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密文之法 阴差阳错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神殿是灵山界中甚为重要的处所。
而神殿内部,讲经说法之地,又是重中之重。
但是此处的布置,却并不算正式。
一处占地百余亩的园林之内,座席桌椅,都是因地制宜。或剪裁巨石,或雕琢树木,并无一定之规。
有的只相当于光秃秃一只凳子;有的巨木掏空之后,却形成了仿佛“雅间”的存在,桌椅俱足。优劣不一,先到先得,并不讲究尊卑贵贱之分。
归无咎、秦梦霖来得甚早。
寻了一处树木掏成的隔间,坐等了约莫一刻钟,才见浩浩荡荡的人群,拥入园中。
至于此园正中,那一方七层十丈高、无数螺贝之壳砌成的方台上,依旧是空空如也。
入园中人,窃窃私语。
在神殿之内,各位相当于近道境的大巫,时常有讲法之举。
但是往常并不强制听讲。
道理很简单,因为大巫所论之法,皆是十二部经典中的一部;而修持之人,入门次序各有不同。除了修炼至距离近道境仅差一步、如虬连海那般的四转境修士,其余人皆未能达到涉猎十二经典的程度。
而四转之境在神殿弟子之中的比例,说是十分之一也嫌多了。
巫道第一真传,委实是神秘之极的存在。
就算是神殿中修持经年的嫡传弟子,只要未转入北极天秘地,几乎就没有与御孤乘相见的机会。
猜测四起,议论纷纷,也是势所必然。
小室之中,秦梦霖传音道:“倒是有个小小的阻碍。若是你我仅有一人在此,这巫道真诀法典,诚可谓看得见,摸不着;得其高明,却失其根基。两人在此,倒是勉强可以试一试,就看你如何决断了。”
旋即双手一握,虚丹相合,传递其中之玄秘。
明了原委之后,归无咎眉头微皱。
刚刚察觉了“归墟”真灵之密奥,在来此地的路上,归无咎自然将其示于秦梦霖。
归、秦二人之目的,只是要汲取巫道法诀的最精华处,并非要循着巫道的路子,彻底修炼一遍。
所以,归无咎以为,只要有一部经典为材料,印证真诀秘文,便能将那“超卓妙意”提取出来。须知阴阳道与巫道渊源甚深,秦梦霖又有唯实唯理的推演大道以为根基,想必行之不难。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归墟真文,并非总诀、纲领一类的文字。
与其说是经文,不如说是虎符印信。
巫道文字有些古怪,每一个字都是由四到六个“字根”拼接而成。归墟真文,乃是将原典凝练而成的千字文中,替换掉许多“部件”,然后将归墟真文塞了进去,导致其中某一个字,含义大不相同。
巫道根本经典,为何会有这样一重机关,归无咎也不得而知。
方才来时路上,秦梦霖破解了第一篇。
粗粗看来,似乎含义相近;但是语义的微妙处,似乎更加圆融浑成,有余不尽。
如此一来,若无原典支持,任你推算之功再强,也是缘木求鱼。
十二部经典,必须尽数入手,方能解出全数真谛。
而神殿之中的制度,是汇通一典之后,通过考核,再去求取第二部经典。并且每一步经典所花费的时间,也会渐次增长。
这一月之内,归无咎也曾听闻。下界飞升修士,汇通一十二典,将功行推进到距离近道临门一脚的四转之境,最快纪录是七百五十年。
若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尤其是引起八祭大巫的注意。那么就算突破这个记录,也不能超越太多。
故而若是归无咎一人来此,便只有放弃一条路。
好在归无咎、秦梦霖二人,可以选择修炼不同经典,一人完成六部。如此,大约需要百余年的时间。
现在,就是衡量是否值得的问题。
神殿授法,皆是心印直传。所以自旁人处窃取,是完全行不通的。
正在此时,忽然闻见呼声四起。
抬首一看,当空一只黑色的蛇形飞舟,灵动婉转,瞬息就钻入圆中,稳稳落在高台之上。
仿佛施展了瞬间移动一类的空间神通,但是偏偏寂静无比,没有一丝波澜。
座席上诸位,只觉眼前一花。
旋即望见一个披头散发,黑面黑袍,眸生双瞳的年轻人,负手而立。
许多达到三转、四转之境的神殿嫡传,不约而同心中一凛。
眼前之人,并非一眼便令人生出无比惊艳的感觉;但是仔细体会,高明处却在自己想象之外。
因为来人落入目中之后,自己竟无法瞬间定位其修为高下,似乎混沌不定,幽渺纷纭。唯有细心观察许久,方能确定来人是元婴境界。这对于诸位功行更高出许多的人物而言,实在是难以置信。
更奇的是,心中“定位”逐渐明晰后,按理说便当心意归元,直觉回归于神理;但是明确此人是元婴境界后,来人境界层次远远高于自己的执念,并未消散,反倒愈来愈深了。
大界正法第一嫡传,果真名不虚传。
无论修习哪一门真诀,在座的诸位,心中都生出许多期待。
主持神殿的四祭大巫,上前与御孤乘应答两句,便悠然退下了。
御孤乘抬首遥望。
目光悠远。
心意联翩。
二次清浊玄象之战败绩后,他便独自觅地修持。
这一番大战的结局,对于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心中依旧坚信,天数有常,定然没有万全意义上的“绝境”。如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等处境,总会有一线腾挪变化的可能。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此意。
只是这一线光明,异常难寻而已。
于是,他独自在巫道中悟道石壁处,闭关两年。
终于,寻到了心中萌芽:
若往神殿一行,或许有柳暗花明之机。
自己的因缘,在这里。
灵山神殿,是收藏巫道十二真法原典的所在。
原本真正的北极天土著,传承十二法都是用秘法直传的路子,绝无人溯回原典,陶冶字句。御孤乘由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是原典之中悟道体贴,所得之精微醇厚,能够胜过直传法一星半点?
在御孤乘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猜测。
灌顶直传,乃是直接承接精华,仿佛大浪淘沙。这在巫道之中,是不可动摇的信条。
只是有一件事——
古今以来的巫道嫡传,也从未有人达到过御孤乘的高度。
所以这一铁则,未必不能推翻。
因为御孤乘相处甚近,归无咎为求稳妥起见,已不再和秦梦霖神意交流。二人手臂在袖中紧握,运用虚丹相合之法传递讯息。
归无咎平静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秦梦霖道:“你是说……他之所以有此一行,是感应到你我在此?”
归无咎道:“是感应到机缘在此。”
秦梦霖道:“你觉得……他能够做到么?”
归无咎态度平淡,但却十分笃定,干净简洁的道:“不能。”
就在此时,御孤乘目光扫过。
为了便于观望说法之故,二人虽身在室中,但是正前方却是完全凿空的。
御孤乘目光,在归无咎、秦梦霖二人面上,停留了数息,然后挪转别处。
一刻钟过去。
台下入席之人,不由地面面相觑。
巫道第一嫡传,名声极大,亦极为神秘,这是其一;露面之后,其人风采,果然也令人生出“见面尤胜闻名”的感慨。所以在场的诸位,都是祈盼此人能够舌灿莲花,讲出精妙道理,令自己醍醐灌顶。
岂料他就这么一言不发,立在高台之上。
御孤乘心中一个隐约念头,总觉得殿前听讲之人,值得注意。
但是他的注意力并非集中在搜寻某一个两个“个体”的特殊性,而是一种宏观整体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说,归无咎所料无差。
御孤乘在天机将破未破之间,终于还是擦肩而过。
此时,御孤乘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神殿之中,并非唯有十二经典而已。
还有人。
在面前听讲之人中,或许就有改变巫道气运的“种子”。
所以,自己此行的目的,视野不可太过狭窄了。
御孤乘伸手一挥。
四祭大巫转身上前,道:“敢问有何吩咐?”
御孤乘沉吟道:“如今神殿嫡传,是修持一经,考核圆满之后,方准予修持第二部经典,是也不是?”
四祭大巫微一颔首,道:“正是。”
御孤乘道:“不可囿于成例。自今日起,诸位嫡传若有心于道,同时周览参悟多部典籍,融汇贯通,神殿也不必阻拦。”
神殿是灵山界中甚为重要的处所。
而神殿内部,讲经说法之地,又是重中之重。
但是此处的布置,却并不算正式。
一处占地百余亩的园林之内,座席桌椅,都是因地制宜。或剪裁巨石,或雕琢树木,并无一定之规。
有的只相当于光秃秃一只凳子;有的巨木掏空之后,却形成了仿佛“雅间”的存在,桌椅俱足。优劣不一,先到先得,并不讲究尊卑贵贱之分。
归无咎、秦梦霖来得甚早。
寻了一处树木掏成的隔间,坐等了约莫一刻钟,才见浩浩荡荡的人群,拥入园中。
至于此园正中,那一方七层十丈高、无数螺贝之壳砌成的方台上,依旧是空空如也。
入园中人,窃窃私语。
在神殿之内,各位相当于近道境的大巫,时常有讲法之举。
但是往常并不强制听讲。
道理很简单,因为大巫所论之法,皆是十二部经典中的一部;而修持之人,入门次序各有不同。除了修炼至距离近道境仅差一步、如虬连海那般的四转境修士,其余人皆未能达到涉猎十二经典的程度。
而四转之境在神殿弟子之中的比例,说是十分之一也嫌多了。
巫道第一真传,委实是神秘之极的存在。
就算是神殿中修持经年的嫡传弟子,只要未转入北极天秘地,几乎就没有与御孤乘相见的机会。
猜测四起,议论纷纷,也是势所必然。
小室之中,秦梦霖传音道:“倒是有个小小的阻碍。若是你我仅有一人在此,这巫道真诀法典,诚可谓看得见,摸不着;得其高明,却失其根基。两人在此,倒是勉强可以试一试,就看你如何决断了。”
旋即双手一握,虚丹相合,传递其中之玄秘。
明了原委之后,归无咎眉头微皱。
刚刚察觉了“归墟”真灵之密奥,在来此地的路上,归无咎自然将其示于秦梦霖。
归、秦二人之目的,只是要汲取巫道法诀的最精华处,并非要循着巫道的路子,彻底修炼一遍。
所以,归无咎以为,只要有一部经典为材料,印证真诀秘文,便能将那“超卓妙意”提取出来。须知阴阳道与巫道渊源甚深,秦梦霖又有唯实唯理的推演大道以为根基,想必行之不难。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归墟真文,并非总诀、纲领一类的文字。
与其说是经文,不如说是虎符印信。
巫道文字有些古怪,每一个字都是由四到六个“字根”拼接而成。归墟真文,乃是将原典凝练而成的千字文中,替换掉许多“部件”,然后将归墟真文塞了进去,导致其中某一个字,含义大不相同。
巫道根本经典,为何会有这样一重机关,归无咎也不得而知。
方才来时路上,秦梦霖破解了第一篇。
粗粗看来,似乎含义相近;但是语义的微妙处,似乎更加圆融浑成,有余不尽。
如此一来,若无原典支持,任你推算之功再强,也是缘木求鱼。
十二部经典,必须尽数入手,方能解出全数真谛。
而神殿之中的制度,是汇通一典之后,通过考核,再去求取第二部经典。并且每一步经典所花费的时间,也会渐次增长。
这一月之内,归无咎也曾听闻。下界飞升修士,汇通一十二典,将功行推进到距离近道临门一脚的四转之境,最快纪录是七百五十年。
若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尤其是引起八祭大巫的注意。那么就算突破这个记录,也不能超越太多。
故而若是归无咎一人来此,便只有放弃一条路。
好在归无咎、秦梦霖二人,可以选择修炼不同经典,一人完成六部。如此,大约需要百余年的时间。
现在,就是衡量是否值得的问题。
神殿授法,皆是心印直传。所以自旁人处窃取,是完全行不通的。
正在此时,忽然闻见呼声四起。
抬首一看,当空一只黑色的蛇形飞舟,灵动婉转,瞬息就钻入圆中,稳稳落在高台之上。
仿佛施展了瞬间移动一类的空间神通,但是偏偏寂静无比,没有一丝波澜。
座席上诸位,只觉眼前一花。
旋即望见一个披头散发,黑面黑袍,眸生双瞳的年轻人,负手而立。
许多达到三转、四转之境的神殿嫡传,不约而同心中一凛。
眼前之人,并非一眼便令人生出无比惊艳的感觉;但是仔细体会,高明处却在自己想象之外。
因为来人落入目中之后,自己竟无法瞬间定位其修为高下,似乎混沌不定,幽渺纷纭。唯有细心观察许久,方能确定来人是元婴境界。这对于诸位功行更高出许多的人物而言,实在是难以置信。
更奇的是,心中“定位”逐渐明晰后,按理说便当心意归元,直觉回归于神理;但是明确此人是元婴境界后,来人境界层次远远高于自己的执念,并未消散,反倒愈来愈深了。
大界正法第一嫡传,果真名不虚传。
无论修习哪一门真诀,在座的诸位,心中都生出许多期待。
主持神殿的四祭大巫,上前与御孤乘应答两句,便悠然退下了。
御孤乘抬首遥望。
目光悠远。
心意联翩。
二次清浊玄象之战败绩后,他便独自觅地修持。
这一番大战的结局,对于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心中依旧坚信,天数有常,定然没有万全意义上的“绝境”。如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等处境,总会有一线腾挪变化的可能。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此意。
只是这一线光明,异常难寻而已。
于是,他独自在巫道中悟道石壁处,闭关两年。
终于,寻到了心中萌芽:
若往神殿一行,或许有柳暗花明之机。
自己的因缘,在这里。
灵山神殿,是收藏巫道十二真法原典的所在。
原本真正的北极天土著,传承十二法都是用秘法直传的路子,绝无人溯回原典,陶冶字句。御孤乘由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是原典之中悟道体贴,所得之精微醇厚,能够胜过直传法一星半点?
在御孤乘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猜测。
灌顶直传,乃是直接承接精华,仿佛大浪淘沙。这在巫道之中,是不可动摇的信条。
只是有一件事——
古今以来的巫道嫡传,也从未有人达到过御孤乘的高度。
所以这一铁则,未必不能推翻。
因为御孤乘相处甚近,归无咎为求稳妥起见,已不再和秦梦霖神意交流。二人手臂在袖中紧握,运用虚丹相合之法传递讯息。
归无咎平静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秦梦霖道:“你是说……他之所以有此一行,是感应到你我在此?”
归无咎道:“是感应到机缘在此。”
秦梦霖道:“你觉得……他能够做到么?”
归无咎态度平淡,但却十分笃定,干净简洁的道:“不能。”
就在此时,御孤乘目光扫过。
为了便于观望说法之故,二人虽身在室中,但是正前方却是完全凿空的。
御孤乘目光,在归无咎、秦梦霖二人面上,停留了数息,然后挪转别处。
一刻钟过去。
台下入席之人,不由地面面相觑。
巫道第一嫡传,名声极大,亦极为神秘,这是其一;露面之后,其人风采,果然也令人生出“见面尤胜闻名”的感慨。所以在场的诸位,都是祈盼此人能够舌灿莲花,讲出精妙道理,令自己醍醐灌顶。
岂料他就这么一言不发,立在高台之上。
御孤乘心中一个隐约念头,总觉得殿前听讲之人,值得注意。
但是他的注意力并非集中在搜寻某一个两个“个体”的特殊性,而是一种宏观整体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说,归无咎所料无差。
御孤乘在天机将破未破之间,终于还是擦肩而过。
此时,御孤乘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神殿之中,并非唯有十二经典而已。
还有人。
在面前听讲之人中,或许就有改变巫道气运的“种子”。
所以,自己此行的目的,视野不可太过狭窄了。
御孤乘伸手一挥。
四祭大巫转身上前,道:“敢问有何吩咐?”
御孤乘沉吟道:“如今神殿嫡传,是修持一经,考核圆满之后,方准予修持第二部经典,是也不是?”
四祭大巫微一颔首,道:“正是。”
御孤乘道:“不可囿于成例。自今日起,诸位嫡传若有心于道,同时周览参悟多部典籍,融汇贯通,神殿也不必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