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温体仁的末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九十五章温体仁的末路
孔家的事情就这样算了,重新立一个幼儿家主,然后就没然后了。原则上是一群妇孺当家,由于孔家的地契、高利贷这些文书,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陈燮一点都不客气,还了孔家土地一万亩,别的田都充公了。孔家的人不满,但是拿不出凭据来,这事情只能不了了之。衍圣公是个孩子,一群老弱能蹦跶出什么花样来?
奇怪的是,没人弹劾陈燮欺负孔家一门老弱,就算是山东本地出去的官员,也都没有帮孔家说话。平时很闹腾的御史言官们,这时候都意外的安静。
六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吸引了所有注意力。这个大事的起因,是一个张汉儒的人。这个人干了一件事情,检举揭发自己的老乡钱谦益。张汉儒不过是一个师爷,在当地想弄钱谦益,真是太难了。不过话说回来了,本地恶霸钱谦益,没把这个事情当一回事的时候,京师来了人。二话不说,锁拿钱谦益去了京师。这一下,事情闹大了。
事情为何会闹大呢?呵呵呵,得从首辅温体仁那说起。温体仁仇恨东林,科举的时候就不吝力气,打压东林出身的举人中进士。当年廷推一案,东林玩了个釜底抽薪,直接给温体仁和周延儒排除在外,这是断人前程的举动。温体仁恨死了钱谦益。尽管在随后的战斗中,温体仁和周延儒成为了胜利者。后来周延儒又给温体仁在背后捅刀子干了下去。但是这仇恨的种子深深的埋下了,温体仁看见来了机会,当然要整死钱谦益。
“六月,奸人张汉儒窥温体仁欲罪东林,遂入其门下,相与定密谋,乃抗章诋毁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体仁从中主持之,逮二人下诏狱严讯。”这是史料上的记载。
按说钱谦益都在家吃自己了,温体仁应该放过他才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嘛。温体仁不干。非要整死钱谦益,有机会要整死他,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整死他。
张汉儒罗列了钱谦益五十八条罪状。这绝对是要搞死他的节奏。下了诏狱的钱谦益。路子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差钱贿赂,在监狱里待遇也不算太差。居然还能要到纸笔,给皇帝写信。他要自辩。不过这些信石沉大海了,朱由检没搭理他。
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钱谦益放了一个大招,这个大招就是求助曹化淳。好笑吧?一点都不好笑。就是这位“道德君子”,在朝在野,都要跟阉党做坚决斗争的钱谦益,这个时候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了。
曹化淳跟温体仁没啥利益纠葛,跟钱谦益也没啥关系,为啥要帮他呢?这得从另外一个太监说起,这个太监叫王安。王安是什么人呢?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魏忠贤,一个叫曹化淳。明白了?太监界老波ss。
王安死的时候,需要一个墓志铭。而这个墓志铭呢,就是钱谦益写的。在一个,东林党还有一个活着的孙承宗,这位老先生也出面活动了,要营救钱谦益。
果然,曹化淳看在死去的王安的面子上,可能还收了点好处,答应帮忙。从这点看,曹化淳还是比较有情义的一个太监,不然他凭啥因为王安的墓志铭帮钱谦益呢?这是记着钱谦益的好呢,毕竟给一个太监写墓志铭这种事情,不是哪个进士出身的人都能拉下脸去写的。
曹化淳是司礼监大太监,权利大大的有。而且东厂的提督太监王之心,那也是他的旧部。曹化淳找到王之心,一般情况曹化淳活动之后,这个事情很快就能了解才是。
但是事情没法很快了解了,因为温体仁不省事,一门心思要搞死钱谦益。你搞钱谦益就算了,他还拉上曹化淳一块搞。他找人散布谣言,说曹化淳收了钱谦益的贿赂,然后还有证人。为了做的像,温体仁还请假在家休息,做出避嫌的样子。
这一下曹化淳毛了,尼玛,你连我一起搞,那就对不住了。曹化淳可不简单,尤其是在皇宫里呆了一辈子的太监,能做到他这一步,哪个不是内部斗争的高手,又怎么可能不比温体仁了解朱由检的心思?
曹化淳主动出击,先找朱由检汇报,说有这么一个事情,这样那样,现在扯上奴婢了。冤枉啊!请陛下派东厂去查,还奴婢一个清白。朱由检一听这还得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下令东厂,给我查,查个水落石出。
东厂一插手,事情就完全不对了,人证物证,全都接手过来,然后慢慢的查就是了。东厂这个地方,真要收拾人,活人进去会不会变成死人出来不好说,但是肯定会变成伤残人士。各种大刑伺候,张汉儒和那个所谓的证人,哪里抗的住。他们又不是坚贞不屈的gc党员。估计都不用上什么严刑拷打,拉进去看看刑具就尿了。什么都说了,什么七岁偷看寡、妇洗澡,八岁调戏丫鬟,九岁就学会了自撸等等。
这一下,温体仁被供出来了,审问结果送到了朱由检跟前,结论为:“体仁有党”。
好吧,这一下算是捅在了温体仁的软肋上。当初他干掉钱谦益,靠的就是打击钱谦益的“东林党”,而自身以“孤臣不党”的形象在君前出现,这一下弄出来个“体仁有党”,这还不是把朱由检的怒火给点着了?这是什么?这是欺君,长期的欺君。
眼睛里不容沙子的朱由检,立刻做出了决断。温体仁因为审问结果,不得不做个样子,递上一份辞呈。首辅嘛,出了问题,总是要做个样子的。然后等着皇帝挽留,就算皇帝不想他留下,也得挽留个三次,这是仪式,得走的。
结果朱由检玩的很干脆,直接批了三个字“放他去”。这一次,温体仁彻底的玩脱了。朱由检连客气话都不说了,你赶紧收拾收拾滚蛋,老子看见烦得很。
官场斗士温体仁的仕途就此终结,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温体仁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不断的给别人挖坑的一生。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权利斗争之中,最终亲手把自己玩死了。
罢官之后的温体仁,第二年就死了,在家里病死的。
温体仁下台,受益者闪亮登场,兵部尚书杨嗣昌。内阁里又换了一批人,刘宇亮、薛国观、傅冠同,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山东,秋收顺利结束,朱由检下诏,免去山东四府的夏秋两税。真不是朱由检大方,而是捞了不少进口袋了,真不好意思了。登莱两府的税收和盐课,也没见他免了。指望朱家的皇帝舍财,你做梦去吧。
“逃过一劫”的山东文武,在这个秋天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一个新的考验。
河南发生蝗灾,然后奔着山东而来。消息传到济南,陈燮立刻把一干官员都叫来开会,现在陈燮在山东的威望绝对足够,这个会议开的很顺利。
“我们战胜了旱灾,平定了民变,保住了夏收和抢种。由此可见,天灾并不可怕,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抵抗天灾,渡过难关。”陈巡抚慷慨激昂的发言,山东军民齐上阵,紧急从南直隶采购大批鸡鸭,放入田间吃虫子。黄河沿岸,田间地头,夜间设篝火。与此同时,官府发布命令,五斤蝗虫的尸体,蒸熟晒干之后,能去官府换一斤杂和面。
因为上一次的官场地震,山东上下官员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大批粮食从登莱两州运往山东各县。几十万山东军民,不分昼夜的扑杀蝗虫,老人孩子都出动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拿蝗虫没啥法子,认为是上天的降罪,不能杀蝗虫,免得蝗神降罪。陈燮才不管这个,亲自拿着一把笤帚,带着官兵去杀灭蝗虫。有杂和面做诱饵,巡抚、三司带头,百姓也不管什么神不神的。
蝗虫飞过黄河,密密麻麻的一望无际。所过之处,草根都啃的干干净净,何况地里的青苗乎?一场人类和蝗虫之间的大战开始了。
“我叫你吃青苗,我叫你吃庄稼。”陈巡抚亲临第一线,挥动着笤帚,一下一下的不停的打死蝗虫,并让士兵沿河查探蝗虫的卵,挖出来杀灭。数万官兵全部出动,严防死守。陈巡抚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吃住都在灭蝗的阵地上。大大的鼓舞了山东军民的斗志。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蝗灾终于被控制住了,尽管有两个县因为蝗灾粮食绝收,但是官府说到做到,用杂和面换了大量的蝗虫干。
蝗虫干被装上车,运往登州,在一个黑心作坊里,用水利磨成粉末,这是高蛋白啊。这些高蛋白,加入面粉、玉米粉、土豆粉、番薯粉,制成杂和面,大量的发往受灾严重的县。同时还送去大量的番薯、玉米、土豆的种子。一边赈济百姓,一边抓紧抢种一批庄稼。
上下一心,军民一致,把灾情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小。这个事情被宋光兰写成一片锦绣文章,大谈蝗灾跟天无关,乃是自然之力也。山东军民不久齐心战胜了蝗灾么?这奏折可不是白写的,这是在间接的为朱由检说话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温体仁的末路
孔家的事情就这样算了,重新立一个幼儿家主,然后就没然后了。原则上是一群妇孺当家,由于孔家的地契、高利贷这些文书,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陈燮一点都不客气,还了孔家土地一万亩,别的田都充公了。孔家的人不满,但是拿不出凭据来,这事情只能不了了之。衍圣公是个孩子,一群老弱能蹦跶出什么花样来?
奇怪的是,没人弹劾陈燮欺负孔家一门老弱,就算是山东本地出去的官员,也都没有帮孔家说话。平时很闹腾的御史言官们,这时候都意外的安静。
六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吸引了所有注意力。这个大事的起因,是一个张汉儒的人。这个人干了一件事情,检举揭发自己的老乡钱谦益。张汉儒不过是一个师爷,在当地想弄钱谦益,真是太难了。不过话说回来了,本地恶霸钱谦益,没把这个事情当一回事的时候,京师来了人。二话不说,锁拿钱谦益去了京师。这一下,事情闹大了。
事情为何会闹大呢?呵呵呵,得从首辅温体仁那说起。温体仁仇恨东林,科举的时候就不吝力气,打压东林出身的举人中进士。当年廷推一案,东林玩了个釜底抽薪,直接给温体仁和周延儒排除在外,这是断人前程的举动。温体仁恨死了钱谦益。尽管在随后的战斗中,温体仁和周延儒成为了胜利者。后来周延儒又给温体仁在背后捅刀子干了下去。但是这仇恨的种子深深的埋下了,温体仁看见来了机会,当然要整死钱谦益。
“六月,奸人张汉儒窥温体仁欲罪东林,遂入其门下,相与定密谋,乃抗章诋毁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体仁从中主持之,逮二人下诏狱严讯。”这是史料上的记载。
按说钱谦益都在家吃自己了,温体仁应该放过他才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嘛。温体仁不干。非要整死钱谦益,有机会要整死他,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整死他。
张汉儒罗列了钱谦益五十八条罪状。这绝对是要搞死他的节奏。下了诏狱的钱谦益。路子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差钱贿赂,在监狱里待遇也不算太差。居然还能要到纸笔,给皇帝写信。他要自辩。不过这些信石沉大海了,朱由检没搭理他。
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钱谦益放了一个大招,这个大招就是求助曹化淳。好笑吧?一点都不好笑。就是这位“道德君子”,在朝在野,都要跟阉党做坚决斗争的钱谦益,这个时候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了。
曹化淳跟温体仁没啥利益纠葛,跟钱谦益也没啥关系,为啥要帮他呢?这得从另外一个太监说起,这个太监叫王安。王安是什么人呢?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魏忠贤,一个叫曹化淳。明白了?太监界老波ss。
王安死的时候,需要一个墓志铭。而这个墓志铭呢,就是钱谦益写的。在一个,东林党还有一个活着的孙承宗,这位老先生也出面活动了,要营救钱谦益。
果然,曹化淳看在死去的王安的面子上,可能还收了点好处,答应帮忙。从这点看,曹化淳还是比较有情义的一个太监,不然他凭啥因为王安的墓志铭帮钱谦益呢?这是记着钱谦益的好呢,毕竟给一个太监写墓志铭这种事情,不是哪个进士出身的人都能拉下脸去写的。
曹化淳是司礼监大太监,权利大大的有。而且东厂的提督太监王之心,那也是他的旧部。曹化淳找到王之心,一般情况曹化淳活动之后,这个事情很快就能了解才是。
但是事情没法很快了解了,因为温体仁不省事,一门心思要搞死钱谦益。你搞钱谦益就算了,他还拉上曹化淳一块搞。他找人散布谣言,说曹化淳收了钱谦益的贿赂,然后还有证人。为了做的像,温体仁还请假在家休息,做出避嫌的样子。
这一下曹化淳毛了,尼玛,你连我一起搞,那就对不住了。曹化淳可不简单,尤其是在皇宫里呆了一辈子的太监,能做到他这一步,哪个不是内部斗争的高手,又怎么可能不比温体仁了解朱由检的心思?
曹化淳主动出击,先找朱由检汇报,说有这么一个事情,这样那样,现在扯上奴婢了。冤枉啊!请陛下派东厂去查,还奴婢一个清白。朱由检一听这还得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下令东厂,给我查,查个水落石出。
东厂一插手,事情就完全不对了,人证物证,全都接手过来,然后慢慢的查就是了。东厂这个地方,真要收拾人,活人进去会不会变成死人出来不好说,但是肯定会变成伤残人士。各种大刑伺候,张汉儒和那个所谓的证人,哪里抗的住。他们又不是坚贞不屈的gc党员。估计都不用上什么严刑拷打,拉进去看看刑具就尿了。什么都说了,什么七岁偷看寡、妇洗澡,八岁调戏丫鬟,九岁就学会了自撸等等。
这一下,温体仁被供出来了,审问结果送到了朱由检跟前,结论为:“体仁有党”。
好吧,这一下算是捅在了温体仁的软肋上。当初他干掉钱谦益,靠的就是打击钱谦益的“东林党”,而自身以“孤臣不党”的形象在君前出现,这一下弄出来个“体仁有党”,这还不是把朱由检的怒火给点着了?这是什么?这是欺君,长期的欺君。
眼睛里不容沙子的朱由检,立刻做出了决断。温体仁因为审问结果,不得不做个样子,递上一份辞呈。首辅嘛,出了问题,总是要做个样子的。然后等着皇帝挽留,就算皇帝不想他留下,也得挽留个三次,这是仪式,得走的。
结果朱由检玩的很干脆,直接批了三个字“放他去”。这一次,温体仁彻底的玩脱了。朱由检连客气话都不说了,你赶紧收拾收拾滚蛋,老子看见烦得很。
官场斗士温体仁的仕途就此终结,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温体仁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不断的给别人挖坑的一生。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权利斗争之中,最终亲手把自己玩死了。
罢官之后的温体仁,第二年就死了,在家里病死的。
温体仁下台,受益者闪亮登场,兵部尚书杨嗣昌。内阁里又换了一批人,刘宇亮、薛国观、傅冠同,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山东,秋收顺利结束,朱由检下诏,免去山东四府的夏秋两税。真不是朱由检大方,而是捞了不少进口袋了,真不好意思了。登莱两府的税收和盐课,也没见他免了。指望朱家的皇帝舍财,你做梦去吧。
“逃过一劫”的山东文武,在这个秋天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一个新的考验。
河南发生蝗灾,然后奔着山东而来。消息传到济南,陈燮立刻把一干官员都叫来开会,现在陈燮在山东的威望绝对足够,这个会议开的很顺利。
“我们战胜了旱灾,平定了民变,保住了夏收和抢种。由此可见,天灾并不可怕,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抵抗天灾,渡过难关。”陈巡抚慷慨激昂的发言,山东军民齐上阵,紧急从南直隶采购大批鸡鸭,放入田间吃虫子。黄河沿岸,田间地头,夜间设篝火。与此同时,官府发布命令,五斤蝗虫的尸体,蒸熟晒干之后,能去官府换一斤杂和面。
因为上一次的官场地震,山东上下官员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大批粮食从登莱两州运往山东各县。几十万山东军民,不分昼夜的扑杀蝗虫,老人孩子都出动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拿蝗虫没啥法子,认为是上天的降罪,不能杀蝗虫,免得蝗神降罪。陈燮才不管这个,亲自拿着一把笤帚,带着官兵去杀灭蝗虫。有杂和面做诱饵,巡抚、三司带头,百姓也不管什么神不神的。
蝗虫飞过黄河,密密麻麻的一望无际。所过之处,草根都啃的干干净净,何况地里的青苗乎?一场人类和蝗虫之间的大战开始了。
“我叫你吃青苗,我叫你吃庄稼。”陈巡抚亲临第一线,挥动着笤帚,一下一下的不停的打死蝗虫,并让士兵沿河查探蝗虫的卵,挖出来杀灭。数万官兵全部出动,严防死守。陈巡抚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吃住都在灭蝗的阵地上。大大的鼓舞了山东军民的斗志。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蝗灾终于被控制住了,尽管有两个县因为蝗灾粮食绝收,但是官府说到做到,用杂和面换了大量的蝗虫干。
蝗虫干被装上车,运往登州,在一个黑心作坊里,用水利磨成粉末,这是高蛋白啊。这些高蛋白,加入面粉、玉米粉、土豆粉、番薯粉,制成杂和面,大量的发往受灾严重的县。同时还送去大量的番薯、玉米、土豆的种子。一边赈济百姓,一边抓紧抢种一批庄稼。
上下一心,军民一致,把灾情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小。这个事情被宋光兰写成一片锦绣文章,大谈蝗灾跟天无关,乃是自然之力也。山东军民不久齐心战胜了蝗灾么?这奏折可不是白写的,这是在间接的为朱由检说话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