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东波兰的陷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赫姆斯特拉有些疲惫,对于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行军绝对是一种摧残。换做别的老爷爷,这会儿已经累趴下了,也就是他这个精力过人的怪胎,现在还能坚持。
就在老赫姆斯特拉抽冷子打个盹的时候,在他身后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问道:“老爹,我们这是在哪?”
老赫姆斯特拉很喜欢被叫做老爹,他认为这显得自己资格老而且受尊重,看了看身后倚着炮塔的小伙子,他和颜悦色地回答道:“索科武夫附近吧!”
索科武夫是上马乌基尼亚南边的小城市,至于老赫姆斯特拉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是有故事的。老头隶属于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之前一直跟随第八机械化军作战。在兵败华沙之后,该营一部分随罗科索夫斯基退往了卢布林,而另一部分,也就是老赫姆斯特拉所在的这一部分则负责殿后阻击。成功完成任务之后,退往卢布林的通道已经被德军占领,无奈之下只能随着其他兄弟部队向缅济热茨方向撤退。
在缅济热茨,老头和残余的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又一次被留下来殿后,众所周知,最后没能完全挡住德军的兵锋,在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冲向布列斯特的时候,老头只能和该营最后的三辆t-54一起向北撤退。
此时,老头所属的这支部队可以说是个大杂烩,既有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的t-54,也有其他机械化军的t-34和bt-7,当然,最多的还是步兵,大约有一个营的步兵跟着装甲部队向北移动。
此时。这支杂牌部队的指挥官是阿法纳西.帕夫兰季耶维奇.别洛博罗多夫。说起来,这位别洛博罗多夫还真是有些不走运,在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并不在西线服役。而是在远东红旗方面军任军训部长,战争爆发后。他被一纸调令调到了斯摩棱斯克,担任中央方面军军训部长,主要任务是完成中央方面军的作战整备工作,说白了就是训练新兵。
不过等别洛博罗多夫抵达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命令又变了,他摇身一变又成了机械化第10军所属的第198机械化师的副师长。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该师参加了萨列法河行动。
在萨列法河行动中,第198机械化师被留下来充当阻击部队。在缅济热茨,别洛博罗多夫眼睁睁的看着古德里安撕碎了他的防线,在一片混乱中,他只能带着少许部队突围。
“索科武夫现在是什么情况,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还在上马乌基尼亚吗?”别洛博罗多夫焦急地向侦察员问道。
“上校同志,上马乌基尼亚已经失守了,据说在昨晚,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的同志选择了突围……”
别洛博罗多夫凉了半截腰,之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跟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汇合,这样他们才有生存的希望。而此时,上马乌基尼亚的失守,宣告了他的部队已经完全处于敌人的围困当中。被歼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摆在别洛博罗多夫面前几乎没有选择,要么就地打游击,要么主动向德军投降,而后一种可能,刚刚出现在他脑子里就被无情的驱散了。
似乎,摆在别洛博罗多夫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坚持在敌后战斗,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就得想办法让部队生存下来。
前面说了。别洛博罗多夫所处的位置相当的糟糕,北边是德第三坦克集群。南边是第二坦克集群,在这两大集群中间还挤满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其他部队。似乎他连落脚的位置都没有。要想生存,别洛博罗多夫就必须跳出这个圈子。
“先向西北方向前进,争取渡过布格河向东普鲁士转移。”
这是别洛博罗多夫最后的决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头赞同他的决定,因为西北方向的敌人一点儿都不弱,德国第三坦克集群的后续部队就在那个方向,要想穿越该集群的阻拦前往东普鲁士简直是自取灭亡。
“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向白俄罗斯撤退,向东渡过布格河前往切雷哈姆不是更安全吗?”
从地图上这似乎是更安全,但是别洛博罗多夫却认为那更危险,向白俄罗斯方向逃,那是顺着德军兵锋的方向逃,不可避免的会遇上德军的主力,那时候恐怕分分钟就被碾碎了。可以说看似逃亡白俄罗斯是一条近路,但实际上是一条死路。
别洛博罗多夫觉得想要活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钻空子,必须往德军薄弱的位置跑,此时不如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向德军后部穿插,说不定还能化险为夷。
别洛博罗多夫耐心的向同志们解释了他的想法,尽可能的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最终绝大部分人都认同了他意见。不得不说,别洛博罗多夫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不愧于他历史上能被评为卫国战争中三十三个最优秀的集团军司令(高居第三位!)。
比较有意思的是,和别洛博罗多夫想法差不多的大有人在,比如说彼得罗夫斯基。在率领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突围的时候,李晓峰的小狱友也来了个出其不意。
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选择向白俄罗斯方向突围,也没有选择向东普鲁士方向突围,而是选择了德军认为他不可能去的布格河方向。在当天深夜,他率领三千多名战士突然袭击了布格河畔的德军部队,然后强行渡河,一举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冲了出去。
德第三装甲集群司令官赫尔曼.霍特上将获知这一消息时,是目瞪口呆,不断地嘟囔着:“疯狂的伊万,这完全不合常理,俄国佬简直是疯了!”
彼得罗夫斯基的这个决定确实很疯狂,毕竟突围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障碍物。你想想,又有敌人又是河流阻拦,很危险啊!而且从这个方向突围出去也很难回到白俄罗斯。怎么看这都是个糟糕的选择。
可彼得罗夫斯基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个方向似乎最糟糕。是最不可能的突围选择,往这里打才最有可能突围。你想想,防御这个方向的德军部队数量就不会多,警惕性也不会高,这等于减少突围的阻力。
事实证明,彼得罗夫斯基是对的,他的突围行动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半梦半醒之间。守备河岸的德军就被消灭了,至于所谓的强渡,实际上也一点都不难,好心的德国工兵在前一天才刚刚架起一座浮桥(为了增加第三坦克集群的通行能力)。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就过了河。等德国鬼子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甚至彼得罗夫斯基都有些后悔,如果他知道会这么轻松,就不会将那些伤员留给德国佬了,完全可以将他们全都带出来嘛!
“清点一下部队,做一个统计,告诉同志们。我们还没有安全,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
是的,彼得罗夫斯基非常清楚。虽然从上马乌基尼亚这个小包围圈里跳了出来,但他的部队实际上还处于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之中,很快德军就会前来围剿他,想要生存还必须拼命!
统计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突围出来的部队合计3095人,其中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占2011人,其余的都是配合作战的兄弟部队,也就是说在上马乌基尼亚负责阻击德军的两个军7万多人,最终只有区区三千人逃离了上马乌基尼亚。这个损失异常的惊人!
“t-34还有11辆,t-35九辆。bt-7八辆,bt-5四辆。总计三十二辆。此外还有mb-lt36二十三辆,大小汽车三十七台,各型火炮一百余门,当然绝大多数都是迫击炮。”
这样一份统计结果自然是不好看的,和巅峰时期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相比,这点儿装备连塞牙缝都不够。反正彼得罗夫斯基是听了想哭,好在他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前面还有众多艰难险阻,他作为指挥官必须表现的足够坚强。
“直接向白俄罗斯方向撤退是绝不可能的,敌人太多,我们唯一的生路在东普鲁士,但是想要撤往东普鲁士我们又必须要再次渡过布格河,而这一次,敌人不会让我们轻松的过去了!”
彼得罗夫斯基分析情况的时候,军官们屏声敛息,可见他们对彼得罗夫斯基还是相当尊重和服气的,要知道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抽调的都是军中的精英,相当一部分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天子门生,想让他们服气,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彼得罗夫斯基却做到了这一点,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的突出。
“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想要渡过布格河前往东普鲁士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同志们就地休整一段时间,前一阶段的战斗太艰难了,必须让同志们喘口气。此外,我们还应当尽可能的收集物资,最好是能将那些被德军击溃的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召集起来,我相信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我们一样,还在敌后坚持战斗!”
彼得罗夫斯基有权威,但这不代表他的意见下面的天子门生就会无条件的同意,很快就有许多补充意见被提了出来:
“原地休整会不会导致我们被敌人追上?”
“召集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时,碰上了敌人的主力怎么办?”
彼得罗夫斯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兵力并不多,而且敌人的目标是白俄罗斯,是明斯克,暂时他们不太可能抽调太多的主力部队来围剿我们,暂时我们是安全的。”
顿了一顿,他又道:“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危险,更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在休整的同时,应当做好警戒工作,而且最好是尽快的再次渡河,只有抵达东普鲁士,我们才真正算安全了!”
“至于会不会遇到敌人的主力,”彼得罗夫斯基摇了摇头。“敌人的主力应该在通向明斯克的交通线上,只要我们不傻乎乎的往那里闯,应该是安全的。”
彼得罗夫斯基的判断基本没有问题。因为德军确实不太重视他,在东线战场。别说三千多人,三万多人都是毛毛雨,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一开始就有接近一千万军队在搏杀,巅峰时期接近两千万,一个师,一个军,甚至一个集团军都不算什么。
彼得罗夫斯基这仅仅一个团。能造成的危害实在有限,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来说,明斯克和莫斯科才是目标,像彼得罗夫斯基这样的小,根本就顾不上。
第三坦克集群在拔掉上马乌基尼亚最后的钉子之后,终于可以畅通无阻的向比亚韦斯托克挺进。之前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追上了红军主力的尾巴,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之后,他们轻易的占领了比亚韦斯托克。
此时博克已经圈定好了接下来的目标,其中第三坦克集群将攻占格罗德诺,沿着铁路线向明斯克方向进攻。如果遇到的阻力不是特别大,也可以派遣一部分部队向立陶宛进攻,如果能占领立陶宛那是最好不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方集团军群之前的战斗很不顺利。在东普鲁士陷入了泥潭一样的拔点作战,犹太人仗着有苏联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打得是相当的顽强,几乎已经把北方集团军群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中央集团军群能占领立陶宛,就可以切断东普鲁士同苏联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苏联的支持,东普鲁士的犹太人能坚持几天?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的,如果进入白俄罗斯之后苏军的抵抗激烈。那么博克就会果断的放弃攻打立陶宛,先搞定明斯克才是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军委也是悄然的松了口气。由于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足够给力,让红军的主力得以安然的撤退,截止到9月10日,绝大部分红军已经退到了格罗德诺和沃尔科维斯克一线,已经摆脱了德军纠缠。
不过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军委又出现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已经从最危险的境地脱身了,现在有时间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构筑防线,完全可以在这里挡住德军。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红军主力停留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是很危险的,撤退中的红军主力是比较混乱的,而且也仅仅是初步脱离了同德军的纠缠,一旦停下来,德军将很快追上来,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构筑防线的时间,到时候之前阻击部队做出的巨大牺牲又白搭了。
这种意见还认为,就算有足够的时间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构筑防线,红军也不能过多的停留,因为在西线战场上,德军通过前一段的作战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性的优势,以红军此时在西线的兵力配置,不足以抵御德军的攻击。
要想稳固战线不可避免的需要中央方面军跟进增援,而现在中央方面军的主力还在从大卢基斯摩棱斯克一线赶往明斯克的途中,仅仅依靠前线现有的部队,根本就挡不住德军的新一轮进攻,到时候又得打成添油战,白白浪费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持有后一种意见的以李晓峰和伏龙芝为代表,而持有前一种意见的则以斯维尔德洛夫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为首。可能有同志要说,难道图帅又抽风了?
凭良心说,这回真不是图哈切夫斯基抽风,经过前一段的打击,图哈切夫斯基也知道,想要靠西线现有的部队稳固战线是痴人说梦,仅仅从军事角度出发,他也支持后一种意见,认为最保险和安全的做法是继续大踏步的撤退。最好是同时严格地坚壁清野,拉长德军的战线,只要坚持到10月份,基本就可以将战争拖入消耗战和持久战的轨道,而这对苏联是有利的。
那为什么图哈切夫斯基还要支持第一种意见呢?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军事角度说,大踏步撤退时合理的,但是从政治角度说,这就是相当的不合理了。
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喜欢看到红军一枪不发就放弃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的国土,这么搞压力会非常大,会有人说:“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你丫的都是嘴炮,口里喊着保家卫国绝不让敌人占领一寸国土的口号,实际上却仓皇逃跑,拱手将大片河山送给敌人,这就是卖国,你们俩就是卖国贼!”
这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想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同胞要接受纳粹的奴役,这两位也不忍心,他们始终有种幻想——认为德军经过这一轮狂攻,也累了,也该歇歇了,而红军在本土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怎么就不能稳固防线呢?(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xuyiqing1985zz120猪潇洒2胡德海军上将weigede和尤文图斯同志!
老赫姆斯特拉有些疲惫,对于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行军绝对是一种摧残。换做别的老爷爷,这会儿已经累趴下了,也就是他这个精力过人的怪胎,现在还能坚持。
就在老赫姆斯特拉抽冷子打个盹的时候,在他身后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问道:“老爹,我们这是在哪?”
老赫姆斯特拉很喜欢被叫做老爹,他认为这显得自己资格老而且受尊重,看了看身后倚着炮塔的小伙子,他和颜悦色地回答道:“索科武夫附近吧!”
索科武夫是上马乌基尼亚南边的小城市,至于老赫姆斯特拉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是有故事的。老头隶属于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之前一直跟随第八机械化军作战。在兵败华沙之后,该营一部分随罗科索夫斯基退往了卢布林,而另一部分,也就是老赫姆斯特拉所在的这一部分则负责殿后阻击。成功完成任务之后,退往卢布林的通道已经被德军占领,无奈之下只能随着其他兄弟部队向缅济热茨方向撤退。
在缅济热茨,老头和残余的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又一次被留下来殿后,众所周知,最后没能完全挡住德军的兵锋,在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冲向布列斯特的时候,老头只能和该营最后的三辆t-54一起向北撤退。
此时,老头所属的这支部队可以说是个大杂烩,既有独立第100重型坦克营的t-54,也有其他机械化军的t-34和bt-7,当然,最多的还是步兵,大约有一个营的步兵跟着装甲部队向北移动。
此时。这支杂牌部队的指挥官是阿法纳西.帕夫兰季耶维奇.别洛博罗多夫。说起来,这位别洛博罗多夫还真是有些不走运,在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并不在西线服役。而是在远东红旗方面军任军训部长,战争爆发后。他被一纸调令调到了斯摩棱斯克,担任中央方面军军训部长,主要任务是完成中央方面军的作战整备工作,说白了就是训练新兵。
不过等别洛博罗多夫抵达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命令又变了,他摇身一变又成了机械化第10军所属的第198机械化师的副师长。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该师参加了萨列法河行动。
在萨列法河行动中,第198机械化师被留下来充当阻击部队。在缅济热茨,别洛博罗多夫眼睁睁的看着古德里安撕碎了他的防线,在一片混乱中,他只能带着少许部队突围。
“索科武夫现在是什么情况,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还在上马乌基尼亚吗?”别洛博罗多夫焦急地向侦察员问道。
“上校同志,上马乌基尼亚已经失守了,据说在昨晚,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的同志选择了突围……”
别洛博罗多夫凉了半截腰,之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跟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汇合,这样他们才有生存的希望。而此时,上马乌基尼亚的失守,宣告了他的部队已经完全处于敌人的围困当中。被歼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摆在别洛博罗多夫面前几乎没有选择,要么就地打游击,要么主动向德军投降,而后一种可能,刚刚出现在他脑子里就被无情的驱散了。
似乎,摆在别洛博罗多夫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坚持在敌后战斗,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就得想办法让部队生存下来。
前面说了。别洛博罗多夫所处的位置相当的糟糕,北边是德第三坦克集群。南边是第二坦克集群,在这两大集群中间还挤满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其他部队。似乎他连落脚的位置都没有。要想生存,别洛博罗多夫就必须跳出这个圈子。
“先向西北方向前进,争取渡过布格河向东普鲁士转移。”
这是别洛博罗多夫最后的决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头赞同他的决定,因为西北方向的敌人一点儿都不弱,德国第三坦克集群的后续部队就在那个方向,要想穿越该集群的阻拦前往东普鲁士简直是自取灭亡。
“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向白俄罗斯撤退,向东渡过布格河前往切雷哈姆不是更安全吗?”
从地图上这似乎是更安全,但是别洛博罗多夫却认为那更危险,向白俄罗斯方向逃,那是顺着德军兵锋的方向逃,不可避免的会遇上德军的主力,那时候恐怕分分钟就被碾碎了。可以说看似逃亡白俄罗斯是一条近路,但实际上是一条死路。
别洛博罗多夫觉得想要活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钻空子,必须往德军薄弱的位置跑,此时不如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向德军后部穿插,说不定还能化险为夷。
别洛博罗多夫耐心的向同志们解释了他的想法,尽可能的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最终绝大部分人都认同了他意见。不得不说,别洛博罗多夫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不愧于他历史上能被评为卫国战争中三十三个最优秀的集团军司令(高居第三位!)。
比较有意思的是,和别洛博罗多夫想法差不多的大有人在,比如说彼得罗夫斯基。在率领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突围的时候,李晓峰的小狱友也来了个出其不意。
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选择向白俄罗斯方向突围,也没有选择向东普鲁士方向突围,而是选择了德军认为他不可能去的布格河方向。在当天深夜,他率领三千多名战士突然袭击了布格河畔的德军部队,然后强行渡河,一举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冲了出去。
德第三装甲集群司令官赫尔曼.霍特上将获知这一消息时,是目瞪口呆,不断地嘟囔着:“疯狂的伊万,这完全不合常理,俄国佬简直是疯了!”
彼得罗夫斯基的这个决定确实很疯狂,毕竟突围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障碍物。你想想,又有敌人又是河流阻拦,很危险啊!而且从这个方向突围出去也很难回到白俄罗斯。怎么看这都是个糟糕的选择。
可彼得罗夫斯基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个方向似乎最糟糕。是最不可能的突围选择,往这里打才最有可能突围。你想想,防御这个方向的德军部队数量就不会多,警惕性也不会高,这等于减少突围的阻力。
事实证明,彼得罗夫斯基是对的,他的突围行动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半梦半醒之间。守备河岸的德军就被消灭了,至于所谓的强渡,实际上也一点都不难,好心的德国工兵在前一天才刚刚架起一座浮桥(为了增加第三坦克集群的通行能力)。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就过了河。等德国鬼子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甚至彼得罗夫斯基都有些后悔,如果他知道会这么轻松,就不会将那些伤员留给德国佬了,完全可以将他们全都带出来嘛!
“清点一下部队,做一个统计,告诉同志们。我们还没有安全,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
是的,彼得罗夫斯基非常清楚。虽然从上马乌基尼亚这个小包围圈里跳了出来,但他的部队实际上还处于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之中,很快德军就会前来围剿他,想要生存还必须拼命!
统计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突围出来的部队合计3095人,其中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占2011人,其余的都是配合作战的兄弟部队,也就是说在上马乌基尼亚负责阻击德军的两个军7万多人,最终只有区区三千人逃离了上马乌基尼亚。这个损失异常的惊人!
“t-34还有11辆,t-35九辆。bt-7八辆,bt-5四辆。总计三十二辆。此外还有mb-lt36二十三辆,大小汽车三十七台,各型火炮一百余门,当然绝大多数都是迫击炮。”
这样一份统计结果自然是不好看的,和巅峰时期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相比,这点儿装备连塞牙缝都不够。反正彼得罗夫斯基是听了想哭,好在他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前面还有众多艰难险阻,他作为指挥官必须表现的足够坚强。
“直接向白俄罗斯方向撤退是绝不可能的,敌人太多,我们唯一的生路在东普鲁士,但是想要撤往东普鲁士我们又必须要再次渡过布格河,而这一次,敌人不会让我们轻松的过去了!”
彼得罗夫斯基分析情况的时候,军官们屏声敛息,可见他们对彼得罗夫斯基还是相当尊重和服气的,要知道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抽调的都是军中的精英,相当一部分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天子门生,想让他们服气,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彼得罗夫斯基却做到了这一点,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的突出。
“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想要渡过布格河前往东普鲁士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同志们就地休整一段时间,前一阶段的战斗太艰难了,必须让同志们喘口气。此外,我们还应当尽可能的收集物资,最好是能将那些被德军击溃的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召集起来,我相信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我们一样,还在敌后坚持战斗!”
彼得罗夫斯基有权威,但这不代表他的意见下面的天子门生就会无条件的同意,很快就有许多补充意见被提了出来:
“原地休整会不会导致我们被敌人追上?”
“召集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时,碰上了敌人的主力怎么办?”
彼得罗夫斯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兵力并不多,而且敌人的目标是白俄罗斯,是明斯克,暂时他们不太可能抽调太多的主力部队来围剿我们,暂时我们是安全的。”
顿了一顿,他又道:“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危险,更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在休整的同时,应当做好警戒工作,而且最好是尽快的再次渡河,只有抵达东普鲁士,我们才真正算安全了!”
“至于会不会遇到敌人的主力,”彼得罗夫斯基摇了摇头。“敌人的主力应该在通向明斯克的交通线上,只要我们不傻乎乎的往那里闯,应该是安全的。”
彼得罗夫斯基的判断基本没有问题。因为德军确实不太重视他,在东线战场。别说三千多人,三万多人都是毛毛雨,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一开始就有接近一千万军队在搏杀,巅峰时期接近两千万,一个师,一个军,甚至一个集团军都不算什么。
彼得罗夫斯基这仅仅一个团。能造成的危害实在有限,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来说,明斯克和莫斯科才是目标,像彼得罗夫斯基这样的小,根本就顾不上。
第三坦克集群在拔掉上马乌基尼亚最后的钉子之后,终于可以畅通无阻的向比亚韦斯托克挺进。之前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追上了红军主力的尾巴,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之后,他们轻易的占领了比亚韦斯托克。
此时博克已经圈定好了接下来的目标,其中第三坦克集群将攻占格罗德诺,沿着铁路线向明斯克方向进攻。如果遇到的阻力不是特别大,也可以派遣一部分部队向立陶宛进攻,如果能占领立陶宛那是最好不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方集团军群之前的战斗很不顺利。在东普鲁士陷入了泥潭一样的拔点作战,犹太人仗着有苏联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打得是相当的顽强,几乎已经把北方集团军群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中央集团军群能占领立陶宛,就可以切断东普鲁士同苏联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苏联的支持,东普鲁士的犹太人能坚持几天?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的,如果进入白俄罗斯之后苏军的抵抗激烈。那么博克就会果断的放弃攻打立陶宛,先搞定明斯克才是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军委也是悄然的松了口气。由于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足够给力,让红军的主力得以安然的撤退,截止到9月10日,绝大部分红军已经退到了格罗德诺和沃尔科维斯克一线,已经摆脱了德军纠缠。
不过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军委又出现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已经从最危险的境地脱身了,现在有时间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构筑防线,完全可以在这里挡住德军。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红军主力停留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是很危险的,撤退中的红军主力是比较混乱的,而且也仅仅是初步脱离了同德军的纠缠,一旦停下来,德军将很快追上来,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构筑防线的时间,到时候之前阻击部队做出的巨大牺牲又白搭了。
这种意见还认为,就算有足够的时间在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构筑防线,红军也不能过多的停留,因为在西线战场上,德军通过前一段的作战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性的优势,以红军此时在西线的兵力配置,不足以抵御德军的攻击。
要想稳固战线不可避免的需要中央方面军跟进增援,而现在中央方面军的主力还在从大卢基斯摩棱斯克一线赶往明斯克的途中,仅仅依靠前线现有的部队,根本就挡不住德军的新一轮进攻,到时候又得打成添油战,白白浪费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持有后一种意见的以李晓峰和伏龙芝为代表,而持有前一种意见的则以斯维尔德洛夫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为首。可能有同志要说,难道图帅又抽风了?
凭良心说,这回真不是图哈切夫斯基抽风,经过前一段的打击,图哈切夫斯基也知道,想要靠西线现有的部队稳固战线是痴人说梦,仅仅从军事角度出发,他也支持后一种意见,认为最保险和安全的做法是继续大踏步的撤退。最好是同时严格地坚壁清野,拉长德军的战线,只要坚持到10月份,基本就可以将战争拖入消耗战和持久战的轨道,而这对苏联是有利的。
那为什么图哈切夫斯基还要支持第一种意见呢?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军事角度说,大踏步撤退时合理的,但是从政治角度说,这就是相当的不合理了。
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喜欢看到红军一枪不发就放弃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的国土,这么搞压力会非常大,会有人说:“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你丫的都是嘴炮,口里喊着保家卫国绝不让敌人占领一寸国土的口号,实际上却仓皇逃跑,拱手将大片河山送给敌人,这就是卖国,你们俩就是卖国贼!”
这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想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同胞要接受纳粹的奴役,这两位也不忍心,他们始终有种幻想——认为德军经过这一轮狂攻,也累了,也该歇歇了,而红军在本土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怎么就不能稳固防线呢?(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xuyiqing1985zz120猪潇洒2胡德海军上将weigede和尤文图斯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