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不是滋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传言纷纷,人都是好奇心重的动物,一传十,十传百,这李公麟为玉玲珑画画的事情一传出去,那就更绘声绘色了。这下好了,玉玲珑的芳名,可是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这个时代的花魁,名声可是一diǎn都不输后世的明星的!
这事最终还传到了陆承启耳中,他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把那李公麟叫去问了一声:“你小子画的是玉玲珑吗?啧啧,小小年纪,就这么不老实了!”
李公麟一脸苦笑:“陛下也信谣言?臣出生舒州,前不久才第一次到长安,哪里知道什么玉玲珑!臣画的,不过是……不过是……”
陆承启暗自好笑,知道他心中是有一位佳人的。在情理上,陆承启还是信他的,可没办法,原本与花月楼无关的制科考试,玉玲珑的芳名又一次传遍了长安,不得不说这真是歪打正着。
也许是花边新闻,世人都爱看。这不,王旁正拿着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这可是亲历其中,不比临川啊!”
王安石正拿着一本《尚书》从屋子里出来,一眼就看到不务正业的王旁,不由得眉头一皱,喝道:“旁儿,叫你读书,你在做什么?”
王旁见了王安石,那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从头畏缩到脚,吱吱唔唔道:“爹爹,孩……孩儿在想,为何陛下的制科没有茶道,要是考茶道的话,孩儿绝不会给爹爹丢脸的!”
“茶道茶道,一天到晚就知道喝茶!”王安石没好气地说道。
王旁辩解道:“爹爹,这制科可比科举好考多了,便是十五岁的,都能授个从八品的小官。这科举一途,便是前六名,也未必脱离得了那十品官。为何爹爹不去考那才可治国科?若是爹爹去考的话,就没那些人什么事了!”
王安石一愣,心中也有diǎn不是滋味。他先前以为太原王家的关系,竟半生蹉跎,没得半寸功名。好不容易取得科举资格了,又不屑于什么制科,想凭借着进士一科一鸣惊人。他对自己有信心,也有这个实力。可不曾想到,他看不起的制科,竟比正规的恩科授予的官职还大!这样一来,心中怎么能平衡?
王旁说开了之后,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意思:“陛下亲封这些制科出身的举子,正是因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依孩儿所见,陛下推行十品官制,肯定有人丢官的。这吏部可能没有这么多后备人选,所以才特意开了制科。过了这阵子后,制科恐怕就不开了。不常开的制科,授予的官职大些,也说得过去……”
“行了,这不是你关心的事,快去温书!”王安石板着脸,回到了屋里。王旁被他喝了这一句,嘴上嘟哝两句,还是迫不得已地强打精神,拿起了那本《孟子》,一字一句地摇头晃脑读了起来。
“三哥,旁儿说得也有道理!”王安上似乎在一旁,听到了他们父子对话,忍不住如此说道。
王安石叹了一声,说道:“事已至此,追悔无益。不如再写多两篇策论,好好琢磨一番应考技巧方是。”
王安上diǎn了diǎn头,说道:“三哥策论,一直是出类拔萃的。要是发挥得当,殿试六甲不是问题。只要三哥能高中,对王家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王安石似乎担着重担一样,心不在焉地应了两声:“我们兄弟四人,怎么都要高中一个,不然就在长安不回临川了……”
“三哥,依我看,这圣上性子跳脱,出的试题应当也是稀奇古怪。不如选些未曾写过的怪异题目,我等做篇试论?”一旁的王安国如是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的主考官说是参政知事王彦博,可实际上的命题人却是当今天子。一个年方十八的小皇帝,能选出什么好题目来?无非是一些怪异的,荒诞的题目,要举子们强行做论罢了。
说到这文彦博,也是个烈烈忠臣。传言其在血染金銮殿一案上,竟舍命相守,要与小皇帝共存亡。这样的臣子,小皇帝不瞎眼的话,肯定会重用的。文彦博舍命一搏,也算是搏出个大好前程来。这不,陆承启为了补偿他,竟越过了一众提名,直接选派他作为此次恩科主考官。这种信号一放出来,就知道小皇帝意属他很久了,要进一步栽培他,为他打下政治根基。不然的话,这恩科的主考官,怎么都轮不到他做的。
很多和文彦博差不多资历的官员,都暗自后悔,当初没有坚定地守在大庆殿中,不然的话,起码能在这次恩科中,捞个巡考啊、副考官来做做。这样一来,也算是分了杯羹,为自己攒了些门生故吏。
原先很担忧的内阁首辅徐崇光,听闻此次主考官是文彦博后,登时放下心来。这文彦博是个忠臣不假,可他也算是文武双全,曾经率兵平定过王则造反。就是这一条,在大顺的资历中,就做不得文官dǐng端了。现在的文官dǐng端,除了内阁首辅,还有谁?所以徐崇光不怕文彦博,因为对手先天不足。
不管是主考官颁布,还是制科大授官职,都在大顺境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自大顺立朝百年来,何曾有过一次科举,同开制科,制科出身的举子被授予的官职还大过进士科,明经科的?这样一来,不就是等于颠覆了科举的传统吗!
不过制科不是常开科目,才没有引起更大的问题。不然的话,愤怒的举子们可能连贡院都掀翻了。凭什么我们寒窗苦读十数载圣贤书,竟比不过一些“旁门左道”?文人闹起事来,可不比寻常。虽不至于出人命,可朝廷会因此失了人心。人心是最根本的资源,毕竟辽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高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要是丢了正统的地位,这些人才一怒之下投了敌国,那乐子就大了。
陆承启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授予的官职,一般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有一定职权,但不是什么县令啊、通判啊之类的职官,也在举子们的接受范围内。文人是要优待,但不能放任。陆承启觉得,在这个朝代做官真是太幸福了,先前连个监督都没有,想贪多少贪多少,只要打diǎn到位,雨露均沾,共同瓜分,就不虞会被人揭穿,官官相护就是如此来的。而且不用做事,政务什么的,手下的小吏做完了。他们每天就是去衙门diǎn个卯,露了脸,训斥几句话,就可以回家翘着二郎腿,数着贪来的钱财,搂着妾侍,花天酒地了。真个是拿皇帝来换,都不换!笑话,做皇帝起早摸黑的,还要操心国家大事,哪里有他们做官来得风流快活?
嘿嘿,自从陆承启掌权亲政之后,这个日子一去不复返咯!凭什么我做得像条狗一样,你却在享受?我可是皇帝啊!于是陆承启大笔一挥,监察司有了,贪官人头落地了,官场风气为之一清。陆承启觉得还不够,又推出了十品官制,新的政绩考核。做官是个铁饭碗?嘿嘿,你做得不好一样滚蛋!陆承启可没有什么优待文人的想法,这些文人,就是得寸进尺的最好典范!
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这不,上次春闱状元苏轼升官了,而且职位还不低,正八品的京畿县令。别看官只有正八品,这可是在天子脚下做县令,比其他县令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
传言纷纷,人都是好奇心重的动物,一传十,十传百,这李公麟为玉玲珑画画的事情一传出去,那就更绘声绘色了。这下好了,玉玲珑的芳名,可是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这个时代的花魁,名声可是一diǎn都不输后世的明星的!
这事最终还传到了陆承启耳中,他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把那李公麟叫去问了一声:“你小子画的是玉玲珑吗?啧啧,小小年纪,就这么不老实了!”
李公麟一脸苦笑:“陛下也信谣言?臣出生舒州,前不久才第一次到长安,哪里知道什么玉玲珑!臣画的,不过是……不过是……”
陆承启暗自好笑,知道他心中是有一位佳人的。在情理上,陆承启还是信他的,可没办法,原本与花月楼无关的制科考试,玉玲珑的芳名又一次传遍了长安,不得不说这真是歪打正着。
也许是花边新闻,世人都爱看。这不,王旁正拿着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这可是亲历其中,不比临川啊!”
王安石正拿着一本《尚书》从屋子里出来,一眼就看到不务正业的王旁,不由得眉头一皱,喝道:“旁儿,叫你读书,你在做什么?”
王旁见了王安石,那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从头畏缩到脚,吱吱唔唔道:“爹爹,孩……孩儿在想,为何陛下的制科没有茶道,要是考茶道的话,孩儿绝不会给爹爹丢脸的!”
“茶道茶道,一天到晚就知道喝茶!”王安石没好气地说道。
王旁辩解道:“爹爹,这制科可比科举好考多了,便是十五岁的,都能授个从八品的小官。这科举一途,便是前六名,也未必脱离得了那十品官。为何爹爹不去考那才可治国科?若是爹爹去考的话,就没那些人什么事了!”
王安石一愣,心中也有diǎn不是滋味。他先前以为太原王家的关系,竟半生蹉跎,没得半寸功名。好不容易取得科举资格了,又不屑于什么制科,想凭借着进士一科一鸣惊人。他对自己有信心,也有这个实力。可不曾想到,他看不起的制科,竟比正规的恩科授予的官职还大!这样一来,心中怎么能平衡?
王旁说开了之后,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意思:“陛下亲封这些制科出身的举子,正是因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依孩儿所见,陛下推行十品官制,肯定有人丢官的。这吏部可能没有这么多后备人选,所以才特意开了制科。过了这阵子后,制科恐怕就不开了。不常开的制科,授予的官职大些,也说得过去……”
“行了,这不是你关心的事,快去温书!”王安石板着脸,回到了屋里。王旁被他喝了这一句,嘴上嘟哝两句,还是迫不得已地强打精神,拿起了那本《孟子》,一字一句地摇头晃脑读了起来。
“三哥,旁儿说得也有道理!”王安上似乎在一旁,听到了他们父子对话,忍不住如此说道。
王安石叹了一声,说道:“事已至此,追悔无益。不如再写多两篇策论,好好琢磨一番应考技巧方是。”
王安上diǎn了diǎn头,说道:“三哥策论,一直是出类拔萃的。要是发挥得当,殿试六甲不是问题。只要三哥能高中,对王家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王安石似乎担着重担一样,心不在焉地应了两声:“我们兄弟四人,怎么都要高中一个,不然就在长安不回临川了……”
“三哥,依我看,这圣上性子跳脱,出的试题应当也是稀奇古怪。不如选些未曾写过的怪异题目,我等做篇试论?”一旁的王安国如是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的主考官说是参政知事王彦博,可实际上的命题人却是当今天子。一个年方十八的小皇帝,能选出什么好题目来?无非是一些怪异的,荒诞的题目,要举子们强行做论罢了。
说到这文彦博,也是个烈烈忠臣。传言其在血染金銮殿一案上,竟舍命相守,要与小皇帝共存亡。这样的臣子,小皇帝不瞎眼的话,肯定会重用的。文彦博舍命一搏,也算是搏出个大好前程来。这不,陆承启为了补偿他,竟越过了一众提名,直接选派他作为此次恩科主考官。这种信号一放出来,就知道小皇帝意属他很久了,要进一步栽培他,为他打下政治根基。不然的话,这恩科的主考官,怎么都轮不到他做的。
很多和文彦博差不多资历的官员,都暗自后悔,当初没有坚定地守在大庆殿中,不然的话,起码能在这次恩科中,捞个巡考啊、副考官来做做。这样一来,也算是分了杯羹,为自己攒了些门生故吏。
原先很担忧的内阁首辅徐崇光,听闻此次主考官是文彦博后,登时放下心来。这文彦博是个忠臣不假,可他也算是文武双全,曾经率兵平定过王则造反。就是这一条,在大顺的资历中,就做不得文官dǐng端了。现在的文官dǐng端,除了内阁首辅,还有谁?所以徐崇光不怕文彦博,因为对手先天不足。
不管是主考官颁布,还是制科大授官职,都在大顺境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自大顺立朝百年来,何曾有过一次科举,同开制科,制科出身的举子被授予的官职还大过进士科,明经科的?这样一来,不就是等于颠覆了科举的传统吗!
不过制科不是常开科目,才没有引起更大的问题。不然的话,愤怒的举子们可能连贡院都掀翻了。凭什么我们寒窗苦读十数载圣贤书,竟比不过一些“旁门左道”?文人闹起事来,可不比寻常。虽不至于出人命,可朝廷会因此失了人心。人心是最根本的资源,毕竟辽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高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要是丢了正统的地位,这些人才一怒之下投了敌国,那乐子就大了。
陆承启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授予的官职,一般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有一定职权,但不是什么县令啊、通判啊之类的职官,也在举子们的接受范围内。文人是要优待,但不能放任。陆承启觉得,在这个朝代做官真是太幸福了,先前连个监督都没有,想贪多少贪多少,只要打diǎn到位,雨露均沾,共同瓜分,就不虞会被人揭穿,官官相护就是如此来的。而且不用做事,政务什么的,手下的小吏做完了。他们每天就是去衙门diǎn个卯,露了脸,训斥几句话,就可以回家翘着二郎腿,数着贪来的钱财,搂着妾侍,花天酒地了。真个是拿皇帝来换,都不换!笑话,做皇帝起早摸黑的,还要操心国家大事,哪里有他们做官来得风流快活?
嘿嘿,自从陆承启掌权亲政之后,这个日子一去不复返咯!凭什么我做得像条狗一样,你却在享受?我可是皇帝啊!于是陆承启大笔一挥,监察司有了,贪官人头落地了,官场风气为之一清。陆承启觉得还不够,又推出了十品官制,新的政绩考核。做官是个铁饭碗?嘿嘿,你做得不好一样滚蛋!陆承启可没有什么优待文人的想法,这些文人,就是得寸进尺的最好典范!
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这不,上次春闱状元苏轼升官了,而且职位还不低,正八品的京畿县令。别看官只有正八品,这可是在天子脚下做县令,比其他县令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