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南京大撤退(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说许鸣最想改变抗日战争的哪次会战,毫无疑问是南京保卫战。
其他的会战死伤的大多是军人,但南京之战,大批战俘和无辜市民死在日军的屠刀下。
直到后世,日本居然还有右翼分子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说什么“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南京大屠杀规模甚小”,还有的极端 “因为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所以屠杀”的谬论。
许鸣曾在南京工作,每当经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极端愤慨的心理。在这个时空,看着美丽的南京景象,更坚定了他改变历史的决心。
托许鸣那通大水的福,现在日军的行动远比历史上要艰难。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已经改名为华中方面军),趁中国军队后撤混乱,一举拿下无锡,使中国军队的最后一道国防线锡澄线彻底崩溃。但柳川平助的第10军,一直进展缓慢,12月15号,才刚刚攻下广德。比原先的历史足足迟了半个多月。
许鸣强行按捺下那一丝的得意,心里寻思地怎么改变这场战局。
可许鸣越想越觉得犯难,因为南京保卫战的结局太难改变。
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军队的防御策略有问题。不客气的说,中国军队的防御构想连一战时的水准都达不到,甚至是封建时代的依城固守的思想。这在古代还行,攻城一方没有火炮,没有飞机,只有靠蚁附攻城;但这个时代砖石的城墙如何能挡住现代化的重炮和飞机。
事实上,正因为南京之战的失败,老蒋才意识到死守阵地的不妥(尽管他在随后的战役中多次犯类似的错误),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采取了正确的方略。
在许鸣看来,南京保卫战也应该采取和武汉会战一张的策略,以一部在外围活动,打击日军的交通线;再以少数兵力迟滞敌人,然后集中兵力进攻其中一路,争取在局部取得胜利。
当然说的简单,做起来难,但绝对不能死守南京。像现在这个守法,取得是当初杨虎城守西安和傅作义守涿州的战例。可杨虎城的对手是刘震华的“震嵩军”,典型的一支军阀武装;傅作义在涿州面对的也不过是奉军,这些如何能与现代化的日军相比。
当然,许鸣不能去找刚被任命为南京卫戍总司令的唐生智,人家可是老资格的将领,民国初年就入了保定学校,资格比陈诚薛岳都老得多。难道人家放着有成功战例的方法不去模仿,去听你一个会做生意的小年青捣鼓什么守南京而不战于南京。守南京的意义是什么,还不是中国的首都和国父的灵柩所在,照许鸣这样的守法,南京干脆不守算了。
许鸣私下里将这个想法告诉杨汉杰,结果被杨汉杰一通好讲。连老好人的杨汉杰都说服不了,何况其余。
12月16日,芜湖江北,许鸣在码头上,等待着来客。
远处一艘小火轮“呜呜”地开了过来,拖着一条浓浓的黑烟,许鸣望去,船头上几个熟悉的身影。
谢千里,邱林枫、还有他的哥哥邱林泉。
“谢哥,小枫、小泉”,他们一上岸,许鸣高兴地迎了上去。
虽然已经是冬天,气候湿冷,但谢千里仍然只穿着一件长袍,更显得他体格健壮。见到许鸣后,擂了一下许鸣肩膀,说道:“好老弟,升到团长,也不请老哥我喝一盅。
许鸣骄傲地说道:“才升到团长就喝一盅,要是升到师长岂不是要喝一坛。”
“要升到军长,咱们两个千里泡到酒缸里喝。”谢千里也打趣道。
几人边走边聊,谢千里道:“上次你来电后,我已经安排好了,把产业变卖了,在成都买了几处房产。只是那个棋社舍不得卖,先放着。”
许鸣发了好几封电报,建议谢千里将合肥的产业变卖,谢千里虽然看报纸上都是胜利的消息(比如国军从上海成功地“转进”到南京),但非常信任许鸣的他,还是听取了许鸣的建议。”
许鸣见谢千里这样说,知道他对战局是不懂的,就安慰道:“成都是个好地方,合肥比较离南京太近了。等战争胜利了,咱们再搬回来。”
谢千里点了点头,他根本没意识到,也许这个时空的所有人,包括日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将会进行得多么的漫长。
不一会,众人走到新七团的驻地。因为许鸣升了官,其他军官也官升一级,团里的气氛还算不错。
等邱林泉、谢千里和众位军官寒暄过后,许鸣点明了二人来的原因,许鸣对着邱林泉道:“小泉,你说下,船搞得这么样了。”
邱林泉在巢县船政局上班,这份工作还是许鸣三年前为他找的,他站了起来,说道:“按许团座的安排,200名船工已经到位,现在他们在安庆,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要200名船工干什么?莫非还要船?果然如众军官们猜想,谢千里站起说道:“接到老弟你的电报后,我去找了民生公司的卢经理(卢作孚),他听说是你有军事上用途,非常配合,匀了两艘轮船给我们,船也在安庆,一艘能载800多人,一艘500多人。租金100元一天,无押金。”
卢作孚是民国著名的交通运输系统的企业家,他现在为中国政府抢运上海和南京到武汉重庆的物资,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次能给许鸣两艘大火轮,许鸣对他充满了感激。
但接下来谢千里的话就让他和房屋内众人非常生气,谢千里紧接着说道:“和太古公司的英国佬没有谈拢,要我们500元一天,还只给两艘装不到300人的小船,并且还要先付50万押金。
因为日军进攻南京,长江沿岸的船运极为紧张,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借此大发横财,知道许鸣要轮船,便狠狠准备宰他一刀。
50万也许只是许鸣的一根毛,但许鸣的毛已经快被拔光了,赵忍彭聪去湖南,许鸣将身上的1200万全部交给他俩,毕竟招兵练兵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且,英国佬乘火打劫,实在太可恨。
许鸣罕见地骂了句粗口,然后对着谢千里说:“谢哥,您不要生气,英国佬咱们以后再想办法,能搞到两艘大轮船已经很重要了。”说完,对着邱林枫道:小邱,你的成果呢。”
邱林枫得意地站起来说:“我搞到了5艘轮船,都是能装三四百人的小火轮,只送了两万块钱礼。”原来江阴大捷后,中国海军俘获了30多艘日本船只,将大部分老旧船只沉入江阴封锁线,其余的给交通部,果然,跟政府部门打交道,许鸣只付出了一点代价,就斩获甚多。
许鸣很满意,赞扬道:“小邱你干得好,谢哥有2艘,你有5艘,我的雨鸣公司还有4艘,加在一起有11艘了,每次能装4000多人应该差不多。
秦烈平越听越纳闷, “团长,要这么多轮船干什么,咱们的千把人要不了这么多,赵忍他们最少要3个月才能回来。再说,坐火车转运比轮船要好。”
许鸣见陈会之和上官敏也是一脸狐疑,其他人也都知其然也不知所其然。觉得是解开谜底的时候。
“这些轮船是留给南京的守军撤退用的。”话一说完,众人的脸色都十分精彩。
副团长陈会之说道:“听说南京守卫部队准备破釜沉舟,与日寇决一死战,许团长你是奉了上级的密令吗?”
许鸣摇摇头,“不是,我没有奉任何的命令,是我自己的打算。”
众人更难理解,陈会之道:“可江北有船,虽然都是木头船,但守军真要撤退,应该不需要我们。”
许鸣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坚定地回答:“他们会需要我的。”
江北有船,现在许鸣也知道,本来他一直以为历史上的中国军队撤退失败是因为没有船,但发现江北居然有不少木船,归运输司令周鳌山管辖。当时他很惊讶,因为正常情况下,一天一夜的时间撤退几万人,是没问题的,怎么会搞得许多士兵抱个床板就往长江里漂,至少几千人淹死,像第74军靠扎木筏渡江。
很多真相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许鸣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亲自去江北,才知道原因。
结论就是缺少管理和组织,本来这些船工就是临时拉来的,缺乏组织。而且在守军撤退前的很长时间里,因为南京卫戍处下达封江命令,禁止南京人员私下撤退。这道命令是正确的,但对于江北的留守人员来说,就意味着不需要准备船只,所以造成在中国军队临时决定要撤退时,江北没有任何准备,许多船工和船只已经逃离。这给撤退带来极坏的影响。
这是许鸣经过实地考证的推测,虽然未必中但不远矣。
所以他才让邱林枫的哥哥无论如何想办法找些船工,幸运的是,巢湖和安庆这方面人手还是非常充足。
许鸣见这些人还是将信将疑,也不打算说服他们,毕竟,在座的众人根本不知道未来南京守军要撤退,更不知道撤退的仓促和混乱程度。
如果说许鸣最想改变抗日战争的哪次会战,毫无疑问是南京保卫战。
其他的会战死伤的大多是军人,但南京之战,大批战俘和无辜市民死在日军的屠刀下。
直到后世,日本居然还有右翼分子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说什么“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南京大屠杀规模甚小”,还有的极端 “因为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所以屠杀”的谬论。
许鸣曾在南京工作,每当经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极端愤慨的心理。在这个时空,看着美丽的南京景象,更坚定了他改变历史的决心。
托许鸣那通大水的福,现在日军的行动远比历史上要艰难。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已经改名为华中方面军),趁中国军队后撤混乱,一举拿下无锡,使中国军队的最后一道国防线锡澄线彻底崩溃。但柳川平助的第10军,一直进展缓慢,12月15号,才刚刚攻下广德。比原先的历史足足迟了半个多月。
许鸣强行按捺下那一丝的得意,心里寻思地怎么改变这场战局。
可许鸣越想越觉得犯难,因为南京保卫战的结局太难改变。
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军队的防御策略有问题。不客气的说,中国军队的防御构想连一战时的水准都达不到,甚至是封建时代的依城固守的思想。这在古代还行,攻城一方没有火炮,没有飞机,只有靠蚁附攻城;但这个时代砖石的城墙如何能挡住现代化的重炮和飞机。
事实上,正因为南京之战的失败,老蒋才意识到死守阵地的不妥(尽管他在随后的战役中多次犯类似的错误),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采取了正确的方略。
在许鸣看来,南京保卫战也应该采取和武汉会战一张的策略,以一部在外围活动,打击日军的交通线;再以少数兵力迟滞敌人,然后集中兵力进攻其中一路,争取在局部取得胜利。
当然说的简单,做起来难,但绝对不能死守南京。像现在这个守法,取得是当初杨虎城守西安和傅作义守涿州的战例。可杨虎城的对手是刘震华的“震嵩军”,典型的一支军阀武装;傅作义在涿州面对的也不过是奉军,这些如何能与现代化的日军相比。
当然,许鸣不能去找刚被任命为南京卫戍总司令的唐生智,人家可是老资格的将领,民国初年就入了保定学校,资格比陈诚薛岳都老得多。难道人家放着有成功战例的方法不去模仿,去听你一个会做生意的小年青捣鼓什么守南京而不战于南京。守南京的意义是什么,还不是中国的首都和国父的灵柩所在,照许鸣这样的守法,南京干脆不守算了。
许鸣私下里将这个想法告诉杨汉杰,结果被杨汉杰一通好讲。连老好人的杨汉杰都说服不了,何况其余。
12月16日,芜湖江北,许鸣在码头上,等待着来客。
远处一艘小火轮“呜呜”地开了过来,拖着一条浓浓的黑烟,许鸣望去,船头上几个熟悉的身影。
谢千里,邱林枫、还有他的哥哥邱林泉。
“谢哥,小枫、小泉”,他们一上岸,许鸣高兴地迎了上去。
虽然已经是冬天,气候湿冷,但谢千里仍然只穿着一件长袍,更显得他体格健壮。见到许鸣后,擂了一下许鸣肩膀,说道:“好老弟,升到团长,也不请老哥我喝一盅。
许鸣骄傲地说道:“才升到团长就喝一盅,要是升到师长岂不是要喝一坛。”
“要升到军长,咱们两个千里泡到酒缸里喝。”谢千里也打趣道。
几人边走边聊,谢千里道:“上次你来电后,我已经安排好了,把产业变卖了,在成都买了几处房产。只是那个棋社舍不得卖,先放着。”
许鸣发了好几封电报,建议谢千里将合肥的产业变卖,谢千里虽然看报纸上都是胜利的消息(比如国军从上海成功地“转进”到南京),但非常信任许鸣的他,还是听取了许鸣的建议。”
许鸣见谢千里这样说,知道他对战局是不懂的,就安慰道:“成都是个好地方,合肥比较离南京太近了。等战争胜利了,咱们再搬回来。”
谢千里点了点头,他根本没意识到,也许这个时空的所有人,包括日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将会进行得多么的漫长。
不一会,众人走到新七团的驻地。因为许鸣升了官,其他军官也官升一级,团里的气氛还算不错。
等邱林泉、谢千里和众位军官寒暄过后,许鸣点明了二人来的原因,许鸣对着邱林泉道:“小泉,你说下,船搞得这么样了。”
邱林泉在巢县船政局上班,这份工作还是许鸣三年前为他找的,他站了起来,说道:“按许团座的安排,200名船工已经到位,现在他们在安庆,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要200名船工干什么?莫非还要船?果然如众军官们猜想,谢千里站起说道:“接到老弟你的电报后,我去找了民生公司的卢经理(卢作孚),他听说是你有军事上用途,非常配合,匀了两艘轮船给我们,船也在安庆,一艘能载800多人,一艘500多人。租金100元一天,无押金。”
卢作孚是民国著名的交通运输系统的企业家,他现在为中国政府抢运上海和南京到武汉重庆的物资,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次能给许鸣两艘大火轮,许鸣对他充满了感激。
但接下来谢千里的话就让他和房屋内众人非常生气,谢千里紧接着说道:“和太古公司的英国佬没有谈拢,要我们500元一天,还只给两艘装不到300人的小船,并且还要先付50万押金。
因为日军进攻南京,长江沿岸的船运极为紧张,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借此大发横财,知道许鸣要轮船,便狠狠准备宰他一刀。
50万也许只是许鸣的一根毛,但许鸣的毛已经快被拔光了,赵忍彭聪去湖南,许鸣将身上的1200万全部交给他俩,毕竟招兵练兵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且,英国佬乘火打劫,实在太可恨。
许鸣罕见地骂了句粗口,然后对着谢千里说:“谢哥,您不要生气,英国佬咱们以后再想办法,能搞到两艘大轮船已经很重要了。”说完,对着邱林枫道:小邱,你的成果呢。”
邱林枫得意地站起来说:“我搞到了5艘轮船,都是能装三四百人的小火轮,只送了两万块钱礼。”原来江阴大捷后,中国海军俘获了30多艘日本船只,将大部分老旧船只沉入江阴封锁线,其余的给交通部,果然,跟政府部门打交道,许鸣只付出了一点代价,就斩获甚多。
许鸣很满意,赞扬道:“小邱你干得好,谢哥有2艘,你有5艘,我的雨鸣公司还有4艘,加在一起有11艘了,每次能装4000多人应该差不多。
秦烈平越听越纳闷, “团长,要这么多轮船干什么,咱们的千把人要不了这么多,赵忍他们最少要3个月才能回来。再说,坐火车转运比轮船要好。”
许鸣见陈会之和上官敏也是一脸狐疑,其他人也都知其然也不知所其然。觉得是解开谜底的时候。
“这些轮船是留给南京的守军撤退用的。”话一说完,众人的脸色都十分精彩。
副团长陈会之说道:“听说南京守卫部队准备破釜沉舟,与日寇决一死战,许团长你是奉了上级的密令吗?”
许鸣摇摇头,“不是,我没有奉任何的命令,是我自己的打算。”
众人更难理解,陈会之道:“可江北有船,虽然都是木头船,但守军真要撤退,应该不需要我们。”
许鸣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坚定地回答:“他们会需要我的。”
江北有船,现在许鸣也知道,本来他一直以为历史上的中国军队撤退失败是因为没有船,但发现江北居然有不少木船,归运输司令周鳌山管辖。当时他很惊讶,因为正常情况下,一天一夜的时间撤退几万人,是没问题的,怎么会搞得许多士兵抱个床板就往长江里漂,至少几千人淹死,像第74军靠扎木筏渡江。
很多真相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许鸣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亲自去江北,才知道原因。
结论就是缺少管理和组织,本来这些船工就是临时拉来的,缺乏组织。而且在守军撤退前的很长时间里,因为南京卫戍处下达封江命令,禁止南京人员私下撤退。这道命令是正确的,但对于江北的留守人员来说,就意味着不需要准备船只,所以造成在中国军队临时决定要撤退时,江北没有任何准备,许多船工和船只已经逃离。这给撤退带来极坏的影响。
这是许鸣经过实地考证的推测,虽然未必中但不远矣。
所以他才让邱林枫的哥哥无论如何想办法找些船工,幸运的是,巢湖和安庆这方面人手还是非常充足。
许鸣见这些人还是将信将疑,也不打算说服他们,毕竟,在座的众人根本不知道未来南京守军要撤退,更不知道撤退的仓促和混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