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唐一根棍 > 第424章 望仙台

第424章 望仙台

作者:我叫王大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见李德裕还不言语,李炎继续:

    “起因是元和三年我皇祖父宪宗皇帝制取贤良方正科特试,牛僧孺、李宗闵他们刚刚入仕,在策对中直抒胸臆,批判了朝政腐败。当时你父亲李吉甫为相,他认为牛李二人的言辞是在针对他,你父亲不仅斥退了两人,还下令永不得叙用。”

    “可牛李两人后来还是入朝为官了啊。”

    “那是因为你父亲李吉甫死了,你当时的权势还不足以继续压制他们。你们家与牛增孺、李宗闵的矛盾起于科举,所以十三年后你便以揭露他们科举通关节报复他,我说了对了吗?”

    疾霆不暇掩目,疾雷不及掩耳,李德裕尴尬得无言以对。

    前朝旧事,那件事发生时李炎还没出生,他从哪里知道的?

    这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帝王,浑身所散发的威仪突然让李德裕不敢轻视。

    李炎哼笑两下,说:

    “这么多年李司徒一直以扞卫科举公正自居,骗骗后来者也就罢了,千万别说多了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李德裕诚惶诚恐叉手施礼:

    “若陛下认为臣德不配位,臣请乞骸骨。”

    “李司徒,我今日点破你,不是要你隐退,相反,我明知道你公报私仇,结党营私还重用你,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你们与牛僧孺、李宗闵从我祖父斗到我父亲,再经过我两位皇兄。几十年下来,四位先皇都采用了平衡策略。朝中无论是六相并存时期,还是四相,你们两派人数肯定是五五开,只有朕自登基以来,明知你在排除异己,我主动帮你把牛僧孺、李宗闵及他们的党羽贬黜出京,你可我的苦心?”

    “老臣不知。”

    “我为的就是大事当前的紧要关头,需要朝中有一方以压倒性的声音支持我。我不想在重蹈几位先皇覆辙,当年裴相公迟迟无法发兵淮西,就是朝中牛李两党势力太均衡了,吵起来没完没了,阻力太大。这次与回鹘大战前,刘沔的十万大军又因为你们争吵,不得不在雁门关屯了整整一个冬季,贻误战机,幸好振武军出奇制胜打败了回鹘人,否则结果还真是难以预料,我不想这种事再发生第二次。”

    李德裕听得胆战心惊。

    第一次有皇帝将党争的事摊开捅破了说。

    他咽了口唾沫,肯定道:

    “微臣尽力。”

    “尽力可不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串联朝臣是爱卿所长,朕要看到结果。‘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词说的不对,是不是人才要看能不能为君所用。我提拔崔铉一来他确实有才,二来不怕告诉你,若李党不站在朕这边,朕就扶持牛党,你以及你的党羽将来是何下场,你自己想。”

    饶李德裕见惯大场面的,现在也被震惊得暗暗掐汗。

    他内心五味杂陈。

    自己早该想到的。

    从李炎一步步架空仇士良起,他就该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城府极深,而且杀伐果断。

    他初登基就借仇士良的手杀了自己弟弟安王李溶和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文宗立的太子李成美。

    在李炎之前,大唐已经有好几代皇帝没发生过手足相残的事了。

    久到他都快忘记老李家的血脉天生冷血嗜杀。

    李德裕暗暗打了个冷颤。

    面前这位皇帝才是继承太宗、武皇、玄宗嗜杀血脉的子孙。

    他突然有点敬畏了。

    李德裕拱手认真回道:

    “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炎满意地笑笑。

    “好,刘稹现在还摸不清朝廷态度,暂时应该不会轻举妄动。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说服朝臣,不管是牛党还是李党,你自己想办法,一个月后我要发兵攻打刘稹。”

    “臣领命。”

    在李德裕即将要离去时,李炎突然又叫住他。

    “李爱卿。”

    “陛下?”

    “你要说服朝臣,估计得拿出套像样的平叛策略,现在朝中没有打过大仗的武将,你若现写信给刘沔、石雄,书信往来恐将耗费时日。幸好参与过回鹘之战的刘异就在京中,你可以想办法去套套他的话。”

    李德裕疑惑:

    “陛下好像很……很器重刘街使?”

    他本想说好像很在乎,但又觉得措辞欠妥。

    李炎神秘莫测地笑了一下,笑容转瞬即逝。

    “这人留着有大用处。”

    李德裕错愕。

    刘异到底是什么人?

    他往外走时,听见李炎朝门外喊:

    “内给事?”

    门外等候的王文干躬身快步走入甘露殿。

    “奴婢在。”

    “薛尚书到了吗?”

    “回陛下,已经等候半个时辰了。”

    “传。”

    李德裕走出甘露殿,在门口与工部尚书薛元赏迎面擦肩而过。

    薛元赏不是空手来的,他抱着一捆卷轴走进去。

    短短交肩的那一瞬,李德裕看到了卷轴外面封纸上写了三个字:

    望仙台。

    什么东西?

    李炎认为赵归真引荐的广成先生绝对是位得道高人。

    他依据广成先生传授的方法修炼,最近越发耳聪目明,想问题都更加清晰深刻。

    在他之前,他们老李家修道的皇帝不在少数。

    李炎认为祖宗们都没有自己幸运,能遇到真正的得道高人。

    广成先生不仅能在火中行走,还能隔物透视,靠意念取物。

    这位高人辟谷已经超过二十年,如今身轻如羽,离得道飞升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真能修成仙,谁还要做帝王?

    即便修不成,也可延年益寿。

    听说广成先生的师父王道宗,活了七百五十岁才羽化。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自己要求也不高。

    只希望向天再借五百年。

    李炎默念:“百日筑基,而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广成先生说离诸位仙者越近的地方修炼,越容易炼精化气。

    无论太极宫还是大明宫,各个殿宇倒是足够恢宏,可惜都是一层建筑,不够高。

    他需要找个高地修炼。

    大雁塔倒是够高,但他也不能天天跑到那去。

    李炎决定在大明宫紫宸殿东侧修建一座望仙台,为修炼之用。

    薛元赏交了几次图纸,他都不满意。

    他看这次的图纸时,气得差点撕掉。

    “你怎么就不懂呢,还是太矮了,不能低于百尺。”

    “陛下,太高了臣恐怕短期内召集不到如此多的工匠啊。”

    “我从神策军给你抽调一千人,他们就驻扎在西内苑,离紫宸殿近,还比一般匠人易差遣。”

    “即便这样一年之内也难以竣工啊。”

    李炎想想,坚决道:

    “那就增加到三千人,工期绝不能延误,我要在明年庆阳节时,亲自登上这座高楼。”

    开始他的第一次炼精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