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当个倾销对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皇帝打算让东印度公司的鬼佬们滚蛋,把地盘给大明让出来,温体仁和郭允厚却又有不同的看法。
让蛮子们滚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南居益的东海舰队往缅甸的港口那里一摆,蛮子们就会老老实实的滚蛋。
关键是,如果这些蛮子能老老实实的待在缅甸那里,给他们划出一块指望的贸易区,其实影响也不大?
最起码,大明很多大积压已久的东西,是不是就有了销路?总好过烂在仓库里面吧?
崇祯皇帝斟酌了一番之后,发现温体仁和郭允厚的话很有道理。
先不说少府那个怪物里面有多少的储备物资,每年都需要淘汰更新,就光是各地官府储备起来应对天灾的物资,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数量。
哪怕是大明现在天灾不断,甚至于每年都有,可是总有没受灾的地方吧?这些地方的物资,是不是也需要淘汰更新?
有时候,物资太多了也令人头疼!
以往的做法,是在物资快到期之前低价处理掉,或者卖给民间,或者卖给其他的商人,反正都面临着折价的问题。
如果留下这些东印度公司的蛮子在缅甸,那事情可就好办的多了。
只要没彻底过期坏掉,或者说过期的时间不长,完全可以用市场价格卖给这些蛮子嘛。
还有浙江福建等地的那些陈年旧茶,只要没彻底的变质,是不是也可以卖掉?
如此看来,现在就把这些个蛮子们给清理掉,倒不如暂时留着他们,用这些破烂从他们手里换回银子更合算一些。
移步到了御书房,看着墙上的地图比划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道:“勃固合适?还是让这些蛮子们去泉州更合适?”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东海舰队与南海舰队前番出征之事,眼下已经传遍了大明,我大明百姓都知道这些蛮子已经被大明给赶跑了。
若是让这些蛮子们出现在泉州府,未免有些不美,倒不如还是让他们在勃固那里,另设一个市舶司,负责与这些蛮子们的海贸之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
在勃固那里设置一个市舶司,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先不说铁路会慢慢的向着缅甸那边修过去,光是一个市舶司,能给当地带来的工作岗位和税收,就已经很可观了。
而这些好处,虽然会让当地的缅甸人享受到,但是最终还是会流入大明国库,还有当大明的百姓们移民过去之后呢?
统统都是大明的!
唯一可惜的,可能就是那些缅甸蛮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百姓,不好太过于下手剥削,最起码也没办法抓苦力卖猪仔了。
心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又伸出手指,在地图上面比划了半天才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勃固港那里另设市舶司,着吏部安排人手。”
温体仁和郭允厚互相对视了一眼,暗自替房壮丽默哀了一番之后,便一起躬身道:“陛下贡明!”
……
既然要跟蛮子们去谈,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想起来了李承彦这个家伙。
跟东印度公司的蛮子们打过交道而且不止一次的李承彦,眼下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对于东印度公司的那些鬼佬们最熟悉的人了。
至于说李承彦刚刚从南居益那里回来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什么的,崇祯皇帝不会太关心——哪一次都给足了赏赐,难道他李承彦还不想去再坑一回蛮子?
纵横家的本质就是搞事情,就是靠着自己家的拳头硬去欺负其他人!
最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王玄策。
要不是当时老李家的场子够大,马仔们够狠,拳头也够硬,王玄策再牛逼,还能在自己被人欺负了之后,从老李家的几个女婿那里借兵平事儿?
别说是让这些女婿们出兵打仗了,不被这些女婿们洗吧洗吧生吃了就是好事儿!
李承彦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最初在跟科恩谈判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漫天要价,而且还不许科恩落地还钱。
你还价,本官身后的舰队就开火,到时候看谁死?本官死一个,你们蛮子就得死一片给陪葬,试试不?
自诩为绅士的科恩面对着这么不要脸的李承彦,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到后面基本上就是李承彦说什么条件,科恩就答应什么条件。
现在再一次接到了这样儿的任务,李承彦顿时就来了精神。
坑蛮子什么的,最有意思了,既能欺负人,还能捞到好处,普天之下再没有比这好的事儿了!
而且皇帝陛下的要求又这么简单,只是划一块地方让这些蛮子们滚过去老实待着,又不是让他们彻底滚蛋,这么轻松简单加愉快的任务,爽!
……
校阅这种事儿,其实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基本上就完犊子了,也就是崇祯皇帝突然之间抽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这么个玩法之后,便兴冲冲的决定要折腾一下——从崇祯十二年就开始了。
当然,折腾的肯定是管辖亲军二十六卫的亲军都督府,跟人家五军都督府没啥关系。
但是,张之极就很头疼了——自己除了是五军都督府的几大话事人之一外,还是亲军都督府的扛把子。
张之极有时候就觉得,自家老爹死的早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儿——老英国公张惟贤不死,今天被折腾的人里面就得有自己!
校阅是怎么个校阅法,崇祯皇帝没明说,但是无外乎文武两项。
打从太祖高皇帝开始,这校阅其实还不叫校阅,而是叫阅骑,考校的是骑射功夫。
勋贵们大多都是马上厮杀才得来的富贵,勋贵子弟们要是不通骑射战阵,那不是给老祖宗丢人么!
从永乐皇帝开始,骑射就改成了策论,从安邦治国之道到排兵布阵之法,搞的勋贵子弟们欲仙欲死。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呵呵一笑,既然讲究个祖制么,勋贵子弟又大半都要进入除锦衣卫之外的其他亲军二十五卫,那没说的,骑射跟策论一起来!
并且本着讲究祖制也要与时俱进的想法,崇祯皇帝开创性的在骑射之中增加了马上火铳射击的项目,策论里边增加了火炮的应用与分布,还有新占领地区的管制等科目。
并且,原本该有的项目一个不许少!
崇祯十二年第一次复开校阅的时候,整个考场基本上就是哀鸿一片,连身为主考的朱纯臣和张之极都看的蛋疼不已。
如今到了崇祯十三年,校阅已经是重开之后的第二次,如果考试的结果依旧跟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一样,那就有的乐呵了。
更何况,崇祯十三年的校阅,崇祯皇帝会亲临考场,并且带着缅甸王他隆一起来监考。
很让人恶心,很让人蛋疼,但是很符合崇祯皇帝一贯以来的作风——别人开心不开心的不重要,自己这个皇帝开心就行了。
到了亲军都督府的检阅台之上,早已经有人准备好了相应的桌椅,连茶水跟果盘都准备好了。
崇祯皇帝看了看除了自己那份之外,剩下的那些几乎如同一条线一般笔走的杯子什么的,心中也暗自嘀咕了一番。
莫非,拉着线摆杯子这毛病,从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崇祯皇帝落座之后,便抬头望了望天——今天,老天爷很给面子,晴空万里无云,微风,最适合考试,当真是个装逼的好时节。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他隆的心情可就说不上好了,或者说,他隆的心情复杂到难以言表。
望着从台下整齐列队而过的勋贵子弟,他隆觉得自己长见识了。
勋贵子弟,不应该都是混吃等死的废物来着?台下那些一个个精兵,居然就是崇祯皇帝嘴里的那些废物?
话说,陛下您老人家是不是对废物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要不然,您去看看缅甸国内的那些贵族子弟?
台下的勋贵子弟们,心情就更复杂了。
原本混吃等死的日子一去不返,除了要去亲军十二卫还有新军之中进行操练之外,还要读兵书,练骑射!
除了开国之时的那些勋贵子弟们有过这种暗无天日的体验,文皇帝以后就没听说过!
崇祯皇帝侧了侧身,对着他隆王轻笑道:“以爱卿观之,台下众将士如何?”
他隆勉强笑道:“以小臣观之,皆是以一敌十之精锐,真虎狼之士也!”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道:“且看着吧,勋贵子弟就应该有个勋贵子弟的样子,天天飞鹰走狗的纨绔,如何接过父辈传下来的重担?”
他隆定了定神,勉强道:“陛下所言极是,小臣感佩万分。”
崇祯皇帝再次呵呵轻笑一声,便转头望向了校场。
普普通通的队列,比之后世的分列式,差距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崇祯皇帝就是喜欢看!
不止崇祯皇帝喜欢看,现在大明的百姓们也都喜欢看,每次大军出征或者得胜而归之时,路边总是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图的就是看着大军出入时的队列。
这些勋贵子弟们组成的队列过后,就算是正式开始校阅了。
首先考核的科目就是骑射,跟原本校阅时的科目要求一样,都是射出去三箭,看中靶的数量,如果数量相同,就看哪个更靠红心。
这玩意没有什么好看的,虽然他隆王看的一愣一愣的,但是崇祯皇帝却不会太放在心上。
排除枪毙的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了,还玩什么箭?更何况,这些勋贵子弟们真正上战场的机会也不多,亲临第一线的机会就更少了——除非崇祯皇帝再次亲征,否则亲军二十五卫上战场的机会确实没多少。
等到火铳和火炮都考校过了之后,一众小太监们布置好了桌椅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提起了一些精神头。
没有理会旁边已经惊的如同鹌鹑一般的他隆,崇祯皇帝淡淡的开口道:“今天的策论很简单,最起码,朕认为很简单!
题目就是,倘若缅甸的东印度公司不愿意让出地方来,或者在缅甸搞出来什么妖蛾子,我大明该如何应对!
时间限制,一柱香,策论内容,不做要求限制,字数同样没有限制,必须使用白话来写,越白越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是不是很简单?”
台下的一众勋贵子弟们在小太监点燃了时香以后,就开始埋头做答起来。
这种看上去没什么限制的策论,其实是最坑人的——只给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剩下的什么都没有,怎么答?
不过还好,在缅甸怎么搞定东印度公司其实很简单。
随便从现在的三大舰队之中拉一支舰队过去,杀掉的蛮子扔去喂鲨鱼,活捉的蛮子拉去卖猪仔,基本上也就把事情给摆平了。
其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怎么控制好篇幅。
想要在短短的一柱香时间内写完策论,还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精练一些才行。
然而用白话来写,又难以做到精练——坑人!
一场校阅下来,崇祯皇帝在琢磨着下一次该怎么折腾这些勋贵子弟,他隆则是暗自庆幸。
自己的眼光就是比那些垃圾们更高!
现在早早的抱住了大明爸爸的大腿,自己肯定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剩下的那些渣渣们,等着被大明皇帝带着他的那些龙腿子们给撕成碎片吧!
至于东印度公司的问题,他隆王干脆将之抛到了脑后。
有这么强壮的爸爸撑腰,而且是大明爸爸亲自出手,东印度那些鬼佬们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吧?
再次回到宫中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坐在下首位置的他隆,笑道:“爱卿这回可以放心了吧?”
他隆王躬身道:“启奏陛下,有如此雄壮之兵,小臣无忧矣!只恨不得早日内附大明,成为大明的百姓!”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爱卿放心便是,只等大朝会之时,爱卿提出内附的请求便是了。”
……
缅甸现在的国主他隆王满门心思的想要内附大明,在大明京城上窜下跳,不断的忙活着,缅甸的东印度公司里也忙活开了。
崇祯皇帝打算让东印度公司的鬼佬们滚蛋,把地盘给大明让出来,温体仁和郭允厚却又有不同的看法。
让蛮子们滚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南居益的东海舰队往缅甸的港口那里一摆,蛮子们就会老老实实的滚蛋。
关键是,如果这些蛮子能老老实实的待在缅甸那里,给他们划出一块指望的贸易区,其实影响也不大?
最起码,大明很多大积压已久的东西,是不是就有了销路?总好过烂在仓库里面吧?
崇祯皇帝斟酌了一番之后,发现温体仁和郭允厚的话很有道理。
先不说少府那个怪物里面有多少的储备物资,每年都需要淘汰更新,就光是各地官府储备起来应对天灾的物资,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数量。
哪怕是大明现在天灾不断,甚至于每年都有,可是总有没受灾的地方吧?这些地方的物资,是不是也需要淘汰更新?
有时候,物资太多了也令人头疼!
以往的做法,是在物资快到期之前低价处理掉,或者卖给民间,或者卖给其他的商人,反正都面临着折价的问题。
如果留下这些东印度公司的蛮子在缅甸,那事情可就好办的多了。
只要没彻底过期坏掉,或者说过期的时间不长,完全可以用市场价格卖给这些蛮子嘛。
还有浙江福建等地的那些陈年旧茶,只要没彻底的变质,是不是也可以卖掉?
如此看来,现在就把这些个蛮子们给清理掉,倒不如暂时留着他们,用这些破烂从他们手里换回银子更合算一些。
移步到了御书房,看着墙上的地图比划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道:“勃固合适?还是让这些蛮子们去泉州更合适?”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东海舰队与南海舰队前番出征之事,眼下已经传遍了大明,我大明百姓都知道这些蛮子已经被大明给赶跑了。
若是让这些蛮子们出现在泉州府,未免有些不美,倒不如还是让他们在勃固那里,另设一个市舶司,负责与这些蛮子们的海贸之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
在勃固那里设置一个市舶司,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先不说铁路会慢慢的向着缅甸那边修过去,光是一个市舶司,能给当地带来的工作岗位和税收,就已经很可观了。
而这些好处,虽然会让当地的缅甸人享受到,但是最终还是会流入大明国库,还有当大明的百姓们移民过去之后呢?
统统都是大明的!
唯一可惜的,可能就是那些缅甸蛮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百姓,不好太过于下手剥削,最起码也没办法抓苦力卖猪仔了。
心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又伸出手指,在地图上面比划了半天才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勃固港那里另设市舶司,着吏部安排人手。”
温体仁和郭允厚互相对视了一眼,暗自替房壮丽默哀了一番之后,便一起躬身道:“陛下贡明!”
……
既然要跟蛮子们去谈,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想起来了李承彦这个家伙。
跟东印度公司的蛮子们打过交道而且不止一次的李承彦,眼下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对于东印度公司的那些鬼佬们最熟悉的人了。
至于说李承彦刚刚从南居益那里回来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什么的,崇祯皇帝不会太关心——哪一次都给足了赏赐,难道他李承彦还不想去再坑一回蛮子?
纵横家的本质就是搞事情,就是靠着自己家的拳头硬去欺负其他人!
最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王玄策。
要不是当时老李家的场子够大,马仔们够狠,拳头也够硬,王玄策再牛逼,还能在自己被人欺负了之后,从老李家的几个女婿那里借兵平事儿?
别说是让这些女婿们出兵打仗了,不被这些女婿们洗吧洗吧生吃了就是好事儿!
李承彦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最初在跟科恩谈判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漫天要价,而且还不许科恩落地还钱。
你还价,本官身后的舰队就开火,到时候看谁死?本官死一个,你们蛮子就得死一片给陪葬,试试不?
自诩为绅士的科恩面对着这么不要脸的李承彦,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到后面基本上就是李承彦说什么条件,科恩就答应什么条件。
现在再一次接到了这样儿的任务,李承彦顿时就来了精神。
坑蛮子什么的,最有意思了,既能欺负人,还能捞到好处,普天之下再没有比这好的事儿了!
而且皇帝陛下的要求又这么简单,只是划一块地方让这些蛮子们滚过去老实待着,又不是让他们彻底滚蛋,这么轻松简单加愉快的任务,爽!
……
校阅这种事儿,其实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基本上就完犊子了,也就是崇祯皇帝突然之间抽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这么个玩法之后,便兴冲冲的决定要折腾一下——从崇祯十二年就开始了。
当然,折腾的肯定是管辖亲军二十六卫的亲军都督府,跟人家五军都督府没啥关系。
但是,张之极就很头疼了——自己除了是五军都督府的几大话事人之一外,还是亲军都督府的扛把子。
张之极有时候就觉得,自家老爹死的早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儿——老英国公张惟贤不死,今天被折腾的人里面就得有自己!
校阅是怎么个校阅法,崇祯皇帝没明说,但是无外乎文武两项。
打从太祖高皇帝开始,这校阅其实还不叫校阅,而是叫阅骑,考校的是骑射功夫。
勋贵们大多都是马上厮杀才得来的富贵,勋贵子弟们要是不通骑射战阵,那不是给老祖宗丢人么!
从永乐皇帝开始,骑射就改成了策论,从安邦治国之道到排兵布阵之法,搞的勋贵子弟们欲仙欲死。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呵呵一笑,既然讲究个祖制么,勋贵子弟又大半都要进入除锦衣卫之外的其他亲军二十五卫,那没说的,骑射跟策论一起来!
并且本着讲究祖制也要与时俱进的想法,崇祯皇帝开创性的在骑射之中增加了马上火铳射击的项目,策论里边增加了火炮的应用与分布,还有新占领地区的管制等科目。
并且,原本该有的项目一个不许少!
崇祯十二年第一次复开校阅的时候,整个考场基本上就是哀鸿一片,连身为主考的朱纯臣和张之极都看的蛋疼不已。
如今到了崇祯十三年,校阅已经是重开之后的第二次,如果考试的结果依旧跟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一样,那就有的乐呵了。
更何况,崇祯十三年的校阅,崇祯皇帝会亲临考场,并且带着缅甸王他隆一起来监考。
很让人恶心,很让人蛋疼,但是很符合崇祯皇帝一贯以来的作风——别人开心不开心的不重要,自己这个皇帝开心就行了。
到了亲军都督府的检阅台之上,早已经有人准备好了相应的桌椅,连茶水跟果盘都准备好了。
崇祯皇帝看了看除了自己那份之外,剩下的那些几乎如同一条线一般笔走的杯子什么的,心中也暗自嘀咕了一番。
莫非,拉着线摆杯子这毛病,从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崇祯皇帝落座之后,便抬头望了望天——今天,老天爷很给面子,晴空万里无云,微风,最适合考试,当真是个装逼的好时节。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他隆的心情可就说不上好了,或者说,他隆的心情复杂到难以言表。
望着从台下整齐列队而过的勋贵子弟,他隆觉得自己长见识了。
勋贵子弟,不应该都是混吃等死的废物来着?台下那些一个个精兵,居然就是崇祯皇帝嘴里的那些废物?
话说,陛下您老人家是不是对废物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要不然,您去看看缅甸国内的那些贵族子弟?
台下的勋贵子弟们,心情就更复杂了。
原本混吃等死的日子一去不返,除了要去亲军十二卫还有新军之中进行操练之外,还要读兵书,练骑射!
除了开国之时的那些勋贵子弟们有过这种暗无天日的体验,文皇帝以后就没听说过!
崇祯皇帝侧了侧身,对着他隆王轻笑道:“以爱卿观之,台下众将士如何?”
他隆勉强笑道:“以小臣观之,皆是以一敌十之精锐,真虎狼之士也!”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道:“且看着吧,勋贵子弟就应该有个勋贵子弟的样子,天天飞鹰走狗的纨绔,如何接过父辈传下来的重担?”
他隆定了定神,勉强道:“陛下所言极是,小臣感佩万分。”
崇祯皇帝再次呵呵轻笑一声,便转头望向了校场。
普普通通的队列,比之后世的分列式,差距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崇祯皇帝就是喜欢看!
不止崇祯皇帝喜欢看,现在大明的百姓们也都喜欢看,每次大军出征或者得胜而归之时,路边总是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图的就是看着大军出入时的队列。
这些勋贵子弟们组成的队列过后,就算是正式开始校阅了。
首先考核的科目就是骑射,跟原本校阅时的科目要求一样,都是射出去三箭,看中靶的数量,如果数量相同,就看哪个更靠红心。
这玩意没有什么好看的,虽然他隆王看的一愣一愣的,但是崇祯皇帝却不会太放在心上。
排除枪毙的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了,还玩什么箭?更何况,这些勋贵子弟们真正上战场的机会也不多,亲临第一线的机会就更少了——除非崇祯皇帝再次亲征,否则亲军二十五卫上战场的机会确实没多少。
等到火铳和火炮都考校过了之后,一众小太监们布置好了桌椅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提起了一些精神头。
没有理会旁边已经惊的如同鹌鹑一般的他隆,崇祯皇帝淡淡的开口道:“今天的策论很简单,最起码,朕认为很简单!
题目就是,倘若缅甸的东印度公司不愿意让出地方来,或者在缅甸搞出来什么妖蛾子,我大明该如何应对!
时间限制,一柱香,策论内容,不做要求限制,字数同样没有限制,必须使用白话来写,越白越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是不是很简单?”
台下的一众勋贵子弟们在小太监点燃了时香以后,就开始埋头做答起来。
这种看上去没什么限制的策论,其实是最坑人的——只给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剩下的什么都没有,怎么答?
不过还好,在缅甸怎么搞定东印度公司其实很简单。
随便从现在的三大舰队之中拉一支舰队过去,杀掉的蛮子扔去喂鲨鱼,活捉的蛮子拉去卖猪仔,基本上也就把事情给摆平了。
其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怎么控制好篇幅。
想要在短短的一柱香时间内写完策论,还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精练一些才行。
然而用白话来写,又难以做到精练——坑人!
一场校阅下来,崇祯皇帝在琢磨着下一次该怎么折腾这些勋贵子弟,他隆则是暗自庆幸。
自己的眼光就是比那些垃圾们更高!
现在早早的抱住了大明爸爸的大腿,自己肯定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剩下的那些渣渣们,等着被大明皇帝带着他的那些龙腿子们给撕成碎片吧!
至于东印度公司的问题,他隆王干脆将之抛到了脑后。
有这么强壮的爸爸撑腰,而且是大明爸爸亲自出手,东印度那些鬼佬们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吧?
再次回到宫中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坐在下首位置的他隆,笑道:“爱卿这回可以放心了吧?”
他隆王躬身道:“启奏陛下,有如此雄壮之兵,小臣无忧矣!只恨不得早日内附大明,成为大明的百姓!”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爱卿放心便是,只等大朝会之时,爱卿提出内附的请求便是了。”
……
缅甸现在的国主他隆王满门心思的想要内附大明,在大明京城上窜下跳,不断的忙活着,缅甸的东印度公司里也忙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