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第640章 635 法德摩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卡尔萨斯洛林发生的一切并不像是一场革命,它并没有太多的暴力,相反很多地方都是顺利地转换阵营的,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和平演变。
这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阿尔萨斯洛林国革在这一年中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德意志国革自然也没有闲着。首先是当地成立了多家报刊,由于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政府对于地方,尤其是对阿尔萨斯洛林这些地区的管控松了不少。这就使得,国革影响下的刊物发表的文章,都带有很强烈的独立立场。
这些报刊在文章中不断地煽动阿尔萨斯洛林居民,选择加入德国,并且力陈加入德国能够为阿尔萨斯洛林带来哪些好处。这些文章很多是来自阿尔萨斯洛林、德国和大唐三个地方的精英知识分子,所以逻辑缜密,而且文理清晰。也许有些地方存在粉饰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大体上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地介绍了入德的优势。
阿尔萨斯洛林成为法国领土也就是这个世纪的事情,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历史学上认为阿尔萨斯洛林真正认同法国,是在大革命之后,阿尔萨斯洛林人受到了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分享跟法兰西人一样的历史情结,从而跟同文同种的德国人反而疏远了。
但此时的情况不一样,法兰西革命虽然进行的早,不过却步履蹒跚,问题重重。德意志革命却提前于法国大革命获得了自己的胜利,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这使得阿尔萨斯洛林人开始产生摇摆,更希望能够享受到德意志革命的成果,而不是去和法国人一起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民族和语言的优势自然也是一方面,不过最关键的仍旧是物质上的存在。
在入德的好处和宣传两方面都到位的情况下,一场缺乏暴力又比较平稳的“革命”发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同时,阿尔萨斯洛林的入德行动,还选在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点上。
自吉伦特派上台以来,其领导人布里索及其支持者们一直都是以抨击王权的姿态出现的。吉伦特派代表着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经济上支持自由主义,同时也因此在政治上比较亲近大唐。大唐在与法国进行交往的十多年内,一直都是法国最大的投资方,并且与法国资产阶级有着广泛的合作,吉伦特派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也是一直支持同大唐展开更多经济上的合作,包括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且执行更开放和自由的贸易政策等。
而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布里索和他的追随者们是半点好感欠奉。在1792年春吉伦特派组阁之后不久,吉伦特派立即宣布与奥地利开战。自然,这个宣战是个象征性的,因为法国和奥地利现在并不接壤。原属于奥地利的比利时地区已经由第一国际和德意志国革支持下取得独立,而原来被奥地利权威辐射的西德地区现在属于独立国家德国,两国还在南边还隔着撒丁-萨伏伊王国,想要打仗都很困难。
而布里索又同时在言语上开罪了英国和荷兰,他表示,任何反对法国革命的外国势力,都将遭到法国军队的打击,这使得一定程度上,法国面临着紧张局势,严防外国军队的入侵。
在这个时间点上,阿尔萨斯洛林宣布以一个联合州的形式,脱离法国,加入德国。
消息一出,首先震惊了巴黎,无论是企图反复的君主立宪派,还是已经掌权的吉伦特派,在野的山岳派,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叛乱十分愤怒。而相对保持安静的法兰西国革,也因为阿尔萨斯洛林国革的关系遭到了攻击,甚至一些民族主义分子还退出了该组织。
法国政府立即动员军队准备进行平叛,同时还要求阿尔萨斯洛林政府立即放弃危险举动,向法国继续效忠。
而此时,在德国首都汉堡,德国总统马恩斯发表公开谈话,欢迎阿尔萨斯洛林加入德国。
法国人不甘示弱,布里索随后在罗兰夫人的俱乐部中表示,如果德国执意接收阿尔萨斯洛林,那么法国将自动与德国宣战。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笼罩了两个欧洲大国,而跟法国和德国都不对付的奥地利以及普鲁士,乃至隔海相望的英国,都对此乐见其成。
依照大唐的立场,其实并不是特别乐于见到法德因为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而大打出手的。阿尔萨斯洛林国革快速的发展,其实有些出乎大唐方面的预料。白南很清楚,这背后是有着德意志国革的插手的。卡尔?马恩斯在成为德国总统之后,对于第一国际的各项要求仍旧十分恭顺,并且在多方面配合大唐的各种行动。但是难以避免的,德国天然具有成为欧陆强国的潜质,在击败普奥两国之后,德国更是充满了进取心。
阿尔萨斯洛林就成为了马恩斯的一个切入点,绝大多数的德语人口,充沛的工业发展资源,还有战略位置重要性,使得马恩斯暗地里不断地向阿尔萨斯洛林输出影响力,最终在唐人的意料之外,阿尔萨斯洛林国革独立成长起来。
阿尔萨斯洛林去法入德,必然要经过第一国际的点头,也实际必须经过白南的点头。对于马恩斯的野心,白南是能够体会的,马恩斯也足够小心,仅选择阿尔萨斯洛林的绝对德语区,而避开了南锡等以法语为主居民的城市。
在经过审慎考虑之后,白南认可了德国吞并阿尔萨斯洛林。这基于多重考虑,在欧洲人真的把脑浆打出来之前,法国和德国是不可能真正的友好的,所以即便大唐希望维持两国的友好状态,也没有什么可行性。反而,保持两国适度的冲突,而大唐作为居中调停者,显得更加靠谱一些。
而现在法国的情况来看,支持法兰西国革获取政权的机会就相对较小了,所以适度地震慑一下法国人也是有必要的。
卡尔萨斯洛林发生的一切并不像是一场革命,它并没有太多的暴力,相反很多地方都是顺利地转换阵营的,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和平演变。
这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阿尔萨斯洛林国革在这一年中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德意志国革自然也没有闲着。首先是当地成立了多家报刊,由于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政府对于地方,尤其是对阿尔萨斯洛林这些地区的管控松了不少。这就使得,国革影响下的刊物发表的文章,都带有很强烈的独立立场。
这些报刊在文章中不断地煽动阿尔萨斯洛林居民,选择加入德国,并且力陈加入德国能够为阿尔萨斯洛林带来哪些好处。这些文章很多是来自阿尔萨斯洛林、德国和大唐三个地方的精英知识分子,所以逻辑缜密,而且文理清晰。也许有些地方存在粉饰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大体上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地介绍了入德的优势。
阿尔萨斯洛林成为法国领土也就是这个世纪的事情,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历史学上认为阿尔萨斯洛林真正认同法国,是在大革命之后,阿尔萨斯洛林人受到了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分享跟法兰西人一样的历史情结,从而跟同文同种的德国人反而疏远了。
但此时的情况不一样,法兰西革命虽然进行的早,不过却步履蹒跚,问题重重。德意志革命却提前于法国大革命获得了自己的胜利,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这使得阿尔萨斯洛林人开始产生摇摆,更希望能够享受到德意志革命的成果,而不是去和法国人一起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民族和语言的优势自然也是一方面,不过最关键的仍旧是物质上的存在。
在入德的好处和宣传两方面都到位的情况下,一场缺乏暴力又比较平稳的“革命”发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同时,阿尔萨斯洛林的入德行动,还选在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点上。
自吉伦特派上台以来,其领导人布里索及其支持者们一直都是以抨击王权的姿态出现的。吉伦特派代表着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经济上支持自由主义,同时也因此在政治上比较亲近大唐。大唐在与法国进行交往的十多年内,一直都是法国最大的投资方,并且与法国资产阶级有着广泛的合作,吉伦特派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也是一直支持同大唐展开更多经济上的合作,包括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且执行更开放和自由的贸易政策等。
而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布里索和他的追随者们是半点好感欠奉。在1792年春吉伦特派组阁之后不久,吉伦特派立即宣布与奥地利开战。自然,这个宣战是个象征性的,因为法国和奥地利现在并不接壤。原属于奥地利的比利时地区已经由第一国际和德意志国革支持下取得独立,而原来被奥地利权威辐射的西德地区现在属于独立国家德国,两国还在南边还隔着撒丁-萨伏伊王国,想要打仗都很困难。
而布里索又同时在言语上开罪了英国和荷兰,他表示,任何反对法国革命的外国势力,都将遭到法国军队的打击,这使得一定程度上,法国面临着紧张局势,严防外国军队的入侵。
在这个时间点上,阿尔萨斯洛林宣布以一个联合州的形式,脱离法国,加入德国。
消息一出,首先震惊了巴黎,无论是企图反复的君主立宪派,还是已经掌权的吉伦特派,在野的山岳派,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叛乱十分愤怒。而相对保持安静的法兰西国革,也因为阿尔萨斯洛林国革的关系遭到了攻击,甚至一些民族主义分子还退出了该组织。
法国政府立即动员军队准备进行平叛,同时还要求阿尔萨斯洛林政府立即放弃危险举动,向法国继续效忠。
而此时,在德国首都汉堡,德国总统马恩斯发表公开谈话,欢迎阿尔萨斯洛林加入德国。
法国人不甘示弱,布里索随后在罗兰夫人的俱乐部中表示,如果德国执意接收阿尔萨斯洛林,那么法国将自动与德国宣战。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笼罩了两个欧洲大国,而跟法国和德国都不对付的奥地利以及普鲁士,乃至隔海相望的英国,都对此乐见其成。
依照大唐的立场,其实并不是特别乐于见到法德因为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而大打出手的。阿尔萨斯洛林国革快速的发展,其实有些出乎大唐方面的预料。白南很清楚,这背后是有着德意志国革的插手的。卡尔?马恩斯在成为德国总统之后,对于第一国际的各项要求仍旧十分恭顺,并且在多方面配合大唐的各种行动。但是难以避免的,德国天然具有成为欧陆强国的潜质,在击败普奥两国之后,德国更是充满了进取心。
阿尔萨斯洛林就成为了马恩斯的一个切入点,绝大多数的德语人口,充沛的工业发展资源,还有战略位置重要性,使得马恩斯暗地里不断地向阿尔萨斯洛林输出影响力,最终在唐人的意料之外,阿尔萨斯洛林国革独立成长起来。
阿尔萨斯洛林去法入德,必然要经过第一国际的点头,也实际必须经过白南的点头。对于马恩斯的野心,白南是能够体会的,马恩斯也足够小心,仅选择阿尔萨斯洛林的绝对德语区,而避开了南锡等以法语为主居民的城市。
在经过审慎考虑之后,白南认可了德国吞并阿尔萨斯洛林。这基于多重考虑,在欧洲人真的把脑浆打出来之前,法国和德国是不可能真正的友好的,所以即便大唐希望维持两国的友好状态,也没有什么可行性。反而,保持两国适度的冲突,而大唐作为居中调停者,显得更加靠谱一些。
而现在法国的情况来看,支持法兰西国革获取政权的机会就相对较小了,所以适度地震慑一下法国人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