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畑俊六的“锋”计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静悄悄的流逝,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众人的茶杯里的水也续了三次,已经没有茶叶味儿了。
冷锋坐在杨杰身边,这会儿不是正式的会议,所以,座次比较随意,还可以轻声的探讨。
除了李鹤龄对冷锋态度稍差,其他人对冷锋态度都还是不错的,孙振更是把冷锋当成子侄来看。
当听说冷锋做了杨杰的学生,他真是由衷的为他高兴,杨杰在军中威望和人脉可不是他能够比拟的。
有了杨杰这尊大人物护航,冷锋在军中必定会走的更远。
冷锋也知道,叫自己来,事情不大,就是研习判断日军下一步的动向,当然,还有就是等待武汉方面的电报。
综合南京和北平方面或的情报,从日军最近一段时间的动作看,这是要有大动作。
“根据可靠情报,华北日军第二军第10师团主力已经移至兖州,最近部队更是调动频繁,南下的意图十分明显,今天凌晨,一支日军便衣队,在莒县跟我战区第一游击队刘振东发生激战,经查明,很明显,日军已经开始对我部进行渗透侦查,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津浦路南线,也有发现,尤其是苏北地区,接到第二十四集团军报告,最近日军的便衣队活动十分频繁,敌人有可能从水网密布的苏中地区进攻徐州。”
“苏中地区水网密布,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行动,日军只要一动,其目的就暴露了。”
“嗯,苏中的河流水网会拖累日军的行军,反而会对我逐级抵抗造成有利的条件。”李德邻同意这个判断。
“冷师长,你们荣誉一师有没有此类的情报?”
“日军对我恨之入骨,自然少不了此类的刺探,不过,一般的日军便衣队进入我的防区,那是找死的行为,所以,全军覆没过几次后,他们便很少派便衣队进入我的防区了。”冷锋解释道。
“看起来,冷师长的反间谍工作做得十分不错嘛,有什么经验可以交流一下吗?”李鹤龄针对冷锋发问道。
“很简单,发动老百姓,每一个村设立一个观察员,每天汇报一次情况,日本人跟中国人还是非常容易区别的,我们编造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详尽的描述了中国人和日本的区别,只要记住几个要点,辨别出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的便衣,这并不难。”冷锋道。
“有这样的小册子,冷师长为什么不报告战区司令长官部,推广开来,这对全国抗战都是有极大价值的?”
“李副司令,我们总要实践之后才能判断是否有用吧,要是没有效果,我们就上报,到时候,您就不会这么说了。”冷锋也不是软柿子,谁想捏就能捏的,既然你跟我不对付,我也没必要给你脸。
“冷师长,有这样的好东西,还是不要藏私的好,对不对?”
“当然,只要对抗战有利,我冷锋绝不会不晓得民族大义,这份小册子,我已经带过来了,一会儿李长官派人去小楼,找我的情报处长巫小云去取就是了。”冷锋道,“不过小册子好用,那也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也不是放之皆准的道理。”
“这个我们都明白,只要能防住大部分的日军便衣就很不错了。”
“从这个态势看,日军最近很有可能会发动新的一轮攻击,华中日军元气大伤,即使补充援军,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攻必然采取谨慎的战术,而华北的日军就不同了,他们对我们十分了解,所以,华北日军一定会担任主攻,藤县,临沂是我徐州西北和东北的两大门户,所以,必须派遣重兵镇守。”
“李长官,我川军团守藤县没有问题,但能否再给我们添置一些重武器?”
“我再拨给你十挺重机枪和二十挺轻机枪,子弹十万发如何?”李德邻想了一下,藤县却是非常重要,川军的装备太低劣了,万一守不住,它身后的临城、枣庄一线就危险了。
“多谢李长官。”孙振感激道。
“都是为了抗日,感谢的话不必说了,川军还是很能打仗的,希望这一次能打好,为川军正名。”李德邻点了点头。
“请李长官放心,川军一定守好藤县!”孙振站起来,郑重的表态道。
“谁来守临沂?”
这个问题,冷锋一愕然,这什么情况,临沂还没有守军吗?
“要不让59军去吧,西北军善守。”李鹤龄提议道。
“嗯,荩忱的第59军战斗力不弱,我赞同让他去守临沂!”参谋长徐燕谋表示赞同。
“荩忱的部队刚刚在津浦路南线一场大战,是不是缓一缓?”
“谁也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南下,把部队开到临沂,边布防,边休整也是可以的。”副参谋长王鸿韶少将扶了一下鼻梁上的镜框说道。
“真吾老弟所言甚是,临沂现在只有一个地方保安团,兵力太单薄了,就算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撤下来,一旦日军第五师团南进,恐难抵挡。”
“李长官,您的意思呢?”
“我同意调59军守临沂,尽快上报武汉统帅部,命令即刻下达!”李德邻也是行事果决之人,既然有了决定,就不拖泥带水。
冷锋没有说话,战局虽然大的方向没有变化,可局部却产生了差异,别的不说,就说徐州会战之前的台儿庄大战,本来按照这个时间已经开始了,川军团守藤县没有变化,可原本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守临沂,现在换成了张荩忱的59军,当然,临沂中后期,张荩忱的59军也参与守临沂。
而第三军团驻防海州,原先是担忧日军可能从海州登陆,冷锋知道的历史,日军并非选择从海州登陆,但是现在就难说了。
日军在津浦路南线遭遇参半,一个野战师团几乎全部被歼灭,就算回到本土,恐怕也只能重建了。
这损失太大了,华中日军在江北并不占优势,尤其是津浦路,荣誉一师盘踞在哪里,日军想要突破,现在至少是没有可能的。
寻找另外的突破口并非没有可能,所以驻防海州的庞炳勋军团,李德邻暂时就不能随意动了。
就算日军不从海州登陆,庞兵团也可以作为预备队,策应苏北的第24集团军,防止日军从南通登陆,一路向北进攻徐州。
原先日军并没有重视苏北地区,原因很简单,只要打通津浦路,华中和华北连成一片,苏北地区就成了日军碗里的肉,到时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何况苏北地区没有日军看的上的目标,韩德勤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不过是江苏保安部队改编而来的,跟徐州地区集结的中国军队精锐,孰轻孰重,可想而知。
无论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还是张荩忱的第59军,这两支部队都原属西北军,临沂是台儿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庞炳勋虽然号称军团,但无论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要比59军差的多。
所以,选择59军要比第3军团保险一些,何况李长官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的还有冷锋的“愚人节”计划。
守住临沂,是“愚人节”计划的关键。
台儿庄是“愚人节”计划的战场,这跟他之前的设想在台儿庄打日军一个歼灭战的构想是一致的。
真以为构想一致,他也认为这是可行的,所以李长官心里盘算着,如何把战果扩大,冷锋提供的“愚人节”计划到底能否实施。
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稻田正纯见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寺内寿一个子不高,身材敦实,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感觉,他是贵族,父亲曾经担任首相,继承父亲伯爵的爵位,拿后世来说,他就是一个“官二代”。
稻田正纯带来的正是经过他修改过的“锋”计划,“锋”计划是畑俊六制定的,主导的则是武藤章为首的原来的华中派遣军的参谋们。
这份计划是畑俊六秘密制定的,没有告诉自己的参谋长河边正三郎。
计划制定之后,畑俊六让武藤章利用去东京公干的机会,亲自交给了稻田正纯,刚上任作战课长的稻田正纯看到这个计划那是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名垂青史的机会。
于是他详细的审阅了这份计划,并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了这份绝密的计划。
他首先批准了寺内寿增加南进兵力的要求,又亲自带着这份计划取争取陆军大臣、参谋总长等人的支持。
最终保守的力量被他说服,全力支持“锋”计划的实施。
稻田正纯没有抹杀畑俊六的功劳,计划的名字他没有修改,仍然称之为“锋”计划。
为了计划的实施,也为了保密的需要,他决定亲自带着这份计划来中国,详细的跟华北,华中两位司令官面陈机宜。
“寺内阁下,这封计划的而核心除了打通津浦铁路线,占林中国军事重镇徐州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战略目的,那就是在徐州地区消灭中国国民政府的抵抗力量,为南下直取武汉创造有利条件。”稻田正纯非常郑重的对寺内寿一解释“锋”计划的核心战略。
畑俊六虽然也提及在徐州地区消灭中国精锐的野战军,但那是站在他的角度,可站在帝国的全局角度看,攻占武汉这座华中重镇,迫使中国方面投降,才是最要紧的。
这才是这份计划最大的战略价值,至于为什么不南下直取武汉,稻田正纯甚为遗憾,当初未能抓住战机,在占领南京之后,以优势兵力直取武汉,那个时候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抵抗能力,而现在,再实施这个战略已经晚了。
只能选择先打津浦线,再取武汉了。
(未完待续。)
时间静悄悄的流逝,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众人的茶杯里的水也续了三次,已经没有茶叶味儿了。
冷锋坐在杨杰身边,这会儿不是正式的会议,所以,座次比较随意,还可以轻声的探讨。
除了李鹤龄对冷锋态度稍差,其他人对冷锋态度都还是不错的,孙振更是把冷锋当成子侄来看。
当听说冷锋做了杨杰的学生,他真是由衷的为他高兴,杨杰在军中威望和人脉可不是他能够比拟的。
有了杨杰这尊大人物护航,冷锋在军中必定会走的更远。
冷锋也知道,叫自己来,事情不大,就是研习判断日军下一步的动向,当然,还有就是等待武汉方面的电报。
综合南京和北平方面或的情报,从日军最近一段时间的动作看,这是要有大动作。
“根据可靠情报,华北日军第二军第10师团主力已经移至兖州,最近部队更是调动频繁,南下的意图十分明显,今天凌晨,一支日军便衣队,在莒县跟我战区第一游击队刘振东发生激战,经查明,很明显,日军已经开始对我部进行渗透侦查,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津浦路南线,也有发现,尤其是苏北地区,接到第二十四集团军报告,最近日军的便衣队活动十分频繁,敌人有可能从水网密布的苏中地区进攻徐州。”
“苏中地区水网密布,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行动,日军只要一动,其目的就暴露了。”
“嗯,苏中的河流水网会拖累日军的行军,反而会对我逐级抵抗造成有利的条件。”李德邻同意这个判断。
“冷师长,你们荣誉一师有没有此类的情报?”
“日军对我恨之入骨,自然少不了此类的刺探,不过,一般的日军便衣队进入我的防区,那是找死的行为,所以,全军覆没过几次后,他们便很少派便衣队进入我的防区了。”冷锋解释道。
“看起来,冷师长的反间谍工作做得十分不错嘛,有什么经验可以交流一下吗?”李鹤龄针对冷锋发问道。
“很简单,发动老百姓,每一个村设立一个观察员,每天汇报一次情况,日本人跟中国人还是非常容易区别的,我们编造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详尽的描述了中国人和日本的区别,只要记住几个要点,辨别出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的便衣,这并不难。”冷锋道。
“有这样的小册子,冷师长为什么不报告战区司令长官部,推广开来,这对全国抗战都是有极大价值的?”
“李副司令,我们总要实践之后才能判断是否有用吧,要是没有效果,我们就上报,到时候,您就不会这么说了。”冷锋也不是软柿子,谁想捏就能捏的,既然你跟我不对付,我也没必要给你脸。
“冷师长,有这样的好东西,还是不要藏私的好,对不对?”
“当然,只要对抗战有利,我冷锋绝不会不晓得民族大义,这份小册子,我已经带过来了,一会儿李长官派人去小楼,找我的情报处长巫小云去取就是了。”冷锋道,“不过小册子好用,那也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也不是放之皆准的道理。”
“这个我们都明白,只要能防住大部分的日军便衣就很不错了。”
“从这个态势看,日军最近很有可能会发动新的一轮攻击,华中日军元气大伤,即使补充援军,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攻必然采取谨慎的战术,而华北的日军就不同了,他们对我们十分了解,所以,华北日军一定会担任主攻,藤县,临沂是我徐州西北和东北的两大门户,所以,必须派遣重兵镇守。”
“李长官,我川军团守藤县没有问题,但能否再给我们添置一些重武器?”
“我再拨给你十挺重机枪和二十挺轻机枪,子弹十万发如何?”李德邻想了一下,藤县却是非常重要,川军的装备太低劣了,万一守不住,它身后的临城、枣庄一线就危险了。
“多谢李长官。”孙振感激道。
“都是为了抗日,感谢的话不必说了,川军还是很能打仗的,希望这一次能打好,为川军正名。”李德邻点了点头。
“请李长官放心,川军一定守好藤县!”孙振站起来,郑重的表态道。
“谁来守临沂?”
这个问题,冷锋一愕然,这什么情况,临沂还没有守军吗?
“要不让59军去吧,西北军善守。”李鹤龄提议道。
“嗯,荩忱的第59军战斗力不弱,我赞同让他去守临沂!”参谋长徐燕谋表示赞同。
“荩忱的部队刚刚在津浦路南线一场大战,是不是缓一缓?”
“谁也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南下,把部队开到临沂,边布防,边休整也是可以的。”副参谋长王鸿韶少将扶了一下鼻梁上的镜框说道。
“真吾老弟所言甚是,临沂现在只有一个地方保安团,兵力太单薄了,就算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撤下来,一旦日军第五师团南进,恐难抵挡。”
“李长官,您的意思呢?”
“我同意调59军守临沂,尽快上报武汉统帅部,命令即刻下达!”李德邻也是行事果决之人,既然有了决定,就不拖泥带水。
冷锋没有说话,战局虽然大的方向没有变化,可局部却产生了差异,别的不说,就说徐州会战之前的台儿庄大战,本来按照这个时间已经开始了,川军团守藤县没有变化,可原本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守临沂,现在换成了张荩忱的59军,当然,临沂中后期,张荩忱的59军也参与守临沂。
而第三军团驻防海州,原先是担忧日军可能从海州登陆,冷锋知道的历史,日军并非选择从海州登陆,但是现在就难说了。
日军在津浦路南线遭遇参半,一个野战师团几乎全部被歼灭,就算回到本土,恐怕也只能重建了。
这损失太大了,华中日军在江北并不占优势,尤其是津浦路,荣誉一师盘踞在哪里,日军想要突破,现在至少是没有可能的。
寻找另外的突破口并非没有可能,所以驻防海州的庞炳勋军团,李德邻暂时就不能随意动了。
就算日军不从海州登陆,庞兵团也可以作为预备队,策应苏北的第24集团军,防止日军从南通登陆,一路向北进攻徐州。
原先日军并没有重视苏北地区,原因很简单,只要打通津浦路,华中和华北连成一片,苏北地区就成了日军碗里的肉,到时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何况苏北地区没有日军看的上的目标,韩德勤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不过是江苏保安部队改编而来的,跟徐州地区集结的中国军队精锐,孰轻孰重,可想而知。
无论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还是张荩忱的第59军,这两支部队都原属西北军,临沂是台儿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庞炳勋虽然号称军团,但无论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要比59军差的多。
所以,选择59军要比第3军团保险一些,何况李长官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的还有冷锋的“愚人节”计划。
守住临沂,是“愚人节”计划的关键。
台儿庄是“愚人节”计划的战场,这跟他之前的设想在台儿庄打日军一个歼灭战的构想是一致的。
真以为构想一致,他也认为这是可行的,所以李长官心里盘算着,如何把战果扩大,冷锋提供的“愚人节”计划到底能否实施。
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稻田正纯见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寺内寿一个子不高,身材敦实,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感觉,他是贵族,父亲曾经担任首相,继承父亲伯爵的爵位,拿后世来说,他就是一个“官二代”。
稻田正纯带来的正是经过他修改过的“锋”计划,“锋”计划是畑俊六制定的,主导的则是武藤章为首的原来的华中派遣军的参谋们。
这份计划是畑俊六秘密制定的,没有告诉自己的参谋长河边正三郎。
计划制定之后,畑俊六让武藤章利用去东京公干的机会,亲自交给了稻田正纯,刚上任作战课长的稻田正纯看到这个计划那是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名垂青史的机会。
于是他详细的审阅了这份计划,并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了这份绝密的计划。
他首先批准了寺内寿增加南进兵力的要求,又亲自带着这份计划取争取陆军大臣、参谋总长等人的支持。
最终保守的力量被他说服,全力支持“锋”计划的实施。
稻田正纯没有抹杀畑俊六的功劳,计划的名字他没有修改,仍然称之为“锋”计划。
为了计划的实施,也为了保密的需要,他决定亲自带着这份计划来中国,详细的跟华北,华中两位司令官面陈机宜。
“寺内阁下,这封计划的而核心除了打通津浦铁路线,占林中国军事重镇徐州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战略目的,那就是在徐州地区消灭中国国民政府的抵抗力量,为南下直取武汉创造有利条件。”稻田正纯非常郑重的对寺内寿一解释“锋”计划的核心战略。
畑俊六虽然也提及在徐州地区消灭中国精锐的野战军,但那是站在他的角度,可站在帝国的全局角度看,攻占武汉这座华中重镇,迫使中国方面投降,才是最要紧的。
这才是这份计划最大的战略价值,至于为什么不南下直取武汉,稻田正纯甚为遗憾,当初未能抓住战机,在占领南京之后,以优势兵力直取武汉,那个时候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抵抗能力,而现在,再实施这个战略已经晚了。
只能选择先打津浦线,再取武汉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