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康大忽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吴王曾纪泽派曾广孝摆平了朝鲜,这时,统一中国的机会很快也来了,因为康有为康大忽悠来了!
那日,曾纪泽正在吴王府邸休息,詹天佑带康有为来拜访,他俩都是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地道的老乡。
康有为和詹天佑交谈时,知道吴王曾纪泽思想开放,正准备在吴国推行君主立宪的改革,颁布《宪法》,便兴冲冲赶来求拜访,想推销一下自己,加入吴王府的幕僚。
曾纪泽这时见日本人已经推行了宪政,吴国这时经过二十年的重商发展,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想推行君主立宪。不管好名还是恶名,康有为在历史上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便接见了他。
吴王曾纪泽在客厅接见了詹天佑和康有为,行完礼,詹天佑给曾纪泽介绍康有为:“这是詹某的老乡,五六岁时开始读四书,到十岁便知曾文公之伟业,而有慷慨远志矣。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更难得的是,他广泛涉猎《海国图志》、《瀛环志略》,阅大量泰西书籍,志在维新救国,老乡们称之为康南海。”
以家乡名来称呼一个人名,在这个时代那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吴王曾纪泽看了一眼“康南海”,他这个时候还很年轻,身材中等,其貌不扬,戴着瓜皮帽,留着一把稀疏的八字胡,穿一身灰色长袍。
康有为给吴王曾纪泽行跪拜礼,坐定之后,便滔滔不绝讲起他的变法之道,他的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说快了曾纪泽都听不太清,为示礼貌,曾纪泽还是让康有为畅所欲言。
康有为开门见山道:“吴王,当今中国贫弱,内忧外患,非变法不可救世也!”
吴王曾纪泽点点头,说:“你说得对,固知法当变,关键在如何变。”
康有为说:“变,在于人而非物也;变,在于心而非在于迹;故变法在于变人、变心。”
康有为在历史上能忽悠光绪皇帝变法,口才果然不错,一连串的排比如连珠炮,噼里啪啦很容易就把人忽悠进去。
但吴王曾纪泽作为穿越者,毕竟洞察未来大势,听了康有为的话,淡定地问:“人心隔肚皮,恐怕没那么容易变吧,二百年之法能遽变乎?如果守旧大臣反对当如何?”
康有为面不改色道:“若守旧大臣反对,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可变矣。”
吴王曾纪泽一听,这后生好大的口气,一品大员吴国总共也没多少,杀哪几个?他沉默不语。
康有为继续慷慨陈词:“变法三年,吴国可以自立,一反掌间,欧美之新文明皆在我矣。”
曾纪泽一听,这牛皮吹得够大,道:“孔家儒文化在中国盛行几千年,岂是反掌之间就能变的?吴国现在虽然商人崛起,但乡绅也很多,欧美之文明如何落地?难道你杀得尽天下乡绅吗?”
康有为对曰:“可以托古改制,在孔学的旧瓶中,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打破夷夏之分,实现君主宪政,世界大同。”
吴王曾纪泽听到这,就知道历史上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了,中国的悲剧,就出在康有为这种不切实际的文人涉政上,缺少基本的政治常识,托古改制,早在西汉末年,王莽就试验过了。王莽当了实权皇帝都没干成的事,光绪皇帝这虚君如何干得成?
曾纪泽耐着性子问康有为:“你说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康有为一脸憧憬解释道:“在大同社会,没有贵贱,没有贫富,没有家庭,没有夫妇,男女同居一年就可以换人,没有司狱,没有财产,没有污吏,没有外交,没有军备,没有战争……”
“哼!可以了。”曾纪泽彻底明白了,康有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大同,缔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人所能想到的好事,康有为都在大同社会里想到了,而人能做的坏事,康有为则统统不考虑。
“世上通往天堂之路,在现实中往往通往地狱”,听康有为解释完大同世界,曾纪泽知道康有为连宪政是什么都不知道,宪政民主、君主立宪,他更是不可能懂,于是起身送客,道:“宪政绝非你想的大同世界,天下怎么可能实现大同?就像人得病有千万种,如果都同吃一种药,你觉得会如何?天下大同,人人去做你这样慷慨激昂的书生,没有屠夫,我们哪来肉吃?没有渔民,我们哪来的鱼吃?说句不好听的,没有倒夜壶的,你家里整天都会臭哄哄的!你说的大同社会,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
康有为没想到曾纪泽懂宪政,问道:“吴王你不是要搞君主立宪么?”
曾纪泽一想,也罢,不妨给这半吊子的书生上一课,道:“本王要的君主立宪,跟你说的大同社会绝对不一样。强国富民之道,乃在于办洋务强工商之本,练新兵强天下之势,兴教育启万民之智,变旧法成天下之治。变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一步步来,不可能速变,日本明治维新,也是过了二十多年才有宪法!中国的农民多,对他们来说,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国民现在百分之八九十是文盲,我主张的宪政,是要先搞民生,再搞民主,我会先办洋务,次练新兵,再兴教育,最后才逐步变法!”
康有为表示不同意,道:“办洋务不过是袭取西人皮毛,补苴罅漏,弥缝蚁穴,根本是‘变事’,非‘变法’可言。单讲西国枪炮之势力,必然失败。”
吴王曾纪泽反驳康有为说:“事都变不了,谈何变法?太史公两千多年前就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大潮,乃是商业,这天下将来必是商人的天下,必是工业文明的世界。本王如果不建强大的舰队,日本人早打到南京来了,你还有时间坐在这高谈阔论?你须知变法,也须有一定物质作为依托,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急于求成,难免噎死!本王建议你看看今天的《申报》,上面有一篇洋人牧师李提摩太的文章,也是讲如何强国的,看看你要效仿的洋人,如何建议中国改革。你退下吧,回去好好想一想。”
李提摩太那天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本来是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日贫一日,田亩如故,工程如故,虽有片长薄技,往往嗟谋生之拙,无他,皆由在上者未克举养民,发展经济。如何使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呢?开矿、设厂、修铁路、办邮政、开设银行、改革币制、垦荒、通商等,而尤其以修铁路和通商最为重要,最好能广开海口,遍筑铁路,铁路马路通行,则货物流通,岁省无穷之运费,居者行者,皆获大益,买者卖者,无一偏枯矣。”
吴王府的仆人给康有为送上这份报纸,康有为看完李提摩太的文章,大怒,拂袖而去,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康某人是不会放弃我的大同梦想的!”
这场面搞得詹天佑极为尴尬,吴王曾纪泽认定历史上的康大圣人其实就是康大忽悠,也不进行挽留,道:“恕不远送!”
康有为见吴王曾纪泽不待见他,还是很有骨气的,一怒之下从南到北,投靠满清,继续鼓吹他的变法。
康有为跑到了满清的京城,忽悠别人去了,他的运气比较好,通过通过珍妃的表兄介绍,联系上了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刚才老家回朝,一口气兼任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户部尚书并会办军务,表面上在朝廷上的地位超过了李鸿章。
康有为那天拿着李提摩太的文章,改了一下,投拜贴到翁同龢门下。
在文章中,康有为建议满清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强调将军务、关税、考试、币制、邮政、军工、铁路、电报等,合全国之权,收归朝廷;除开设中国传统的经学知识外,还开设各种新学,诸如文事、武备、天文、地理、算学、格致、化学、农学、商学、工学、万国史学、万国公法,以及各种要学。
翁同龢看了康有为的拜帖,大为赞赏,找了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刘坤一等重臣联署此折,上奏光绪皇帝。
这些强国的建议,刚亲政的光绪皇帝看后,耳目一新,他太年轻了,夜不能寐,恨不得马上召见康有为,变法维新。
李鸿章也支持康有为,还到颐和园求见慈禧太后,历陈变法改革之要义,将此折的内容据实禀告,慈禧太后的思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保守,不然她不会一直支持李鸿章办洋务,只要没有触及慈禧太后的威权统治,她还是比较乐意支持维新强国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的汇报,尤其对第一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感兴趣。不过她想摸清李鸿章的态度,命李莲英将一位保守大臣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然后说:“这阵子哀家是听到一些风声,朝中大臣对维新态度不一,甚至有人到哀家这来进谗言,说李中堂你都快变成‘新党’了!”
慈禧口中说的“新党”,即是支持维新强国的大臣,因为大都和光绪皇帝走得近,差不多等同于“帝党”,李鸿章看了弹劾他的折子,面不改色,道:“臣主洋务已二十余载,推进缓慢,窃以为变法折子针砭时弊,正中革新之要害。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新党,臣无可逃,实是新党!”
李鸿章如此力挺新党,实属罕见,慈禧见李鸿章的话说到这份上,便同意维新。
光绪皇帝得知慈禧的态度,大喜,马上破例召见了康有为。
康有为也很激动,他一下子飞黄腾达。
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
那天,康有为的虎头官靴,啪啪踩在养心殿坚硬的玉石路面,跨过蠡斯门,走到第四步,就远远看见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方亭,亭中立了一圆形石桌,四张石凳,光绪皇帝神情严肃地坐中间。
光绪皇帝就住在这养心殿里,这次召见康有为,因为守旧大臣的阻挠,变成了非正式见面。
亭子里只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
假山上的泉水汩汩流下,“咚咚”落到鹅卵石构筑的池中,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影子在水里晃动。
康有为一行完礼,光绪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汝有何办法可以强国?”
对光绪皇帝而言,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十年。
从他懂事时起,光绪皇帝就谨记着“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的大清祖训,中国大片的大好山河被列强瓜分他却难以收回,仅沙俄一国,占中国的国土,就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六分之一个中国;英国占领缅甸;法国虽然在越南战败,但亡我之心不死……大清国的版图,由大大的“海棠叶”被列强贪婪地啃得体无完肤,而且吴国还自立了,如今没有一个人像少年光绪皇帝这样,迫切想要知道强国之策。
但这个问题,实在高度抽象,难以回答。康有为深吸一口气,他知道,面对这样一个皇帝,要想回答如何强国这样高度抽象的问题,绝不能开门见山给他君主立宪,而要讲究策略:光绪皇帝还年少,正处于爱做梦的年纪,要给他一个真实的梦境打动他,也就是说,要给他一个强国之梦,一个君临天下之梦!
康有为于是直视光绪皇帝的眼睛,没有回答光绪皇帝的问题,而是面带喜悦之色:“臣昨晚做了一个梦。”
光绪皇帝奇怪地问康有位:“爱卿,是什么梦?”
康有位看光绪皇帝已经上钩,便滔滔不绝忽悠起来:“臣梦见皇上登上泰山之巅,鞭执天下,万邦来朝,泰西诚服,成为王中之王!臣梦见皇上指挥着千军万马,还有坚船利炮,将祖宗之土,北扩莫斯科,东到东京,西吞欧美!臣梦见皇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四万万国人美其服,甘其食,乐其居,万世太平由皇上开启。”
说到最后,康有为自己都两眼放光,光绪皇帝却黯然叹气,因为在宫里,慈禧西宫里的太监们都不太把他当回事。光绪皇帝于是赶紧问康有为:“这梦该如何实现?”
时机已到,康有为便跟光绪皇帝讲起具体的变法措施,说到最后,好像连自己也信了:变法三年,他很快就不仅能让大清国赶上吴国,还能赶超英美。(未完待续。)
吴王曾纪泽派曾广孝摆平了朝鲜,这时,统一中国的机会很快也来了,因为康有为康大忽悠来了!
那日,曾纪泽正在吴王府邸休息,詹天佑带康有为来拜访,他俩都是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地道的老乡。
康有为和詹天佑交谈时,知道吴王曾纪泽思想开放,正准备在吴国推行君主立宪的改革,颁布《宪法》,便兴冲冲赶来求拜访,想推销一下自己,加入吴王府的幕僚。
曾纪泽这时见日本人已经推行了宪政,吴国这时经过二十年的重商发展,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想推行君主立宪。不管好名还是恶名,康有为在历史上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便接见了他。
吴王曾纪泽在客厅接见了詹天佑和康有为,行完礼,詹天佑给曾纪泽介绍康有为:“这是詹某的老乡,五六岁时开始读四书,到十岁便知曾文公之伟业,而有慷慨远志矣。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更难得的是,他广泛涉猎《海国图志》、《瀛环志略》,阅大量泰西书籍,志在维新救国,老乡们称之为康南海。”
以家乡名来称呼一个人名,在这个时代那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吴王曾纪泽看了一眼“康南海”,他这个时候还很年轻,身材中等,其貌不扬,戴着瓜皮帽,留着一把稀疏的八字胡,穿一身灰色长袍。
康有为给吴王曾纪泽行跪拜礼,坐定之后,便滔滔不绝讲起他的变法之道,他的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说快了曾纪泽都听不太清,为示礼貌,曾纪泽还是让康有为畅所欲言。
康有为开门见山道:“吴王,当今中国贫弱,内忧外患,非变法不可救世也!”
吴王曾纪泽点点头,说:“你说得对,固知法当变,关键在如何变。”
康有为说:“变,在于人而非物也;变,在于心而非在于迹;故变法在于变人、变心。”
康有为在历史上能忽悠光绪皇帝变法,口才果然不错,一连串的排比如连珠炮,噼里啪啦很容易就把人忽悠进去。
但吴王曾纪泽作为穿越者,毕竟洞察未来大势,听了康有为的话,淡定地问:“人心隔肚皮,恐怕没那么容易变吧,二百年之法能遽变乎?如果守旧大臣反对当如何?”
康有为面不改色道:“若守旧大臣反对,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可变矣。”
吴王曾纪泽一听,这后生好大的口气,一品大员吴国总共也没多少,杀哪几个?他沉默不语。
康有为继续慷慨陈词:“变法三年,吴国可以自立,一反掌间,欧美之新文明皆在我矣。”
曾纪泽一听,这牛皮吹得够大,道:“孔家儒文化在中国盛行几千年,岂是反掌之间就能变的?吴国现在虽然商人崛起,但乡绅也很多,欧美之文明如何落地?难道你杀得尽天下乡绅吗?”
康有为对曰:“可以托古改制,在孔学的旧瓶中,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打破夷夏之分,实现君主宪政,世界大同。”
吴王曾纪泽听到这,就知道历史上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了,中国的悲剧,就出在康有为这种不切实际的文人涉政上,缺少基本的政治常识,托古改制,早在西汉末年,王莽就试验过了。王莽当了实权皇帝都没干成的事,光绪皇帝这虚君如何干得成?
曾纪泽耐着性子问康有为:“你说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康有为一脸憧憬解释道:“在大同社会,没有贵贱,没有贫富,没有家庭,没有夫妇,男女同居一年就可以换人,没有司狱,没有财产,没有污吏,没有外交,没有军备,没有战争……”
“哼!可以了。”曾纪泽彻底明白了,康有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大同,缔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人所能想到的好事,康有为都在大同社会里想到了,而人能做的坏事,康有为则统统不考虑。
“世上通往天堂之路,在现实中往往通往地狱”,听康有为解释完大同世界,曾纪泽知道康有为连宪政是什么都不知道,宪政民主、君主立宪,他更是不可能懂,于是起身送客,道:“宪政绝非你想的大同世界,天下怎么可能实现大同?就像人得病有千万种,如果都同吃一种药,你觉得会如何?天下大同,人人去做你这样慷慨激昂的书生,没有屠夫,我们哪来肉吃?没有渔民,我们哪来的鱼吃?说句不好听的,没有倒夜壶的,你家里整天都会臭哄哄的!你说的大同社会,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
康有为没想到曾纪泽懂宪政,问道:“吴王你不是要搞君主立宪么?”
曾纪泽一想,也罢,不妨给这半吊子的书生上一课,道:“本王要的君主立宪,跟你说的大同社会绝对不一样。强国富民之道,乃在于办洋务强工商之本,练新兵强天下之势,兴教育启万民之智,变旧法成天下之治。变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一步步来,不可能速变,日本明治维新,也是过了二十多年才有宪法!中国的农民多,对他们来说,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国民现在百分之八九十是文盲,我主张的宪政,是要先搞民生,再搞民主,我会先办洋务,次练新兵,再兴教育,最后才逐步变法!”
康有为表示不同意,道:“办洋务不过是袭取西人皮毛,补苴罅漏,弥缝蚁穴,根本是‘变事’,非‘变法’可言。单讲西国枪炮之势力,必然失败。”
吴王曾纪泽反驳康有为说:“事都变不了,谈何变法?太史公两千多年前就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大潮,乃是商业,这天下将来必是商人的天下,必是工业文明的世界。本王如果不建强大的舰队,日本人早打到南京来了,你还有时间坐在这高谈阔论?你须知变法,也须有一定物质作为依托,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急于求成,难免噎死!本王建议你看看今天的《申报》,上面有一篇洋人牧师李提摩太的文章,也是讲如何强国的,看看你要效仿的洋人,如何建议中国改革。你退下吧,回去好好想一想。”
李提摩太那天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本来是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日贫一日,田亩如故,工程如故,虽有片长薄技,往往嗟谋生之拙,无他,皆由在上者未克举养民,发展经济。如何使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呢?开矿、设厂、修铁路、办邮政、开设银行、改革币制、垦荒、通商等,而尤其以修铁路和通商最为重要,最好能广开海口,遍筑铁路,铁路马路通行,则货物流通,岁省无穷之运费,居者行者,皆获大益,买者卖者,无一偏枯矣。”
吴王府的仆人给康有为送上这份报纸,康有为看完李提摩太的文章,大怒,拂袖而去,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康某人是不会放弃我的大同梦想的!”
这场面搞得詹天佑极为尴尬,吴王曾纪泽认定历史上的康大圣人其实就是康大忽悠,也不进行挽留,道:“恕不远送!”
康有为见吴王曾纪泽不待见他,还是很有骨气的,一怒之下从南到北,投靠满清,继续鼓吹他的变法。
康有为跑到了满清的京城,忽悠别人去了,他的运气比较好,通过通过珍妃的表兄介绍,联系上了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刚才老家回朝,一口气兼任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户部尚书并会办军务,表面上在朝廷上的地位超过了李鸿章。
康有为那天拿着李提摩太的文章,改了一下,投拜贴到翁同龢门下。
在文章中,康有为建议满清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强调将军务、关税、考试、币制、邮政、军工、铁路、电报等,合全国之权,收归朝廷;除开设中国传统的经学知识外,还开设各种新学,诸如文事、武备、天文、地理、算学、格致、化学、农学、商学、工学、万国史学、万国公法,以及各种要学。
翁同龢看了康有为的拜帖,大为赞赏,找了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刘坤一等重臣联署此折,上奏光绪皇帝。
这些强国的建议,刚亲政的光绪皇帝看后,耳目一新,他太年轻了,夜不能寐,恨不得马上召见康有为,变法维新。
李鸿章也支持康有为,还到颐和园求见慈禧太后,历陈变法改革之要义,将此折的内容据实禀告,慈禧太后的思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保守,不然她不会一直支持李鸿章办洋务,只要没有触及慈禧太后的威权统治,她还是比较乐意支持维新强国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的汇报,尤其对第一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感兴趣。不过她想摸清李鸿章的态度,命李莲英将一位保守大臣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然后说:“这阵子哀家是听到一些风声,朝中大臣对维新态度不一,甚至有人到哀家这来进谗言,说李中堂你都快变成‘新党’了!”
慈禧口中说的“新党”,即是支持维新强国的大臣,因为大都和光绪皇帝走得近,差不多等同于“帝党”,李鸿章看了弹劾他的折子,面不改色,道:“臣主洋务已二十余载,推进缓慢,窃以为变法折子针砭时弊,正中革新之要害。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新党,臣无可逃,实是新党!”
李鸿章如此力挺新党,实属罕见,慈禧见李鸿章的话说到这份上,便同意维新。
光绪皇帝得知慈禧的态度,大喜,马上破例召见了康有为。
康有为也很激动,他一下子飞黄腾达。
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
那天,康有为的虎头官靴,啪啪踩在养心殿坚硬的玉石路面,跨过蠡斯门,走到第四步,就远远看见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方亭,亭中立了一圆形石桌,四张石凳,光绪皇帝神情严肃地坐中间。
光绪皇帝就住在这养心殿里,这次召见康有为,因为守旧大臣的阻挠,变成了非正式见面。
亭子里只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
假山上的泉水汩汩流下,“咚咚”落到鹅卵石构筑的池中,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影子在水里晃动。
康有为一行完礼,光绪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汝有何办法可以强国?”
对光绪皇帝而言,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十年。
从他懂事时起,光绪皇帝就谨记着“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的大清祖训,中国大片的大好山河被列强瓜分他却难以收回,仅沙俄一国,占中国的国土,就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六分之一个中国;英国占领缅甸;法国虽然在越南战败,但亡我之心不死……大清国的版图,由大大的“海棠叶”被列强贪婪地啃得体无完肤,而且吴国还自立了,如今没有一个人像少年光绪皇帝这样,迫切想要知道强国之策。
但这个问题,实在高度抽象,难以回答。康有为深吸一口气,他知道,面对这样一个皇帝,要想回答如何强国这样高度抽象的问题,绝不能开门见山给他君主立宪,而要讲究策略:光绪皇帝还年少,正处于爱做梦的年纪,要给他一个真实的梦境打动他,也就是说,要给他一个强国之梦,一个君临天下之梦!
康有为于是直视光绪皇帝的眼睛,没有回答光绪皇帝的问题,而是面带喜悦之色:“臣昨晚做了一个梦。”
光绪皇帝奇怪地问康有位:“爱卿,是什么梦?”
康有位看光绪皇帝已经上钩,便滔滔不绝忽悠起来:“臣梦见皇上登上泰山之巅,鞭执天下,万邦来朝,泰西诚服,成为王中之王!臣梦见皇上指挥着千军万马,还有坚船利炮,将祖宗之土,北扩莫斯科,东到东京,西吞欧美!臣梦见皇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四万万国人美其服,甘其食,乐其居,万世太平由皇上开启。”
说到最后,康有为自己都两眼放光,光绪皇帝却黯然叹气,因为在宫里,慈禧西宫里的太监们都不太把他当回事。光绪皇帝于是赶紧问康有为:“这梦该如何实现?”
时机已到,康有为便跟光绪皇帝讲起具体的变法措施,说到最后,好像连自己也信了:变法三年,他很快就不仅能让大清国赶上吴国,还能赶超英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