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远离福建的京师,此刻却是阴云密布。
左阙门前,申时行坐在太师椅上神色阴晴不定。
参加廷议的官员们愤慨之声一片。
“西海蒙古火落赤等入境攻围河洮,河洮副总兵李联芳率三千兵马追逐竟陷伏阵亡,全军覆没!后火落赤部联合诸番大举进犯河西五郡,总兵官刘承嗣与游击孟孝臣等败绩,游击李芳战死于朱家山。此事自当年俺答封贡后从未有过啊!吾恳请朝廷出兵河洮,为战死的两位总兵,游击及阵亡将士报仇,一血前耻。”
“不错,洮州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居高临深,控扼要害,太祖当年曾言,洮州西番之门户,西偏保障,有攸赖矣。而洮州最为要害,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西海(青海以西)蒙古早有异变,我与周大人屡次向朝廷进言,可是朝廷不听啊!这河洮不稳,则甘肃有事,一旦甘肃失事,则宣大告急,进而京畿震动啊!”
“当年吐谷浑以辽东鲜卑西并诸羌,遂为隋唐之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请元辅明鉴啊!”
“为今之计,当出兵青海,直捣黄龙,执贼酋问罪于阙下!此事恳请元辅替我们主张,向陛下陈词。”
此言一出,兵部御史台的官员无不附和。‘问罪于阙下’之言成为了众官员一致的共识,偶尔有几名反对意见的官员那一点声音早就被淹没了。
受宋朝灭亡之鉴,明朝上下的政治正确就是刚。
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都被人家俘虏了,就是不降,还在城底下给你打回去。
文臣之中主战之风甚烈,主战永远就是政治正确。
面对此群情激愤的一幕,申时行没有言语,此刻兵部尚书曾同亨从椅上起身站起身来伸手按了按,阙左门前方才安静下来。
他走到了所有官员的身前向申时行道:“元辅,西海蒙古火落赤部如此猖狂,眼下虽说太仓空虚,朝廷绝不可容忍此举,否则令西海各部看轻我朝。”
申时行闻言面无表情地道:“也好,本辅当以此事奏明天子。”
此言一出,众官员无不叫好。
当即廷议结束。
申时行同许国,曾同亨三人一并前往乾清宫复奏。
天子还未到,三人即在暖阁里稍坐。
三人都不说话,暖阁里沉默得令人可怕。
曾同亨道:“元辅即是百官请战,一会儿我们是否要以此见上奏?”
申时行道:“廷议上如何说,大司马就如何上奏就是。”
曾同亨低下头道:“不敢,国家大事还需元辅定夺就是。”
申时行道:“众意不可不听啊,大司马代表众议,又是兵部尚书,兵戎之事当然你需第一个向陛下陈词。”
曾同亨闻言大喜,他本来就是敢于任事的性子,他心想申时行素来怕事,对于火落赤部犯边的事躲还来不及。
曾同亨当即道:“这一次河洮失事,三边总督梅友松难逃革职之罪,至于新的三边总督的人选不知元辅可有主张?”
申时行道:“大司马若心底有人选尽管向陛下提就是了。”
曾同亨闻言大喜。
不一会儿天子在弘德殿接见三位大臣。
天子坐在垂帘后正看着廷议的奏本。
曾同亨首先出言道:“陛下,百官都是赞同出兵惩戒火落赤部的,众志成城,人心可用。”
天子放下奏本道:“朕心中没有华夏之别,这番人也是朕的赤子,番人地方也是祖宗开拓的疆土。”
“这蒙古右翼虽是番人,但朕也没有将他当外人来看,每年都有赏赐,算是待之不薄。这几任顺义王也还算恭顺,宣府,大同以西,这二十年没有兴兵,百万生灵免于涂炭,这一次火落赤部轻启边衅实在可恨。”
曾同亨当即道:“臣恳请陛下选一个将才,将西事全权委之,出兵直捣青海!”
曾同亨说完后看向垂帘等待天子回音,但垂帘之后看不出天子脸上神情,只闻天子闻道:“申先生,你是否认同曾卿之言,兴兵灭贼。”
申时行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轻开边衅。”
曾同亨脸色巨变。
“廷议之上满朝文武都是主张出兵讨伐,申先生为何意见相左?”
申时行道:“启禀陛下,若是真派师进击西海,一来引起西海诸番不满,二来成为孤师,三来敌有成算。”
“扯力克,火落赤兴兵进犯河洮即远遁,说明已是料得我军反击。此举好比手谈,有实地与外势之分,对方攻你实地,一味在实地上相争,容易落入下成,也如对方之圈套。可弃字从实地转为外势,以此争先!”
曾同亨当即道:“不出兵讨伐,这么说首辅有意主款吗?”
申时行道:“本朝制驭蒙古之策,先帝之时已经定下。蒙古左翼的察哈尔部乃蒙古大汗直属的中央万户,察哈尔部首领素来世袭蒙古大汗,素怀入主中原之心。嘉靖三十年,察哈尔部达赉逊汗率部南迁吞并朵颜三卫,使我朝北面屏藩尽失。到了嘉靖末年,察哈尔部和东北夷(海西,建州女真)连成一片。本朝与隆庆五年与蒙古右翼的俺答汗议和,联合俺答汗的蒙古右翼制约蒙古左翼,这就是大策。”
“万历九年时俺答汗病逝,而今扯力克袭俺答汗之位,若是贸然出兵西海,很可能让整个蒙古右翼交战。当年与蒙古右翼的约定无疑化作乌有。诸番无衣无帛,全仰仗于贡市,一旦停止本朝再也没有制约蒙古的手段。而贡市多年,大同以西诸边多年斗米值银二三钱,今则仅值钱许,本朝也从中获益匪浅。”
“火洛赤虽兴兵进犯,但西海诸部对我大明仍是恭顺的。但火落赤部无故兴兵,杀我边将,必须予以惩戒,但不可以一部之作歹,而废各部之羁縻,不可以一边之骚扰,而致九边之决裂。如其背约,则当致讨。如其输服,则不穷追。此制驭之大略也。”
听了申时行的话,曾同亨深觉得自己太看轻了对方,他这一番话让令自己在天子面前威信全失。
果真垂帘后的天子道:“申先生所言极是,那不知申先生有什么主张?”
申时行道:“河洮之变,三边总督梅友松失职,臣恳请任命新的三边总督,经略西海。”
天子问道:“申先生,朕上一次问你举荐边材,你说何人可以胜任这三边总督之职?”
闻言曾同亨嘴唇动了动。
申时行出班没有看曾同亨一眼,而是道:“启禀陛下,臣保举戎政尚书郑洛。”
曾同亨闻言顿时气得耳红脖子粗,天子当即道:“申先生,今年五月,顺义王扯力克向朕陈词,欲往西海镇抚起畔者,收其部落。当时就是郑洛上奏让朕允假道甘肃至西海。”
“哪知这扯力克一至西海,火落赤便兴兵造事,方有了今日河洮之变,朝廷还未追究郑洛之过失,怎能大用?”
曾同亨出班道:“不错,陛下河洮之事不是一日两日,臣与言官连连上谏,若是早做应对之策,也不至于有今日河洮之事。”
曾同亨此举就是反击了。
但申时行没有应对,而是次辅许国出班道:“大司马,去年大旱导致诸省受灾,朝廷刚刚缓了口气来。结果国内稍有好转,边事又起,能怎么办?上面的官员说句话容易,但若要决策下面的官员就跑断了腿。这朝廷就如同人一样,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顾了这个又顾那个,事事周全啊。
曾同亨闻言当即失语,他一名兵部尚书哪里抵得过两名内阁大学士。
申时行道:“许次辅不必再说了,这一切都是臣的过错,还请陛下恕罪。”
垂帘后天子道:“曾卿不必再说了。”
曾同亨退后一步称是。
天子道:“朕没有责怪申先生的意思,只是朕不明白,郑洛能有何方略,难道……难道他还有一个女儿不成?”
听了天子的话,一旁侍奉的太监差一点笑出声来。
当年郑洛为兵部右侍郎时,为了大同巡抚的职位,要文选司郎中蒋遵箴帮忙。蒋遵箴听说郑洛有一女很漂亮,于是告诉郑洛,以女嫁我,经略可必得也。然后郑洛不顾双方巨大的年龄差距,还不是同乡的关系,主动远嫁最后如愿以偿成为大同巡抚。
此事动不动就被朝野上下拿来说一说,指责一下,奚落一下。即便现在郑洛已经是三边总督,仍是作为他的黑历史,被人三番五次的提起,御史在奏章里作为批判的例子。换了一般要脸的人肯定早受不了辞官了,但郑洛此人脸皮极厚,且深得‘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的为官精髓,官是越当越大。
申时行道:“黄台吉,扯立克两任顺义王受封之事,郑洛都是出力甚多,他与忠顺夫人,蒙古诸部常打交道,论对蒙古了解无人出其之右。”
三娘子是顺义夫人,是俺答汗的妻子。
按照蒙古草原的婚制,他嫁了先后三任俺答汗,从名义上说他就是扯力克现在的妻子。蒙古诸部是有一个习惯,就是大汗不在时候,他的妻子可以统领整个部落,还可以调动兵马,权力极大。
这三娘子也是一个传奇人物,隆庆年间,三娘子率军来到阳和,看到一位名蔡可贤的官员长得很帅,当下心动。于是三娘子以盟约为名将蔡可贤诱至城下,然后带着几十精骑将对方掳走,两人嘿嘿嘿了好几天。
蔡可贤是兵备道,正四品官,他被掳走明朝上下震动。
阳和上下官兵正不知如何办时,然而蔡可贤数日后安然无恙地返回。说来也是,从此阳和再无边事,两家‘和亲’成功。
而三娘子每次到了边境时,见到明朝官员都要向他们问一句‘小蔡现在怎么样了?’
申时行道:“臣以为朝廷可以选派精兵强将屯扎河套与西海之间,闭关停市,同时安抚诸番,分化瓦解,使火落赤部孤立,最后一击灭之。”
天子道:“申先生所言正合朕心,既是如此就用启用郑洛为三边总督吧。但虽说剿抚并用,对于火落赤部不可轻饶。其余皆为次也,最重要须让扯力克从西海东归草原,否则朕将不认他这忠义王,另立他人。”
申时行发自肺腑地道:“陛下圣明,只要顺义王从西海东归,那么西海蒙古如同一盘散沙,火落赤也没有召集西海蒙古的名义,臣以为此事当由顺义夫人出面召顺义王东归。”
天子欣然道:“这也是爱卿保荐郑洛的缘故吧!真是老成谋国啊!”
笔者按。
史书上万历三大征之说,但真正说来其实打了五战,明朝都取得了胜利。其中一战与火落赤部间战争,就是后来的河湟三捷。
虽然此战没有名列三大征之中,名气也不如援朝战争响,但这一战明朝却是打得最漂亮的。
首先这一次明朝开始局面不利,火落赤部受扯力克鼓动袭击明朝。火落赤部不足为患,最重要是扯力克,此人继承了俺答汗,也就是蒙古右翼诸部的共主。
俺答封贡后,蒙古右翼虽与明朝议和,但其部大战略就是想要向西并吞海西蒙古诸部,最后对明朝实现大包围。这一次扯力克到海西蒙古,鼓动火落赤部背后的目的,就是统一海西蒙古。
只要明朝出兵青海,那么中立海西诸番很可能就倒向他。那么到时明朝会面对一个比原先俺答封贡时更强大的敌人。
当时申时行为首辅,面对此举采用就是剿抚并用的策略。与火落赤部胜负不说,必须大书特书的就是明朝的外交策略,那就是让扯力克东归返回原先地盘上。故而申时行提出让郑洛联络顺义夫人。
扯力克跑到了青海搞事,那么留在草原上的蒙古右翼最尊的就是这位顺义夫人。
后来明朝就联络尊三娘子,并立他儿子为新顺义王,若是三娘子不干就停止贡市。
扯力克不得不从青海跑了回去,扯力克一走,原先跟他进青海的蒙古诸部也跟着跑了回去。最后进犯明朝的火落赤,把尔户部成了孤家寡人。
最后就是河湟三捷,这一战明朝收复了丢失已久的大,小松山。这大小松山是明朝仅次于河套的战略要地,这两处都先后失去。
但这一战收复了大小松山,不仅仅意味着开疆扩土,同时将青海蒙古,河套蒙古彻底隔断。只要松山在手,蒙古右翼就无法与海西蒙古连成一气。
廷议之后,申时行三人退了出去。
张诚,陈矩二人一起拉开垂帘。
天子道:“这兵部尚书曾同亨上任有一段日子了吧,但为何谈及兵事仍是没点没有成算!如此朕如何能对他委以重任?将军国之事交托给他。”
张诚道:“陛下,臣以为不是曾同亨不娴熟兵事,而是被申先生摆了一道。”
“怎么说?”天子问道。
张诚道:“臣也是猜测,这曾同亨继任兵部尚书以来选将用将一直不得枢辅的支持,一直不是很顺心。而这一次河洮失事,大多官员都是主张征讨,但正应了那句话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大凡主战的官员,容易博名,并不一定真为了朝廷。曾同亨从于物议,用主战来收买人心,同时也是拿官员们来压倒中枢,这是申先生不可容忍的地方。”
陈矩道:“陛下,臣倒觉得申先生是一片公心,没有为难曾尚书的地方。”
天子闻言摆了摆手道:“大臣们心底怎么想朕有时候也是看不透,说是为公,然而处处都是私心,说是私心嘛,口头上句句大义凛然,似为国家朝廷计尔。若真计较起来,没几人可以用的。”
张诚道:“陛下,其实臣也以为今年不易对火落赤部兴兵,福建那边倭情还未清楚前,朝廷绝不可两面受敌啊!”
天子闻言道:“朕知道了,前几日兵部要福建巡抚拿出方略来,但你看福建巡抚写得是什么东西?应付了事,根本真正的应对之策。朝鲜,倭国都是海东大国,万一真的勾结,那么……”
天子脸上有浓忧。
张诚道:“陛下,为今之计当熟悉倭情,朝鲜的大臣应对此事啊!”
天子踱步了一阵道:“那你们看朝堂上还有谁熟悉倭情?”
陈矩,张诚没有说话。
“怎么不说话?”天子问道。
张诚想了想当即道:“臣斗胆保举前礼部左侍郎林延潮。”
天子伸手一止道:“除了他就没有旁人了吗?”
陈矩道:“想来想去也没有旁人了,眼下朝堂上每个月推荐他的奏章就有几十封啊!”
天子冷笑道:“朕岂能不知。孙承宗朕提拔了,徐贞明朕也提拔了,付知远朕也提拔了,你知道为何朕不提他?这叫熬着懂吗?朕就是要他心底难受。若是朕现在开口,朕即是输了。”
陈矩道:“陛下其实也并不要升林侍郎的官。平调他到吏部任官也是可以的。”
天子拂然道:“吏部手握铨政,岂可轻易许人。林延潮现在门生不知多少,若是真到了吏部,若是结党营私如何是好?朕还没那么糊涂。”
远离福建的京师,此刻却是阴云密布。
左阙门前,申时行坐在太师椅上神色阴晴不定。
参加廷议的官员们愤慨之声一片。
“西海蒙古火落赤等入境攻围河洮,河洮副总兵李联芳率三千兵马追逐竟陷伏阵亡,全军覆没!后火落赤部联合诸番大举进犯河西五郡,总兵官刘承嗣与游击孟孝臣等败绩,游击李芳战死于朱家山。此事自当年俺答封贡后从未有过啊!吾恳请朝廷出兵河洮,为战死的两位总兵,游击及阵亡将士报仇,一血前耻。”
“不错,洮州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居高临深,控扼要害,太祖当年曾言,洮州西番之门户,西偏保障,有攸赖矣。而洮州最为要害,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西海(青海以西)蒙古早有异变,我与周大人屡次向朝廷进言,可是朝廷不听啊!这河洮不稳,则甘肃有事,一旦甘肃失事,则宣大告急,进而京畿震动啊!”
“当年吐谷浑以辽东鲜卑西并诸羌,遂为隋唐之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请元辅明鉴啊!”
“为今之计,当出兵青海,直捣黄龙,执贼酋问罪于阙下!此事恳请元辅替我们主张,向陛下陈词。”
此言一出,兵部御史台的官员无不附和。‘问罪于阙下’之言成为了众官员一致的共识,偶尔有几名反对意见的官员那一点声音早就被淹没了。
受宋朝灭亡之鉴,明朝上下的政治正确就是刚。
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都被人家俘虏了,就是不降,还在城底下给你打回去。
文臣之中主战之风甚烈,主战永远就是政治正确。
面对此群情激愤的一幕,申时行没有言语,此刻兵部尚书曾同亨从椅上起身站起身来伸手按了按,阙左门前方才安静下来。
他走到了所有官员的身前向申时行道:“元辅,西海蒙古火落赤部如此猖狂,眼下虽说太仓空虚,朝廷绝不可容忍此举,否则令西海各部看轻我朝。”
申时行闻言面无表情地道:“也好,本辅当以此事奏明天子。”
此言一出,众官员无不叫好。
当即廷议结束。
申时行同许国,曾同亨三人一并前往乾清宫复奏。
天子还未到,三人即在暖阁里稍坐。
三人都不说话,暖阁里沉默得令人可怕。
曾同亨道:“元辅即是百官请战,一会儿我们是否要以此见上奏?”
申时行道:“廷议上如何说,大司马就如何上奏就是。”
曾同亨低下头道:“不敢,国家大事还需元辅定夺就是。”
申时行道:“众意不可不听啊,大司马代表众议,又是兵部尚书,兵戎之事当然你需第一个向陛下陈词。”
曾同亨闻言大喜,他本来就是敢于任事的性子,他心想申时行素来怕事,对于火落赤部犯边的事躲还来不及。
曾同亨当即道:“这一次河洮失事,三边总督梅友松难逃革职之罪,至于新的三边总督的人选不知元辅可有主张?”
申时行道:“大司马若心底有人选尽管向陛下提就是了。”
曾同亨闻言大喜。
不一会儿天子在弘德殿接见三位大臣。
天子坐在垂帘后正看着廷议的奏本。
曾同亨首先出言道:“陛下,百官都是赞同出兵惩戒火落赤部的,众志成城,人心可用。”
天子放下奏本道:“朕心中没有华夏之别,这番人也是朕的赤子,番人地方也是祖宗开拓的疆土。”
“这蒙古右翼虽是番人,但朕也没有将他当外人来看,每年都有赏赐,算是待之不薄。这几任顺义王也还算恭顺,宣府,大同以西,这二十年没有兴兵,百万生灵免于涂炭,这一次火落赤部轻启边衅实在可恨。”
曾同亨当即道:“臣恳请陛下选一个将才,将西事全权委之,出兵直捣青海!”
曾同亨说完后看向垂帘等待天子回音,但垂帘之后看不出天子脸上神情,只闻天子闻道:“申先生,你是否认同曾卿之言,兴兵灭贼。”
申时行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轻开边衅。”
曾同亨脸色巨变。
“廷议之上满朝文武都是主张出兵讨伐,申先生为何意见相左?”
申时行道:“启禀陛下,若是真派师进击西海,一来引起西海诸番不满,二来成为孤师,三来敌有成算。”
“扯力克,火落赤兴兵进犯河洮即远遁,说明已是料得我军反击。此举好比手谈,有实地与外势之分,对方攻你实地,一味在实地上相争,容易落入下成,也如对方之圈套。可弃字从实地转为外势,以此争先!”
曾同亨当即道:“不出兵讨伐,这么说首辅有意主款吗?”
申时行道:“本朝制驭蒙古之策,先帝之时已经定下。蒙古左翼的察哈尔部乃蒙古大汗直属的中央万户,察哈尔部首领素来世袭蒙古大汗,素怀入主中原之心。嘉靖三十年,察哈尔部达赉逊汗率部南迁吞并朵颜三卫,使我朝北面屏藩尽失。到了嘉靖末年,察哈尔部和东北夷(海西,建州女真)连成一片。本朝与隆庆五年与蒙古右翼的俺答汗议和,联合俺答汗的蒙古右翼制约蒙古左翼,这就是大策。”
“万历九年时俺答汗病逝,而今扯力克袭俺答汗之位,若是贸然出兵西海,很可能让整个蒙古右翼交战。当年与蒙古右翼的约定无疑化作乌有。诸番无衣无帛,全仰仗于贡市,一旦停止本朝再也没有制约蒙古的手段。而贡市多年,大同以西诸边多年斗米值银二三钱,今则仅值钱许,本朝也从中获益匪浅。”
“火洛赤虽兴兵进犯,但西海诸部对我大明仍是恭顺的。但火落赤部无故兴兵,杀我边将,必须予以惩戒,但不可以一部之作歹,而废各部之羁縻,不可以一边之骚扰,而致九边之决裂。如其背约,则当致讨。如其输服,则不穷追。此制驭之大略也。”
听了申时行的话,曾同亨深觉得自己太看轻了对方,他这一番话让令自己在天子面前威信全失。
果真垂帘后的天子道:“申先生所言极是,那不知申先生有什么主张?”
申时行道:“河洮之变,三边总督梅友松失职,臣恳请任命新的三边总督,经略西海。”
天子问道:“申先生,朕上一次问你举荐边材,你说何人可以胜任这三边总督之职?”
闻言曾同亨嘴唇动了动。
申时行出班没有看曾同亨一眼,而是道:“启禀陛下,臣保举戎政尚书郑洛。”
曾同亨闻言顿时气得耳红脖子粗,天子当即道:“申先生,今年五月,顺义王扯力克向朕陈词,欲往西海镇抚起畔者,收其部落。当时就是郑洛上奏让朕允假道甘肃至西海。”
“哪知这扯力克一至西海,火落赤便兴兵造事,方有了今日河洮之变,朝廷还未追究郑洛之过失,怎能大用?”
曾同亨出班道:“不错,陛下河洮之事不是一日两日,臣与言官连连上谏,若是早做应对之策,也不至于有今日河洮之事。”
曾同亨此举就是反击了。
但申时行没有应对,而是次辅许国出班道:“大司马,去年大旱导致诸省受灾,朝廷刚刚缓了口气来。结果国内稍有好转,边事又起,能怎么办?上面的官员说句话容易,但若要决策下面的官员就跑断了腿。这朝廷就如同人一样,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顾了这个又顾那个,事事周全啊。
曾同亨闻言当即失语,他一名兵部尚书哪里抵得过两名内阁大学士。
申时行道:“许次辅不必再说了,这一切都是臣的过错,还请陛下恕罪。”
垂帘后天子道:“曾卿不必再说了。”
曾同亨退后一步称是。
天子道:“朕没有责怪申先生的意思,只是朕不明白,郑洛能有何方略,难道……难道他还有一个女儿不成?”
听了天子的话,一旁侍奉的太监差一点笑出声来。
当年郑洛为兵部右侍郎时,为了大同巡抚的职位,要文选司郎中蒋遵箴帮忙。蒋遵箴听说郑洛有一女很漂亮,于是告诉郑洛,以女嫁我,经略可必得也。然后郑洛不顾双方巨大的年龄差距,还不是同乡的关系,主动远嫁最后如愿以偿成为大同巡抚。
此事动不动就被朝野上下拿来说一说,指责一下,奚落一下。即便现在郑洛已经是三边总督,仍是作为他的黑历史,被人三番五次的提起,御史在奏章里作为批判的例子。换了一般要脸的人肯定早受不了辞官了,但郑洛此人脸皮极厚,且深得‘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的为官精髓,官是越当越大。
申时行道:“黄台吉,扯立克两任顺义王受封之事,郑洛都是出力甚多,他与忠顺夫人,蒙古诸部常打交道,论对蒙古了解无人出其之右。”
三娘子是顺义夫人,是俺答汗的妻子。
按照蒙古草原的婚制,他嫁了先后三任俺答汗,从名义上说他就是扯力克现在的妻子。蒙古诸部是有一个习惯,就是大汗不在时候,他的妻子可以统领整个部落,还可以调动兵马,权力极大。
这三娘子也是一个传奇人物,隆庆年间,三娘子率军来到阳和,看到一位名蔡可贤的官员长得很帅,当下心动。于是三娘子以盟约为名将蔡可贤诱至城下,然后带着几十精骑将对方掳走,两人嘿嘿嘿了好几天。
蔡可贤是兵备道,正四品官,他被掳走明朝上下震动。
阳和上下官兵正不知如何办时,然而蔡可贤数日后安然无恙地返回。说来也是,从此阳和再无边事,两家‘和亲’成功。
而三娘子每次到了边境时,见到明朝官员都要向他们问一句‘小蔡现在怎么样了?’
申时行道:“臣以为朝廷可以选派精兵强将屯扎河套与西海之间,闭关停市,同时安抚诸番,分化瓦解,使火落赤部孤立,最后一击灭之。”
天子道:“申先生所言正合朕心,既是如此就用启用郑洛为三边总督吧。但虽说剿抚并用,对于火落赤部不可轻饶。其余皆为次也,最重要须让扯力克从西海东归草原,否则朕将不认他这忠义王,另立他人。”
申时行发自肺腑地道:“陛下圣明,只要顺义王从西海东归,那么西海蒙古如同一盘散沙,火落赤也没有召集西海蒙古的名义,臣以为此事当由顺义夫人出面召顺义王东归。”
天子欣然道:“这也是爱卿保荐郑洛的缘故吧!真是老成谋国啊!”
笔者按。
史书上万历三大征之说,但真正说来其实打了五战,明朝都取得了胜利。其中一战与火落赤部间战争,就是后来的河湟三捷。
虽然此战没有名列三大征之中,名气也不如援朝战争响,但这一战明朝却是打得最漂亮的。
首先这一次明朝开始局面不利,火落赤部受扯力克鼓动袭击明朝。火落赤部不足为患,最重要是扯力克,此人继承了俺答汗,也就是蒙古右翼诸部的共主。
俺答封贡后,蒙古右翼虽与明朝议和,但其部大战略就是想要向西并吞海西蒙古诸部,最后对明朝实现大包围。这一次扯力克到海西蒙古,鼓动火落赤部背后的目的,就是统一海西蒙古。
只要明朝出兵青海,那么中立海西诸番很可能就倒向他。那么到时明朝会面对一个比原先俺答封贡时更强大的敌人。
当时申时行为首辅,面对此举采用就是剿抚并用的策略。与火落赤部胜负不说,必须大书特书的就是明朝的外交策略,那就是让扯力克东归返回原先地盘上。故而申时行提出让郑洛联络顺义夫人。
扯力克跑到了青海搞事,那么留在草原上的蒙古右翼最尊的就是这位顺义夫人。
后来明朝就联络尊三娘子,并立他儿子为新顺义王,若是三娘子不干就停止贡市。
扯力克不得不从青海跑了回去,扯力克一走,原先跟他进青海的蒙古诸部也跟着跑了回去。最后进犯明朝的火落赤,把尔户部成了孤家寡人。
最后就是河湟三捷,这一战明朝收复了丢失已久的大,小松山。这大小松山是明朝仅次于河套的战略要地,这两处都先后失去。
但这一战收复了大小松山,不仅仅意味着开疆扩土,同时将青海蒙古,河套蒙古彻底隔断。只要松山在手,蒙古右翼就无法与海西蒙古连成一气。
廷议之后,申时行三人退了出去。
张诚,陈矩二人一起拉开垂帘。
天子道:“这兵部尚书曾同亨上任有一段日子了吧,但为何谈及兵事仍是没点没有成算!如此朕如何能对他委以重任?将军国之事交托给他。”
张诚道:“陛下,臣以为不是曾同亨不娴熟兵事,而是被申先生摆了一道。”
“怎么说?”天子问道。
张诚道:“臣也是猜测,这曾同亨继任兵部尚书以来选将用将一直不得枢辅的支持,一直不是很顺心。而这一次河洮失事,大多官员都是主张征讨,但正应了那句话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大凡主战的官员,容易博名,并不一定真为了朝廷。曾同亨从于物议,用主战来收买人心,同时也是拿官员们来压倒中枢,这是申先生不可容忍的地方。”
陈矩道:“陛下,臣倒觉得申先生是一片公心,没有为难曾尚书的地方。”
天子闻言摆了摆手道:“大臣们心底怎么想朕有时候也是看不透,说是为公,然而处处都是私心,说是私心嘛,口头上句句大义凛然,似为国家朝廷计尔。若真计较起来,没几人可以用的。”
张诚道:“陛下,其实臣也以为今年不易对火落赤部兴兵,福建那边倭情还未清楚前,朝廷绝不可两面受敌啊!”
天子闻言道:“朕知道了,前几日兵部要福建巡抚拿出方略来,但你看福建巡抚写得是什么东西?应付了事,根本真正的应对之策。朝鲜,倭国都是海东大国,万一真的勾结,那么……”
天子脸上有浓忧。
张诚道:“陛下,为今之计当熟悉倭情,朝鲜的大臣应对此事啊!”
天子踱步了一阵道:“那你们看朝堂上还有谁熟悉倭情?”
陈矩,张诚没有说话。
“怎么不说话?”天子问道。
张诚想了想当即道:“臣斗胆保举前礼部左侍郎林延潮。”
天子伸手一止道:“除了他就没有旁人了吗?”
陈矩道:“想来想去也没有旁人了,眼下朝堂上每个月推荐他的奏章就有几十封啊!”
天子冷笑道:“朕岂能不知。孙承宗朕提拔了,徐贞明朕也提拔了,付知远朕也提拔了,你知道为何朕不提他?这叫熬着懂吗?朕就是要他心底难受。若是朕现在开口,朕即是输了。”
陈矩道:“陛下其实也并不要升林侍郎的官。平调他到吏部任官也是可以的。”
天子拂然道:“吏部手握铨政,岂可轻易许人。林延潮现在门生不知多少,若是真到了吏部,若是结党营私如何是好?朕还没那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