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新德里在摇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电子侦察机这侧到敌人的雷达网并非一触即溃,它们正在进行不断转移开机的对抗动作,整个防空网显得井然有序。看来短时间内还可以应付寻常的打击,只有打掉几个阵地,才能让它们内部混乱起来。根据指令,所有的攻击部队都不得跨过红线,红线指的是敌人导弹理论射程内,比较有把握的距离,一旦出了这个区域,导弹的命中率就会大幅降低。此刻,只有一个特殊的编队正在慢慢靠近红线,等待命令跨越过去。
指挥机上的指挥员通过数据链可以看到,挡在这支分队前方的S300雷达,这部制导雷达具备120°的扇面监视能力,并且可以低速旋转,但是目前它固定在一个方向上,并且天线阵面呈现一定的仰角,似乎除了防备空军战机,还在防御弹道导弹;中国军队的多种打击手段,使得敌人利用事先部署的方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防御,反而容易出现纰漏,在多种系统对抗的局面下,防守方总是更容易出现偏差,这本来就是难免的,而对于行动僵化,一切等待长官命令的印度军队而言更是一个难题。
“红箭队长,敌人没有特殊反应,按照预定计划行动。”指挥机内首长下达了进攻命令。
“红箭明白。”
简单的通讯过后,2架呼号“红箭”的隐形机开始转弯,试探敌人雷达反应,必要时作为策应,另一架则开始绕行到侧面,试图飞到敌人雷达视野死角区域扔几颗导弹。打击这个目标不是临时决定的,实际上几天前就已经下决心要试一下新的打击手段,一方面这部雷达的位置较为突出,容易靠近,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对俄制“大鸟”雷达较为熟悉,平时的攻防演练也常常利用这种装备模拟对手,所以对它能够发隐形机的距离和角度较为摸底,当然攻击仍然需要循序渐进,因为隐形机并没有类似的实战中经验。
即使在一个月前,将新型飞机深入到敌人后方,进行地攻击中,仍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新德里上空严密的防空网,使得各种可行的手段都被重新考虑,并作出取舍,最终隐形机和战术导弹,被看作为打击敌人关键节点的最有效手段,只要利用这两件杀手锏打乱了敌人阵脚,破坏其防空指挥部所掌握的冗余,这样其余的手段就有可以见缝插针地投入,将整个防空网瘫痪。
一切如同演习,隐形战机小心翼翼地避开通过东面的一部法制远程雷达的侦察范围,这些老式长波雷达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但是模拟训练证明,如果软件和人员培训没有更新,威胁等级也十分有限,雷达自己会将有限的反射信号屏蔽掉,当然飞机本身还很难从无线电辐射周期来判断对手是否看到自己,必须依靠周边其余的侦察设备,从敌人的一系列反应中,获得一些反馈。目前印度防空部队仍然在进行从容的对抗作业,一部分雷达关闭待命,一部分在转移路上,另一些开机搜索,一切看上去有四平八稳,当然也透露出他们并没有多余的防范。
战机绕行时尽量不将机身偏转过大角度,为了不使得反射面积增加;另一方面这架飞机的后部,有一定的红外特征可能被地面防空系统发现,必须留心不要暴露,由于机体以及腹鳍遮挡,这个角度并不很大,对战术影响并不很大。
飞机慢慢接近到攻击区域,几个方向有新的辐射源出现,不过并没有对隐形机进行跟踪的,一切还都在掌握之内。仅仅依靠战机的传感器只能辨识出雷达特征和方位,如果需要知道精确的距离,需要其他手段配合,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出动的远远不止这3架战机。还有大量的随行战机进执行佯攻,电子干扰以及侦察任务。
飞行员没有与指挥机进行多余的通讯,过多的通讯显然不利于隐藏踪迹的原始目的,尽管并没有发现印度人在电子侦察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此时,对目标的锁定已经完成,即使导弹导引头还无法测量目标辐射源,但是董爱丹已经通电运转,它被发射出去后,最初阶段将按完全有驾驶仪控制其方向,随后应该可以自行捕捉到雷达波束。
攻击地点选择的有些远,距离目标仍然有80公里,没有过分逼近目标会给敌人留下反应时间,这当然是为了保险起见,即使是歼11战斗机也可以依仗速度,突然突破到这样的距离进行一次攻击,然后极速反转全身而退,但是在导弹发射前,对手一直都可以掌握飞机的位置,没有什么突然性,;而本次攻击需要测试的一个内容,就是敌人雷达操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速度,情报部门认为,不同单位的印度军人在同样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切按部就班,2架电子战飞机开始对目标雷达实施区域外雅致,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机,是害怕干扰过早,目标会经受不住压力,关机逃走。
隐形小心侧转,平飞了一段距离,随即机腹下的弹仓打开,此刻战机处于目标雷达的侦测死角内,但是周边的其他雷达很可能会看到它,所以动作不能拖沓。
2枚导弹被迅速地发射出去,尽管弹仓里还有2枚导弹,但是都没有进入发射准备阶段,第一次下手不宜出手太狠,重要的是战场信息的收集。
从弹仓打开到投弹关闭,始终没有引起对手的特殊反应,红箭长机,按照原定路线继续向南偏东飞行,悄然离开战区。由于红外探测十分飘忽,偶尔可能在60公里外起作用,所以现在还不能急转往北,隐形机必须渐渐远离战区后才掉头返回,这期间将由其余的2架战机进行掩护。
导弹迅速找到雷达旁瓣并紧追过去,果然对手的反制较之以往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动作,要迟钝很多,虽然周边的多部未被干扰的雷达至少可以看到导弹已经在空中,但是却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战术。
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将长达一分钟,如果对手能够在前20秒实施关机,那么仍然有机会逃走,这种新型的反辐射导弹脱胎于中距空对空导弹,没有备较大的战斗部,实际上,它必须精确打击到雷达天线才能发挥作用。
电子侦察机侦测到在导弹发射后的第55秒,地面雷达辐射消失,显然敌人察觉到了危险,准备要跑了,但是为时已晚,他们不可能在剩下的不到10秒钟内将雷达天线折叠起来,并启动车辆。
指挥机上的指挥员祈祷能一并击毁车辆,这样就可以通过卫星照片收集情报,如果只是摧毁天线,就要费一番周折了。
第一枚导弹准确击中雷达阵面,第二枚击中载车,这一击彻底瘫痪了一个营级规模的导弹阵地,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相当的威慑作用,造成了随后赶到的一辆备份制导雷达长时间不敢开机。很快隐形机的传闻就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印度部队中传开,难免对防空部队指挥官形成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侧,林淮生的新战术也开始进行第一次尝试,他利用躲在城内巴基斯坦特工对那些处于蛰伏状态的导弹阵地进行目标指示,进而展开打击。由于卫星可以拍摄到敌人的预设阵地,并且从阵地的结构。可以判断出主要指挥车辆的位置,所以即使无法实时拍监视到敌人具体部署,仍然可以对重要目标能进行盲目打击。
第一个进入视野的目标位于老德里印度门附近,这是一个萨姆6导弹部队,刚刚机动到预设阵地,就被躲在1公里外钟楼上的间谍看到,间谍利用电台将地图上标示出的具体阵编号告知后方,攻击即进入准备阶段,此时间谍并没有离开,他们还需要冒险留在大约原地,等待对攻击效果进行收集。
印度指挥官将在各个阵地间转来转去,当做战前的演习,常识告诉他只要他不打开雷达,就不会招来攻击。指挥官坐在指挥车内发布命令,要求各种车辆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战备状态,他要求比合格时间再快20秒;待会儿,他还要发布一次警报,演习一下突然出现的敌情状况下的撤离;训练大纲根据美方提供的参考指标制定,美军顾问告诉印度军人,只要应付得当,地面雷达可以跑赢远距离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如果敌机靠近,那么新德里周边有十几个导弹阵地正等着他们。
目标的位置输入正在进行中,导弹旅长亲自坐镇指挥;这是一个相当纵深的目标,距离新德里总理府也不过15公里,届时导弹巨大战斗部的爆炸,一定会惊动全城,而阵地周围的平民建筑也是必须考虑的方面,保险起见,待命的几枚使用集束战斗部的导弹没有被林淮生指挥部批准投入作战,这些散布比较大的弹药,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伤,当然对于东风导弹的精度,林淮生是有把握的。
前方的消息继续传来,敌人的阵地部署与预料的一样,指挥车与警戒雷达处于阵地中央,发射车分散在阵地周边,警戒部队把守住了道路,随时准备开溜。蹲在1公里外制高点上的巴基斯坦探子,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敌人阵地全貌,他不停地发送消息回来,这样做相当冒险,很容易被敌人锁定电台位置或者直接被街上执勤的宪兵看到,不过他提供的消息使得导弹部队可以对弹着点进行最后的调整。根据不完整情报发射的战术导弹未必能精准掉到目标附近,不过导弹的大型战斗部大致可以弥补误差。
林淮生直接向导弹旅下达了攻击命令,这不是他第一次用战术导弹袭击防空导弹阵地,但是之前都是根据无人机情报进行发射,而且打击的都是野战目标,这次打击对象却在闹市内,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2辆间隔300米的发射车,先后发射导弹。导弹腾空而起,它们将用比其他手段短得多的时间,飞到目标头上。
远在300公里外的印度指挥官,当然不知道自己会首当其冲成为打击对象,按照他的想象,攻击会由远至近展开,他的防区处于市区,多少还可以绑架本地居民,使得敌人投鼠忌器;不过他并不太清楚一公里外,有人正偷偷地盯着他。
指挥官看了看表,是到了演习撤离的时候了。他抓过通话器,向全营发布命令:“发现敌人远程攻击,立即撤离阵地。”
命令重复了2遍,阵地立即沸腾起来,尽管官兵们都知道敌情是假的,不过谁也不敢怠慢,警戒部队开始驱赶道路上的行人,几辆开道的路虎和运兵卡车迅速通过公路,以保证道路畅通。从四个阵地上回撤的导弹发射车,开始笨拙地掉头并集中,按照流程,这些坦克必须排成纵队,等待指挥车、雷达和通讯保障车辆先行,然后才能撤离。
滚滚天雷从天而降,一些反应不及的人,还以为这只是演习的一部分,巨大的导弹掉在了指挥车旁50米的区域,爆炸的气浪瞬间将集中成一列,准备转移的车辆全部掀翻,除了那些距离较远的,或者使用比较沉重坦克底盘的除外。
第二枚导弹落在了稍远的地方,将远处待命的卡车大部摧毁,导弹的剩余燃料还引起了阵地上的大火,将一些表面和地下的设施烧毁。
整个攻击干净利落,基本没有伤及周围的民用设施,当然周边几百米被建筑物上的玻璃全部被冲击波震碎。
巴基斯坦间谍躲在远处的楼顶观察,他们也感受到了冲击波带来的热辣气流,间谍用颤抖的声音发报告:袭击结果接近理想状态,不过他还需要等待烟尘落幕,进一步核实敌人的损失。
国防部长辛格正在达斯豪尔街的国防部内,导弹落下的瞬间,他从朝北的窗户,看到德里方向的火光,巨大的响声隔了好久才到,他不记得刚才有防空警报响起,要不然他本该被保镖们架着钻进防空洞才对。
“怎么回事?”他抓起电话,“给我接城防司令部,刚才是怎么回事?”
等了一会儿,电话那头有了回应,城防司令部长官同时也是近卫联队联队长的穆亚尔少将接了电话:“我们的一个防空导弹阵地被攻击了,好像不是巡航导弹。”
“是战术导弹?”
“我想不太可能,我们的防空密不透风,它们的无人机根本飞不进来,自然也无法为战术导弹侦察目标。”
“也许是卫星侦察到的?”
“第17防空中队25分钟前刚刚部署到那里,是我下达的命令,不可能……”
不等穆亚尔说完,辛格挂掉了电话,他意识到城里已经不安全了,之前他一直假装沉着,等到警报响起才下楼进地下室,现在看起来敌人的情报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城内每一个角落,随时可能取自己的老命。
电子侦察机这侧到敌人的雷达网并非一触即溃,它们正在进行不断转移开机的对抗动作,整个防空网显得井然有序。看来短时间内还可以应付寻常的打击,只有打掉几个阵地,才能让它们内部混乱起来。根据指令,所有的攻击部队都不得跨过红线,红线指的是敌人导弹理论射程内,比较有把握的距离,一旦出了这个区域,导弹的命中率就会大幅降低。此刻,只有一个特殊的编队正在慢慢靠近红线,等待命令跨越过去。
指挥机上的指挥员通过数据链可以看到,挡在这支分队前方的S300雷达,这部制导雷达具备120°的扇面监视能力,并且可以低速旋转,但是目前它固定在一个方向上,并且天线阵面呈现一定的仰角,似乎除了防备空军战机,还在防御弹道导弹;中国军队的多种打击手段,使得敌人利用事先部署的方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防御,反而容易出现纰漏,在多种系统对抗的局面下,防守方总是更容易出现偏差,这本来就是难免的,而对于行动僵化,一切等待长官命令的印度军队而言更是一个难题。
“红箭队长,敌人没有特殊反应,按照预定计划行动。”指挥机内首长下达了进攻命令。
“红箭明白。”
简单的通讯过后,2架呼号“红箭”的隐形机开始转弯,试探敌人雷达反应,必要时作为策应,另一架则开始绕行到侧面,试图飞到敌人雷达视野死角区域扔几颗导弹。打击这个目标不是临时决定的,实际上几天前就已经下决心要试一下新的打击手段,一方面这部雷达的位置较为突出,容易靠近,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对俄制“大鸟”雷达较为熟悉,平时的攻防演练也常常利用这种装备模拟对手,所以对它能够发隐形机的距离和角度较为摸底,当然攻击仍然需要循序渐进,因为隐形机并没有类似的实战中经验。
即使在一个月前,将新型飞机深入到敌人后方,进行地攻击中,仍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新德里上空严密的防空网,使得各种可行的手段都被重新考虑,并作出取舍,最终隐形机和战术导弹,被看作为打击敌人关键节点的最有效手段,只要利用这两件杀手锏打乱了敌人阵脚,破坏其防空指挥部所掌握的冗余,这样其余的手段就有可以见缝插针地投入,将整个防空网瘫痪。
一切如同演习,隐形战机小心翼翼地避开通过东面的一部法制远程雷达的侦察范围,这些老式长波雷达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但是模拟训练证明,如果软件和人员培训没有更新,威胁等级也十分有限,雷达自己会将有限的反射信号屏蔽掉,当然飞机本身还很难从无线电辐射周期来判断对手是否看到自己,必须依靠周边其余的侦察设备,从敌人的一系列反应中,获得一些反馈。目前印度防空部队仍然在进行从容的对抗作业,一部分雷达关闭待命,一部分在转移路上,另一些开机搜索,一切看上去有四平八稳,当然也透露出他们并没有多余的防范。
战机绕行时尽量不将机身偏转过大角度,为了不使得反射面积增加;另一方面这架飞机的后部,有一定的红外特征可能被地面防空系统发现,必须留心不要暴露,由于机体以及腹鳍遮挡,这个角度并不很大,对战术影响并不很大。
飞机慢慢接近到攻击区域,几个方向有新的辐射源出现,不过并没有对隐形机进行跟踪的,一切还都在掌握之内。仅仅依靠战机的传感器只能辨识出雷达特征和方位,如果需要知道精确的距离,需要其他手段配合,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出动的远远不止这3架战机。还有大量的随行战机进执行佯攻,电子干扰以及侦察任务。
飞行员没有与指挥机进行多余的通讯,过多的通讯显然不利于隐藏踪迹的原始目的,尽管并没有发现印度人在电子侦察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此时,对目标的锁定已经完成,即使导弹导引头还无法测量目标辐射源,但是董爱丹已经通电运转,它被发射出去后,最初阶段将按完全有驾驶仪控制其方向,随后应该可以自行捕捉到雷达波束。
攻击地点选择的有些远,距离目标仍然有80公里,没有过分逼近目标会给敌人留下反应时间,这当然是为了保险起见,即使是歼11战斗机也可以依仗速度,突然突破到这样的距离进行一次攻击,然后极速反转全身而退,但是在导弹发射前,对手一直都可以掌握飞机的位置,没有什么突然性,;而本次攻击需要测试的一个内容,就是敌人雷达操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速度,情报部门认为,不同单位的印度军人在同样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切按部就班,2架电子战飞机开始对目标雷达实施区域外雅致,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机,是害怕干扰过早,目标会经受不住压力,关机逃走。
隐形小心侧转,平飞了一段距离,随即机腹下的弹仓打开,此刻战机处于目标雷达的侦测死角内,但是周边的其他雷达很可能会看到它,所以动作不能拖沓。
2枚导弹被迅速地发射出去,尽管弹仓里还有2枚导弹,但是都没有进入发射准备阶段,第一次下手不宜出手太狠,重要的是战场信息的收集。
从弹仓打开到投弹关闭,始终没有引起对手的特殊反应,红箭长机,按照原定路线继续向南偏东飞行,悄然离开战区。由于红外探测十分飘忽,偶尔可能在60公里外起作用,所以现在还不能急转往北,隐形机必须渐渐远离战区后才掉头返回,这期间将由其余的2架战机进行掩护。
导弹迅速找到雷达旁瓣并紧追过去,果然对手的反制较之以往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动作,要迟钝很多,虽然周边的多部未被干扰的雷达至少可以看到导弹已经在空中,但是却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战术。
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将长达一分钟,如果对手能够在前20秒实施关机,那么仍然有机会逃走,这种新型的反辐射导弹脱胎于中距空对空导弹,没有备较大的战斗部,实际上,它必须精确打击到雷达天线才能发挥作用。
电子侦察机侦测到在导弹发射后的第55秒,地面雷达辐射消失,显然敌人察觉到了危险,准备要跑了,但是为时已晚,他们不可能在剩下的不到10秒钟内将雷达天线折叠起来,并启动车辆。
指挥机上的指挥员祈祷能一并击毁车辆,这样就可以通过卫星照片收集情报,如果只是摧毁天线,就要费一番周折了。
第一枚导弹准确击中雷达阵面,第二枚击中载车,这一击彻底瘫痪了一个营级规模的导弹阵地,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相当的威慑作用,造成了随后赶到的一辆备份制导雷达长时间不敢开机。很快隐形机的传闻就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印度部队中传开,难免对防空部队指挥官形成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侧,林淮生的新战术也开始进行第一次尝试,他利用躲在城内巴基斯坦特工对那些处于蛰伏状态的导弹阵地进行目标指示,进而展开打击。由于卫星可以拍摄到敌人的预设阵地,并且从阵地的结构。可以判断出主要指挥车辆的位置,所以即使无法实时拍监视到敌人具体部署,仍然可以对重要目标能进行盲目打击。
第一个进入视野的目标位于老德里印度门附近,这是一个萨姆6导弹部队,刚刚机动到预设阵地,就被躲在1公里外钟楼上的间谍看到,间谍利用电台将地图上标示出的具体阵编号告知后方,攻击即进入准备阶段,此时间谍并没有离开,他们还需要冒险留在大约原地,等待对攻击效果进行收集。
印度指挥官将在各个阵地间转来转去,当做战前的演习,常识告诉他只要他不打开雷达,就不会招来攻击。指挥官坐在指挥车内发布命令,要求各种车辆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战备状态,他要求比合格时间再快20秒;待会儿,他还要发布一次警报,演习一下突然出现的敌情状况下的撤离;训练大纲根据美方提供的参考指标制定,美军顾问告诉印度军人,只要应付得当,地面雷达可以跑赢远距离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如果敌机靠近,那么新德里周边有十几个导弹阵地正等着他们。
目标的位置输入正在进行中,导弹旅长亲自坐镇指挥;这是一个相当纵深的目标,距离新德里总理府也不过15公里,届时导弹巨大战斗部的爆炸,一定会惊动全城,而阵地周围的平民建筑也是必须考虑的方面,保险起见,待命的几枚使用集束战斗部的导弹没有被林淮生指挥部批准投入作战,这些散布比较大的弹药,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伤,当然对于东风导弹的精度,林淮生是有把握的。
前方的消息继续传来,敌人的阵地部署与预料的一样,指挥车与警戒雷达处于阵地中央,发射车分散在阵地周边,警戒部队把守住了道路,随时准备开溜。蹲在1公里外制高点上的巴基斯坦探子,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敌人阵地全貌,他不停地发送消息回来,这样做相当冒险,很容易被敌人锁定电台位置或者直接被街上执勤的宪兵看到,不过他提供的消息使得导弹部队可以对弹着点进行最后的调整。根据不完整情报发射的战术导弹未必能精准掉到目标附近,不过导弹的大型战斗部大致可以弥补误差。
林淮生直接向导弹旅下达了攻击命令,这不是他第一次用战术导弹袭击防空导弹阵地,但是之前都是根据无人机情报进行发射,而且打击的都是野战目标,这次打击对象却在闹市内,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2辆间隔300米的发射车,先后发射导弹。导弹腾空而起,它们将用比其他手段短得多的时间,飞到目标头上。
远在300公里外的印度指挥官,当然不知道自己会首当其冲成为打击对象,按照他的想象,攻击会由远至近展开,他的防区处于市区,多少还可以绑架本地居民,使得敌人投鼠忌器;不过他并不太清楚一公里外,有人正偷偷地盯着他。
指挥官看了看表,是到了演习撤离的时候了。他抓过通话器,向全营发布命令:“发现敌人远程攻击,立即撤离阵地。”
命令重复了2遍,阵地立即沸腾起来,尽管官兵们都知道敌情是假的,不过谁也不敢怠慢,警戒部队开始驱赶道路上的行人,几辆开道的路虎和运兵卡车迅速通过公路,以保证道路畅通。从四个阵地上回撤的导弹发射车,开始笨拙地掉头并集中,按照流程,这些坦克必须排成纵队,等待指挥车、雷达和通讯保障车辆先行,然后才能撤离。
滚滚天雷从天而降,一些反应不及的人,还以为这只是演习的一部分,巨大的导弹掉在了指挥车旁50米的区域,爆炸的气浪瞬间将集中成一列,准备转移的车辆全部掀翻,除了那些距离较远的,或者使用比较沉重坦克底盘的除外。
第二枚导弹落在了稍远的地方,将远处待命的卡车大部摧毁,导弹的剩余燃料还引起了阵地上的大火,将一些表面和地下的设施烧毁。
整个攻击干净利落,基本没有伤及周围的民用设施,当然周边几百米被建筑物上的玻璃全部被冲击波震碎。
巴基斯坦间谍躲在远处的楼顶观察,他们也感受到了冲击波带来的热辣气流,间谍用颤抖的声音发报告:袭击结果接近理想状态,不过他还需要等待烟尘落幕,进一步核实敌人的损失。
国防部长辛格正在达斯豪尔街的国防部内,导弹落下的瞬间,他从朝北的窗户,看到德里方向的火光,巨大的响声隔了好久才到,他不记得刚才有防空警报响起,要不然他本该被保镖们架着钻进防空洞才对。
“怎么回事?”他抓起电话,“给我接城防司令部,刚才是怎么回事?”
等了一会儿,电话那头有了回应,城防司令部长官同时也是近卫联队联队长的穆亚尔少将接了电话:“我们的一个防空导弹阵地被攻击了,好像不是巡航导弹。”
“是战术导弹?”
“我想不太可能,我们的防空密不透风,它们的无人机根本飞不进来,自然也无法为战术导弹侦察目标。”
“也许是卫星侦察到的?”
“第17防空中队25分钟前刚刚部署到那里,是我下达的命令,不可能……”
不等穆亚尔说完,辛格挂掉了电话,他意识到城里已经不安全了,之前他一直假装沉着,等到警报响起才下楼进地下室,现在看起来敌人的情报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城内每一个角落,随时可能取自己的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