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告祭太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天禁足转瞬即过,李牧终于重获自由,刚好赶上告祭太庙。李牧作为从三品的开国侯,自然有他的一个位置。而且位置还相当靠前,,唐初时候的封爵‘公’这个级别是最多的,因为立下大功之人实在是太多。其次是子、男,而侯爵反而是最少的。
李牧作为侯爵,刚好是高不成而低不就,位于队列中间的位置。李牧回头一看,后面跟着的子爵男爵没有一个比他岁数小的,前面的倒是有比他岁数小的,例如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其余之外,也全都比他年纪大。
承天门大开,队列鱼贯而入,旋即关门,李世民带百官来到太庙,登上顺天楼,陈列仪仗侍卫。百姓们奔涌过来,把承天门堵的死死的,即便看不到,也等着听声音。古代的工匠虽然不懂得声波之类的东西,但凭借天才般的智慧,竟然做出了原始的‘扩音器’,李世民只要站在特定的位置,他的声音就能够被扩大,传出几里不成问题。
禁军押送颉利可汗前来,李牧偷偷瞄了一眼,只见颉利虽然衣着干净,也是可汗服色,但整个人已经像是丢了魂般,面色蜡黄,早已不复在突厥大帐时的神采。李牧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颉利也算是一代枭雄了,自他当上突厥可汗以来,统一了突厥诸部,让突厥达到了百年来最兴盛的时候,屡屡入侵中原,逼得李世民忍辱签下渭水之盟,如果他能果敢一点,也许大唐现已不复存在。
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今日突厥已灭,颉利到底是没有殉国的勇气,做了李世民的俘虏。被押解的这一路,在大唐军民人等的注视之下,他的心里该比死了更难受吧。
李牧寻思的工夫,禁军已经押着颉利跪在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道:“颉利虽战败,但不当此辱,松绑。”
禁军闻言松绑,颉利拜服于地,不敢抬头。
李世民俯视着这位曾经的劲敌,心中快慰。忍辱多年,今日他心中所有戾气都消散了。就是这种感觉!劲敌覆灭,江山在手,这便是天子,这便是帝王!
虽然李世民很想拔剑斩下颉利的人头,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他已与朝中重臣商议过多次,颉利不可杀。盖因突厥国家虽灭,但是西域突厥人口还有很多。若杀了颉利,群龙无首。这些四散的突厥人,下马是民,上马是兵,滋扰边境,再想治理就难了。而且漠北还有一个薛延陀,得把这些突厥人聚拢起来,加以控制,作为中原的屏藩才行。这些事情,都少不得要利用颉利这个可汗。
因此,颉利不可杀,还要善待。
但即便如此,亡国之君,败军之将,也必然要受到一些折辱。就算李世民宽宏大度,不愿做这种事情,当下也必须得做,渭水之盟人尽皆知,他要顾脸面,且要给大唐百姓一个交代。
李世民沉默半响,沉声说道:“你有五罪:过去你父亲国破,依赖隋朝得以存立。但当隋朝有难时,你却一兵之力都不帮助,以致隋朝覆灭,此其一;与我为邻而背信侵边,此其二;连年征战不止,致使部落生怨,此其三;掠夺我国中百姓,践踏我庄稼,此其四;许你和亲而迁延逃走,此其五。朕要杀你并非没有理由,只是渭上的盟约未忘,朕不愿做失信之人,所以不想苛责。朕赐还你的家人,让他们免受为奴之苦。择郊外良田,给你盖一座府邸,以后的日子,官府供你用度。朕待你不薄,望你好自为之。”
声音扩散,承天门外百姓听得一清二楚。虽有非议,但无不赞颂李世民胸襟宽阔,有容人之量。
颉利泣不成声,只是不住叩头,心里到底怎样想的,就不得而知了。有禁军将他带下去,随即李世民焚表告慰天地祖宗,百官也随之行礼,一套流程下来,李牧累得是腰酸背疼。
就在他以为要结束的时候,阶梯之下竖起一座华盖,高公公唱喏道:“恭请太上皇。”
自李世民以下,皆鞠躬行礼。御撵抬着李渊来到台阶之上,站到了刚刚李世民讲话的地方。李世民见到李渊,忽然抽动了一下鼻子,眼圈通红,李牧见状,心里一惊,暗道,这该不会是要哭吧?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哭?这戏可有点过了呀!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李世民见到李渊,哇地一声就哭了,哭得是荡气回肠,哭得是撕心裂肺,跪在地上抱着李渊的大腿,眼泪噼里啪啦的掉:“父皇,儿子履行了诺言,灭其国,擒其人,大仇得报,终有颜面对父皇,面对祖宗了!”
李渊轻轻扶起李世民,面对满朝文武,承天门外的百姓,道:“诸位卿家,诸位臣民,今日我儿太庙告俘,朕心甚慰。多年心结今日也解开了,朕很高兴!朕生了堪当大任大任的好儿子。朕没有看错人,他是一个好皇帝。”
“有一件事,今日朕要说与尔等。昔年朕传位之时,世民立下誓言,不灭突厥,绝不入太极宫。朕虽觉得胡闹了些,但毕竟是他的一份孝心,兼之也算是一种激励,便应允了他。今日突厥已灭,颉利已降,当日誓言也履行完毕。朕决定明日搬出太极宫,迁居于大安宫,以度晚年。”
李世民闻言‘大惊’,哭泣道:“父皇,可是儿子有未尽孝道之处?!还请父皇明示,儿子当改之!”
“非也,太极宫乃是皇帝的寝宫,你既已登基为帝,当居太极宫。朕心意已决,毋庸再议。”
李世民‘无奈’道:“既然父皇决心已定,儿子不敢不从。儿子当另择福地为父亲修建新宫,迎父皇居住!”
李渊‘怒’道:“为君者,怎可为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耶?修建新宫所费不知几何,今天下初定,当休养生息,岂能重蹈前朝覆辙?你当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若国泰民安,朕看在眼中,便是你最大的孝顺了!”
李世民拜服于地:“儿子谨遵父皇教诲!”
群臣山呼:“谨遵太上皇谕示!”
承天门外百姓高喊万岁,只有李牧注意到了,李渊在说话的时候和李世民父子之间微妙的眼神交换。
李牧不禁摇了摇头,这便是天家父子之情,也太累了吧!
最后的三天禁足转瞬即过,李牧终于重获自由,刚好赶上告祭太庙。李牧作为从三品的开国侯,自然有他的一个位置。而且位置还相当靠前,,唐初时候的封爵‘公’这个级别是最多的,因为立下大功之人实在是太多。其次是子、男,而侯爵反而是最少的。
李牧作为侯爵,刚好是高不成而低不就,位于队列中间的位置。李牧回头一看,后面跟着的子爵男爵没有一个比他岁数小的,前面的倒是有比他岁数小的,例如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其余之外,也全都比他年纪大。
承天门大开,队列鱼贯而入,旋即关门,李世民带百官来到太庙,登上顺天楼,陈列仪仗侍卫。百姓们奔涌过来,把承天门堵的死死的,即便看不到,也等着听声音。古代的工匠虽然不懂得声波之类的东西,但凭借天才般的智慧,竟然做出了原始的‘扩音器’,李世民只要站在特定的位置,他的声音就能够被扩大,传出几里不成问题。
禁军押送颉利可汗前来,李牧偷偷瞄了一眼,只见颉利虽然衣着干净,也是可汗服色,但整个人已经像是丢了魂般,面色蜡黄,早已不复在突厥大帐时的神采。李牧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颉利也算是一代枭雄了,自他当上突厥可汗以来,统一了突厥诸部,让突厥达到了百年来最兴盛的时候,屡屡入侵中原,逼得李世民忍辱签下渭水之盟,如果他能果敢一点,也许大唐现已不复存在。
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今日突厥已灭,颉利到底是没有殉国的勇气,做了李世民的俘虏。被押解的这一路,在大唐军民人等的注视之下,他的心里该比死了更难受吧。
李牧寻思的工夫,禁军已经押着颉利跪在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道:“颉利虽战败,但不当此辱,松绑。”
禁军闻言松绑,颉利拜服于地,不敢抬头。
李世民俯视着这位曾经的劲敌,心中快慰。忍辱多年,今日他心中所有戾气都消散了。就是这种感觉!劲敌覆灭,江山在手,这便是天子,这便是帝王!
虽然李世民很想拔剑斩下颉利的人头,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他已与朝中重臣商议过多次,颉利不可杀。盖因突厥国家虽灭,但是西域突厥人口还有很多。若杀了颉利,群龙无首。这些四散的突厥人,下马是民,上马是兵,滋扰边境,再想治理就难了。而且漠北还有一个薛延陀,得把这些突厥人聚拢起来,加以控制,作为中原的屏藩才行。这些事情,都少不得要利用颉利这个可汗。
因此,颉利不可杀,还要善待。
但即便如此,亡国之君,败军之将,也必然要受到一些折辱。就算李世民宽宏大度,不愿做这种事情,当下也必须得做,渭水之盟人尽皆知,他要顾脸面,且要给大唐百姓一个交代。
李世民沉默半响,沉声说道:“你有五罪:过去你父亲国破,依赖隋朝得以存立。但当隋朝有难时,你却一兵之力都不帮助,以致隋朝覆灭,此其一;与我为邻而背信侵边,此其二;连年征战不止,致使部落生怨,此其三;掠夺我国中百姓,践踏我庄稼,此其四;许你和亲而迁延逃走,此其五。朕要杀你并非没有理由,只是渭上的盟约未忘,朕不愿做失信之人,所以不想苛责。朕赐还你的家人,让他们免受为奴之苦。择郊外良田,给你盖一座府邸,以后的日子,官府供你用度。朕待你不薄,望你好自为之。”
声音扩散,承天门外百姓听得一清二楚。虽有非议,但无不赞颂李世民胸襟宽阔,有容人之量。
颉利泣不成声,只是不住叩头,心里到底怎样想的,就不得而知了。有禁军将他带下去,随即李世民焚表告慰天地祖宗,百官也随之行礼,一套流程下来,李牧累得是腰酸背疼。
就在他以为要结束的时候,阶梯之下竖起一座华盖,高公公唱喏道:“恭请太上皇。”
自李世民以下,皆鞠躬行礼。御撵抬着李渊来到台阶之上,站到了刚刚李世民讲话的地方。李世民见到李渊,忽然抽动了一下鼻子,眼圈通红,李牧见状,心里一惊,暗道,这该不会是要哭吧?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哭?这戏可有点过了呀!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李世民见到李渊,哇地一声就哭了,哭得是荡气回肠,哭得是撕心裂肺,跪在地上抱着李渊的大腿,眼泪噼里啪啦的掉:“父皇,儿子履行了诺言,灭其国,擒其人,大仇得报,终有颜面对父皇,面对祖宗了!”
李渊轻轻扶起李世民,面对满朝文武,承天门外的百姓,道:“诸位卿家,诸位臣民,今日我儿太庙告俘,朕心甚慰。多年心结今日也解开了,朕很高兴!朕生了堪当大任大任的好儿子。朕没有看错人,他是一个好皇帝。”
“有一件事,今日朕要说与尔等。昔年朕传位之时,世民立下誓言,不灭突厥,绝不入太极宫。朕虽觉得胡闹了些,但毕竟是他的一份孝心,兼之也算是一种激励,便应允了他。今日突厥已灭,颉利已降,当日誓言也履行完毕。朕决定明日搬出太极宫,迁居于大安宫,以度晚年。”
李世民闻言‘大惊’,哭泣道:“父皇,可是儿子有未尽孝道之处?!还请父皇明示,儿子当改之!”
“非也,太极宫乃是皇帝的寝宫,你既已登基为帝,当居太极宫。朕心意已决,毋庸再议。”
李世民‘无奈’道:“既然父皇决心已定,儿子不敢不从。儿子当另择福地为父亲修建新宫,迎父皇居住!”
李渊‘怒’道:“为君者,怎可为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耶?修建新宫所费不知几何,今天下初定,当休养生息,岂能重蹈前朝覆辙?你当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若国泰民安,朕看在眼中,便是你最大的孝顺了!”
李世民拜服于地:“儿子谨遵父皇教诲!”
群臣山呼:“谨遵太上皇谕示!”
承天门外百姓高喊万岁,只有李牧注意到了,李渊在说话的时候和李世民父子之间微妙的眼神交换。
李牧不禁摇了摇头,这便是天家父子之情,也太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