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水火不容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林逸正式宣布最后一部宋版书要用“明价竞拍”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以后,作为“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刘玉刘教授,再次主动站出来,准备继续用他的口绽莲花,来给这最后一部宋版书加油助威,让大家的血液在沸腾之余,变得更加滚烫起来。
刘玉刘教授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最后这部宋版书的拍卖,将直接决定他千分之三的佣金---知识就是力量,让我用知识的力量来大赚一笔吧!
想到这里,刘教授就开始说了。他说,为什么现在的宋版书如此珍贵,甚至贵过黄金?实则,不仅仅是宋版书,只要是有些年头的古籍善本,随着时代的变迁,就都成为“文物级”的宝物。被一些大藏家,新玩家竞相追捧。
为什么这样?总之一句话,物以稀为贵!
接下来刘玉教授就又说了,历史上书籍遭受的十大灾难---
第一次灾厄:战国年间学术昌盛,百家争鸣,书籍著述甚多。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施行愚民政策,下令焚书,除医药、卜筮、农业之书外,悉数焚毁。
第二次灾厄:汉朝建立后,国家重视文化,开始收集遗书。西汉末年,书籍收集甚多。
西汉末年,赤眉军窜入长安,以火烧之。
第三次灾厄:东汉和帝刘肇,致力收集,兰台、石室、鸿眉、东观,皆满书籍。
东汉末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焚毁洛阳,书籍损失甚多。王充加以收集,得残书七十余车。后李漼、郭汜复乱,残书亦遭焚毁。
第四次灾厄:汉末魏初,曹操父子喜好,致力文化典籍的收集,并命秘书郎郑默整理图书编目《中经》。晋武帝司马炎承继此统,诏秘书监荀勖根据《中经》编著《新簿》,并首次将典籍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西晋末年,永嘉年间,五胡之乱,匈奴首领刘聪攻入京城,以火焚之。
第五次灾厄:五胡乱华之时,大批士大夫逃亡江南,大量书籍也随之南迁。
梁武帝萧衍末年,侯景破京,秘书省被烧,幸文德殿遗留一部分。
后梁元帝萧绎起兵江陵,打败侯景,收集文德殿及民间书籍七万余本,运往江陵。萧绎广罗遍搜天下典籍,共得图书十四万卷,堪称皇家私人藏书第一。
西魏大军南下,合围江陵,萧绎见大势已去,躲入内殿,以书围身,一火而烬。此次焚毁几乎将江南的图书烧个精光,在当时所有的书籍都是手抄本,多为孤本善本,今只余萧绎所著的《金楼子》一种。此次浩劫,令人扼腕。
第六次灾厄: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皆好书籍,致力于图书收集。隋炀帝出游,书籍也携带前往。
后宇文化及广陵起兵,图书损失不少。
第七次灾厄:唐太宗李世民提倡文事,至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为大唐文化的安定繁荣时期,大批典籍得到了妥善的收集整理。玄宗创立的集贤院,将文化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对应经史子集。
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盛唐藏书遭到大量破坏。
第八次灾厄: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开始了文化典籍的修复工作。
僖宗李漼年间,黄巢之乱,皇室藏书再遭损毁。
第九次灾厄:北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徽宗赵佶宣和年间,皇室好文,文化为之一兴,在国家的致力收集下,藏书量大增。
钦宗赵桓靖康年间,金人入侵,大批文化典籍再次遭遇浩劫。
第十次灾厄:南宋,北人偏安,加之印刷术的兴盛,福建等地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在孝宗赵昚淳熙、宁宗赵扩嘉定年间,藏书又大量增加。
理宗赵昀绍定年间,元兵南下,再成灾难。
这里没有元朝后来的事,纸质书籍的命运更差。我辈所知,起码清朝的文字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年浩劫,电脑网络,使得纸质书的地位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说完这些,刘教授长叹一声,颇有屈原投江前的凄凉与哀婉,说道:“这就是古书的命运啊,厄运多变---‘水火兵虫’被古人认为是书的‘四厄’,其实也是很多藏书家的‘四厄’。近百余年来,众多藏家前仆后继,聚书散书,大藏家倒下去了,藏书楼垮掉了,一些新兴的藏书家却不断涌现,直至今天。”
“实则,正是由于这些逝去的和新兴的藏书家节衣缩食倾囊购书,并尽心保护和刊刻传播,才使得古代的典籍历经劫难而犹能保持荣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藏书家的存在,就等同于古书的‘保护神’,等同于文化传递的‘使者’,是他们的爱心藏书,才让我们多一种机缘来体味‘耕读传家’‘子孙永宝’的含意。因此,每一个藏家都是伟大的,是高尚的,是值得人敬佩和歌颂的……百年之后,我们也许埋入了黄土地,可是那些真正的藏家,却会被那些古书记载着,永垂不朽,乃至流芳百世……”
听完刘教授这一席话,所有人都“痴了”。
没错,是感动,是莫名的感动!心中那道被情感充盈着的阀门,被打开了。
原本的热血沸腾,原本的激动,从这一刻升华到了感动。
为什么藏书?
原来我们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美好的文化传统,是在传播知识,我们是古书的“保护神”,是传递和文化的“光明使者”,我是伟大的,是骄傲的,是值得自豪的!
林逸也被刘教授这番话感动的心中唏嘘,明显,这是做过功课呀!
看起来自己给的佣金抽成还太少了,能够说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言语,不愧是教授级的藏家。
林逸心中,大大地写了一个“服”字。
……
当然,煽情的事儿办完,接下来就要再接再厉办正事儿了。
趁着大家还都沉浸在作为伟大藏家美好的遐思中,林逸宣布,“第三部宋版书拍卖开始---!”
沉浸在感动中的众人,好不容易被林逸的这句话拉了回来。
现实是残酷的,因为激烈的竞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收拾好心情,作为金陵四大藏家的陆三爷首先摆正情绪,对着林逸说道:“林逸啊,你说开始那就开始吧。就按照刚才所说的,你把书取出来,然后我们先看一看,你出个让人可以接受的底价,我们四位开始互相加价竞拍,最后谁加价最高,这部书就是谁的。”
这时刚刚赢了一句的张四爷开口了,说道:“另外我再提一点建议---加价也可以,不过要玩就玩大点,免得我出100万,你才加100块……为了防止这种鬼祟的加价方法,我看这次竞拍最少加价要达到20万,你们看可否?”
说完这话,张四爷就用目光撒了一眼其他藏家。
丁七爷和冯五爷一起道:“这个不用你说,我们也要提出的,大家既然一起竞拍,就玩大点,有气魄点,不要再婆婆妈妈,什么多出来10万,7,8万……就以20万为筹码,以此类推!”
林逸莞尔,原本他想要营造一种关系友善的竞拍,可惜大家看起来是水火不容。
作为见证人和看客的那些其他藏家则一个个唯恐竞争不够激烈地点头称赞道:“这样才对嘛!大家有都不是没钱,一次才加那么一两万,十来万,实在连我们都看不下去。”
见此,林逸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事情对自己太有利,自己要是在开口拒绝,那不是虚伪就是傻瓜。
所以他直接招呼刘教书,“把第三部宋版书取出来!”
刘教授似乎已经习惯了林逸的命令,就见他戴着洁白的手套,稍作整顿,就从一处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部古书来。
在这部书被取出来之前,大家就开始纷纷猜测了。有鉴于前两部宋版书都是宋代时期给儿童启蒙的基础读物,一部《千字文》,一部《百家姓》,算是彻底洗刷了大家对宋版书的认识。所以大家就忍不住猜测,接下来这部书会不会和前面那两部一样,也是什么儿童启蒙读物什么的。
不过这不太可能吧,宋代的儿童启蒙读物怎么会集中一块儿拍卖,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惊奇了。要知道,宋版书想要遇到一本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是一个系列中的三种。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的时候,刘教授俨然已经把那部古书放到了扫描仪下面。
这次装裹这部书的是一个鹅黄锦缎书函,也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书函显得有些老旧,斑驳,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磨破,露出里面的纸板。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书函上面竟然绣有“龙凤呈祥”的图案,这在书函上面可是少有的,除非是某家结婚,或者有大喜之事,才会这般特意安排。比如说结亲时以古籍作为彩礼……好奇心被勾起,人们就忍不住急忙去看这部古籍的书名---
只见扫描仪连接的大屏幕,很快就显现出这部古书的名字,众人一看,彻底愕然,因为这部书竟然是---《三字经》!(未完待续。)
在林逸正式宣布最后一部宋版书要用“明价竞拍”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以后,作为“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刘玉刘教授,再次主动站出来,准备继续用他的口绽莲花,来给这最后一部宋版书加油助威,让大家的血液在沸腾之余,变得更加滚烫起来。
刘玉刘教授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最后这部宋版书的拍卖,将直接决定他千分之三的佣金---知识就是力量,让我用知识的力量来大赚一笔吧!
想到这里,刘教授就开始说了。他说,为什么现在的宋版书如此珍贵,甚至贵过黄金?实则,不仅仅是宋版书,只要是有些年头的古籍善本,随着时代的变迁,就都成为“文物级”的宝物。被一些大藏家,新玩家竞相追捧。
为什么这样?总之一句话,物以稀为贵!
接下来刘玉教授就又说了,历史上书籍遭受的十大灾难---
第一次灾厄:战国年间学术昌盛,百家争鸣,书籍著述甚多。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施行愚民政策,下令焚书,除医药、卜筮、农业之书外,悉数焚毁。
第二次灾厄:汉朝建立后,国家重视文化,开始收集遗书。西汉末年,书籍收集甚多。
西汉末年,赤眉军窜入长安,以火烧之。
第三次灾厄:东汉和帝刘肇,致力收集,兰台、石室、鸿眉、东观,皆满书籍。
东汉末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焚毁洛阳,书籍损失甚多。王充加以收集,得残书七十余车。后李漼、郭汜复乱,残书亦遭焚毁。
第四次灾厄:汉末魏初,曹操父子喜好,致力文化典籍的收集,并命秘书郎郑默整理图书编目《中经》。晋武帝司马炎承继此统,诏秘书监荀勖根据《中经》编著《新簿》,并首次将典籍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西晋末年,永嘉年间,五胡之乱,匈奴首领刘聪攻入京城,以火焚之。
第五次灾厄:五胡乱华之时,大批士大夫逃亡江南,大量书籍也随之南迁。
梁武帝萧衍末年,侯景破京,秘书省被烧,幸文德殿遗留一部分。
后梁元帝萧绎起兵江陵,打败侯景,收集文德殿及民间书籍七万余本,运往江陵。萧绎广罗遍搜天下典籍,共得图书十四万卷,堪称皇家私人藏书第一。
西魏大军南下,合围江陵,萧绎见大势已去,躲入内殿,以书围身,一火而烬。此次焚毁几乎将江南的图书烧个精光,在当时所有的书籍都是手抄本,多为孤本善本,今只余萧绎所著的《金楼子》一种。此次浩劫,令人扼腕。
第六次灾厄: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皆好书籍,致力于图书收集。隋炀帝出游,书籍也携带前往。
后宇文化及广陵起兵,图书损失不少。
第七次灾厄:唐太宗李世民提倡文事,至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为大唐文化的安定繁荣时期,大批典籍得到了妥善的收集整理。玄宗创立的集贤院,将文化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对应经史子集。
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盛唐藏书遭到大量破坏。
第八次灾厄: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开始了文化典籍的修复工作。
僖宗李漼年间,黄巢之乱,皇室藏书再遭损毁。
第九次灾厄:北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徽宗赵佶宣和年间,皇室好文,文化为之一兴,在国家的致力收集下,藏书量大增。
钦宗赵桓靖康年间,金人入侵,大批文化典籍再次遭遇浩劫。
第十次灾厄:南宋,北人偏安,加之印刷术的兴盛,福建等地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在孝宗赵昚淳熙、宁宗赵扩嘉定年间,藏书又大量增加。
理宗赵昀绍定年间,元兵南下,再成灾难。
这里没有元朝后来的事,纸质书籍的命运更差。我辈所知,起码清朝的文字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年浩劫,电脑网络,使得纸质书的地位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说完这些,刘教授长叹一声,颇有屈原投江前的凄凉与哀婉,说道:“这就是古书的命运啊,厄运多变---‘水火兵虫’被古人认为是书的‘四厄’,其实也是很多藏书家的‘四厄’。近百余年来,众多藏家前仆后继,聚书散书,大藏家倒下去了,藏书楼垮掉了,一些新兴的藏书家却不断涌现,直至今天。”
“实则,正是由于这些逝去的和新兴的藏书家节衣缩食倾囊购书,并尽心保护和刊刻传播,才使得古代的典籍历经劫难而犹能保持荣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藏书家的存在,就等同于古书的‘保护神’,等同于文化传递的‘使者’,是他们的爱心藏书,才让我们多一种机缘来体味‘耕读传家’‘子孙永宝’的含意。因此,每一个藏家都是伟大的,是高尚的,是值得人敬佩和歌颂的……百年之后,我们也许埋入了黄土地,可是那些真正的藏家,却会被那些古书记载着,永垂不朽,乃至流芳百世……”
听完刘教授这一席话,所有人都“痴了”。
没错,是感动,是莫名的感动!心中那道被情感充盈着的阀门,被打开了。
原本的热血沸腾,原本的激动,从这一刻升华到了感动。
为什么藏书?
原来我们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美好的文化传统,是在传播知识,我们是古书的“保护神”,是传递和文化的“光明使者”,我是伟大的,是骄傲的,是值得自豪的!
林逸也被刘教授这番话感动的心中唏嘘,明显,这是做过功课呀!
看起来自己给的佣金抽成还太少了,能够说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言语,不愧是教授级的藏家。
林逸心中,大大地写了一个“服”字。
……
当然,煽情的事儿办完,接下来就要再接再厉办正事儿了。
趁着大家还都沉浸在作为伟大藏家美好的遐思中,林逸宣布,“第三部宋版书拍卖开始---!”
沉浸在感动中的众人,好不容易被林逸的这句话拉了回来。
现实是残酷的,因为激烈的竞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收拾好心情,作为金陵四大藏家的陆三爷首先摆正情绪,对着林逸说道:“林逸啊,你说开始那就开始吧。就按照刚才所说的,你把书取出来,然后我们先看一看,你出个让人可以接受的底价,我们四位开始互相加价竞拍,最后谁加价最高,这部书就是谁的。”
这时刚刚赢了一句的张四爷开口了,说道:“另外我再提一点建议---加价也可以,不过要玩就玩大点,免得我出100万,你才加100块……为了防止这种鬼祟的加价方法,我看这次竞拍最少加价要达到20万,你们看可否?”
说完这话,张四爷就用目光撒了一眼其他藏家。
丁七爷和冯五爷一起道:“这个不用你说,我们也要提出的,大家既然一起竞拍,就玩大点,有气魄点,不要再婆婆妈妈,什么多出来10万,7,8万……就以20万为筹码,以此类推!”
林逸莞尔,原本他想要营造一种关系友善的竞拍,可惜大家看起来是水火不容。
作为见证人和看客的那些其他藏家则一个个唯恐竞争不够激烈地点头称赞道:“这样才对嘛!大家有都不是没钱,一次才加那么一两万,十来万,实在连我们都看不下去。”
见此,林逸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事情对自己太有利,自己要是在开口拒绝,那不是虚伪就是傻瓜。
所以他直接招呼刘教书,“把第三部宋版书取出来!”
刘教授似乎已经习惯了林逸的命令,就见他戴着洁白的手套,稍作整顿,就从一处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部古书来。
在这部书被取出来之前,大家就开始纷纷猜测了。有鉴于前两部宋版书都是宋代时期给儿童启蒙的基础读物,一部《千字文》,一部《百家姓》,算是彻底洗刷了大家对宋版书的认识。所以大家就忍不住猜测,接下来这部书会不会和前面那两部一样,也是什么儿童启蒙读物什么的。
不过这不太可能吧,宋代的儿童启蒙读物怎么会集中一块儿拍卖,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惊奇了。要知道,宋版书想要遇到一本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是一个系列中的三种。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的时候,刘教授俨然已经把那部古书放到了扫描仪下面。
这次装裹这部书的是一个鹅黄锦缎书函,也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书函显得有些老旧,斑驳,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磨破,露出里面的纸板。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书函上面竟然绣有“龙凤呈祥”的图案,这在书函上面可是少有的,除非是某家结婚,或者有大喜之事,才会这般特意安排。比如说结亲时以古籍作为彩礼……好奇心被勾起,人们就忍不住急忙去看这部古籍的书名---
只见扫描仪连接的大屏幕,很快就显现出这部古书的名字,众人一看,彻底愕然,因为这部书竟然是---《三字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