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第1511章 皇储观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下太平——这是每个华夏子民发自内心的宏愿,天知道这四个字里面,究竟饱含着怎样的沧桑和惨痛?这个民族含蓄的笑容里面又饱含着多少泪水?
太平是求不来的,也是忍不来的,只能向天抢来,向人抢来。大争之世,如果故步自封,沉溺在已有的荣耀和成绩当中不可自拔,那么很快就会落后于人,只能含垢忍辱,成为盘中鱼肉。
“愿为华夏,抢得太平!”带着这样的低声自语,皇帝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今年自从过完年节之后,天气一直十分好,经常是大晴天。在京师的西郊,万里无云的碧蓝天空倒扣在苍茫大地之上,空气在寒冷之余还透着一股清新。
因为刚刚从隆冬季节当中渡过,所以各处山峰都是枯黄的景色,只有山涧当中濯濯落下的泉水,才能从中发现一些新春的生机。这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峰,放眼望去,巍峨的山峰傲然屹立,似有龙盘虎踞的气象。太行山脉也从这里起始,最终将北方大地划为两边。
如此壮丽的景色,自古就为北方的文人雅士们所称重,被认为是燕京周围风景最好地方。从古时候开始,燕京西郊地区,一直就是游览胜地,而且在山水丰茂的地方还遍布着皇亲贵戚的私家庄园。
不过,在山峰之间通往京城和山陕的要道中,此时却已经耸立起了一座庞大的人工建筑。
这座建筑占地很广,外围的墙大概高两丈左右,微微倾斜,而且整个外墙呈现出奇怪的六角星状,像一只盘踞在大地上的海星。而在外墙之内的高台上,还筑有另外一道内墙,同样也高两三丈。
两道墙中间都配置着胸墙,而胸墙则有安置大炮的位置,虽然因为初建成的缘故预定的炮位还没有填满大炮,但是已经布置上的大炮也有不少,黑森森的炮火在胸墙后对准了棱堡之外的每个方向,给人一种戒备森严的感觉。
不管是内墙还是外墙,都是直线型的,而且外层似乎堆置上了厚厚的土,所以看上去黄红相间,说不出的怪异。
这种人工造物的粗粝之气,将原本的山水形胜破坏无遗,如果有文人雅士在这里的话,恐怕会有大煞风景的感叹吧。
然而,此时此刻,在观察着这座棱堡的人们心中却并没有这样的感叹。
在离棱堡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座小亭,这个亭子看上去是很久之前修筑的,砖石已经斑驳,而木料也早已经倾颓。此时,正有一群人站在这个小亭当中,居高临下地俯瞰远处的棱堡,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望远镜,以便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
“皇太子殿下,这座棱堡是最近建成的,它十分坚固,而且是按照我们最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修筑的。”就在这群人观察的时候,站在中间的一位高鼻深目、灰色头发的中年西洋人,以十分流利的汉语开口了,“在经过了严格训练并且拥有决心的部队的驻守下,它可以经受敌人长达一两年、甚至更久的围攻,而且它扼守着京城通向西方的必经之路,只要它能够抵挡住敌军的围攻,那么从西部来的敌人可以威胁京城——它和我们修筑的其他棱堡,可以在一两个世纪之内,让您的京城高枕无忧。”
说话的人叫弗朗索瓦-米苏勒,是一个西洋工程师,他很早就受雇于大汉的朝廷,并且参与到了京城棱堡防御工程的修筑当中。
虽然他说的话有些夸张,但是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夸其谈,
在此时的西洋,因为各国之间战乱频仍,所以军事战术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在之前的时代,欧洲是封建领主割据的时代,到处都耸立着贵族领主们的城堡。而自从引入了大炮之后,这些城堡的防御功能就变得十分微弱了,因为大炮只要猛轰,就终究能够轰开这些砖石城堡。
而在常年的交战当中,新式的棱堡则应运而生,这种棱堡经过了实战的考验,拥有十分精良的设计,可以作为一支军队的依托,并且可以抵抗敌人大军长时间的围攻。
在这位工程师看来,大汉西北方的敌人里面并没有可以攻克这座棱堡的手段,而这座棱堡当中有粮仓,在装满了粮食的情况下,足可以满足守军两年的需求。而即使是如今西欧最精锐的军队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攻克一座棱堡——而在可预见的一两个世纪里面,西欧国家是肯定不可能派出大军来到中国的。
在现在的欧洲战争当中,一方即使在野战中失败,只要还有充分的棱堡保卫根据地,那么就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资本卷土重来,因此战争当中经常出现旷日持久的攻城战。虽然修建棱堡相当的耗费精力和财富,可是围攻它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伤亡,有时候一场围攻常常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在每年有限的适合战争的季节里,指挥官若能攻克一两个就算得上幸运了。
比如在之前,西班牙帝国和尼德兰人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平叛战争。这场战争因为西班牙陆军十分精锐,野战无可抵挡,所以尼德兰人广泛地应用了棱堡作为防御手段,结果令西班牙人在尼德兰步履维艰。西班牙人因为平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国势也日渐衰落,最后不得已承认了尼德兰的独立。
在实战结果的鼓舞下,大陆上的各国竞相修筑大型的堡垒。比如法兰西国,其国王就花费了大片心力,围绕着首都巴黎修筑了一系列堡垒,把整个首都地区变成了一个大要塞。
作为法兰西工程师,弗朗索瓦-米苏勒长年就参与到了这些筑垒工程当中,获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因为和大汉的海军元帅路易早年有过来往,所以他在大汉初立的时候就获得了邀请,被大汉朝廷以高薪聘请到了中国,从事筑垒和要塞的工作。
而他的头脑颇为精乖,并且善于钻营,因此很早就得到了大汉工相徐厚生的赏识,并被特别重要,现在已经成为了棱堡工程的总监工。
在现在,来大汉、并且被朝廷任用的西洋人已经有不少人了,活跃在建筑、航海、机械、天文等等领域,他们这些人当中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是传教士,是带着宗教热情来中国的,希望在中国传播主的荣光,他们虽然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只是把这个当成了传教的辅助,因此这种人被大汉限制使用,虽然并不排斥他们的帮助,但是他们无法担任极为重要的职位,活动范围也有限制。
第二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宗教热情,他们来中国只是为了挣一笔丰厚收入而已,由于目前欧洲国家普遍没有中国富裕,因此他们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几倍于之前的收入。不过虽然在这里挣钱,但是他们心里还怀着家乡,打算挣一笔钱之后就回去与家人团聚。这种人受到的限制少很多,而且可以担任一定的管理职位。
第三种人就更加没有什么宗教观念了,他们并不介意中国是个异教徒国家,反而为自己得到了大施拳脚的机会而感到高兴。他们普遍乐于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当中,并且希望钻营,留在中国。
海军元帅路易和这位弗朗索瓦-米苏勒就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呆了几年后,有心的米苏勒在业余时间苦练汉语,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汉语,并且以殷勤而且合作的态度博得了他的顶头上司、公爵、工业大臣徐厚生的赏识。
在以专业的知识和忠诚的态度赢得了赏识之后,他和朋友路易一样选择成为大汉皇帝的臣民,并且谋到了中国的官职。更有甚者,为了更体现自己的融入之心,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米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因为仰慕中国书法而选择这个名字的。
米苏并没有把眼前的位置当成自己的终点,他一心想要依靠上司的庇护爬到更高的地位。虽然知道中国和法兰西的文化和体制迥然不同,但是他觉得公爵肯定在政府和宫廷里面具有了不得的影响力,他就想要利用这种影响力为自己博取更大的利益,最好成为一个大汉国的贵族老爷,让家乡那些乡土小贵族们眼馋。
所以,当徐厚生真的将太子带到了他的跟前、叮嘱他要小心引导太子视察棱堡工程的时候,他的心里感到了由衷的高兴,一心想要借机讨好太子,所以他说话介绍得也十分浮夸——毕竟少年人都喜欢夸张的话。
没想到,皇太子殿下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高兴,对他这么热烈的话也没什么表示,反而继续平静地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棱堡。
他并不是专业人士,对建筑也一窍不通,所以这个西洋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没什么实际感觉——反正他知道一点,天下的官员都喜欢夸耀功绩掩饰过失,所以天然地有了几分保留。
天下太平——这是每个华夏子民发自内心的宏愿,天知道这四个字里面,究竟饱含着怎样的沧桑和惨痛?这个民族含蓄的笑容里面又饱含着多少泪水?
太平是求不来的,也是忍不来的,只能向天抢来,向人抢来。大争之世,如果故步自封,沉溺在已有的荣耀和成绩当中不可自拔,那么很快就会落后于人,只能含垢忍辱,成为盘中鱼肉。
“愿为华夏,抢得太平!”带着这样的低声自语,皇帝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今年自从过完年节之后,天气一直十分好,经常是大晴天。在京师的西郊,万里无云的碧蓝天空倒扣在苍茫大地之上,空气在寒冷之余还透着一股清新。
因为刚刚从隆冬季节当中渡过,所以各处山峰都是枯黄的景色,只有山涧当中濯濯落下的泉水,才能从中发现一些新春的生机。这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峰,放眼望去,巍峨的山峰傲然屹立,似有龙盘虎踞的气象。太行山脉也从这里起始,最终将北方大地划为两边。
如此壮丽的景色,自古就为北方的文人雅士们所称重,被认为是燕京周围风景最好地方。从古时候开始,燕京西郊地区,一直就是游览胜地,而且在山水丰茂的地方还遍布着皇亲贵戚的私家庄园。
不过,在山峰之间通往京城和山陕的要道中,此时却已经耸立起了一座庞大的人工建筑。
这座建筑占地很广,外围的墙大概高两丈左右,微微倾斜,而且整个外墙呈现出奇怪的六角星状,像一只盘踞在大地上的海星。而在外墙之内的高台上,还筑有另外一道内墙,同样也高两三丈。
两道墙中间都配置着胸墙,而胸墙则有安置大炮的位置,虽然因为初建成的缘故预定的炮位还没有填满大炮,但是已经布置上的大炮也有不少,黑森森的炮火在胸墙后对准了棱堡之外的每个方向,给人一种戒备森严的感觉。
不管是内墙还是外墙,都是直线型的,而且外层似乎堆置上了厚厚的土,所以看上去黄红相间,说不出的怪异。
这种人工造物的粗粝之气,将原本的山水形胜破坏无遗,如果有文人雅士在这里的话,恐怕会有大煞风景的感叹吧。
然而,此时此刻,在观察着这座棱堡的人们心中却并没有这样的感叹。
在离棱堡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座小亭,这个亭子看上去是很久之前修筑的,砖石已经斑驳,而木料也早已经倾颓。此时,正有一群人站在这个小亭当中,居高临下地俯瞰远处的棱堡,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望远镜,以便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
“皇太子殿下,这座棱堡是最近建成的,它十分坚固,而且是按照我们最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修筑的。”就在这群人观察的时候,站在中间的一位高鼻深目、灰色头发的中年西洋人,以十分流利的汉语开口了,“在经过了严格训练并且拥有决心的部队的驻守下,它可以经受敌人长达一两年、甚至更久的围攻,而且它扼守着京城通向西方的必经之路,只要它能够抵挡住敌军的围攻,那么从西部来的敌人可以威胁京城——它和我们修筑的其他棱堡,可以在一两个世纪之内,让您的京城高枕无忧。”
说话的人叫弗朗索瓦-米苏勒,是一个西洋工程师,他很早就受雇于大汉的朝廷,并且参与到了京城棱堡防御工程的修筑当中。
虽然他说的话有些夸张,但是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夸其谈,
在此时的西洋,因为各国之间战乱频仍,所以军事战术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在之前的时代,欧洲是封建领主割据的时代,到处都耸立着贵族领主们的城堡。而自从引入了大炮之后,这些城堡的防御功能就变得十分微弱了,因为大炮只要猛轰,就终究能够轰开这些砖石城堡。
而在常年的交战当中,新式的棱堡则应运而生,这种棱堡经过了实战的考验,拥有十分精良的设计,可以作为一支军队的依托,并且可以抵抗敌人大军长时间的围攻。
在这位工程师看来,大汉西北方的敌人里面并没有可以攻克这座棱堡的手段,而这座棱堡当中有粮仓,在装满了粮食的情况下,足可以满足守军两年的需求。而即使是如今西欧最精锐的军队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攻克一座棱堡——而在可预见的一两个世纪里面,西欧国家是肯定不可能派出大军来到中国的。
在现在的欧洲战争当中,一方即使在野战中失败,只要还有充分的棱堡保卫根据地,那么就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资本卷土重来,因此战争当中经常出现旷日持久的攻城战。虽然修建棱堡相当的耗费精力和财富,可是围攻它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伤亡,有时候一场围攻常常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在每年有限的适合战争的季节里,指挥官若能攻克一两个就算得上幸运了。
比如在之前,西班牙帝国和尼德兰人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平叛战争。这场战争因为西班牙陆军十分精锐,野战无可抵挡,所以尼德兰人广泛地应用了棱堡作为防御手段,结果令西班牙人在尼德兰步履维艰。西班牙人因为平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国势也日渐衰落,最后不得已承认了尼德兰的独立。
在实战结果的鼓舞下,大陆上的各国竞相修筑大型的堡垒。比如法兰西国,其国王就花费了大片心力,围绕着首都巴黎修筑了一系列堡垒,把整个首都地区变成了一个大要塞。
作为法兰西工程师,弗朗索瓦-米苏勒长年就参与到了这些筑垒工程当中,获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因为和大汉的海军元帅路易早年有过来往,所以他在大汉初立的时候就获得了邀请,被大汉朝廷以高薪聘请到了中国,从事筑垒和要塞的工作。
而他的头脑颇为精乖,并且善于钻营,因此很早就得到了大汉工相徐厚生的赏识,并被特别重要,现在已经成为了棱堡工程的总监工。
在现在,来大汉、并且被朝廷任用的西洋人已经有不少人了,活跃在建筑、航海、机械、天文等等领域,他们这些人当中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是传教士,是带着宗教热情来中国的,希望在中国传播主的荣光,他们虽然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只是把这个当成了传教的辅助,因此这种人被大汉限制使用,虽然并不排斥他们的帮助,但是他们无法担任极为重要的职位,活动范围也有限制。
第二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宗教热情,他们来中国只是为了挣一笔丰厚收入而已,由于目前欧洲国家普遍没有中国富裕,因此他们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几倍于之前的收入。不过虽然在这里挣钱,但是他们心里还怀着家乡,打算挣一笔钱之后就回去与家人团聚。这种人受到的限制少很多,而且可以担任一定的管理职位。
第三种人就更加没有什么宗教观念了,他们并不介意中国是个异教徒国家,反而为自己得到了大施拳脚的机会而感到高兴。他们普遍乐于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当中,并且希望钻营,留在中国。
海军元帅路易和这位弗朗索瓦-米苏勒就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呆了几年后,有心的米苏勒在业余时间苦练汉语,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汉语,并且以殷勤而且合作的态度博得了他的顶头上司、公爵、工业大臣徐厚生的赏识。
在以专业的知识和忠诚的态度赢得了赏识之后,他和朋友路易一样选择成为大汉皇帝的臣民,并且谋到了中国的官职。更有甚者,为了更体现自己的融入之心,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米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因为仰慕中国书法而选择这个名字的。
米苏并没有把眼前的位置当成自己的终点,他一心想要依靠上司的庇护爬到更高的地位。虽然知道中国和法兰西的文化和体制迥然不同,但是他觉得公爵肯定在政府和宫廷里面具有了不得的影响力,他就想要利用这种影响力为自己博取更大的利益,最好成为一个大汉国的贵族老爷,让家乡那些乡土小贵族们眼馋。
所以,当徐厚生真的将太子带到了他的跟前、叮嘱他要小心引导太子视察棱堡工程的时候,他的心里感到了由衷的高兴,一心想要借机讨好太子,所以他说话介绍得也十分浮夸——毕竟少年人都喜欢夸张的话。
没想到,皇太子殿下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高兴,对他这么热烈的话也没什么表示,反而继续平静地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棱堡。
他并不是专业人士,对建筑也一窍不通,所以这个西洋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没什么实际感觉——反正他知道一点,天下的官员都喜欢夸耀功绩掩饰过失,所以天然地有了几分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