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国色生枭 > 第一二六八章 不要银子就要粮

第一二六八章 不要银子就要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孙楚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道:“大人,下官有一言或许不中听,只是……只是承蒙大人器重,不得不进言!”

    楚欢立刻道:“公孙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大人来到西关,平定叛乱,颁布均田令,租佣互调,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实事,下官钦佩万分。”公孙楚缓缓道:“但是想要让西关在短时间内恢复从前的太平,那是可求而不可得……下官冒昧,大人只怕还要早做准备,预防来年发生的民变。”

    楚欢皱起眉头。

    “粮食肯定是不够。”公孙楚道:“目前收起来的粮食,几乎都是西关士绅的田地,大人之前准备将这些士绅手中的粮食以官府的名义借出来,然后按照土地的多少,再以官府的名义转借给老百姓,这个法子固然可行,但是难保没有人不会产生异议。”向旁边的苏老太爷拱了拱手,“老太爷德高望重,心地仁厚,愿意将收成的粮食借出来,这却不代表所有的士绅都会借出来。”

    楚欢淡淡道:“本督是为整个西关的大局着想,而且借了他们的粮食,来年还是连本带利还给他们,难道这也要与本督为难?”

    苏老太爷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道:“楚督,公孙大人的话不无道理。之前粮食还没有收上来,大家都信誓旦旦,会将粮食借给官府,但是一旦将这些粮食收回家里,想要再让他们拿出来,还是要花费一些周章的。官府虽然承诺来年会连本带息偿还粮食,可是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未必就愿意等着来年那点利息,物以稀为贵,只要西关这边粮食出现空缺,粮价必然疯涨,比起那点利息,他们趁机高价出售手中的粮食,所得的利益将会大得多。”抚着白须,轻叹道:“常言道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粮食在家里,他们心里必然会盘算起来的。”

    楚欢摇头道:“这由不得他们,借也好,不借也好,今年的粮食,都要借给官府,这是事关西关大局的事情,容不得他们玩花样。”

    公孙楚道:“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都像老太爷这样,放弃自己的利益,与官府合作倒好,反之,他们就会觉得官府太过霸道,心中就会升起不满,一个两个倒也罢了,如果都是这么想,事情也就麻烦了,闹不好就会有人出来闹事,所以大人必须要想到这一点,未雨绸缪,咱们实现便要做好对策。”

    苏老太爷道:“楚督,公孙大人说的是,官府这边,做好对策,老夫这边,也会尽可能地与钱家、洪家他们一起去找寻当地士绅,劝说他们不要仅顾眼前的利益,目光要放长远些,尽可能都与官府合作。咱们这几家在西关还有些威望,前往劝说,或许也有些作用,但是西关各州府县士绅无数,却也未必都会听我们的言语。”

    楚欢深深一礼,感激道:“老太爷出马,必然是事半功倍,楚欢在这里先谢过。”

    “都是自家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老太爷抚须笑起来,言辞意味深长。

    楚欢心知肚明,作为西关七姓之首,苏家对自己竭尽全力帮助,说到底,也还是因为有琳琅这层关系,在苏家的眼中,自己算是苏家的女婿,让楚欢在西关稳住,也就等若苏家在西关的地位不可动摇。

    楚欢其实并不反感这样的关系,毕竟他很清楚,他便是再能耐,只手空拳想要稳坐西关,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没有西关士绅的帮助,自己在这边根本不可能长久,西关七姓这些西关本土士绅,就是扎在西关土地上盘根错节的树根,能够借助这树根的力量,当前而言,利远大于弊。

    苏家有着浓厚的琳琅烙印,每一次苏家竭尽全力帮忙,楚欢脑中就会想到琳琅,因为琳琅的缘故,她的家族对自己帮助甚多,而琳琅自身,更是协助杜辅公用心打理盐道事务,虽然琳琅回到西北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她的打理下,新盐的销售已经遍布西北,整个西北已经被琳琅打造出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盐道网络,这张盐道网对楚欢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公孙楚又道:“除了士绅这边,最大的麻烦,还是在老百姓那头。就算所有的士绅都甘愿将今年的收成借给官府,官府可以支配这些粮食,除去粮种,剩下的粮食,也不足以维持百姓的生计,所以……今年终究还是会有很多人饿死,只是数量多少,现在还无法估计。只要有人饿而死,就会有人趁机起来闹事,饿死的人多,事情闹得就越大,饿死的人少,闹的也就小一些,不过不管如何,西关来年少不得有动乱,所以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咱们也要事先做好准备,虽是应付发生的动乱。”

    深秋的风吹拂过来,带着麦香的味道,只是楚欢的脸色此时却很凝重。

    片刻之后,楚欢终于摇头道:“不能让人饿死,更不能因为饿死了人导致民变,毁了现在的发展趋势……!”

    “下官也不想有人饿死。”公孙楚叹道:“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手里没有足够的粮食,到时候根本无法赈济所有的灾民。”

    楚欢略一沉思,终于问道:“老太爷,苏家在关内有人脉,对关内的商贸应该很清楚吧?”

    老太爷点头问道:“楚督想要知道什么?”

    “盐!”楚欢问道:“你先前说过,今年收成的粮食之中,还有一部分连本带息偿还给关内?”

    “是!”老太爷点头道:“连本带息,也要十万石偿还出去。”

    楚欢想了一下,终于道:“对现在的西关来说,寸米寸金,十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老太爷道:“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却不能少一颗粮食,毕竟咱们有难的时候,他们帮了咱们一把,如今有了收成,必须要按照承诺,连本带利还给他们。”

    “老太爷,我有一个想法。”楚欢走到垄头边上,也不顾地上肮脏,坐在垄沟边的干草堆上,公孙楚扶着老太爷在旁边坐下,楚欢这才道:“如果咱们用等价值的新盐代替粮食偿还给他们,你觉得如何?”

    “新盐代粮食?”老太爷一怔,若有所思,终是笑道:“老夫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不错,这倒是可以试一试。”又道:“楚督,关内的市场我们有所了解,东南那头的食盐已经完全被天门道占据,朝廷得不了盐,天门道手中有盐,就算想贩卖到内地,却被朝廷的官军封死了道路,所以那边的盐道,已经彻底断绝。如今关内的食盐,除了数量稀少的井盐,只能依靠福海道那边运过来的海盐,从福海道到内陆,最短的道路是要经过河北道,如今河北道已经被青天王的叛军占据,所以那条路走不通,他们要么北山绕道辽东道再转向内陆,要么就只能走卫海从海路运输……从辽东道转道,路程多出好几倍,损耗和成本也就增加许多倍,如果从海路走,虽然路途会大大缩短,但是据说风险很大。”

    “风险?”公孙楚忍不住问道:“什么风险?”

    “公孙大人有所不知,福海道有海路可以通行,可是海上如今多出了多股海盗。”老太爷抚须肃然道:“卫海本来有一支水军,就靠在河北道宁州海港,可是青天王的叛军很早就打下了宁州,夺取了宁海海港,宁州水师虽然战船不多,但大小也有三四十条战船,据说宁州水师溃败之前,水师提督下令将所有战船全部损毁,免得被叛军夺走,只是叛军的速度太快,战船还没有全部被毁之前,已经被他们拿下了宁州海港,得了近半数的船只。”

    公孙楚微微变色,“如此说来,卫海如今是在叛军的控制之下?”

    老太爷道:“老夫也是听人所言,到底是个怎么情况,也不大清楚。不过从福海道往内陆运输食盐,已经是十分困难,关内许多地方的盐行都已经缺货,就在不久之前,关内食盐的价格已经往上调,比以前高出了一半,照目前的形势看,食盐只会越来越短缺,价格也会越来越高。”看向楚欢,道:“其实如果咱们的新盐可以送到关内,也能增加进项,只是据老夫所指,朝廷对盐道控制的很严格,咱们的盐能否进到关内,是个问题,不过如果用食盐代替粮食作为偿还,应该问题不大。”

    楚欢眼睛亮起来:“这样说来,咱们的新盐可以起到大作用了。”

    “楚督的意思是?”

    楚欢笑道:“有件事儿,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就在几天前,京里的批文终于下来了,我已经拿到了新盐入关的公文,咱们西关的新盐,可以进入关内销售。”

    老太爷和公孙楚顿时都显出惊喜之色,“朝廷真的给了批文?”

    “这还是徐从阳大学士亲自批复下来。”楚欢笑道:“与公文一同过来的,还有徐大学士的一封信,说关内很可能会出现盐荒,他让我们这头做好准备,尽量多开采出新盐来,一旦关内出现大盐荒,有西北新盐,就可以避免出现恐慌。”

    公孙楚赞道:“徐大学士还是老成谋国之臣,有了这道新盐入关的批文,咱们西关的新盐,就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关内了。”随即问道:“大人,朝廷有什么条件?总不会就这么痛快答应吧?”

    “入关的新盐,必须要与当地的盐道衙门接触,出售的新盐,必须经由当地的盐道衙门统计数量。”楚欢道:“价格依然由当地盐道衙门调控,每一斤新盐售出,必须向朝廷缴纳三成的赋税。”

    “开采制作运输的成本都在咱们这边,朝廷坐收三成赋税,确实高了一些。”老太爷抚须道:“不过能够先让新盐进入关内的市场,暂时高一些,那也可以承受。”

    “不过我现在改了主意。”楚欢若有所思,“新盐入关,我不要银子,只要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