过法国青年贵族东去维也纳的事情,但效果不是很大。毕竟在这些贵族子弟眼里,与奥地利争霸是一回事,但在对付异族和异教徒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们还是有相当共识的——题外多说一句,这一点在当今也差不太多,本朝该当引以为戒。
欧根亲王的一个个哥哥当时就去了奥地利参战,并当了骑兵团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哥哥的史迹极大激励了年轻的欧根亲王,于是他瞒着路易十四,与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秘密逃出法国境内,加入了利奥波德一世领导下的帝国陆军。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昔日不怎么起眼的小贵族成长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统帅。他刚正不阿,勇气非凡,并且以与士兵们情同手足而闻名。早在1693年的时候,经过一系列与土耳其人战斗证明过自己的他就已经拿到了帝国陆军元帅的权杖,成了奥地利军队几大巨头之一。而且还如此年轻,看起来能给利奥波德服务很多年,这是法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欧根亲王来到荷兰时间不长,大概只有两个多月的样子。他带来了三万多名步兵和五千名骑兵,基本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队,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此外,他关系不错的朋友、第一代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尔也带了一万多名英格兰陆军前来助战。算上一些其他德意志小诸侯的零散援军的话,荷兰人的这批外援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六万人,数量十分可观。
荷兰人自己的兵力大概在五万人出头的样子,其中三万人是正规军,一万人是南方两省一地区的民兵,还有一万人是雇佣军。也就是说,反法同盟一方的总兵力大概是11万人左右,而他们的对手法兰西军队呢?八万人上下!
统帅法军的是旺多姆公爵路易·约瑟夫·德·波旁。此君同样出身高贵,经验也非常丰富,虽然不如已经逝去的上一代孔蒂亲王、孔代亲王和卢森堡公爵等名将,但在如今活跃在一线的各国将领中,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此君平日里不修边幅,生活邋遢,经常睡到下午四点才起床。不过放荡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他在战场上勇猛地作战和冷静地思考问题。他性格温和,乐善好施,经常拿自己的钱财赏赐给生活困难的下属军官或士兵,而且平时也非常和善,只在王公贵族面前才会摆起他公爵的架子。因此,这样一种品质,使得他带的军队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特性:平时吊儿郎当,军纪松弛,但在关键的硬仗、苦仗之中,他们总能战斗到最后一刻,不能不说非常神奇。
旺多姆公爵领导的8万法军面对欧根亲王统帅的11万联军,如果一方能够重创甚至全歼对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决定南尼德兰、联合省南部和法国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归属了。只可惜这种规模的会战,双方首先做的都是自己不犯错,然后再期待别人犯错,因此打得十分保守、异常谨慎。
自从荷兰人于5月下旬的某个拂晓突然出动,攻击驻防在当地的法军以来,双方一直打得很艰难。因为路易十四此番并没有给旺多姆公爵下达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他就一直以守为主,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进攻一方永远比防守一方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更何况这次法军是和平接收南尼德兰,当地的物资和工事都非常完整,准备时间也更为充裕。
截止6月下旬,反法联军方面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除了在斯海尔德河两岸获得了几个不是那么稳固的据点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战局可以说非常焦灼。
6月23日,欧根亲王亲自策划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马尔巴勒公爵丘吉尔在南线率军佯攻,吸引了法军的注意,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精锐,在海军舰只的配合下,强攻法军在南尼德兰的重要据点安特卫普——此地一下,商业重镇泽兰省的威胁将大大降低。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多,欧根亲王几乎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关键时刻,旺多姆公爵亲自指挥数千名法国骑兵展开突袭,准确地打在荷兰民兵与奥军的结合部。彪悍的法国骑兵准确地撕开了缺口,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战斗的荷兰民兵溃不成军,被一连冲垮了好几个团,直到欧根亲王急调预备队上来堵住缺口。但这个时候,正面战场的法军也从一开始被动退却的状态中缓了过来,卡蒂纳元帅指挥法军开始反冲击,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战斗进行至此,反法联盟的战役目的可以说完全破产,伤亡巨大不说,各类物资也消耗了大半,不得不进行休整了。旺多姆公爵率领的法军也是如此,前往伤亡两万余人,南尼德兰的各类物资被榨取一空,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必须好好整顿一下了。
欧根亲王返回自己的总部贝亨奥普佐姆后,开始策划下一次战役。这个时候,他也询问了一下前来军营内观察这场战役的几个友好国家的使者及军官,其中就包括来自葡萄牙维亚纳堡基地的东岸军官。
军事观察员这个概念,其实还是东岸人率先引入欧洲的。当然这不是说欧洲人以前没有这个,事实上欧洲各个邦国开战,经常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贵族过来观战,但东岸人确实是最先把观察员这个角色系统化、专业化的。之前观摩俄、波大战,后来法荷战争,现在又来到了奥地利人的军营(当然是通过荷兰人的关系了),说实话还是比较热衷的。
带队的陆军第四混成团团长杨成栋,东岸著名军事家、陆军大学校长杨亮之子。此君几年前刚刚晋升少校,今年年初维亚纳堡的狼穴要塞完工后,担任要塞守备司令的他又荣升一级,晋升了陆军中校,与白传平平起平坐——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如果第六混成团与第四团一起作战,总指挥仍然是白传平,盖因东岸陆军传统是军衔高的指挥军衔低的,军衔相同时则资历较老者指挥资历较浅的。
杨成栋在狼穴基地整日窝着,除了练兵还是练兵,实在无聊。鹰巢那边的白传平又是打摩洛哥人,又是干涉北意大利局势,让杨成栋这个好战分子——是的,陆军军官骨子里都是好战分子——羡慕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直接带兵跑到意大利去,过一过大杀四方的瘾。只可惜盛德鸿不是傻子,在自己的前任蔡振国殷切叮嘱后,他现在对这些陆军马粪们看得很紧,各项费用能砍就砍,一点不给他们积攒战争经费的机会,让杨成栋气得破口大骂。但他又没有白传平摆布意大利人的本事,没法从葡萄牙人那里弄到什么钱,到最后也只能干看着,默默地等待时机。
好在这次欧陆战事爆发,给了他一个机会。在从盛德鸿那里申请了一笔经费以及必需的外交协助后,他带着从第四混成团内挑选的二十余名军官、士官,登上了一艘荷兰商船,辗转抵达了贝亨奥普佐姆——一座对东岸人来说很特别的城市——加入了欧根亲王指挥的反法联军,充当中立方的军事观察员。同样前来观战的还有瑞典、俄罗斯、瑞士、葡萄牙等国的军官,都是反法联盟潜在的拉拢对象,因此他们接待起来还是比较费心的,一行人享受了不错的待遇。
几个国家的观察员就这样白天观察战况,晚上聊天扯淡,撰写报告,日子过得还是蛮潇洒的。杨成栋中校在欧洲待过很多年,熟悉各地事务,对不少国家的军队内情也非常了解,因此看出了很多东西。
眼前正在进行的这场大战,在他看来,双方主帅的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法军一方的统帅旺多姆公爵,扎硬寨、打呆仗的本事还是很有一套的,以至于就连素来以机变闻名的欧根亲王一时半会也拿他没办法。
杨成栋中校也设身处地想过,即如果他坐在反法联军统帅的位置上,该如何打旺多姆公爵这个老乌龟,结论是调集足够多的大炮,越多越好,用惊人的火力投射力度来敲碎旺多姆的乌龟壳,让他想守也守不安生。只可惜反法联军11万人只有不到三百门火炮,对比下白传平那厮第六混成团五千人总计48门火炮(加强过后的数量),口径还普遍大上一截,这确实没法比,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不过欧根亲王的指挥艺术还是很值得人学习的,东岸陆军如今缺的就是这个。像杨成栋、白传平这种科班出身的东岸军官,让他们指挥一个团那是得心应手,指挥四五个团就有点吃力了,如果指挥十几个团,效率就有点低下了,必须长时间演练才行。可以东岸的实际情况,谁让你没事指挥七八万人作战?即便在远东,有可能会指挥5-10万人出门作战,那其实也是两套系统,即东岸人归总司令亲自指挥,新军杂牌之类的就仍归原指挥官带着,上头给一个战役目标,让他们完成即可。更何况大多数时候,都是少数东岸精锐陆军正面野战击溃了敌军,杂牌部队上前捡便宜而已。真正在东岸陆军战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考验过指挥官能力的,还是当年攻打绍兴府的曹娥江之战,担任总指挥的儒尼奥(以上校衔退役)是真的打得很不错,指挥起数万人来仍然得心应手,让人非常佩服。
杨成栋中校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因此担任军事观察员期间,他经常借着与荷兰老帅范马尔贝格的良好关系,出入各部军营,与许多参加过战斗的高级军官交谈,甚至还看到过他们记录的双方战略部署、战斗过程以及战后总结的得失,总体而言收获非常之大。
“这是一场武器水平一般,但战略战术水平比较高的会战。”这是杨成栋中校总结出来的结论,东岸军事观察团的其他成员对此也持认同的意见。认识到了这一点,未来就会避免过于轻视敌军的错误,对于第四混成团进入西班牙执行作战任务——如果有的话——也很有帮助,万一在那里遇到了法军呢?万一法军的指挥官就是旺多姆公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