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平元年 42 鲍信烛下劝离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是夜,钟繇自回在京中的吏舍,荀贞等便住在了太傅府内。
鲍信荀贞、两人虽是初见,但两人皆是州郡豪杰,并且对董卓的态度也一样,所以惺惺相惜,以是之故,鲍信尽管赶了几百里的路,很疲惫了,却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来到了荀贞的住处。
“荀侯,今观司隶,似无逐董之意。”
荀贞叹道:“凉州兵强,董侯百战余生,可谓国家名将,司隶对他有所顾忌,亦是难免。”
董卓出身於武人之家,他的父亲起於寒微,后官至颍川纶氏尉,“纶氏尉”,即纶氏县的县尉,这是个武官,而纵观董卓的履历,他亦纯是以军功起家,早年未入仕时便以“健侠”闻名西州,后历仕凉州兵马掾、羽林郎、军司马、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职,军功积累,遂得为二千石,曾经出任过河东太守,中平元年,又被拜为东中郎将,代卢植击冀州黄巾。——时至此时,董卓俨然已是可以独当一面、能与皇甫嵩等并驾齐驱的一员国朝名将了。
相比董卓的久经沙场,袁绍未曾经历过阵战,加上手底下的兵马又远不及董卓麾下的兵马精强,那么对董卓存有畏惧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荀侯,我欲明日便离京返乡,不知荀侯是何打算?”
“君明日便要返乡?”
“董卓不除,京都必乱,司隶既无逐董之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其坐等京都生变,不如及早离去。”
董卓现在是初到京都,立足未稳,正如鲍信、荀贞对袁绍所说的,如果现在逐他,那么可能还会好办点,如果现在不动手,假以时日,待他立足稳当了,再逐之恐就难上加难了。
是以,鲍信一见袁绍不敢对董卓下手,马上就决定离开洛阳。
事实上,荀贞也是有这个心思的。
那么说了,即便袁绍不敢动手逐董,可荀贞、鲍信手底下自有兵马,他两人却为何不联兵一处,声讨董卓呢?却是因为洛阳乃帝国京城,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出来挑头,只凭荀贞、鲍信二人,他两人纵有逐董之意、手下虽各有精兵,这等大事却也不是他两人能发动得起的。
荀贞现为左中郎将,鲍信现为骑都尉,如果打个比方,放到后世来说的话,他两人至多也就是个军中的中、高级将领,洛阳是天子所在,权贵云集,衮衮诸公无不为天下之望,就凭他俩这点官职、资望,就算他俩敢擅自起兵逐董,他俩手底下的人恐怕也会拼死劝谏,不会让他俩这么干的。
所以,尽管忧董,鲍信还是决定离开,而尽管十分不甘,非常不想看到董卓乱政、洛阳生民涂炭,可荀贞却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见荀贞沉吟,鲍信说道:“荀侯,以君侯的眼光、见识,肯定不会看不出洛阳将要出现乱局,既然如此,何不与我一起离京?君侯文武兼资,世之英才,击黄巾、杀张角,定赵魏、退黑山,威名赫赫,有君侯陈兵在外,一足可为司隶之强援,二亦足能震慑董卓,使他不敢乱来。”
鲍信说得很有道理。
只要不除掉董卓,那么京都乱局就是必然。在这种时候,留在乱局中、为人所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甚至可能会为敌所趁,而若能抽身在外,则便如雄虎脱困、进止随欲,不但对自己有好处,对袁绍也有好处,而至於对董卓,也确实能形成潜在的震慑。
曹操也在屋中。
荀贞先没回答鲍信,而是转对曹操说道:“孟德兄,以君之见,我当何为?”
“贞之,我不瞒你,我要是能走,我也是要走的!”曹操长叹了一声,敲案说道,“只是此时此刻,我却是走不得也!”
与鲍信、荀贞不同,曹操是袁党的中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势必会影响他在这个小政治集团中的地位,所以,他虽然也不满袁绍的“胆怯”,却无法像鲍信、荀贞一样能够说走就走。
“如此,孟德兄也是赞成我离开洛阳的了?”
“我赞成你离开洛阳,不过不能就这样离开洛阳。”
“此话何意?”
“卿如有意,我明日可面见本初,为卿求一近京大郡。”
荀贞现为左中郎将,左中郎将是朝官,不是州郡官,荀贞如想离开京都,就只能挂印绶而去,换言之,一旦离开了洛阳,荀贞就无官职在身了,虽然还是颍阴侯,可手中却不再有任何的权力,这样一来,所谓“为袁绍强援”,所谓“震慑董卓”,都将成为“水中之月”,不可能会实现,所以,曹操说:你如果同意,我可以请求袁绍为你谋取一个近京大郡的太守之职。
至若为何一定要是“近京大郡”,不必多说,自然是为了“一旦有变,方便应召入京”。
曹操这句话可算是说到荀贞的心窝里了。
荀贞与陪坐堂下的戏志才对视了一眼,戏志才微微颔首。
荀贞没有推辞,回答曹操说道:“那便拜托孟德兄了!”
送走了曹操、鲍信,掩上门户,红烛光中,荀贞背着手在室内绕行,喟叹连连。
戏志才说道:“君侯可是为离京而叹?”
“志才!我所以无诏而带兵入京,所为者,正是董卓!我本以为以我部曲四千,加上京都驻军,或能说动司隶起兵逐董,却实在没有想到……,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戏志才身份低,在袁绍屋中时,他没有发言的机会,但却趁机细细观察了一遍当时的屋中诸人,这会儿听了荀贞之叹,他说道:“司隶虽公族子弟,名满天下,固姿容弘雅,风度晏然,然以我观之,论临机决断,却似不如曹、鲍二君,……不过话说回来,司隶却也有他的考量。”
“噢?以卿之见,司隶有何考量?”
“大将军被害、中官被除,现今朝中当权者,是司隶的从父袁太傅。汝南袁氏,累世公族,宗族、姻亲、门生、故旧遍及朝中和天下,一呼百应,袁太傅今又独录尚书事,董卓虽强,在洛阳毕竟是无根之木,或许在司隶看来,其人最多是一时之患,而非为国家大害。”
荀贞因知董卓之害,故此只顾想着说动袁绍逐董,却是没有细想过袁绍的心态,此时听了戏志才的分析,霍然醒悟,心道:“还真有可能如志才所说,袁本初没准儿真是有这个想法,对董卓、对将要出现的朝局还存有侥幸心理。”
灵帝崩后,早前的朝局是:何太后临朝,何进、袁隗共录尚书事。朝权分别在何太后、何进、袁隗和宦官们的手中。现如今,何进死了,赵忠、张让、段珪等宦官的头领们也全都被除掉了,没了何进和宦官,何太后亦等同是被架空了,也即是说,朝权已经完全落入以袁隗为首的士人集团手中了,董卓虽然在这个时候突然蹿了出来,可如论根基,他却是完全不能和袁隗、袁绍等比的,在不知道董卓后来一系列“胆大包天”的举动之前,袁绍难免对朝局还抱有一些幻想。
毕竟说到底,即使是荀贞,如果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即便他看出了董卓是个祸害,可大概却也是万万料想不到董卓后来居然敢做出那么多“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事来的。
不说荀贞,鲍信、曹操、戏志才等“有识之士”其实也是如此,毕竟本朝还从没有过武人擅权的前例,而且董卓虽然兵强,可陈列在京畿周边的诸路兵马亦非弱者,如扶风的皇甫嵩,他麾下三万皆为精兵,这么个背景下,谁能猜想得到董卓竟然会有那么大的胆量和野心,后来竟然会做出那么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来?而事实上,即便是在董卓擅权洛阳后,如果皇甫嵩听了盖勋的建议,与盖勋联兵向洛阳,那么在西有袁绍等诸侯联兵的情况下,东西夹击,董卓虽强,却亦难免会早早地就败亡掉了。
只能说,董卓后来之乱洛阳是在集合了各种的“巧合因素”之后,最终才形成出现的,拿句后世的话说:是历史的偶然,不过从整体上分析,却也是历史的必然。
只是,身在局中,难免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能够拨开重重迷雾,卓有远见地看出“历史之必然”的人少之又少,——设想一下,如是袁绍能看出董卓后来居然敢擅权朝中,他又岂会犹豫不决,不同意荀贞、鲍信的进言?
时势如此,荀贞空有扭转历史之心,到底因其现地位尚低、名望尚不够大,只能徒呼奈何。T
是夜,钟繇自回在京中的吏舍,荀贞等便住在了太傅府内。
鲍信荀贞、两人虽是初见,但两人皆是州郡豪杰,并且对董卓的态度也一样,所以惺惺相惜,以是之故,鲍信尽管赶了几百里的路,很疲惫了,却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来到了荀贞的住处。
“荀侯,今观司隶,似无逐董之意。”
荀贞叹道:“凉州兵强,董侯百战余生,可谓国家名将,司隶对他有所顾忌,亦是难免。”
董卓出身於武人之家,他的父亲起於寒微,后官至颍川纶氏尉,“纶氏尉”,即纶氏县的县尉,这是个武官,而纵观董卓的履历,他亦纯是以军功起家,早年未入仕时便以“健侠”闻名西州,后历仕凉州兵马掾、羽林郎、军司马、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职,军功积累,遂得为二千石,曾经出任过河东太守,中平元年,又被拜为东中郎将,代卢植击冀州黄巾。——时至此时,董卓俨然已是可以独当一面、能与皇甫嵩等并驾齐驱的一员国朝名将了。
相比董卓的久经沙场,袁绍未曾经历过阵战,加上手底下的兵马又远不及董卓麾下的兵马精强,那么对董卓存有畏惧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荀侯,我欲明日便离京返乡,不知荀侯是何打算?”
“君明日便要返乡?”
“董卓不除,京都必乱,司隶既无逐董之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其坐等京都生变,不如及早离去。”
董卓现在是初到京都,立足未稳,正如鲍信、荀贞对袁绍所说的,如果现在逐他,那么可能还会好办点,如果现在不动手,假以时日,待他立足稳当了,再逐之恐就难上加难了。
是以,鲍信一见袁绍不敢对董卓下手,马上就决定离开洛阳。
事实上,荀贞也是有这个心思的。
那么说了,即便袁绍不敢动手逐董,可荀贞、鲍信手底下自有兵马,他两人却为何不联兵一处,声讨董卓呢?却是因为洛阳乃帝国京城,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出来挑头,只凭荀贞、鲍信二人,他两人纵有逐董之意、手下虽各有精兵,这等大事却也不是他两人能发动得起的。
荀贞现为左中郎将,鲍信现为骑都尉,如果打个比方,放到后世来说的话,他两人至多也就是个军中的中、高级将领,洛阳是天子所在,权贵云集,衮衮诸公无不为天下之望,就凭他俩这点官职、资望,就算他俩敢擅自起兵逐董,他俩手底下的人恐怕也会拼死劝谏,不会让他俩这么干的。
所以,尽管忧董,鲍信还是决定离开,而尽管十分不甘,非常不想看到董卓乱政、洛阳生民涂炭,可荀贞却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见荀贞沉吟,鲍信说道:“荀侯,以君侯的眼光、见识,肯定不会看不出洛阳将要出现乱局,既然如此,何不与我一起离京?君侯文武兼资,世之英才,击黄巾、杀张角,定赵魏、退黑山,威名赫赫,有君侯陈兵在外,一足可为司隶之强援,二亦足能震慑董卓,使他不敢乱来。”
鲍信说得很有道理。
只要不除掉董卓,那么京都乱局就是必然。在这种时候,留在乱局中、为人所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甚至可能会为敌所趁,而若能抽身在外,则便如雄虎脱困、进止随欲,不但对自己有好处,对袁绍也有好处,而至於对董卓,也确实能形成潜在的震慑。
曹操也在屋中。
荀贞先没回答鲍信,而是转对曹操说道:“孟德兄,以君之见,我当何为?”
“贞之,我不瞒你,我要是能走,我也是要走的!”曹操长叹了一声,敲案说道,“只是此时此刻,我却是走不得也!”
与鲍信、荀贞不同,曹操是袁党的中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势必会影响他在这个小政治集团中的地位,所以,他虽然也不满袁绍的“胆怯”,却无法像鲍信、荀贞一样能够说走就走。
“如此,孟德兄也是赞成我离开洛阳的了?”
“我赞成你离开洛阳,不过不能就这样离开洛阳。”
“此话何意?”
“卿如有意,我明日可面见本初,为卿求一近京大郡。”
荀贞现为左中郎将,左中郎将是朝官,不是州郡官,荀贞如想离开京都,就只能挂印绶而去,换言之,一旦离开了洛阳,荀贞就无官职在身了,虽然还是颍阴侯,可手中却不再有任何的权力,这样一来,所谓“为袁绍强援”,所谓“震慑董卓”,都将成为“水中之月”,不可能会实现,所以,曹操说:你如果同意,我可以请求袁绍为你谋取一个近京大郡的太守之职。
至若为何一定要是“近京大郡”,不必多说,自然是为了“一旦有变,方便应召入京”。
曹操这句话可算是说到荀贞的心窝里了。
荀贞与陪坐堂下的戏志才对视了一眼,戏志才微微颔首。
荀贞没有推辞,回答曹操说道:“那便拜托孟德兄了!”
送走了曹操、鲍信,掩上门户,红烛光中,荀贞背着手在室内绕行,喟叹连连。
戏志才说道:“君侯可是为离京而叹?”
“志才!我所以无诏而带兵入京,所为者,正是董卓!我本以为以我部曲四千,加上京都驻军,或能说动司隶起兵逐董,却实在没有想到……,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戏志才身份低,在袁绍屋中时,他没有发言的机会,但却趁机细细观察了一遍当时的屋中诸人,这会儿听了荀贞之叹,他说道:“司隶虽公族子弟,名满天下,固姿容弘雅,风度晏然,然以我观之,论临机决断,却似不如曹、鲍二君,……不过话说回来,司隶却也有他的考量。”
“噢?以卿之见,司隶有何考量?”
“大将军被害、中官被除,现今朝中当权者,是司隶的从父袁太傅。汝南袁氏,累世公族,宗族、姻亲、门生、故旧遍及朝中和天下,一呼百应,袁太傅今又独录尚书事,董卓虽强,在洛阳毕竟是无根之木,或许在司隶看来,其人最多是一时之患,而非为国家大害。”
荀贞因知董卓之害,故此只顾想着说动袁绍逐董,却是没有细想过袁绍的心态,此时听了戏志才的分析,霍然醒悟,心道:“还真有可能如志才所说,袁本初没准儿真是有这个想法,对董卓、对将要出现的朝局还存有侥幸心理。”
灵帝崩后,早前的朝局是:何太后临朝,何进、袁隗共录尚书事。朝权分别在何太后、何进、袁隗和宦官们的手中。现如今,何进死了,赵忠、张让、段珪等宦官的头领们也全都被除掉了,没了何进和宦官,何太后亦等同是被架空了,也即是说,朝权已经完全落入以袁隗为首的士人集团手中了,董卓虽然在这个时候突然蹿了出来,可如论根基,他却是完全不能和袁隗、袁绍等比的,在不知道董卓后来一系列“胆大包天”的举动之前,袁绍难免对朝局还抱有一些幻想。
毕竟说到底,即使是荀贞,如果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即便他看出了董卓是个祸害,可大概却也是万万料想不到董卓后来居然敢做出那么多“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事来的。
不说荀贞,鲍信、曹操、戏志才等“有识之士”其实也是如此,毕竟本朝还从没有过武人擅权的前例,而且董卓虽然兵强,可陈列在京畿周边的诸路兵马亦非弱者,如扶风的皇甫嵩,他麾下三万皆为精兵,这么个背景下,谁能猜想得到董卓竟然会有那么大的胆量和野心,后来竟然会做出那么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来?而事实上,即便是在董卓擅权洛阳后,如果皇甫嵩听了盖勋的建议,与盖勋联兵向洛阳,那么在西有袁绍等诸侯联兵的情况下,东西夹击,董卓虽强,却亦难免会早早地就败亡掉了。
只能说,董卓后来之乱洛阳是在集合了各种的“巧合因素”之后,最终才形成出现的,拿句后世的话说:是历史的偶然,不过从整体上分析,却也是历史的必然。
只是,身在局中,难免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能够拨开重重迷雾,卓有远见地看出“历史之必然”的人少之又少,——设想一下,如是袁绍能看出董卓后来居然敢擅权朝中,他又岂会犹豫不决,不同意荀贞、鲍信的进言?
时势如此,荀贞空有扭转历史之心,到底因其现地位尚低、名望尚不够大,只能徒呼奈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