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转诠道终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一瞬间,归无咎几乎真的以为,荀申即将舍弃诡变兵道,将与自己堂堂正正地以全力一击分胜负。
直到荀申演化漫天星象的神通施展开来,归无咎才恍然发觉:自己光明正大地搦战,荀申依旧能够随机应变,演了一出好戏。
那漫天星象,其实唯有七星为真,其余俱是幻象。若归无咎真当荀申与自己全力相拼,那他的还击之力,必定要落在空处。
这就是归无咎所感叹的:“你有你的坚持。”
至始至终,荀申都并未放弃他的兵家诡道。甚至,他的“将计就计”表演,堪称炉火纯青。
说服旁人,放弃己道,按照我的规则理念行事,是一件极有诱惑力和成就感的事情。纵然是心性修持极为了得的人,也不能免俗。
从这一点来说,荀申方才诈作全力一击的动作,其欺骗性和危险性,比常人想象中要大得多。
只要归无咎稍稍生出子衿自满之意,自身的洞察力和精神境界稍稍疲弱半点,就难免阴沟里翻船。
可惜……归无咎心意坚凝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眼前所见,漫天星象的意境,归无咎实在是太过熟悉了,这怎么可能瞒得过归无咎的耳目?
原来,荀申的第六式神通名为“星散”。当中的道法精义,与归无咎的“元光显化术”相同之处,竟有十之二三。
以道法高下论,九宗道术虽远较土著高明。但是“元光显化术”毕竟只是脱胎于《通灵显化真形图》中三千初始雏形中的一种,而非锻炼成型的十八神通之一。
与之相比,“星散”神通之堂皇严密,蕴五色之章,无论是“形”还是“势”,都要更成熟得多。归无咎心中暗自计较,此战之后,或可与荀申就这一神通的妙用交换见解,取长补短。
眼前所见,也给了归无咎一重启示。
虽然九宗道术高深莫测,但是这种高明,只是演化路上走得更早,更远而已。绝非与紫薇大世界本土道术有甚么难以逾越的天壤之别。
能够在两种道术传承之中,意外的寻到一处交汇点,实在是出人预料的运气,以至于归无咎竟生出一种“他乡见故知”的错觉和感动。
荀申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之意。停住数息之后,忽然作出一个出人预料的动作。
却见他把一身法力收起,慢悠悠的重新落在小界正中,翩然一礼,平静言道:“此战是归道友胜了。”
归无咎一怔,未想到荀申竟尔突然认输,旋即起遁光落下。
此战至今,荀申一共使出六种神通,分别是“隐镜”、“凌人”、“龙蛇”、“求心”、“忘川”、“星散”。每一种均是精妙绝伦,出人意表,又暗藏着深远的心计,堪称隐宗真传的最高峰。
尤其“隐镜”、“求心”二神通,距离拨动胜负的天平,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荀申应当还有第七种神通未使出。莫非这所谓的第七道神通同样是给人施加心理压力的手段,其实并不存在?
对于归无咎的疑虑,荀申洞若观火。淡然言道:“执念是修道之大忌。荀某方才这一式神通的确是随机应变,诈作全力以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荀某执着于兵法诡变不能自拔。”
“事实上。荀某原本打算,在用尽手段之后,若依旧不能成功,便摈弃一切虚实法门,奋起一身法力相搏。只是此法不当在第六神通上,而在最后一式。”
“驾驭这一式的,同样有一门神通,名为‘合真’。只是现在看来,已经不必再使。”
归无咎问道:“那荀道友又为何放弃呢?”
荀申言道:“我二人今日这一番交手验证,荀某已然证实。先前各宗诸位上真,的确判断无差。”
“归道友虽未入元婴境,但是一身法力逼近却逼近元婴中期境界,仅比荀某略逊一筹。至于是何等机缘能够做到,荀某也无意探询。想来‘三十六子图’中有望争夺榜首的人物,皆有这等层次的机缘。”
“而道法精纯在极境之上,却是归道友稍胜半步。两相制衡,落实在斗战功行之上,你我当是伯仲之间。”
归无咎轻轻颔首。
“如此实力对比,极为微妙。若是两名三四流宗门的弟子相斗,谁胜谁负那无人敢下断言。只是你我的层次实在太高;而水准愈高,胜利的天平恐怕会愈发向着道法境界领先之人倾斜。这一点,是诸上真的见解,荀某也心知肚明。”
“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此。”
“荀某一向以为,道不可须臾离于术,心不可须臾离于物,高明不可须臾离于中庸,天地之至理,往往在人伦日用之间。其中固然有精粗之别,但是又未尝不是一体两面,均等对立。”
“因此,荀某未必不能以术胜道。”
归无咎闻言默然。荀申的道法领悟的确非同凡响。其所擅长的兵法,看似落于“术”的范畴,但是其中未必没有藏着达道之机。
“以术胜道”,单是这四字的气魄,若能走通,恐怕在本土修道界的历史长河中,又要多出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说到这里,荀申忽然有些兴味索然:“原本这的确应是一场好胜负。只是归道友在越过‘求心’神通这一关后,似乎精神境界又往前走了一小步。”
“这一小步,足以颠覆胜负。如此一来,这第七式‘合真’,结果是注定的,不试也罢。若是勉强相试,只怕荀某要大耗心力。”
“诚如归道友所言。天意如此。”
归无咎沉吟道:“第七式,‘合真’。”
“留下点悬念与余味……也很好。”
两人相视一笑,浑然生出一团和气,先前的兵锋之锐消散殆尽,仿佛冰消雪融。
和荀申的这一战,比归无咎想象中遇到的困难要更大一些。
回顾往昔细节,归无咎又拾起了更多的线索。为什么自己一旦横空出世,诸道尊所作决断就如春雷发生,一去不返。
原来归无咎心中还稍有奇怪。纵然诸道尊魄力惊人,敢下决断。那在人力、物力上的种种准备,也不是一日之间就能万事俱备的。
现在荀申展露本领之后,连归无咎都忍不住对他生出信心。看来,在自己走上台前之初,恐怕隐宗诸位大能,围绕着荀申就有了一系列谋划,随时可以发动。只是具体的细节不为人知,恐怕未必和自己顶下的下书挑战之策相同。
荀申的才器,也当得起这样的重担。
这也解释了若是能够战胜荀申,诸道尊就对自己能够胜过祖庭嫡传充满信心。
“三十六子图”,恐怕更多的是序定道途潜力,而非低辈时的实战高下。归无咎相信,以荀申的斗法之能,在副册十二人中,决计不至于只排到第十一位。
归无咎本拟就这次交手,与荀申作一复盘。
但就在此时,整个小界通道,忽然仿佛地震一般,发出剧烈的震颤,黄芒滚动,雾气飚扬,俨然是空间不稳的迹象。
荀申抬头一望,又觉出一丝不同来。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元气涌动,原本昏黄单调的空间,竟似有了七色之分,头顶蓦然出现一丝鱼肚白,竟像是一朵淡淡的云彩。
无边水气时聚时散,似乎是天一生水,无穷混沌之中,绽放生机。
又过了十余息,整个苍茫界天,均显得支离破碎,似乎有无量新生萌芽,从中滋长。
归无咎与荀申,深恐有什么重大变故。道术交流之事,也只得容后再说。各自取出玄黄令,便要匆匆告辞。
这时,空中幽明伞忽地落下两道清光,化作两个光罩将两人牢牢罩住。
一道缥缈清音自伞中传来:“界天通道,便是合盟立界之起点。观望小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一道不小的机缘。你二人不妨在其中修行数月,静观时变。”
……
在一瞬间,归无咎几乎真的以为,荀申即将舍弃诡变兵道,将与自己堂堂正正地以全力一击分胜负。
直到荀申演化漫天星象的神通施展开来,归无咎才恍然发觉:自己光明正大地搦战,荀申依旧能够随机应变,演了一出好戏。
那漫天星象,其实唯有七星为真,其余俱是幻象。若归无咎真当荀申与自己全力相拼,那他的还击之力,必定要落在空处。
这就是归无咎所感叹的:“你有你的坚持。”
至始至终,荀申都并未放弃他的兵家诡道。甚至,他的“将计就计”表演,堪称炉火纯青。
说服旁人,放弃己道,按照我的规则理念行事,是一件极有诱惑力和成就感的事情。纵然是心性修持极为了得的人,也不能免俗。
从这一点来说,荀申方才诈作全力一击的动作,其欺骗性和危险性,比常人想象中要大得多。
只要归无咎稍稍生出子衿自满之意,自身的洞察力和精神境界稍稍疲弱半点,就难免阴沟里翻船。
可惜……归无咎心意坚凝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眼前所见,漫天星象的意境,归无咎实在是太过熟悉了,这怎么可能瞒得过归无咎的耳目?
原来,荀申的第六式神通名为“星散”。当中的道法精义,与归无咎的“元光显化术”相同之处,竟有十之二三。
以道法高下论,九宗道术虽远较土著高明。但是“元光显化术”毕竟只是脱胎于《通灵显化真形图》中三千初始雏形中的一种,而非锻炼成型的十八神通之一。
与之相比,“星散”神通之堂皇严密,蕴五色之章,无论是“形”还是“势”,都要更成熟得多。归无咎心中暗自计较,此战之后,或可与荀申就这一神通的妙用交换见解,取长补短。
眼前所见,也给了归无咎一重启示。
虽然九宗道术高深莫测,但是这种高明,只是演化路上走得更早,更远而已。绝非与紫薇大世界本土道术有甚么难以逾越的天壤之别。
能够在两种道术传承之中,意外的寻到一处交汇点,实在是出人预料的运气,以至于归无咎竟生出一种“他乡见故知”的错觉和感动。
荀申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之意。停住数息之后,忽然作出一个出人预料的动作。
却见他把一身法力收起,慢悠悠的重新落在小界正中,翩然一礼,平静言道:“此战是归道友胜了。”
归无咎一怔,未想到荀申竟尔突然认输,旋即起遁光落下。
此战至今,荀申一共使出六种神通,分别是“隐镜”、“凌人”、“龙蛇”、“求心”、“忘川”、“星散”。每一种均是精妙绝伦,出人意表,又暗藏着深远的心计,堪称隐宗真传的最高峰。
尤其“隐镜”、“求心”二神通,距离拨动胜负的天平,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荀申应当还有第七种神通未使出。莫非这所谓的第七道神通同样是给人施加心理压力的手段,其实并不存在?
对于归无咎的疑虑,荀申洞若观火。淡然言道:“执念是修道之大忌。荀某方才这一式神通的确是随机应变,诈作全力以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荀某执着于兵法诡变不能自拔。”
“事实上。荀某原本打算,在用尽手段之后,若依旧不能成功,便摈弃一切虚实法门,奋起一身法力相搏。只是此法不当在第六神通上,而在最后一式。”
“驾驭这一式的,同样有一门神通,名为‘合真’。只是现在看来,已经不必再使。”
归无咎问道:“那荀道友又为何放弃呢?”
荀申言道:“我二人今日这一番交手验证,荀某已然证实。先前各宗诸位上真,的确判断无差。”
“归道友虽未入元婴境,但是一身法力逼近却逼近元婴中期境界,仅比荀某略逊一筹。至于是何等机缘能够做到,荀某也无意探询。想来‘三十六子图’中有望争夺榜首的人物,皆有这等层次的机缘。”
“而道法精纯在极境之上,却是归道友稍胜半步。两相制衡,落实在斗战功行之上,你我当是伯仲之间。”
归无咎轻轻颔首。
“如此实力对比,极为微妙。若是两名三四流宗门的弟子相斗,谁胜谁负那无人敢下断言。只是你我的层次实在太高;而水准愈高,胜利的天平恐怕会愈发向着道法境界领先之人倾斜。这一点,是诸上真的见解,荀某也心知肚明。”
“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此。”
“荀某一向以为,道不可须臾离于术,心不可须臾离于物,高明不可须臾离于中庸,天地之至理,往往在人伦日用之间。其中固然有精粗之别,但是又未尝不是一体两面,均等对立。”
“因此,荀某未必不能以术胜道。”
归无咎闻言默然。荀申的道法领悟的确非同凡响。其所擅长的兵法,看似落于“术”的范畴,但是其中未必没有藏着达道之机。
“以术胜道”,单是这四字的气魄,若能走通,恐怕在本土修道界的历史长河中,又要多出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说到这里,荀申忽然有些兴味索然:“原本这的确应是一场好胜负。只是归道友在越过‘求心’神通这一关后,似乎精神境界又往前走了一小步。”
“这一小步,足以颠覆胜负。如此一来,这第七式‘合真’,结果是注定的,不试也罢。若是勉强相试,只怕荀某要大耗心力。”
“诚如归道友所言。天意如此。”
归无咎沉吟道:“第七式,‘合真’。”
“留下点悬念与余味……也很好。”
两人相视一笑,浑然生出一团和气,先前的兵锋之锐消散殆尽,仿佛冰消雪融。
和荀申的这一战,比归无咎想象中遇到的困难要更大一些。
回顾往昔细节,归无咎又拾起了更多的线索。为什么自己一旦横空出世,诸道尊所作决断就如春雷发生,一去不返。
原来归无咎心中还稍有奇怪。纵然诸道尊魄力惊人,敢下决断。那在人力、物力上的种种准备,也不是一日之间就能万事俱备的。
现在荀申展露本领之后,连归无咎都忍不住对他生出信心。看来,在自己走上台前之初,恐怕隐宗诸位大能,围绕着荀申就有了一系列谋划,随时可以发动。只是具体的细节不为人知,恐怕未必和自己顶下的下书挑战之策相同。
荀申的才器,也当得起这样的重担。
这也解释了若是能够战胜荀申,诸道尊就对自己能够胜过祖庭嫡传充满信心。
“三十六子图”,恐怕更多的是序定道途潜力,而非低辈时的实战高下。归无咎相信,以荀申的斗法之能,在副册十二人中,决计不至于只排到第十一位。
归无咎本拟就这次交手,与荀申作一复盘。
但就在此时,整个小界通道,忽然仿佛地震一般,发出剧烈的震颤,黄芒滚动,雾气飚扬,俨然是空间不稳的迹象。
荀申抬头一望,又觉出一丝不同来。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元气涌动,原本昏黄单调的空间,竟似有了七色之分,头顶蓦然出现一丝鱼肚白,竟像是一朵淡淡的云彩。
无边水气时聚时散,似乎是天一生水,无穷混沌之中,绽放生机。
又过了十余息,整个苍茫界天,均显得支离破碎,似乎有无量新生萌芽,从中滋长。
归无咎与荀申,深恐有什么重大变故。道术交流之事,也只得容后再说。各自取出玄黄令,便要匆匆告辞。
这时,空中幽明伞忽地落下两道清光,化作两个光罩将两人牢牢罩住。
一道缥缈清音自伞中传来:“界天通道,便是合盟立界之起点。观望小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一道不小的机缘。你二人不妨在其中修行数月,静观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