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帝让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
洛阳,皇宫朝堂,除了个别率军镇守边陲的将军之外,新汉朝所有文武百官,几乎都齐聚殿堂,都一脸严穆的齐列于殿堂之内。
现在,正在商议着的是关乎到新汉朝今后的命运前途的一次朝议,甚至关乎到整个大汉今后的命运前途的问题,所以,没有人敢有半点懈怠之心,人人都认真对待这次朝议。
刘易此刻亦正襟危坐,坐在龙座旁边。
“众卿大臣,自即日起,朕将朝中所有事务,包括政务、军务,全都交由摄政大臣、太傅刘易刘皇叔全权处理,太傅的意见,便是朕的意见,太傅的决议,便是朕的决议。”
少帝刘协,他已经初具男子特征,身子亦已经长开了,声线也低沉了许多。
他亦一脸肃容的说着,从龙座上站起,将皇冠的垂珠给拨开,使其那张还算英气,略还带着点稚气的脸完全展露在朝中众臣的眼内。
少帝刘辩,越长就越像年轻时的灵帝,连性子都有点相似。直到现在,刘易自188年成立新汉朝,奉他为帝至今,他却一直都没能随着长大而养出一丝王者之气,看上去,依然还是那么的懵懵懂懂,对于朝中的政事,就算是有不少朝中的臣子刻意的想培育他,却依然没能对朝中的政事感兴趣。这些年,他学问倒学了不少,但更多的是,却是跟着那道士皇叔学道,整天都是在研究什么的“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研究什么的阴阳万物,何为道,如何才可永恒不灭。
当然。说是研究,也不尽然,刘辩只是被道教的一些教义所吸引,只是在学习,沉浸于其中,仿如有另一个天地。说起来,亦有可能是因为宫廷给他那幼小的心灵太多黑暗了。使得他不想再面对宫廷的种种,所以,他在刻意的回避着什么。潜意识的不想再关注什么的皇位权力,不想去处理那些让他不堪负重的国计民生的政事大事。
他跟着那皇叔道士,初初是学习方士的练丹术,后来经刘易的刻意提点。从中研究制造出了火药。使得真正的火药正式面世。现在,火药术已经基本完善,并且火药已经被纳为军用,已经属于军事秘密。火药及技术,已经由新汉朝军部另外成立了一个部门专职处理研制。所以,少帝现在,亦不再过问这方面的事了,更加专注于学道之事。
“道”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内容。就是说得道者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这个“道”。通过求神或修炼可得道,可以返本归元,与道同体,.永生,不死不灭,白日飞升,永存仙界。
对于“道”的这一个方面,刘易亦觉得有点头痛,因为,刘易本身虽然来自于后世的科技世界,可是,对于“道”是否存在,刘易还真的不敢说。因为他本身就接触过道,起码,那个收养了他的老道士,就看似是一个得道的老者,虽然不致于成仙成神,可是,总归让刘易觉得那老道与凡人不同。
何况,刘易从后现代回到这个古时代,本身就不能用常理科学来解释的,加上他所练成的那元阳神功,亦不知道是不是修道当中的一个修练方式。
现在,少帝已经有了一种似是要向求长生之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刘易,却也不知道要如何引导他为好。
当初学习方士练丹之术,刘易倒还可以从医学方面去引导他,让其所练的丹,虽不能让人长生,可依然可以救人治病。现在随着少帝的渐渐长大,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他的独立性格,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少帝要认真的学习成为明君之道,刘易自然不会阻止,如果他可以通过学习,终能成材,成为一个开明之君,刘易倒也乐得轻松。因为刘易现在,还是比较满意目前的情况的,当皇帝太累,哪有像现在这般,随时都可以做甩手掌拒,与一众娇妻美妾,享受天伦之乐更让人感到自在的?
虽然,刘易亦知道,现在新汉朝上下的文武百官,皆是以他马首是瞻,他的说话,要比皇帝的圣旨更加有用。可是,当真到了刘易现在这个一呼百应的的地步,尤其是像刘易这般,从后世来的人眼中,做不做皇帝,要不要皇帝的那一个虚名都已经不重要了。像刘易这般,更喜欢美人的家伙,那么只要不威胁到他,那江山就不太重要了。
这是乱世,刘易才会在这乱世当中挣扎求存,才会成立了数个基地,成立了新汉朝、新汉军。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刘易才难得去管什么的大汉,什么的大汉百姓,只要不威胁到他,他宁愿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安乐王爷,又或做一个富家翁,携着娇妻美眷,游玩于山水之间。反正,如何过得安逸,刘易就会如何过,闲时偷香窃玉,周旋于风花雪月当中,这才是刘易想要的生活。
可是,前段时间,少帝少有的主动邀请刘易到皇宫,主动的找刘易谈了一次,大家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连皇太后何婉都不知道。
少帝居然提出,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修道亦是一样的道理,他打算,要跟着那道士皇叔一起游历求道,专心修道。少帝提出,朝廷政事,他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处理,不是他不想去学习,而是他真的不想将心思放在这一方面上去。所以,自从成立了新汉朝之后,新汉朝现在能够有此良好的局面,一切都与他无关,并且,以新汉朝现在不同于以往旧朝的架构,不用的朝廷官员的职位职务的细分,就算没有他这个皇帝去处理政务,新汉朝依然能够做得到正常良好的运行。根本就用不到他去操心。
这个小家伙,他亦同样指出。如今的新汉朝,似乎已经与原来的旧朝完全不同,什么的外戚、宦官、权臣什么的。都不可以再作乱朝政。朝廷的官职,全都是能者上无能者下,不再考虑为官者的出身来历,不再考虑任职官员在朝中是否有关系。
如今的新汉朝,当真的是一个新朝廷,有国法可依,有律例可寻。不要说他这个皇帝了。就算是刘易这个太傅不过问政事,怕也不会再有乱政的事发生。
朝中的各个官府部门,各有各分工。各有各职,互不统属,又相互制肘,使得新汉朝朝廷。正在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嗯。少帝说这么多,最终就是想与刘易商议,他是否可以蝉让帝位于刘易,他可以放下担子追随道士皇叔去游历寻道。实际上,这个亦是那道士皇叔的意思,因为那道士皇叔,他当年在西山皇陵潜心修道,后被接回皇宫。在皇宫当中又待了这么多年,他觉得。如果再留在皇宫当中,于他修道大业已经没有什么的好处了,所以,他想离开皇宫,周游天下。
少帝刘辩此刻正是醉心道学的时候,不想与道士皇叔分离,这才会有与刘易一谈。
刘易考虑了很久才拒绝了少帝,因为刘易觉得,现在自己接受帝位并不是时候,不管怎么说,少帝现在,都是新汉朝名正言顺的皇帝,不管是出于什么的原因或目的,只要少帝当真的让位于刘易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大汉的轩然大波。到时候,必定会有无数的所谓忠于汉室的人跳出来指责刘易,肯定会有无数人骂刘易是汉贼、窃汉之贼,国贼。
这些东西,还真的是有口都说不清的。
当然,刘易并非是担心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刘易而是在担心在自己还没有统一大汉的时候就接过皇位,那么会影响将来统一大汉的战争。
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亦一定会非常大。
所以,刘易觉得,少帝要离宫,要蝉让帝位的事,还不是时候。最后,刘易与少帝说好,只要新汉朝统一大汉的那一天,他如果当真的要放下一切专心求道,那么刘易倒可以放他离开。为了安少帝之心,刘易还找到了那道士皇叔,与他长谈,请他暂且留下,刘易答应他,短则两年,长则三、五年,超过五年,他与少帝,可随时离开。
如此,与少帝及其道士皇叔刘宗达成了协议之后,少帝又提出,他要正式将朝廷大权交给刘易,而他,在新汉朝出兵统一大汉的时期,将会与道士皇叔前往西山皇陵居住,潜心学道。
对于这个提议,刘易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请来了皇太后何婉,与她一起商议过后,最终同意。
皇太后何婉,她其实要比这个皇帝儿子更加深切的理解明白到宫廷的黑暗。尽管现在,刘易是她的相好,现在的朝廷,似乎也是相当开明的时期,不似有宫廷相争倾扎的事发生。可是,她知道,尤其是先帝刘宏的例子给予她教训,让她明白到,皇宫,绝对不会太过简单。
现在,也才是新汉朝才刚刚开始的时候,将来谁说得准?他们身处皇宫的人,不会互相争斗,但是,皇太后有点担心,当将来天下一统之后,举国大治之时,恐怕就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她自己不想再经历一次宫廷争斗,更不想自己的儿子如同当年的灵帝刘宏那样,成了某些人的傀儡。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那就等于是悲剧。她自己亦希望,趁自己的儿子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还没有对权利产生.的时候,让其离开,让他一生都可以生活得安心快乐。
一个国家,一个朝廷,还真的不会太过简单。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算少帝自己看得开,只打算在皇宫做一个安乐皇帝,可是,世上哪里会有那么便宜的事?到时候,自然就会有种种的烦恼寻上门来。
皇后不是担心刘易将来对辜负她,而是担心假若当真的是少帝为帝,而刘易在大功告成之后,携妻带儿,回洞庭湖隐居,又或到别的地方去的话。那么,少帝能震得住朝廷么?
又正所谓知夫莫若妻,作为刘易的女人之一。皇太后何婉她知道,刘易的心思,并不在江山而是在于美人。如果不能用一个可以栓住刘易的东西让刘易不得不留在洛阳的话,刘易恐怕还真的会置朝廷不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刘易做这个新汉朝的皇帝,只有这样。她才会安心,大汉,才会真正的获得长治久安。
嗯。还有一件事,皇太后何婉的心里有点忧心的,事实,这也是她以及一众女人近几年来时有的忧虑。
这是什么呢?就是她们都有感于随着年月的增长。她们都有感于会先于刘易年老。她们担心,怕自己终会有一天老去,而刘易依然还是那么的青壮,她们再与刘易在一起,似乎也再难吸引住刘易。
呵呵,不要奇怪,女人嘛,情到浓时。她们或者不会多想,能与爱郎在一起。过一天都会幸福一辈子。但是,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随着年月的延长,她们自然就会有这有哪的担心。
嗯,这么算算吧,刘易是黄巾起义之后,开始踏上这个三国的历史舞台。那是184年,不知不觉,现在已经是193年秋了。也就是说,刘易在这个世界,已经差不多有十年的时光。
刘易与皇太后何婉相识相好之时,何婉几岁了?这个其实是可以算一算的。她176年生少帝,180年被封为皇后。
她是进宫不久后就被灵帝看中,到生下少帝,当中最少应该都会有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她估计是174到175年之间被选秀入宫的,而能成为秀女,也是其父何真花钱贿赂了官员的结果。
以她的姿色,那些选秀的官员难道都是瞎子?如果他们所选的秀女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能讨皇帝欢心,他们这些作为选秀的官员,自然也会好处多多。所以,其实,何婉当初,并非是因为出身的问题不能入选秀女,而是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的年龄问题。
秀女,一般都是14至18岁的少女。这个,皇宫当中亦有一些记事留下来,当中可以查找得到的。
以此汉时的风气习俗,女人,一般14岁便可嫁人生子,年过18岁的女人,都会被视为老女人了。就算不会被人视为老女人,都会被人误会为有问题的女人。否则,为何年过18还不嫁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在这汉代时期,年过18还不嫁人的女人,就是剩女。
选秀之时,何婉可能就已经年过18,算下来,她估计是20才生下少帝刘辩。如此,她现在,已经是38岁了。
38岁的女人,谁还敢说年轻?
快四十了,如果是一般的民间女子,女人年过四十,恐怕都早就已经人老花黄,甚至开始出现白发了。
所以,何婉现在,总会越来越觉得有点忧心,生怕与刘易不能长久。所以,少帝能够自己提出,让皇帝于刘易,她可是打心里感到高兴的,因为,这么一来,她起码不会再为这个儿子担心。而刘易为帝,她起码也可以留在刘易的身边,就算刘易当真的嫌弃了她,她亦可以留在皇宫。
如果刘易为帝,那么后.宫三千佳丽那只是小事,多她一个并不多。
嗯,这些,当然只是何婉内心里的一点隐忧,真正的,可并没有刘易嫌弃她的情况。或许,是女人的更年期来了,使得她特别的多心思。
总的来说,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所以,这天,在商议新汉朝如何正式出兵统一大汉之前,少帝首先对朝臣宣布这样的一个决定。
少帝站了起来,再将摆放在龙案上的传国玉玺双手棒了起来。
传国玉玺,已经正式拿出来使用,作为皇帝的象征,凡是圣旨或发布政令,都要有这传国玉玺的印章。当然,此传国玉玺是真的事实,暂时还没有公布天下。这只是新汉朝的一些重臣得知现在所用的传国玉玺是真的而已。
嗯,早前,朝廷所用的,及现在曹操那个朝廷所用的国玺,其实都是仿真正的传国玉玺所刻而成的,所盖之章印,亦是一样的。当然,真与假的,如果有识见的人,还是能够分辨别得出来的。
少帝立于皇案之前,双手棒着传国玉玺,慎重的对朝臣道:“各位卿家,朕年少,不能处理好朝中政事,并且,朕心中,亦非用心于朝中政事,这是朕的失职。若非太傅、戏大人、贾大人、两位荀大人,还有杨彪、卢植、闵贡、蔡邕、张钧等等主持着朝中政事,恐怕新汉朝亦不会有如此兴盛的一个良好局面。朕已经决定,将来会专注于学道修身之事,怕是难以再过问朝中政务军事。所以,为免会影响我们新汉朝出兵统一大汉之事,朕决定,连同传国玉玺一起交予太傅,让太傅代朕处理一切大小国事。从今以后,见到太傅,便等同见朕,等同帝尊!”
“皇上!”
朝中大臣,其实都不知道少帝有此一个决定,这种让权,其实也是带有一点让位的味道在内。所以,虽然是刘易与少帝开诚布公相谈之后决定下来的,但刘易自己却也不好随便乱说,这事儿,就算是戏志才等人,刘易亦没有告知。
所以,此刻少帝在朝议开始之前,如此公布,着实是让朝堂当中的一众大臣感到有点诧异,不少朝臣还失声惊呼。
一秒记住【.】,。
洛阳,皇宫朝堂,除了个别率军镇守边陲的将军之外,新汉朝所有文武百官,几乎都齐聚殿堂,都一脸严穆的齐列于殿堂之内。
现在,正在商议着的是关乎到新汉朝今后的命运前途的一次朝议,甚至关乎到整个大汉今后的命运前途的问题,所以,没有人敢有半点懈怠之心,人人都认真对待这次朝议。
刘易此刻亦正襟危坐,坐在龙座旁边。
“众卿大臣,自即日起,朕将朝中所有事务,包括政务、军务,全都交由摄政大臣、太傅刘易刘皇叔全权处理,太傅的意见,便是朕的意见,太傅的决议,便是朕的决议。”
少帝刘协,他已经初具男子特征,身子亦已经长开了,声线也低沉了许多。
他亦一脸肃容的说着,从龙座上站起,将皇冠的垂珠给拨开,使其那张还算英气,略还带着点稚气的脸完全展露在朝中众臣的眼内。
少帝刘辩,越长就越像年轻时的灵帝,连性子都有点相似。直到现在,刘易自188年成立新汉朝,奉他为帝至今,他却一直都没能随着长大而养出一丝王者之气,看上去,依然还是那么的懵懵懂懂,对于朝中的政事,就算是有不少朝中的臣子刻意的想培育他,却依然没能对朝中的政事感兴趣。这些年,他学问倒学了不少,但更多的是,却是跟着那道士皇叔学道,整天都是在研究什么的“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研究什么的阴阳万物,何为道,如何才可永恒不灭。
当然。说是研究,也不尽然,刘辩只是被道教的一些教义所吸引,只是在学习,沉浸于其中,仿如有另一个天地。说起来,亦有可能是因为宫廷给他那幼小的心灵太多黑暗了。使得他不想再面对宫廷的种种,所以,他在刻意的回避着什么。潜意识的不想再关注什么的皇位权力,不想去处理那些让他不堪负重的国计民生的政事大事。
他跟着那皇叔道士,初初是学习方士的练丹术,后来经刘易的刻意提点。从中研究制造出了火药。使得真正的火药正式面世。现在,火药术已经基本完善,并且火药已经被纳为军用,已经属于军事秘密。火药及技术,已经由新汉朝军部另外成立了一个部门专职处理研制。所以,少帝现在,亦不再过问这方面的事了,更加专注于学道之事。
“道”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内容。就是说得道者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这个“道”。通过求神或修炼可得道,可以返本归元,与道同体,.永生,不死不灭,白日飞升,永存仙界。
对于“道”的这一个方面,刘易亦觉得有点头痛,因为,刘易本身虽然来自于后世的科技世界,可是,对于“道”是否存在,刘易还真的不敢说。因为他本身就接触过道,起码,那个收养了他的老道士,就看似是一个得道的老者,虽然不致于成仙成神,可是,总归让刘易觉得那老道与凡人不同。
何况,刘易从后现代回到这个古时代,本身就不能用常理科学来解释的,加上他所练成的那元阳神功,亦不知道是不是修道当中的一个修练方式。
现在,少帝已经有了一种似是要向求长生之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刘易,却也不知道要如何引导他为好。
当初学习方士练丹之术,刘易倒还可以从医学方面去引导他,让其所练的丹,虽不能让人长生,可依然可以救人治病。现在随着少帝的渐渐长大,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他的独立性格,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少帝要认真的学习成为明君之道,刘易自然不会阻止,如果他可以通过学习,终能成材,成为一个开明之君,刘易倒也乐得轻松。因为刘易现在,还是比较满意目前的情况的,当皇帝太累,哪有像现在这般,随时都可以做甩手掌拒,与一众娇妻美妾,享受天伦之乐更让人感到自在的?
虽然,刘易亦知道,现在新汉朝上下的文武百官,皆是以他马首是瞻,他的说话,要比皇帝的圣旨更加有用。可是,当真到了刘易现在这个一呼百应的的地步,尤其是像刘易这般,从后世来的人眼中,做不做皇帝,要不要皇帝的那一个虚名都已经不重要了。像刘易这般,更喜欢美人的家伙,那么只要不威胁到他,那江山就不太重要了。
这是乱世,刘易才会在这乱世当中挣扎求存,才会成立了数个基地,成立了新汉朝、新汉军。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刘易才难得去管什么的大汉,什么的大汉百姓,只要不威胁到他,他宁愿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安乐王爷,又或做一个富家翁,携着娇妻美眷,游玩于山水之间。反正,如何过得安逸,刘易就会如何过,闲时偷香窃玉,周旋于风花雪月当中,这才是刘易想要的生活。
可是,前段时间,少帝少有的主动邀请刘易到皇宫,主动的找刘易谈了一次,大家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连皇太后何婉都不知道。
少帝居然提出,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修道亦是一样的道理,他打算,要跟着那道士皇叔一起游历求道,专心修道。少帝提出,朝廷政事,他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处理,不是他不想去学习,而是他真的不想将心思放在这一方面上去。所以,自从成立了新汉朝之后,新汉朝现在能够有此良好的局面,一切都与他无关,并且,以新汉朝现在不同于以往旧朝的架构,不用的朝廷官员的职位职务的细分,就算没有他这个皇帝去处理政务,新汉朝依然能够做得到正常良好的运行。根本就用不到他去操心。
这个小家伙,他亦同样指出。如今的新汉朝,似乎已经与原来的旧朝完全不同,什么的外戚、宦官、权臣什么的。都不可以再作乱朝政。朝廷的官职,全都是能者上无能者下,不再考虑为官者的出身来历,不再考虑任职官员在朝中是否有关系。
如今的新汉朝,当真的是一个新朝廷,有国法可依,有律例可寻。不要说他这个皇帝了。就算是刘易这个太傅不过问政事,怕也不会再有乱政的事发生。
朝中的各个官府部门,各有各分工。各有各职,互不统属,又相互制肘,使得新汉朝朝廷。正在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嗯。少帝说这么多,最终就是想与刘易商议,他是否可以蝉让帝位于刘易,他可以放下担子追随道士皇叔去游历寻道。实际上,这个亦是那道士皇叔的意思,因为那道士皇叔,他当年在西山皇陵潜心修道,后被接回皇宫。在皇宫当中又待了这么多年,他觉得。如果再留在皇宫当中,于他修道大业已经没有什么的好处了,所以,他想离开皇宫,周游天下。
少帝刘辩此刻正是醉心道学的时候,不想与道士皇叔分离,这才会有与刘易一谈。
刘易考虑了很久才拒绝了少帝,因为刘易觉得,现在自己接受帝位并不是时候,不管怎么说,少帝现在,都是新汉朝名正言顺的皇帝,不管是出于什么的原因或目的,只要少帝当真的让位于刘易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大汉的轩然大波。到时候,必定会有无数的所谓忠于汉室的人跳出来指责刘易,肯定会有无数人骂刘易是汉贼、窃汉之贼,国贼。
这些东西,还真的是有口都说不清的。
当然,刘易并非是担心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刘易而是在担心在自己还没有统一大汉的时候就接过皇位,那么会影响将来统一大汉的战争。
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亦一定会非常大。
所以,刘易觉得,少帝要离宫,要蝉让帝位的事,还不是时候。最后,刘易与少帝说好,只要新汉朝统一大汉的那一天,他如果当真的要放下一切专心求道,那么刘易倒可以放他离开。为了安少帝之心,刘易还找到了那道士皇叔,与他长谈,请他暂且留下,刘易答应他,短则两年,长则三、五年,超过五年,他与少帝,可随时离开。
如此,与少帝及其道士皇叔刘宗达成了协议之后,少帝又提出,他要正式将朝廷大权交给刘易,而他,在新汉朝出兵统一大汉的时期,将会与道士皇叔前往西山皇陵居住,潜心学道。
对于这个提议,刘易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请来了皇太后何婉,与她一起商议过后,最终同意。
皇太后何婉,她其实要比这个皇帝儿子更加深切的理解明白到宫廷的黑暗。尽管现在,刘易是她的相好,现在的朝廷,似乎也是相当开明的时期,不似有宫廷相争倾扎的事发生。可是,她知道,尤其是先帝刘宏的例子给予她教训,让她明白到,皇宫,绝对不会太过简单。
现在,也才是新汉朝才刚刚开始的时候,将来谁说得准?他们身处皇宫的人,不会互相争斗,但是,皇太后有点担心,当将来天下一统之后,举国大治之时,恐怕就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她自己不想再经历一次宫廷争斗,更不想自己的儿子如同当年的灵帝刘宏那样,成了某些人的傀儡。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那就等于是悲剧。她自己亦希望,趁自己的儿子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还没有对权利产生.的时候,让其离开,让他一生都可以生活得安心快乐。
一个国家,一个朝廷,还真的不会太过简单。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算少帝自己看得开,只打算在皇宫做一个安乐皇帝,可是,世上哪里会有那么便宜的事?到时候,自然就会有种种的烦恼寻上门来。
皇后不是担心刘易将来对辜负她,而是担心假若当真的是少帝为帝,而刘易在大功告成之后,携妻带儿,回洞庭湖隐居,又或到别的地方去的话。那么,少帝能震得住朝廷么?
又正所谓知夫莫若妻,作为刘易的女人之一。皇太后何婉她知道,刘易的心思,并不在江山而是在于美人。如果不能用一个可以栓住刘易的东西让刘易不得不留在洛阳的话,刘易恐怕还真的会置朝廷不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刘易做这个新汉朝的皇帝,只有这样。她才会安心,大汉,才会真正的获得长治久安。
嗯。还有一件事,皇太后何婉的心里有点忧心的,事实,这也是她以及一众女人近几年来时有的忧虑。
这是什么呢?就是她们都有感于随着年月的增长。她们都有感于会先于刘易年老。她们担心,怕自己终会有一天老去,而刘易依然还是那么的青壮,她们再与刘易在一起,似乎也再难吸引住刘易。
呵呵,不要奇怪,女人嘛,情到浓时。她们或者不会多想,能与爱郎在一起。过一天都会幸福一辈子。但是,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随着年月的延长,她们自然就会有这有哪的担心。
嗯,这么算算吧,刘易是黄巾起义之后,开始踏上这个三国的历史舞台。那是184年,不知不觉,现在已经是193年秋了。也就是说,刘易在这个世界,已经差不多有十年的时光。
刘易与皇太后何婉相识相好之时,何婉几岁了?这个其实是可以算一算的。她176年生少帝,180年被封为皇后。
她是进宫不久后就被灵帝看中,到生下少帝,当中最少应该都会有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她估计是174到175年之间被选秀入宫的,而能成为秀女,也是其父何真花钱贿赂了官员的结果。
以她的姿色,那些选秀的官员难道都是瞎子?如果他们所选的秀女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能讨皇帝欢心,他们这些作为选秀的官员,自然也会好处多多。所以,其实,何婉当初,并非是因为出身的问题不能入选秀女,而是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的年龄问题。
秀女,一般都是14至18岁的少女。这个,皇宫当中亦有一些记事留下来,当中可以查找得到的。
以此汉时的风气习俗,女人,一般14岁便可嫁人生子,年过18岁的女人,都会被视为老女人了。就算不会被人视为老女人,都会被人误会为有问题的女人。否则,为何年过18还不嫁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在这汉代时期,年过18还不嫁人的女人,就是剩女。
选秀之时,何婉可能就已经年过18,算下来,她估计是20才生下少帝刘辩。如此,她现在,已经是38岁了。
38岁的女人,谁还敢说年轻?
快四十了,如果是一般的民间女子,女人年过四十,恐怕都早就已经人老花黄,甚至开始出现白发了。
所以,何婉现在,总会越来越觉得有点忧心,生怕与刘易不能长久。所以,少帝能够自己提出,让皇帝于刘易,她可是打心里感到高兴的,因为,这么一来,她起码不会再为这个儿子担心。而刘易为帝,她起码也可以留在刘易的身边,就算刘易当真的嫌弃了她,她亦可以留在皇宫。
如果刘易为帝,那么后.宫三千佳丽那只是小事,多她一个并不多。
嗯,这些,当然只是何婉内心里的一点隐忧,真正的,可并没有刘易嫌弃她的情况。或许,是女人的更年期来了,使得她特别的多心思。
总的来说,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所以,这天,在商议新汉朝如何正式出兵统一大汉之前,少帝首先对朝臣宣布这样的一个决定。
少帝站了起来,再将摆放在龙案上的传国玉玺双手棒了起来。
传国玉玺,已经正式拿出来使用,作为皇帝的象征,凡是圣旨或发布政令,都要有这传国玉玺的印章。当然,此传国玉玺是真的事实,暂时还没有公布天下。这只是新汉朝的一些重臣得知现在所用的传国玉玺是真的而已。
嗯,早前,朝廷所用的,及现在曹操那个朝廷所用的国玺,其实都是仿真正的传国玉玺所刻而成的,所盖之章印,亦是一样的。当然,真与假的,如果有识见的人,还是能够分辨别得出来的。
少帝立于皇案之前,双手棒着传国玉玺,慎重的对朝臣道:“各位卿家,朕年少,不能处理好朝中政事,并且,朕心中,亦非用心于朝中政事,这是朕的失职。若非太傅、戏大人、贾大人、两位荀大人,还有杨彪、卢植、闵贡、蔡邕、张钧等等主持着朝中政事,恐怕新汉朝亦不会有如此兴盛的一个良好局面。朕已经决定,将来会专注于学道修身之事,怕是难以再过问朝中政务军事。所以,为免会影响我们新汉朝出兵统一大汉之事,朕决定,连同传国玉玺一起交予太傅,让太傅代朕处理一切大小国事。从今以后,见到太傅,便等同见朕,等同帝尊!”
“皇上!”
朝中大臣,其实都不知道少帝有此一个决定,这种让权,其实也是带有一点让位的味道在内。所以,虽然是刘易与少帝开诚布公相谈之后决定下来的,但刘易自己却也不好随便乱说,这事儿,就算是戏志才等人,刘易亦没有告知。
所以,此刻少帝在朝议开始之前,如此公布,着实是让朝堂当中的一众大臣感到有点诧异,不少朝臣还失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