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四章
一般有些底蕴的富贵人家,都有家生的仆役,更何况京城中的勋贵人家。
本朝已延绵近二百载,京城这些公候府邸,主家开枝散叶,下仆们也子孙兴旺,累世的家仆一摞摞,全居住在府邸的后街中,要想进府有个差事,还得经过重重挑选,条件优异者方能如愿以偿。
对于主家来说,家生子们祖祖辈辈都握在手心,当然用地更加放心,是以,这些勋贵人家,轻易不会从外头买人,既没需要也没必要。
一个普通仆役尚且如此,贴身伺候嫡出千金的乳母就不必说了。
像庆国公府这种人家,即使是庶出的姑娘,也不可能用外头的乳母,更何况嫡出。
也是因此,徐非之言一出,赵文煊方会感到诧异。
可偏偏事情就是发生了,岑嬷嬷确实不是家生子,她本良民,因机缘巧合之下,才当了皇后的乳母。
徐非上前两步,恭敬奉上手中情报密信。
赵文煊接过,垂目看去,徐非便在旁细细补充。
这已经是近五十年前的旧事了,也就是赵文煊手下人颇有能耐,又下了水磨功夫,收集各种零碎消息,才拼凑出真相。
当年的庆国公府,还不是赵文煊的外公当家,章今筹那时年不足而立,是府里的世子,他的父亲老庆国公还在世。
那时候庆国公府环境很复杂,老庆国公重病卧榻,好在世子已长大成人,娶了妻子,可以支撑门庭了。
外事大部分交给章今筹,但府里的内务,却不在刚进门的世子夫人手里,老庆国公夫人还好好的,她才是名正言顺的掌家之人。
本来这样也正常,大部分勋贵人家都是这样,哪有刚进门的媳妇便掌权的道理,都是婆母调教好了儿媳后,才一点点交权的。
可庆国公府情况却很特殊,这老国公夫人并非世子生母,她是继室,继室也就罢了,关键她还生了一个颇有能耐的亲儿子。
继室夫人家世不错,儿子有能力,颇得老庆国公欢心,最要紧的是,这母子二人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这二爷刚长成,正要在外崭露头角,而国公夫人也厉害,她经营了二十载,将内宅把得死死的,让世子夫人举步维艰。
其余难处暂且不提,这孩子生下来后,乳母便是一个大问题,世子夫人步步为营,怎敢随意用庆国公府的家生仆妇奶孩子。
她第一胎生了是儿子,乳母用娘家送过来的人。等到怀上第二胎,到了七个月多月时,世子夫人娘家却出了岔子,被贬出京,乳母的来源生生断了。
世子夫人不是没有亲眷,但他娘家出事后,大家的态度很有些微妙,她是个倔强的,既然没有家生子,便在外面买人呗。
那年京城附近有了灾情,不少良民流离失所,他们带了一丝希望,纷纷涌向京城。
刚生下头个孩子不久的岑嬷嬷就在其中,她比较幸运,丈夫孩子都活下来了,有了男人在,她还能有口吃的,不用挨饿,奶水没断,孩子也有口粮。
只可惜难民生活并不容易,一家三口被迫卷入了一场大不小的争斗中。
岑嬷嬷被人推倒,刚好磕了头部一下,昏迷了过去,等她醒来,丈夫孩子已不在身边,附近倒伏了不少人,地上还有一滩滩鲜血。
她疯了似的站起,一个个看过地上的人,好在里面没有她的丈夫孩子。
岑嬷嬷刚要往周围寻找,便碰上了穿着统一服饰的携刀城卫赶到,城卫没有为难她,只驱赶她离去。
她又累又惊又担忧,肚子也空空,走了没多远便再次昏阙,等再次醒来,便到了一个陌生地方。
原来是有善心人救了岑嬷嬷,这人刚好是世子夫人的陪房,她听了岑嬷嬷的困难后,又扫了对方鼓囊囊的胸部一眼,心中一动。
这明显是个刚生孩子不久,还有奶的年轻妇人。
世子夫人快生了,急需乳母;而岑嬷嬷被察看过后,身体康健奶水颇佳,关键她还身家清白,未遭遇灾难前虽用不起奴仆,但家境还算小康。
而岑嬷嬷则急需寻找丈夫孩子。
双方一拍即合,岑嬷嬷安心调养,以后给当乳母,世子夫人则拜托了夫君,让章今筹出手,寻找她的丈夫孩子。
只是很可惜,章今筹的人翻了几遍京城,甚至连京郊、通州等地都细细找过了,岑嬷嬷的丈夫孩子毫无消息,不见丝毫踪影。
世子夫人为了腹中孩子,很是尽心,催促夫君找了一月出头,只遗憾一无所获,只得住手。
无依无靠的岑嬷嬷虽奶了嫡出大姑娘,可惜她身份微妙,处境不易。她是个有魄力的人,又始终没有丈夫孩子的消息,干脆一咬牙,卖身庆国公府,专心照顾起小主子。
她做事很细致,照顾大姑娘很用心,世子夫人满意了,于是她的差事稳如泰山。
这嫡出大姑娘便是如今的皇后,岑嬷嬷差事一当数十年,忠心耿耿,从国公府到皇宫,皇后相当信重她,无人能出其右。
再说当年岑嬷嬷卖身没多久,老庆国公病逝了,世子章今筹承了爵位,国公府局面顷刻改变。
章今筹夫妇都是有能耐的人,到了嫡出二姑娘出生前,继室生的二爷被分出家门,老夫人随亲子一道去了,国公府一片清明,二姑娘的乳母,已经能放心使用家生子了。
这位嫡出二姑娘,就是赵文煊的生母章淑妃。
赵文煊将密信细细看过,视线在涉及亲娘的地方顿了顿,片刻后方移开。
他的母妃与皇后年岁相近,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金尊玉贵长大,到了适婚之龄,适逢建德帝初登基,由于政治因素使然,姐妹二人俱进宫为妃。
只可惜姐妹二人结局迥异,姐姐一朝封后,稳坐坤宁宫二十年,生的儿子也进驻了东宫,而妹妹则英年早逝,徒留下一个幼子在深宫中挣扎长大。
这姨母表面关照,实则阴狠毒辣,在利益面前,亲妹之子的性命不值一提,说下手就下手。
赵文煊冷冷一笑,扔下手中密信,吩咐徐非,“岑嬷嬷那边,适当加紧一些。”
“你再命人设法寻找岑嬷嬷家人,看是否仍在人世。”赵文煊看过密信后,立即便抓住重点,他沉吟了半响,又说道:“再传信庆国公府,命人着重打听这岑嬷嬷的丈夫孩子。”
当时章今筹找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如今时隔数十载,能找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赵文煊自当做好两手准备。
岑嬷嬷当年要找人,这家人的外貌特征衣物等肯定会细细描述,只是她那时候并不是个要紧人物,又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有记忆的人必定极少,这为赵文煊的筹谋增加很大难度。
不过只要肯花时间与功夫,蛛丝马迹肯定能寻到些的,消息说岑嬷嬷身体还算硬朗,一时半会估计死不了,赵文煊有耐心。
他话罢,徐非立即应了一声,立即告退下去安排。
外书房仅余赵文煊一人,他垂目沉思良久,方抬手将密信捡起,随手扔到案上的青瓷大笔洗中。
细如蝇头的墨色字迹很快晕染开来,纸张渐渐沉入水中。
赵文煊暂时不打算打草惊蛇。
再者要撬开这种头等心腹的嘴巴并非易事,譬如白嬷嬷,当初也是因为老母亲被人抓在手上,犹豫再三方变节。
岑嬷嬷知道如此多的隐秘,皇后最后还能让她出宫荣养,除了感情因素外,她的忠心由此也可窥一斑,万一来个宁死不屈就麻烦了。
还有最重要一点,岑嬷嬷知道的东西太多了,皇后即便放她出宫,也不可能不闻不问,赵文煊需有了万全准备,既有把握得知真相,也能顺利把事情抹圆,不留痕迹。
以免影响的后面的筹谋。
……
京城东富西贵,西城是勋贵云集之地,而东城则是稍逊一档次的富人聚居点,中等官宦之家也不少,这些地方街道宽阔整洁,屋宇高大明亮,与北城南城截然不同。
金鱼胡同,是东城相当不错的地方,这地儿闹中带静,基本都是三四进宅子,很多还带了花园子,居住的都是有家底的人家,以中等官宦为主。
这种地方,没有天大的运气,即便捧着银子也是买不到宅子的,毕竟能把家安在这里的,腰杆子普遍比较硬,银钱也不缺。
不过吧,今年年初,却有一处宅子易主了。
新搬来的是人家,是一个姓岑的老太太,这老太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一个人带了数十个大小仆役,住了个三进带花园宅子。
这老太太便是岑嬷嬷,这除了偶尔出门去上个香,平时紧闭门户。
不过最近,这岑宅却有了客人出入。
这是个中年妇人,姓吴,家就住在金鱼胡同附近,情况跟岑嬷嬷差不多。
吴夫人青春守寡,拉扯长大的独女多年前随夫婿出京外任,一直不能回来,偏她身体羸弱,不适宜外出奔波,除了巴望书信传音之外,也就只能出门上个香,祈求女儿一家顺顺利利,早日回京。
吴夫人上香时结识了岑嬷嬷,两人年龄相差不小,但境况出奇相似,甚至岑嬷嬷孩子还不知是否还在人世。
两个孤单的人,同病相怜,只言片语也往往分外触动人心,开始时,岑嬷嬷与吴夫人也就结伴上香罢了,渐渐的,彼此就开始出入对方家门。
吴夫人出身还行,教养颇佳,岑嬷嬷本有些警惕,但仔细观察对方一段时间后,觉得并无不妥,只是她生性谨慎,到底还是联系了主子的人,把吴家调查一番后,好在结果一切正常。
岑嬷嬷放下了心,日常也有了个伴,不过她从不提自己的过往,只简单提过夫家是商户,吴夫人显然对此毫无兴趣,她最爱就是说自己的女儿外孙。
这段浮于表面的友情,一时倒是和谐。
秦王进京的第一天,吴夫人刚好去了岑宅,她又兴致勃勃说了女儿外孙一轮,用罢午膳才告辞。
进了家门,吴夫人回了正房,她提笔写了纸信笺,折叠起来放进一个黝黑的金属制小核桃中,“咔嚓”一声合拢上,小核桃严丝合缝,不留半点缝隙。
她将小核桃交给贴身丫鬟,吩咐道:“马上传回去。”
信笺上只简短写了一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核桃最终到了赵文煊手里,他看过信笺内容,吩咐徐非:“传信庆国公府那边,加快速度。”
徐非立即领命,退下传信。
第八十四章
一般有些底蕴的富贵人家,都有家生的仆役,更何况京城中的勋贵人家。
本朝已延绵近二百载,京城这些公候府邸,主家开枝散叶,下仆们也子孙兴旺,累世的家仆一摞摞,全居住在府邸的后街中,要想进府有个差事,还得经过重重挑选,条件优异者方能如愿以偿。
对于主家来说,家生子们祖祖辈辈都握在手心,当然用地更加放心,是以,这些勋贵人家,轻易不会从外头买人,既没需要也没必要。
一个普通仆役尚且如此,贴身伺候嫡出千金的乳母就不必说了。
像庆国公府这种人家,即使是庶出的姑娘,也不可能用外头的乳母,更何况嫡出。
也是因此,徐非之言一出,赵文煊方会感到诧异。
可偏偏事情就是发生了,岑嬷嬷确实不是家生子,她本良民,因机缘巧合之下,才当了皇后的乳母。
徐非上前两步,恭敬奉上手中情报密信。
赵文煊接过,垂目看去,徐非便在旁细细补充。
这已经是近五十年前的旧事了,也就是赵文煊手下人颇有能耐,又下了水磨功夫,收集各种零碎消息,才拼凑出真相。
当年的庆国公府,还不是赵文煊的外公当家,章今筹那时年不足而立,是府里的世子,他的父亲老庆国公还在世。
那时候庆国公府环境很复杂,老庆国公重病卧榻,好在世子已长大成人,娶了妻子,可以支撑门庭了。
外事大部分交给章今筹,但府里的内务,却不在刚进门的世子夫人手里,老庆国公夫人还好好的,她才是名正言顺的掌家之人。
本来这样也正常,大部分勋贵人家都是这样,哪有刚进门的媳妇便掌权的道理,都是婆母调教好了儿媳后,才一点点交权的。
可庆国公府情况却很特殊,这老国公夫人并非世子生母,她是继室,继室也就罢了,关键她还生了一个颇有能耐的亲儿子。
继室夫人家世不错,儿子有能力,颇得老庆国公欢心,最要紧的是,这母子二人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这二爷刚长成,正要在外崭露头角,而国公夫人也厉害,她经营了二十载,将内宅把得死死的,让世子夫人举步维艰。
其余难处暂且不提,这孩子生下来后,乳母便是一个大问题,世子夫人步步为营,怎敢随意用庆国公府的家生仆妇奶孩子。
她第一胎生了是儿子,乳母用娘家送过来的人。等到怀上第二胎,到了七个月多月时,世子夫人娘家却出了岔子,被贬出京,乳母的来源生生断了。
世子夫人不是没有亲眷,但他娘家出事后,大家的态度很有些微妙,她是个倔强的,既然没有家生子,便在外面买人呗。
那年京城附近有了灾情,不少良民流离失所,他们带了一丝希望,纷纷涌向京城。
刚生下头个孩子不久的岑嬷嬷就在其中,她比较幸运,丈夫孩子都活下来了,有了男人在,她还能有口吃的,不用挨饿,奶水没断,孩子也有口粮。
只可惜难民生活并不容易,一家三口被迫卷入了一场大不小的争斗中。
岑嬷嬷被人推倒,刚好磕了头部一下,昏迷了过去,等她醒来,丈夫孩子已不在身边,附近倒伏了不少人,地上还有一滩滩鲜血。
她疯了似的站起,一个个看过地上的人,好在里面没有她的丈夫孩子。
岑嬷嬷刚要往周围寻找,便碰上了穿着统一服饰的携刀城卫赶到,城卫没有为难她,只驱赶她离去。
她又累又惊又担忧,肚子也空空,走了没多远便再次昏阙,等再次醒来,便到了一个陌生地方。
原来是有善心人救了岑嬷嬷,这人刚好是世子夫人的陪房,她听了岑嬷嬷的困难后,又扫了对方鼓囊囊的胸部一眼,心中一动。
这明显是个刚生孩子不久,还有奶的年轻妇人。
世子夫人快生了,急需乳母;而岑嬷嬷被察看过后,身体康健奶水颇佳,关键她还身家清白,未遭遇灾难前虽用不起奴仆,但家境还算小康。
而岑嬷嬷则急需寻找丈夫孩子。
双方一拍即合,岑嬷嬷安心调养,以后给当乳母,世子夫人则拜托了夫君,让章今筹出手,寻找她的丈夫孩子。
只是很可惜,章今筹的人翻了几遍京城,甚至连京郊、通州等地都细细找过了,岑嬷嬷的丈夫孩子毫无消息,不见丝毫踪影。
世子夫人为了腹中孩子,很是尽心,催促夫君找了一月出头,只遗憾一无所获,只得住手。
无依无靠的岑嬷嬷虽奶了嫡出大姑娘,可惜她身份微妙,处境不易。她是个有魄力的人,又始终没有丈夫孩子的消息,干脆一咬牙,卖身庆国公府,专心照顾起小主子。
她做事很细致,照顾大姑娘很用心,世子夫人满意了,于是她的差事稳如泰山。
这嫡出大姑娘便是如今的皇后,岑嬷嬷差事一当数十年,忠心耿耿,从国公府到皇宫,皇后相当信重她,无人能出其右。
再说当年岑嬷嬷卖身没多久,老庆国公病逝了,世子章今筹承了爵位,国公府局面顷刻改变。
章今筹夫妇都是有能耐的人,到了嫡出二姑娘出生前,继室生的二爷被分出家门,老夫人随亲子一道去了,国公府一片清明,二姑娘的乳母,已经能放心使用家生子了。
这位嫡出二姑娘,就是赵文煊的生母章淑妃。
赵文煊将密信细细看过,视线在涉及亲娘的地方顿了顿,片刻后方移开。
他的母妃与皇后年岁相近,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金尊玉贵长大,到了适婚之龄,适逢建德帝初登基,由于政治因素使然,姐妹二人俱进宫为妃。
只可惜姐妹二人结局迥异,姐姐一朝封后,稳坐坤宁宫二十年,生的儿子也进驻了东宫,而妹妹则英年早逝,徒留下一个幼子在深宫中挣扎长大。
这姨母表面关照,实则阴狠毒辣,在利益面前,亲妹之子的性命不值一提,说下手就下手。
赵文煊冷冷一笑,扔下手中密信,吩咐徐非,“岑嬷嬷那边,适当加紧一些。”
“你再命人设法寻找岑嬷嬷家人,看是否仍在人世。”赵文煊看过密信后,立即便抓住重点,他沉吟了半响,又说道:“再传信庆国公府,命人着重打听这岑嬷嬷的丈夫孩子。”
当时章今筹找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如今时隔数十载,能找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赵文煊自当做好两手准备。
岑嬷嬷当年要找人,这家人的外貌特征衣物等肯定会细细描述,只是她那时候并不是个要紧人物,又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有记忆的人必定极少,这为赵文煊的筹谋增加很大难度。
不过只要肯花时间与功夫,蛛丝马迹肯定能寻到些的,消息说岑嬷嬷身体还算硬朗,一时半会估计死不了,赵文煊有耐心。
他话罢,徐非立即应了一声,立即告退下去安排。
外书房仅余赵文煊一人,他垂目沉思良久,方抬手将密信捡起,随手扔到案上的青瓷大笔洗中。
细如蝇头的墨色字迹很快晕染开来,纸张渐渐沉入水中。
赵文煊暂时不打算打草惊蛇。
再者要撬开这种头等心腹的嘴巴并非易事,譬如白嬷嬷,当初也是因为老母亲被人抓在手上,犹豫再三方变节。
岑嬷嬷知道如此多的隐秘,皇后最后还能让她出宫荣养,除了感情因素外,她的忠心由此也可窥一斑,万一来个宁死不屈就麻烦了。
还有最重要一点,岑嬷嬷知道的东西太多了,皇后即便放她出宫,也不可能不闻不问,赵文煊需有了万全准备,既有把握得知真相,也能顺利把事情抹圆,不留痕迹。
以免影响的后面的筹谋。
……
京城东富西贵,西城是勋贵云集之地,而东城则是稍逊一档次的富人聚居点,中等官宦之家也不少,这些地方街道宽阔整洁,屋宇高大明亮,与北城南城截然不同。
金鱼胡同,是东城相当不错的地方,这地儿闹中带静,基本都是三四进宅子,很多还带了花园子,居住的都是有家底的人家,以中等官宦为主。
这种地方,没有天大的运气,即便捧着银子也是买不到宅子的,毕竟能把家安在这里的,腰杆子普遍比较硬,银钱也不缺。
不过吧,今年年初,却有一处宅子易主了。
新搬来的是人家,是一个姓岑的老太太,这老太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一个人带了数十个大小仆役,住了个三进带花园宅子。
这老太太便是岑嬷嬷,这除了偶尔出门去上个香,平时紧闭门户。
不过最近,这岑宅却有了客人出入。
这是个中年妇人,姓吴,家就住在金鱼胡同附近,情况跟岑嬷嬷差不多。
吴夫人青春守寡,拉扯长大的独女多年前随夫婿出京外任,一直不能回来,偏她身体羸弱,不适宜外出奔波,除了巴望书信传音之外,也就只能出门上个香,祈求女儿一家顺顺利利,早日回京。
吴夫人上香时结识了岑嬷嬷,两人年龄相差不小,但境况出奇相似,甚至岑嬷嬷孩子还不知是否还在人世。
两个孤单的人,同病相怜,只言片语也往往分外触动人心,开始时,岑嬷嬷与吴夫人也就结伴上香罢了,渐渐的,彼此就开始出入对方家门。
吴夫人出身还行,教养颇佳,岑嬷嬷本有些警惕,但仔细观察对方一段时间后,觉得并无不妥,只是她生性谨慎,到底还是联系了主子的人,把吴家调查一番后,好在结果一切正常。
岑嬷嬷放下了心,日常也有了个伴,不过她从不提自己的过往,只简单提过夫家是商户,吴夫人显然对此毫无兴趣,她最爱就是说自己的女儿外孙。
这段浮于表面的友情,一时倒是和谐。
秦王进京的第一天,吴夫人刚好去了岑宅,她又兴致勃勃说了女儿外孙一轮,用罢午膳才告辞。
进了家门,吴夫人回了正房,她提笔写了纸信笺,折叠起来放进一个黝黑的金属制小核桃中,“咔嚓”一声合拢上,小核桃严丝合缝,不留半点缝隙。
她将小核桃交给贴身丫鬟,吩咐道:“马上传回去。”
信笺上只简短写了一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核桃最终到了赵文煊手里,他看过信笺内容,吩咐徐非:“传信庆国公府那边,加快速度。”
徐非立即领命,退下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