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西·白云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题记:河东与河西是泽州县柳树口镇的两个村落,河东为行政村。河东、河西村为自然村,因位于丹河之东、之西而得名。河东村与文化有关的仅剩一座小小的古庙,还有解放后修建的一座戏台。戏台的檐下装饰的五角星注明了它的建筑年代。古庙曾作为村小学校使用多年,现如今已然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
河东 河东村静悄悄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在打麦场上正在放羊,打麦场上高高的豆秸,是羊们冬天的饲料。羊群约有四五十只,长腿高架,个头很大。农民说这种羊叫寒羊,繁殖率高,产肉率也高。寒羊一年可以怀两胎,春天一胎,冬天一胎,每胎能有两三只小羊,只是肉不太好吃。羊到冬天只能吃一些豆秸和干草,但奶小羊的母羊会受到特殊照顾,除了豆秸,主人另外会给喂些玉米。牧羊人说,除了打麦场上的这一群大羊,家里还有三十多只小羊羔,一年下来能有一万多块的收入。只凭粮食卖不成个钱,不够花。
村中最豪华的建筑,是一位本村的村民在外搞房地产发了财以后回来修建的豪宅。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灰青色的伞状房顶,琉璃碧瓦,很是气派。院子面积约有半亩地,据说这座大院没有人居住,用来养了藏獒。
河西 河西比河东人口多一些,大约有两百多人,其中一多半都在外面打工。乡亲们告诉我说村里许多都在市里有了住房,不会回来了,剩下的人口不足一百,都是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一位四十多岁的老乡对我说:“我们这个村子算是大村子了,人口不多了但还有些人,许多小村子一个人都没有了。”
老河西村圈在一个古旧的寨墙里。上行下效是历来的习惯,古时国家有城墙,村有寨墙,家户有院墙,如同朝廷有君臣,家庭有父子同出一辙。河西村的旧建筑还剩有几座,深宅大院,小巷连绵。大部分人家大门紧锁着,在冬日凛冽的寒风里尤显得冷清萧索。
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白云寺外观宏伟,两三位农民拿着民政局新发的 “河西村”牌子正在往白云寺的外墙上张挂。据说这是最新的统一规定,每个村子都要挂。
在我的要求下,老乡取了钥匙来为我打开了白云寺的大门。寺院门额上“白云寺”几个大字依稀可辨,寺内却空空如也。然而,仅有的一点遗存已让我惊叹不已,举起相机拍了又拍。
白云寺 白云寺的基本结构还在,塑像是一尊都没有也不可能有了。白云寺曾作为村里的学校使用了多年,透过幸存下的一点文明碎片,我努力地窥探着这座寺院的历史背影。
白云寺正殿的柱础不是常见的方形或者石鼓状,而是各种形态的瑞兽麒麟。麒麟雕刻得非常生动,形态各异,然而麒麟的脑袋全部都给敲掉了。石柱上有石刻的对联,字体为行楷,洒脱遒劲。也有各种人物花卉、戏剧故事和历史典故。有“见金不拾”图,有“文章司命”图,有“算粮”图(《算粮》好像是一出戏曲名),有“携琴访友”图,有“依树挥扇”图——主仆二人,仆人手里抱着一面琴,主人手扶拐杖,悠然自得,旁边写着两行字:“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那份闲雅的逸致和情怀让我看得又发起呆来。
白云寺石柱上的图文告诉我,在中国山西泽州一个偏僻的农村,曾经有过儒雅蕴藉的文化诉求,曾经有过儒释道浸染过的东方礼仪,曾经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曾经有过文质彬彬的举人秀才,有过锦衣绣服的乡绅财主,也有过绳床瓦灶、竹榻柴扉的清幽茅舍,那些老有养幼有教孝悌忠信的岁月不也其乐融融吗……传统文化没落到了怎样一种状态才要使用“抢救”这个词汇呢?
石柱上雕刻的花草图案,繁复纷披,雅丽清新、精密细致,且没有一款内容是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可与之媲美的。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乡民能听懂“松风流水”的天韵,又有多少文人还拥有“携琴访友”的情怀。
正殿后面柱础上四面雕有号称“花中四君子”的兰、竹、梅、菊,有“禾蟹”(和谐)图,有游鱼(有余)图,有龙凤呈祥图,等等不一。也有的柱子风化严重,上面的图案被岁月风雨剥蚀得模糊不清了。
我一边拍照,一边就禁不住生起气来。不只我生气,陪着我们一起帮忙的老乡们也很生气。一位三十多岁的村民说:“当年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干得这种缺德事,应该查一查,法办了才对,这么好的东西,都给毁了,多可惜呀。”1966年我十一岁,没有资格去“打砸抢”,假如当年也参加了如火如荼的“破旧立新”,今天会不会感到愧对先人,内心深处又该如何清算自己的罪过……另一位农民说:“真佩服以前的人,你说那时候又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光这石料运一运要费多大的事,不要说还要一点点雕刻了。现在倒是进步了,什么都有,可是谁还有这份耐心和手艺啊。”当年的恶行不待后人唾骂,今人已经开始盘责了。
白云寺正殿对着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上的柱础保存基本完好,但雕工和图案显然不能和正殿的石础比,线条简洁了许多,也简陋了许多。
先人们做生意发了财或者官场致仕,讲究“叶落归根”“归隐林下”,都会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修建豪宅大院,成为引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人物。农村以宗族姓氏为自然状态的社会组织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培育出了农村丰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从农村走出来的栋梁之才比比皆是,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宅、园林、寺院,宗庙、祠堂,从来都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建筑,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华丽的庄重典雅,彪炳着历史演进的春秋,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脉络,延续着民族的人文精神。可悲的是,数千年孕育的中华文明之长河,绵绵不绝地流淌到现代却遭受了前所未有腰斩和戕害,如同眼前这座构建精美的白云寺,无可奈何地要面对彻底衰败和没落的命运。
当今的社会依旧运行着上行下效的潜规则——农村人要到县里,县里的要到省里,省里的要到北京,北京的要到国外。有钱的商人、名人和有权有势的要人,要到风景殊胜的历史名城,乡下一空再空,一衰再衰,都市一挤再挤,一堵再堵。2008年去陕北采风,获知某县所有科级以上的干部全部在西安买了住房,基本上是全家移民,而这不过是当今中国人口走势的一个缩影。
要不了多久,河西以及类似河西的村庄会很快沦为一座座的空壳村,而散落民间的古庙、古民居建筑以及这座白云观,终将风流云散不知所终。
题记:河东与河西是泽州县柳树口镇的两个村落,河东为行政村。河东、河西村为自然村,因位于丹河之东、之西而得名。河东村与文化有关的仅剩一座小小的古庙,还有解放后修建的一座戏台。戏台的檐下装饰的五角星注明了它的建筑年代。古庙曾作为村小学校使用多年,现如今已然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
河东 河东村静悄悄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在打麦场上正在放羊,打麦场上高高的豆秸,是羊们冬天的饲料。羊群约有四五十只,长腿高架,个头很大。农民说这种羊叫寒羊,繁殖率高,产肉率也高。寒羊一年可以怀两胎,春天一胎,冬天一胎,每胎能有两三只小羊,只是肉不太好吃。羊到冬天只能吃一些豆秸和干草,但奶小羊的母羊会受到特殊照顾,除了豆秸,主人另外会给喂些玉米。牧羊人说,除了打麦场上的这一群大羊,家里还有三十多只小羊羔,一年下来能有一万多块的收入。只凭粮食卖不成个钱,不够花。
村中最豪华的建筑,是一位本村的村民在外搞房地产发了财以后回来修建的豪宅。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灰青色的伞状房顶,琉璃碧瓦,很是气派。院子面积约有半亩地,据说这座大院没有人居住,用来养了藏獒。
河西 河西比河东人口多一些,大约有两百多人,其中一多半都在外面打工。乡亲们告诉我说村里许多都在市里有了住房,不会回来了,剩下的人口不足一百,都是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一位四十多岁的老乡对我说:“我们这个村子算是大村子了,人口不多了但还有些人,许多小村子一个人都没有了。”
老河西村圈在一个古旧的寨墙里。上行下效是历来的习惯,古时国家有城墙,村有寨墙,家户有院墙,如同朝廷有君臣,家庭有父子同出一辙。河西村的旧建筑还剩有几座,深宅大院,小巷连绵。大部分人家大门紧锁着,在冬日凛冽的寒风里尤显得冷清萧索。
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白云寺外观宏伟,两三位农民拿着民政局新发的 “河西村”牌子正在往白云寺的外墙上张挂。据说这是最新的统一规定,每个村子都要挂。
在我的要求下,老乡取了钥匙来为我打开了白云寺的大门。寺院门额上“白云寺”几个大字依稀可辨,寺内却空空如也。然而,仅有的一点遗存已让我惊叹不已,举起相机拍了又拍。
白云寺 白云寺的基本结构还在,塑像是一尊都没有也不可能有了。白云寺曾作为村里的学校使用了多年,透过幸存下的一点文明碎片,我努力地窥探着这座寺院的历史背影。
白云寺正殿的柱础不是常见的方形或者石鼓状,而是各种形态的瑞兽麒麟。麒麟雕刻得非常生动,形态各异,然而麒麟的脑袋全部都给敲掉了。石柱上有石刻的对联,字体为行楷,洒脱遒劲。也有各种人物花卉、戏剧故事和历史典故。有“见金不拾”图,有“文章司命”图,有“算粮”图(《算粮》好像是一出戏曲名),有“携琴访友”图,有“依树挥扇”图——主仆二人,仆人手里抱着一面琴,主人手扶拐杖,悠然自得,旁边写着两行字:“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那份闲雅的逸致和情怀让我看得又发起呆来。
白云寺石柱上的图文告诉我,在中国山西泽州一个偏僻的农村,曾经有过儒雅蕴藉的文化诉求,曾经有过儒释道浸染过的东方礼仪,曾经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曾经有过文质彬彬的举人秀才,有过锦衣绣服的乡绅财主,也有过绳床瓦灶、竹榻柴扉的清幽茅舍,那些老有养幼有教孝悌忠信的岁月不也其乐融融吗……传统文化没落到了怎样一种状态才要使用“抢救”这个词汇呢?
石柱上雕刻的花草图案,繁复纷披,雅丽清新、精密细致,且没有一款内容是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可与之媲美的。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乡民能听懂“松风流水”的天韵,又有多少文人还拥有“携琴访友”的情怀。
正殿后面柱础上四面雕有号称“花中四君子”的兰、竹、梅、菊,有“禾蟹”(和谐)图,有游鱼(有余)图,有龙凤呈祥图,等等不一。也有的柱子风化严重,上面的图案被岁月风雨剥蚀得模糊不清了。
我一边拍照,一边就禁不住生起气来。不只我生气,陪着我们一起帮忙的老乡们也很生气。一位三十多岁的村民说:“当年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干得这种缺德事,应该查一查,法办了才对,这么好的东西,都给毁了,多可惜呀。”1966年我十一岁,没有资格去“打砸抢”,假如当年也参加了如火如荼的“破旧立新”,今天会不会感到愧对先人,内心深处又该如何清算自己的罪过……另一位农民说:“真佩服以前的人,你说那时候又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光这石料运一运要费多大的事,不要说还要一点点雕刻了。现在倒是进步了,什么都有,可是谁还有这份耐心和手艺啊。”当年的恶行不待后人唾骂,今人已经开始盘责了。
白云寺正殿对着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上的柱础保存基本完好,但雕工和图案显然不能和正殿的石础比,线条简洁了许多,也简陋了许多。
先人们做生意发了财或者官场致仕,讲究“叶落归根”“归隐林下”,都会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修建豪宅大院,成为引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人物。农村以宗族姓氏为自然状态的社会组织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培育出了农村丰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从农村走出来的栋梁之才比比皆是,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宅、园林、寺院,宗庙、祠堂,从来都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建筑,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华丽的庄重典雅,彪炳着历史演进的春秋,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脉络,延续着民族的人文精神。可悲的是,数千年孕育的中华文明之长河,绵绵不绝地流淌到现代却遭受了前所未有腰斩和戕害,如同眼前这座构建精美的白云寺,无可奈何地要面对彻底衰败和没落的命运。
当今的社会依旧运行着上行下效的潜规则——农村人要到县里,县里的要到省里,省里的要到北京,北京的要到国外。有钱的商人、名人和有权有势的要人,要到风景殊胜的历史名城,乡下一空再空,一衰再衰,都市一挤再挤,一堵再堵。2008年去陕北采风,获知某县所有科级以上的干部全部在西安买了住房,基本上是全家移民,而这不过是当今中国人口走势的一个缩影。
要不了多久,河西以及类似河西的村庄会很快沦为一座座的空壳村,而散落民间的古庙、古民居建筑以及这座白云观,终将风流云散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