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闲臣风流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谓加试,指的是考生在乡试之前的资格考教。

    这种事情一般都发生在苏州、扬州、南京、江西、浙江这种科举文教兴盛之地。按说,古代只要你有秀才功名,就算具备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但在这些地区,秀才实在太多了。

    正常情况下,江南地区一县就有好几百个秀才。全省加一起,十万都有可能。这么多人都挤进考场,非将省学政衙门挤爆不可。

    就拿上一界浙江乡试的录取名额来说,朝廷给的指标是一百零七人。依据南方七十取一的原则,只有七千多个秀才能够最后坐在考场里。至于北方省份,则是四十取一。

    那么,让谁去,不让谁去,这其中就有许多说法。

    于是,国家就制订出一整套完善的乡试制度。

    首先,肯定要照顾官学学生,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原则上包括州府县学中经过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级的生员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实际上凡经过科考,录科、录遗合格的考生均可以应试。

    至于没有进官学的,则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很多江南士子,连乡试考场的边都没摸着,就倒在加试这道关口上。

    周楠忙道:“恩师,学生的户籍学籍都已经转到了密云卫潮河所,不用加试的啊?”没错,潮河所位于京畿,归北直隶管辖。这地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落后,土地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口,经济落后。

    再加上这里在历史上发生过好几场大战,从靖难之战到蒙古俺答入侵,来来回回被犁过好几次,户口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读书人也少。

    每次乡试,能够让考场坐满人就算是地方官和学政老爷的政绩,更别说加试了。

    王世贞这一句话叫周楠满头雾水。

    见自己学生一脸疑问,王世贞也有些丧气:“为师也是最近几日才听人说,朝廷降旨,将密云县划归顺天府。所以,明年乡试,子木你得去顺天府参考。”

    “啊!”周楠面色大变,急问:“可确实,怎么可能?”

    “自然是真的,朝廷已经颁下圣旨了。”王世贞解释说,河北地区在有明一朝,各府各县的归属一向都比较乱。比如,大名、天津、霸州四道,由山东代管;易州、口北、昌平、井陉、蓟州、永平等六道,由山西代管。

    而密云,最开始也归山东。后来国家考虑到密云处于国防一线,是京畿北大门。但有边事,军镇的后勤给养弃近在咫尺的京城不用,偏生要从山东那边千里迢迢运来,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弃,多此一举吗?而且,战机稍纵即逝,若是后勤不济,那可是要打败仗的。

    于是,密云就划给了北直隶,由中央直管。

    最近,有大臣上奏说,蒙古经过武宗正德皇帝的讨伐,应州大捷之后已经元气大伤,国防地位下降。再由中央直属,耗费太大,也没有意义。不如降一等,划归顺天府管辖。

    如今的明朝政府正国库空虚,嘉靖皇帝又是个对金钱异常敏感之人,接到折子之后,深以为然。和司礼监、内阁一合计觉得此事可行,准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奇怪,北方文教落后,科举考试不难。无论是在北直隶,还是在顺天府,不都一样。

    事实上,还真不一样。

    顺天府毕竟是大明朝的国都,城中藏龙卧虎,文教发达,乡试难度比起北方各省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比起浙江、苏州也容易不了多少。

    周楠心中大苦,这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自己如果不动高考移民的心思,把户籍转到密云,依旧呆在淮安。就算乡试考不上,但作为县学生,一张准考证还是能弄到手的。

    现在好了,堂堂周子木,连顺天府的加试都过不了,那不是滑稽吗?

    过不了试这一关就中不了举,中不了举就得娶公主一辈子做妻奴。到时候,我又该如何面对家中的云娘、素姐和荀芳语?

    我的命真苦啊!

    我好死不死要冒充周举人的身份跑淮安去,这才有后来的故事。为什么就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如果是在甘肃、宁夏、陕北那种连考生都凑不齐的边远地区,只要识得几个字作得了文章,只要进考场多半就能中式。

    可见,投胎也是一门技术活。

    哎,现在麻烦了。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也得考虑历史进程啊!周楠,没错,你只是一个八品小官,或许朝堂政治同你没有任何关系,完全不用关心,可政治要关心你啊!

    不行,我不能颓废,必须马上振作起来。

    周楠振作的方式也不同常人,他小心地问:“恩师可认识顺天府学政官?”如果认识,能搭上线,这中间就有操作的余地。

    王世贞被学生的话气得笑起来:“混帐东西,君子坦荡荡,你年纪轻轻自己总想着钻营。就算过了加试这一关,进得乡试考场又能如何?”

    “那就是不认识了。”周楠叹息。心道:我家恩师从来就是个灵活变通之人,为了达到目的,至于手段如何一向不放在心上。也因为这样,咱们师生才如此投缘,说到底,我们三观相近。若恩师真有法子,自会直言。现在发这么大脾气,想来是无计可施了。

    那么,只能老实读书了。

    周楠忙问:“恩师,这加试考什么科目,如何考,学生现在开始用功可来得及/”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若向学,什么时候都不晚。”王世贞道:“加试其实很简单,就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试帖诗、草拟诏告制敕一概没有,一日就能作完。”

    算是个简化版、脱水版、体验版的乡试。

    王世贞道:“三道题目中,《五经》题且不论,反正也不要紧。关键是那两道《四书》,为师下来且去寻些那学政的文章和以前考试的卷子琢磨琢磨。”

    自己这个学生是什么货色他实在太清楚了,就是半壶水响叮当。这次要想过关,还得自己这个做老师的多费脑子。

    王世贞也存了打题的心思,说完,一挥手:“你先回去,先过年,将手头的事务处理好了。等过了初七就住到老夫这里来好生读书,老夫一世英名断不肯坏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