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高阙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黄河的北岸,阴山山脉的最西端,有一座东西走向,绵延上百里的山脉。
这座山脉以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后世的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为“内蒙古大草原”,草原上丘陵密布野草深长,加之人烟稀少,是动物们的天堂。
每当深夜,山脉之中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狼嚎之声,狼群数十上百的从山脉之中出动,来到大草原中掠食,一双双惨绿色的眼珠子在黑暗中闪烁着慑人的凶残光芒,发现猎物之后便会群起而攻之,就连老虎和猎豹这样的顶级掠食者也要在狼群的面前选择退避。
所以这座山脉的名字叫做——狼山。
但山虽名狼山,却并不是没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一道雄伟无比的长城自东向西沿着阴山山脉而建,绵延数千里,几乎覆盖了整个赵国北部边境,也同样覆盖了整个狼山。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赵长城。
在赵长城的最西端,也就是狼山的中部,整座山脉在这里好像被天神斩了一刀般十分突兀的断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了一座险峻的山谷。
两座峻峭无比的山峰在山谷的左右两侧犹如高耸的双阙般刺入苍穹,一座雄伟之极的关塞便是依凭着这座山谷以及山谷间的双峰而建,要塞的城墙高达数十丈,通体由方方正正的垒石铸成,东西两侧更建有高大的塔楼,整座要塞牢牢的锁住了双阙山峰之间的通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便是和秦国函谷关齐名于天下的赵国雄关——高阙塞。
高阙塞并不仅仅是一座雄关,它同样也是整个赵国北长城的一部分,在防御的时候可以作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关塞,而进攻之时又能作为赵军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长平侯卫青就是从这里出兵奇袭匈奴,一击击溃了匈奴右贤王所部,俘虏右贤王所部小王十余人,男女万余人,牲畜上百万头。
卫青也因此而被封为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更因此尽数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氏一门四候,真可谓光宗耀祖。
但此时此刻这里还并不是汉朝的土地,这座关隘的主人,仍旧是名震天下的赵国骑兵。
在高阙塞北方数里之外的草原上,一场小型的追逐战正在进行着。
几名匈奴人惊慌无比的在前面骑马逃窜着,一支人数大约而二十出头的赵军骑兵在其后展开扇形紧紧追击,双方在马上不停的弯弓搭箭朝着对方射去,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照理来说,匈奴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本该在这样的骑射战之中夺得优势,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赵军的骑兵却在这场对射的战斗中取得了上风。
事实上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双方的人数都是相等的,大约都在三十左右,可是到了现在胡骑只剩数人,赵军却至少还有二十人之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匈奴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赵国骑兵们,不但骑术更加精湛,而且射术也变得更准了!
只见双方在追逐的过程中,一名赵国的年轻军官突然弯弓搭箭。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名赵国军官的双脚赫然套在一对马镫之中,臀部更是被一个前后拱起的马鞍给牢牢托住,虽然胯下的马匹在极速的奔跑着,但是他的身体却丝毫不动,稳稳的将手中的长弓拉满。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瞬间离开弓弦,犹如流星追月般追上了一名匈奴骑兵,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匈奴骑兵的后心,让这名匈奴骑兵在一声绝望的惨叫后倒地身亡。
事实上也不止是这名赵军军官,几乎每一名赵军骑兵胯下的坐骑之中,都配备了马镫、马鞍乃至马掌等等一整套的马具。
也正是因为在这些马具的辅助下,原本应该是五五开的战斗,最终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又是几分钟过后,最后一名匈奴骑兵中箭落马,整场追击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赵军骑兵们一个个欢喜的跳下马,拿出兵器将死去的匈奴人枭首,然后高高兴兴的将首级挂在自己的马鞍旁边。
倒不是赵军的骑兵嗜杀成性,实在是你不拿敌人脑袋回去,这军功就不会被承认啊。
说起来这种以斩首数论功的方式,还是和秦国人学的呢。
只见那名年轻的赵国军官同样也和自己的属下们一般操作,不过他的马鞍旁边挂着的首级最多,足足有六个——要知道被杀死的匈奴人也就只有三十来个而已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名赵军军官毫无疑问的从自己的属下们眼中收获了许多佩服的眼神。
在军队这种地方,官大别人也不一定服你,可如果你有本事的话,那别人就一定服气。
只见一名赵军骑兵用不甚标准的赵国语言笑道:“李百将,今次杀了这多匈奴,也不给二三子留几个哩!”
这名军官之所以被称为李百将,倒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就是李百将,而是因为他是一名百将(百夫长)。
这个李百将的意思,就和后世的李排长、李连长是一样的。
这李百将看上去不过年方二十,长得英气勃勃,剑眉星目,身形提拔,虽然几年的马上生涯下来让整个人的皮肤都变的粗糙而有些黝黑,但又让他显出了一种赵地男儿的慷慨气质。
年轻的李百将挥了挥手,对着周围起哄的赵军骑兵们笑骂道:“二三子莫要胡说!若吾不早些射翻这些匈奴人,也不知道他们能射翻二三子几个哩!且去做事,休要多言!”
赵军骑兵一哄而散,开始四处寻找起阵亡同袍的尸体和战马,约莫一个小时之后,所有的尸体和战马终于全部找到,于是这一支骑兵小队便喜气洋洋的带着几十匹缴获的战马,朝着远方的高阙塞奔去。
由于天色尚早,敌人又已经被全数消灭,所以赵军骑兵们这一路却也并不着急,信马由缰慢慢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
只见一名胡人骑兵对着那李百将笑道:“百将,这甚么马鞍马镫,倒是挺好用的哩,有了这些,咱以后打匈奴就没有这么费劲了哩。”
由于赵国征服了原属于林胡、楼烦以及东胡的大片区域,因此许多胡人成为了赵国北方五郡的子民,更有不少人应征入伍成为赵国骑兵,眼下说话这名骑兵便是其中之一。
李百将闻言点了点头,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些马具都是半个月前就秘密送到高阙塞的,当时那严密的阵仗还让这位李百将吓了一跳,以为是送什么新式盔甲来了。
不过好在这些马具的效果很快就发挥了出来,马蹄能够增强马的耐力,马鞍和马镫能够极大的帮助骑兵在马上维持平衡,最近又是秋天这个北方游牧部族开始活跃的日子,因此高阙塞中的骑兵们连日出击,凭借着马具带来的装备优势连战连捷。
李百将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东西好虽好,但是二三子莫要随便乱说,若是被五百主知去,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这些马具如今已经成为了高阙塞守军的秘密武器,因此对于马具的保密自然也就是最高等级,高阙塞中的最高长官,那位姓赵的五百主就已经下过命令,每一次赵军骑兵战斗结束之后都必须找回所有的战马,死去的战马也必须卸下全部马具之后才能够丢弃。
在欢乐的气氛中,这群赵军骑兵回到了高阙塞的关门之下,只见关墙上一个脑袋伸出,大声朝着骑兵们喝道:“口令!”
李百将高声答道:“破奴!”
两扇铁制的沉重关门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尖利摩擦声中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数十名赵军骑士骑着胯下的马,依次进入高阙塞之中。
由于地处偏远,高阙塞之中总共也不过驻扎了五百人的部队,由一名五百主统领。
不过即便如此这座要塞也从未有过被匈奴人攻破的记录,毕竟高阙塞本身是赵国长城的一部分,长城上的那些烽火台也不是摆着看的,只要长城烽火一燃,数日内就会有五原城的大军赶到救援。
虽然说是一座小小的军事要塞,但是高阙塞之中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马厩、营房、操场等等应有尽有,形势颇为规整。
在进入高阙塞之后,李百将让自己的属下们牵着马去马厩,自己则跳下了马,对着一名迎面而来的中年军官行礼:“五百主!”
这名脸上饱经风霜,年纪约莫在四十左右的中年军官名唤赵同,据说是赵国王族分支(几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种),职位是五百主,也就是这座高阙塞之中的最高长官。
赵同亲切的拍了拍李百将的肩膀,笑道:“吾听说二三子今次出击,带回了好些匈奴人首级。”
李百将微微一笑,不无自得的挺起了胸膛,大声道:“今遇匈奴人共三十四,尽皆授首!”
赵同哈哈大笑,对着李百将道:“善!五原城有令,命高阙塞出三百骑兵往云中城集结,吾坐镇此地不可脱身,今次便由汝率兵前往吧。”
“云中?”李百将闻言一愣,要知道高阙塞属于五原郡管辖,五原郡再往东穿过九原郡之后才是云中郡,怎么跑那里去了?
李百将心中突然有些激动,忍不住低声道:“五百主,莫非匈奴人又南下了?”
要知道以高阙塞这里的部队是极少调动的,每一次调动都必定代表着一场大战。
就连如今最引人注目的长平大战,赵国也没有从高阙塞抽调一兵一卒,一来是因为高阙塞极其重要,二来也实在是这些骑兵在太行山地之中真的不好发挥。
赵同点了点头,面色一肃,说道:“此次前往云中,乃是抵抗燕人入侵,汝既为吾高阙塞之兵,切记莫要丢了吾的脸面哩!速速集合人马,即刻出发!”
年轻的李百将身子一挺,再度朝着面前的赵同行了一礼,高声道:“李牧领命!”
在黄河的北岸,阴山山脉的最西端,有一座东西走向,绵延上百里的山脉。
这座山脉以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后世的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为“内蒙古大草原”,草原上丘陵密布野草深长,加之人烟稀少,是动物们的天堂。
每当深夜,山脉之中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狼嚎之声,狼群数十上百的从山脉之中出动,来到大草原中掠食,一双双惨绿色的眼珠子在黑暗中闪烁着慑人的凶残光芒,发现猎物之后便会群起而攻之,就连老虎和猎豹这样的顶级掠食者也要在狼群的面前选择退避。
所以这座山脉的名字叫做——狼山。
但山虽名狼山,却并不是没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一道雄伟无比的长城自东向西沿着阴山山脉而建,绵延数千里,几乎覆盖了整个赵国北部边境,也同样覆盖了整个狼山。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赵长城。
在赵长城的最西端,也就是狼山的中部,整座山脉在这里好像被天神斩了一刀般十分突兀的断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了一座险峻的山谷。
两座峻峭无比的山峰在山谷的左右两侧犹如高耸的双阙般刺入苍穹,一座雄伟之极的关塞便是依凭着这座山谷以及山谷间的双峰而建,要塞的城墙高达数十丈,通体由方方正正的垒石铸成,东西两侧更建有高大的塔楼,整座要塞牢牢的锁住了双阙山峰之间的通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便是和秦国函谷关齐名于天下的赵国雄关——高阙塞。
高阙塞并不仅仅是一座雄关,它同样也是整个赵国北长城的一部分,在防御的时候可以作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关塞,而进攻之时又能作为赵军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长平侯卫青就是从这里出兵奇袭匈奴,一击击溃了匈奴右贤王所部,俘虏右贤王所部小王十余人,男女万余人,牲畜上百万头。
卫青也因此而被封为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更因此尽数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氏一门四候,真可谓光宗耀祖。
但此时此刻这里还并不是汉朝的土地,这座关隘的主人,仍旧是名震天下的赵国骑兵。
在高阙塞北方数里之外的草原上,一场小型的追逐战正在进行着。
几名匈奴人惊慌无比的在前面骑马逃窜着,一支人数大约而二十出头的赵军骑兵在其后展开扇形紧紧追击,双方在马上不停的弯弓搭箭朝着对方射去,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照理来说,匈奴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本该在这样的骑射战之中夺得优势,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赵军的骑兵却在这场对射的战斗中取得了上风。
事实上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双方的人数都是相等的,大约都在三十左右,可是到了现在胡骑只剩数人,赵军却至少还有二十人之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匈奴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赵国骑兵们,不但骑术更加精湛,而且射术也变得更准了!
只见双方在追逐的过程中,一名赵国的年轻军官突然弯弓搭箭。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名赵国军官的双脚赫然套在一对马镫之中,臀部更是被一个前后拱起的马鞍给牢牢托住,虽然胯下的马匹在极速的奔跑着,但是他的身体却丝毫不动,稳稳的将手中的长弓拉满。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瞬间离开弓弦,犹如流星追月般追上了一名匈奴骑兵,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匈奴骑兵的后心,让这名匈奴骑兵在一声绝望的惨叫后倒地身亡。
事实上也不止是这名赵军军官,几乎每一名赵军骑兵胯下的坐骑之中,都配备了马镫、马鞍乃至马掌等等一整套的马具。
也正是因为在这些马具的辅助下,原本应该是五五开的战斗,最终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又是几分钟过后,最后一名匈奴骑兵中箭落马,整场追击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赵军骑兵们一个个欢喜的跳下马,拿出兵器将死去的匈奴人枭首,然后高高兴兴的将首级挂在自己的马鞍旁边。
倒不是赵军的骑兵嗜杀成性,实在是你不拿敌人脑袋回去,这军功就不会被承认啊。
说起来这种以斩首数论功的方式,还是和秦国人学的呢。
只见那名年轻的赵国军官同样也和自己的属下们一般操作,不过他的马鞍旁边挂着的首级最多,足足有六个——要知道被杀死的匈奴人也就只有三十来个而已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名赵军军官毫无疑问的从自己的属下们眼中收获了许多佩服的眼神。
在军队这种地方,官大别人也不一定服你,可如果你有本事的话,那别人就一定服气。
只见一名赵军骑兵用不甚标准的赵国语言笑道:“李百将,今次杀了这多匈奴,也不给二三子留几个哩!”
这名军官之所以被称为李百将,倒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就是李百将,而是因为他是一名百将(百夫长)。
这个李百将的意思,就和后世的李排长、李连长是一样的。
这李百将看上去不过年方二十,长得英气勃勃,剑眉星目,身形提拔,虽然几年的马上生涯下来让整个人的皮肤都变的粗糙而有些黝黑,但又让他显出了一种赵地男儿的慷慨气质。
年轻的李百将挥了挥手,对着周围起哄的赵军骑兵们笑骂道:“二三子莫要胡说!若吾不早些射翻这些匈奴人,也不知道他们能射翻二三子几个哩!且去做事,休要多言!”
赵军骑兵一哄而散,开始四处寻找起阵亡同袍的尸体和战马,约莫一个小时之后,所有的尸体和战马终于全部找到,于是这一支骑兵小队便喜气洋洋的带着几十匹缴获的战马,朝着远方的高阙塞奔去。
由于天色尚早,敌人又已经被全数消灭,所以赵军骑兵们这一路却也并不着急,信马由缰慢慢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
只见一名胡人骑兵对着那李百将笑道:“百将,这甚么马鞍马镫,倒是挺好用的哩,有了这些,咱以后打匈奴就没有这么费劲了哩。”
由于赵国征服了原属于林胡、楼烦以及东胡的大片区域,因此许多胡人成为了赵国北方五郡的子民,更有不少人应征入伍成为赵国骑兵,眼下说话这名骑兵便是其中之一。
李百将闻言点了点头,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些马具都是半个月前就秘密送到高阙塞的,当时那严密的阵仗还让这位李百将吓了一跳,以为是送什么新式盔甲来了。
不过好在这些马具的效果很快就发挥了出来,马蹄能够增强马的耐力,马鞍和马镫能够极大的帮助骑兵在马上维持平衡,最近又是秋天这个北方游牧部族开始活跃的日子,因此高阙塞中的骑兵们连日出击,凭借着马具带来的装备优势连战连捷。
李百将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东西好虽好,但是二三子莫要随便乱说,若是被五百主知去,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这些马具如今已经成为了高阙塞守军的秘密武器,因此对于马具的保密自然也就是最高等级,高阙塞中的最高长官,那位姓赵的五百主就已经下过命令,每一次赵军骑兵战斗结束之后都必须找回所有的战马,死去的战马也必须卸下全部马具之后才能够丢弃。
在欢乐的气氛中,这群赵军骑兵回到了高阙塞的关门之下,只见关墙上一个脑袋伸出,大声朝着骑兵们喝道:“口令!”
李百将高声答道:“破奴!”
两扇铁制的沉重关门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尖利摩擦声中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数十名赵军骑士骑着胯下的马,依次进入高阙塞之中。
由于地处偏远,高阙塞之中总共也不过驻扎了五百人的部队,由一名五百主统领。
不过即便如此这座要塞也从未有过被匈奴人攻破的记录,毕竟高阙塞本身是赵国长城的一部分,长城上的那些烽火台也不是摆着看的,只要长城烽火一燃,数日内就会有五原城的大军赶到救援。
虽然说是一座小小的军事要塞,但是高阙塞之中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马厩、营房、操场等等应有尽有,形势颇为规整。
在进入高阙塞之后,李百将让自己的属下们牵着马去马厩,自己则跳下了马,对着一名迎面而来的中年军官行礼:“五百主!”
这名脸上饱经风霜,年纪约莫在四十左右的中年军官名唤赵同,据说是赵国王族分支(几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种),职位是五百主,也就是这座高阙塞之中的最高长官。
赵同亲切的拍了拍李百将的肩膀,笑道:“吾听说二三子今次出击,带回了好些匈奴人首级。”
李百将微微一笑,不无自得的挺起了胸膛,大声道:“今遇匈奴人共三十四,尽皆授首!”
赵同哈哈大笑,对着李百将道:“善!五原城有令,命高阙塞出三百骑兵往云中城集结,吾坐镇此地不可脱身,今次便由汝率兵前往吧。”
“云中?”李百将闻言一愣,要知道高阙塞属于五原郡管辖,五原郡再往东穿过九原郡之后才是云中郡,怎么跑那里去了?
李百将心中突然有些激动,忍不住低声道:“五百主,莫非匈奴人又南下了?”
要知道以高阙塞这里的部队是极少调动的,每一次调动都必定代表着一场大战。
就连如今最引人注目的长平大战,赵国也没有从高阙塞抽调一兵一卒,一来是因为高阙塞极其重要,二来也实在是这些骑兵在太行山地之中真的不好发挥。
赵同点了点头,面色一肃,说道:“此次前往云中,乃是抵抗燕人入侵,汝既为吾高阙塞之兵,切记莫要丢了吾的脸面哩!速速集合人马,即刻出发!”
年轻的李百将身子一挺,再度朝着面前的赵同行了一礼,高声道:“李牧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