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最需要讲好话的三类人:领导、亲人、教师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话人人都需要讲,对于三类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哪三类人呢?君、亲、师,也就是做领导的、当父母的和当老师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
1. 领导要夸下属
如果没有受到激励,能力只能发挥20%。
有人说:“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要想成为有效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会高声赞扬下属。”
夸奖是管理者必备的领导艺术。对于领导者来说,会夸奖下属,就是会激励;会激励,队伍就有士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 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 天天训人,只会导致员工离职率变高当领导的不会夸人,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一位著名中医讲过一个故事,说他有个女患者,非常能干,28 岁就当上了一家大型网站的部门老总。不幸的是,她得了乳腺炎,跑来找他看病。一了解病因,原来是压力太大所致。她手下有2000 人,可是下属的离职率达到20%。老板对她说,如果今年离职率还这么高,你就先离职吧。她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手下离职率高,她百思不得其解。这位中医跟她一聊,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她爱当众训人,每天开例会都说:“成绩咱们就不说了,就谈谈问题。”然后开始一一指出手下经理们的不足,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们,搞得人人寒心,心生怨气,离职率自然就高了。
这位中医就给她出了一招:当面表扬,背后批评。从此以后,每逢开会,她对大家的成绩一一表扬,而对他们存在的不足,都是会后关起门来单个指出,很快离职率就降到了10% 以下。中药调理加上工作方法的改进,她的乳腺炎也好了。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当领导的只会批评人,就等于不尊重下属的自尊,只是把下属当成完成任务的工具,员工离职率高就成了必然结果。当面表扬,背后批评,看起来只是一种手段,但在这种手段的背后是对下属的尊重,当下属感受到你对他的这份尊重时,自然就会回报你。
做管理的人都知道,当两个下属发生矛盾时,上司怎样进行调解处理,往往是件很棘手的事。王雨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讲了一件总经理靠夸奖打好“五十大板”的真事。做管理的人看了以后也许会有所启发。
这个故事说,一个叫陈佳丽的女子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一天,她做完手头的工作后,主管安排她帮其他员工处理点紧急事务。由于她不熟悉这项业务,不经意间出了纰漏,几天后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损失。主管严厉批评了她,但她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多做了事情却不讨好,就此跟主管闹僵了。
总经理了解了情况后,把他们两人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谁都没有批评,而是首先对陈佳丽说:“你的工作很勤奋,效率很高,我是很满意的。我们公司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如果你能够多研究一下其他方面的业务,对你的发展会更有好处。”接着,总经理又对主管说:“你对公司的管理很负责,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有理,让我放心很多。你是公司的老员工,如果在工作中能多对新员工进行一些‘传帮带’,那就做得更好了。”两人听后,放松了心情,和好如初。
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正常的工作关系。作为上一级领导,对上面这两位下属应该怎样处理呢?如果将
板子打在一个人身上,被打的那个人肯定不服;如果各打五十大板,两个人都会不服。而这位总经理将夸奖人的管理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谁都不打板子,而是对两人先后一通夸,再提出希望,让两个人都有面子,也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消除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你说,夸奖人是不是处理下属矛盾的高招呢?
● 竺可桢校长夸人树榜样
做管理工作的人掌握了夸奖的艺术,有时不光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还能达到夸一人为众人树榜样的目的。
中国“两弹”元勋王淦昌的婚姻非常传奇。王淦昌四岁时,他的父亲溘然长逝,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两位哥哥身上。九年之后,母亲又撒手人寰。看到最小的外孙王淦昌失去双亲,外婆决定给他成个家,在他13 岁的时候,为他娶了比他大三岁的女孩吴月琴。对于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给自己当夫人,王淦昌多少觉得有点不甘和遗憾。直到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一次夸奖,才让他改变了看法,彻底爱上了吴月琴,跟她携手共度一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淞沪会战失败,杭州落入日军之手,浙江大学被迫迁往贵州省的小山城湄潭。王淦昌在颠沛流离中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学校几个月都发不出薪水,一家七口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吴月琴肩上。
一天,吴月琴指着荒山坡对王淦昌说:“明天我就把屋后这块荒坡开垦出来,种上菜,养一群鸡,你看怎么样?”
“好是好,可是你生完孩子才几天,身体怎么吃得消?”王淦昌关切地说。
“没事的,”吴月琴不以为然地说,“只要你和孩子不饿着冻着,我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吴月琴就在山坡上干开了。几天之内,她在荒山坡上开垦出了一片菜园,种上了蔬菜,还在家养了一群鸡。
校长竺可桢看到后,当着王淦昌的面啧啧称赞:“王教授,没想到你这‘小脚太太’真能干啊,让她给浙大的教职工家属传传经,垦荒自足,这是教授夫人用女人的双手击退日本鬼子兵啊!”
第一次听到妻子受到校长表扬,王淦昌十分高兴,开始对自己的“小脚太太”刮目相看。
相信你一定能看出来,竺可桢校长这几句夸奖,一举多得,显示出高超的领导艺术:第一,让王淦昌为自己的小脚太太自豪,夫妻关系更和谐;第二,为全校教职工家属树立一个自力更生的榜样;第三,上升到了为抗战做贡献的高度。
看了上面这三个例子,你觉得对于一个好领导来说,会夸人究竟是可有可无,还是必不可少?
2. 亲人之间要互夸
亲人之间的夸奖,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夫妻之间要相互夸奖,二是父母对孩子要会夸奖。
● 夫妻之间互相夸
为什么把夫妻之间的夸奖看得这么重要呢?先说说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一是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儒家认为,人际关系共有五种: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朋友、君臣(上下级)。在这五种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什么?是夫妻关系。没有夫妻关系,就没有父子关系,也没有兄弟关系,也不可能有君臣关系,更不可能有朋友关系及社会成员的关系。因此,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是产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夫妻关系这个基础打好了,其他四种关系就很好处理了。
二是夫妻关系处理的难度大。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关系是最难处理的。父子、兄弟之间有血缘当纽带,有天然亲近感。而夫妻之间,原来没有血缘关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两个人的性格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追求、目标和价值观也不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确实不容易。
再说说夫妻相互夸奖的重要性。
● 下等夫妻人贬人
过来人都知道,夫妻离婚,十有八九都是由吵架引起的。夫妻吵架,就是相互贬低。
著名作家刘墉在《把话说到心窝里》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妇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要离婚,起因居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一天,太太买到一条很好的石斑鱼,特地打电话到她丈夫办公室,说你离开办公室时,打个电话回来,我好下锅蒸,蒸这石斑鱼,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
太太计划得很好:丈夫出门,她蒸鱼;丈夫进门,鱼正好可以上桌。
偏偏丈夫在下班刚给他太太打完电话时,碰上一位客户突然造访,因此耽误了20 分钟。送走客户后,丈夫赶紧又拨了个电话回家,说临时有事耽搁了,现在才能走。太太一听,暴跳如雷:“什么?你还在办公室?你不知道鱼凉了不好吃吗?你知道这条石斑鱼多少钱吗?”
丈夫没多说什么,赶紧开车赶回去,一路上又急又饿,还差点撞了人,一到家就没好气地说:“鱼凉了就凉了嘛!热热不就得了?”太太一听这话,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你是没命吃好鱼,以后就给你吃凉的。”
两人当场就吵翻了,互相扯开嗓子吼,把孩子都吓哭了。一条好好的石斑鱼放在桌上,谁都没吃,两人还差点离了婚。
● 上等夫妻人抬人
什么叫“抬”?就是夸奖。夸奖就是夫妻避免吵架的一剂良药。
夫妻一方“抬”,就能消除怒气,平息吵架。
妻子在厨房喊丈夫吃饭,而他正在客厅看电视没听见,妻子又叫了几次,他还是没反应。妻子生气了,一脸怒气地来叫他:“叫你吃饭好几次,你听不见啊?”
丈夫如果此时针锋相对,很容易引发争吵,最理智的做法是不接招。过了一会儿,丈夫对妻子笑脸相迎:“对不起,老婆别生气,刚才真的没听见!”
妻子看到他的笑脸,怒气消了一半。来到餐厅,他又主动摆好碗筷,顺便来上一句:“老婆,你做的饭菜真好吃!”
妻子见他勤快,又听到他表扬自己,心里剩下的怒气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双方互“抬”,就能家中无战事,长治久安。
我有个朋友,夫妻很少吵架。问其秘诀,答案就是互抬。
朋友是一名记者,从年轻时起就天天在家里“爬格子”。太太天天夸他:“我就喜欢老公专心致志写东西、看书的样子!”“抬”得老公笔耕不辍,越写越来劲。
老公原来不善言辞,慢慢地也学会投桃报李。太太把相夫教子的事全包了,他逢人就说:“我太太就是四个字‘贤妻良母’!”他太太听到这话,心花怒放,干家务管孩子更是乐此不疲。
天天夸的结果是,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几十年下来,家庭和和睦睦,老公写出了三本畅销书,当小学老师的太太也升了职,儿子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
事业有成。
● 父母要会夸孩子
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夸奖和赞赏中成长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我身边有很多人,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就是没有教育好孩子。他们很苦恼,也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我的观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夸奖孩子。
有一位老总带着高中毕业的儿子一起来上演讲课。我一直夸奖他儿子进步很快。他却一遍遍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老师,我这儿子胆小,不爱说话,怎么办啊?”
还有一次,与几位朋友吃饭。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女老总说,她的女儿几岁,非常调皮,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倒数三名。她用了各种办法,有宽有严,但都不见效。
后来有人问:“你平常夸孩子吗?”她说:“我就是没用这一招。回去就夸孩子。”
爱批不爱夸,实际上是出于父母的自私自利,训斥、指责只是发泄自己的不满,对犯错误、有缺点的孩子毫无帮助。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形成对立。
● 继母夸奖卡耐基,让他从坏孩子变成了人际关系学大师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的。
人们常说:后娘难当。但卡耐基的继母成了最成功的后娘,把一个坏孩子夸成了一位人际关系大师。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淘气包。在他九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住在乡下,生活贫苦,而卡耐基的继母家境比他们家好。
他父亲一边向他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社区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脸,看着他,轻轻抚摸他的头,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精力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眼泪几乎滚落下来。从此,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继母说的那番话成为激励他的动力,促使他日后创造了“28 项黄金法则”,帮助了千千万万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之路。在他继母来之前没有一个人夸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他的继母只说了一句话,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卡耐基14 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台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你一定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是如何用她的热忱改善他们的家庭的。
继母的那番话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成为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继母是怎样改变卡耐基的?就是靠夸奖,夸奖他是最聪明的孩子,坚信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改变一个孩子就这么简单。当然,简单的事情你要肯反复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反复夸奖,孩子才能改变。
3. 老师要会夸学生
当老师的为什么要会夸奖学生?
第一,影响深。老师的一句话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我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事,说有一位厅级女领导,能力非常强,人缘也非常好,说话很有感染力,但有个死穴,就是从不开口唱歌,谁要让她唱歌,她马上拂袖而去。为什么?原来她上小学时,第一次开口唱歌,正在兴头上,没想到音乐老师大发雷霆:“别唱了,比杀猪还难听。”就是这一句话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发誓一辈子再也不唱歌了。
我的一位学生回忆了自己一次讲话失败再也不敢开口的经历。他的母亲是电台播音员,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有主持的特长。上初中的时候,他第一次担任学校的运动会解说,因为太紧张,有些结巴,结果主管的老师感到很没面子,就挖苦他:“你妈妈还是播音员呢,你怎么一点都不像她?”这句话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从此他一上台主持就结巴,再也无法上台主持了。
● 老师责骂学生,险遭杀身之祸
《成都商报》报道过一件事:彭州有一位姓文的老师万万没想到,自己曾教过的一名叫张润( 化名) 的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的七年间练习散打,竟然是为了报复老师。这名学生把自己工作中的一切不顺都归结于老师的教育问题,毕业七年后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举动:先是带着钢管到学校,被发现后翻墙而逃,此后又踢开学校大门,拿着菜刀猛追曾经的班主任,并挟持两名学生,要求老师当面道歉,直到警方赶来将他当场抓获。
这一切竟源于七年前老师曾经当着全班的面责骂过他,他想忘都忘不了。
老师的一句责骂,让一名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震撼。
第二,影响大。一名老师一个班要教几十个孩子,一辈子要教上千个学生。若教育得法,孩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一名优秀的老师最核心的素质是什么?博爱,爱每一个学生。有了博爱之心,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夸奖每一个学生的点滴长处。
● 陶行知四颗糖果夸学生
我们先来看一则关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给学生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名男生扔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校长陶行知发现并制止他后,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那名扔泥块砸别人的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但陶行知并没有发火,而是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但我迟到了。
男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犹犹豫豫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掏出第二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听了这话目瞪口呆。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给他,说:我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扔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
男生非常感动,向陶校长承认自己的错误,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去,说:为了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果,我没有更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按照常人的思维,这个孩子理应受到批评,而陶行知校长却一反常规,变批评为表扬,居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四处闪光点:守时、尊重、正直、自觉认错,还送上四颗糖,进行了四次表扬。这正是一个教育家的过人之处:博爱之心!
喜欢学习好的,讨厌学习差的;喜欢听话的,不喜欢调皮的,都不叫博爱。只有像陶行知先生一样,爱每一个孩子,才可能见常人所未见,从一个淘气学生的身上发现四个优点,并以四颗糖奖励。我想,这四颗糖、四句夸奖,一定会让这个孩子铭记终生,做一个守时、尊重人、正直与有错就改的人。
● 名师每天准备100 顶高帽送给学生于永正老师是全国有名的小学特级老师,他有句名言叫“准备100顶高帽,送给学生”,就是说要善于夸奖每一个学生。有位老师在博客里讲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个例子。
有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江苏一所小学上示范课。课堂上要让学生练习写字。
字写得好的画红圈,比如有三个字写得不错,就画三个红圈。但写到艺术的“艺”
字时,有个孩子字写得实在不好,于老师认真地看了一下,说:嗯,不错,艺术的“艺”字这一折写得很好,把这个折的笔画圈起来吧。
你看,于老师真了不起,人家都是圈一个字,他圈一个折的笔画,孩子就在乎这个,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书法家。
我们常将爱挑刺的人形容为“鸡蛋里头挑骨头”,应该怎样形容于永正老师这样会夸奖人的老师呢?不妨叫“沙土也能挑出金”吧。从2005 年起,我在大学里开始教授演讲口才课程。我就记着于永正老师“准备100 顶高帽,送给学生”的话,但又有个疑惑:如果我对差生个个表扬,好学生会不会不服气呢?
通过实践发现,善于表扬每一个学生,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王同学说:“每次点评的时候,殷老师总会先将同学做得好的方面提出来,给予应有的肯定与赞扬。之后,才用提建议的方式把同学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来。这样不但不会对同学造成伤害,还能让同学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
议,从而得到有效的改善。长期坚持夸奖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员,已经变成了我的习惯,这也成了使学生、学员爱上我的课的一个法宝。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好话做了分类之后,下一章就要重点说说为什么要讲好话了。
好话人人都需要讲,对于三类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哪三类人呢?君、亲、师,也就是做领导的、当父母的和当老师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
1. 领导要夸下属
如果没有受到激励,能力只能发挥20%。
有人说:“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要想成为有效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会高声赞扬下属。”
夸奖是管理者必备的领导艺术。对于领导者来说,会夸奖下属,就是会激励;会激励,队伍就有士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 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 天天训人,只会导致员工离职率变高当领导的不会夸人,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一位著名中医讲过一个故事,说他有个女患者,非常能干,28 岁就当上了一家大型网站的部门老总。不幸的是,她得了乳腺炎,跑来找他看病。一了解病因,原来是压力太大所致。她手下有2000 人,可是下属的离职率达到20%。老板对她说,如果今年离职率还这么高,你就先离职吧。她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手下离职率高,她百思不得其解。这位中医跟她一聊,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她爱当众训人,每天开例会都说:“成绩咱们就不说了,就谈谈问题。”然后开始一一指出手下经理们的不足,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们,搞得人人寒心,心生怨气,离职率自然就高了。
这位中医就给她出了一招:当面表扬,背后批评。从此以后,每逢开会,她对大家的成绩一一表扬,而对他们存在的不足,都是会后关起门来单个指出,很快离职率就降到了10% 以下。中药调理加上工作方法的改进,她的乳腺炎也好了。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当领导的只会批评人,就等于不尊重下属的自尊,只是把下属当成完成任务的工具,员工离职率高就成了必然结果。当面表扬,背后批评,看起来只是一种手段,但在这种手段的背后是对下属的尊重,当下属感受到你对他的这份尊重时,自然就会回报你。
做管理的人都知道,当两个下属发生矛盾时,上司怎样进行调解处理,往往是件很棘手的事。王雨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讲了一件总经理靠夸奖打好“五十大板”的真事。做管理的人看了以后也许会有所启发。
这个故事说,一个叫陈佳丽的女子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一天,她做完手头的工作后,主管安排她帮其他员工处理点紧急事务。由于她不熟悉这项业务,不经意间出了纰漏,几天后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损失。主管严厉批评了她,但她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多做了事情却不讨好,就此跟主管闹僵了。
总经理了解了情况后,把他们两人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谁都没有批评,而是首先对陈佳丽说:“你的工作很勤奋,效率很高,我是很满意的。我们公司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如果你能够多研究一下其他方面的业务,对你的发展会更有好处。”接着,总经理又对主管说:“你对公司的管理很负责,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有理,让我放心很多。你是公司的老员工,如果在工作中能多对新员工进行一些‘传帮带’,那就做得更好了。”两人听后,放松了心情,和好如初。
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正常的工作关系。作为上一级领导,对上面这两位下属应该怎样处理呢?如果将
板子打在一个人身上,被打的那个人肯定不服;如果各打五十大板,两个人都会不服。而这位总经理将夸奖人的管理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谁都不打板子,而是对两人先后一通夸,再提出希望,让两个人都有面子,也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消除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你说,夸奖人是不是处理下属矛盾的高招呢?
● 竺可桢校长夸人树榜样
做管理工作的人掌握了夸奖的艺术,有时不光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还能达到夸一人为众人树榜样的目的。
中国“两弹”元勋王淦昌的婚姻非常传奇。王淦昌四岁时,他的父亲溘然长逝,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两位哥哥身上。九年之后,母亲又撒手人寰。看到最小的外孙王淦昌失去双亲,外婆决定给他成个家,在他13 岁的时候,为他娶了比他大三岁的女孩吴月琴。对于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给自己当夫人,王淦昌多少觉得有点不甘和遗憾。直到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一次夸奖,才让他改变了看法,彻底爱上了吴月琴,跟她携手共度一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淞沪会战失败,杭州落入日军之手,浙江大学被迫迁往贵州省的小山城湄潭。王淦昌在颠沛流离中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学校几个月都发不出薪水,一家七口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吴月琴肩上。
一天,吴月琴指着荒山坡对王淦昌说:“明天我就把屋后这块荒坡开垦出来,种上菜,养一群鸡,你看怎么样?”
“好是好,可是你生完孩子才几天,身体怎么吃得消?”王淦昌关切地说。
“没事的,”吴月琴不以为然地说,“只要你和孩子不饿着冻着,我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吴月琴就在山坡上干开了。几天之内,她在荒山坡上开垦出了一片菜园,种上了蔬菜,还在家养了一群鸡。
校长竺可桢看到后,当着王淦昌的面啧啧称赞:“王教授,没想到你这‘小脚太太’真能干啊,让她给浙大的教职工家属传传经,垦荒自足,这是教授夫人用女人的双手击退日本鬼子兵啊!”
第一次听到妻子受到校长表扬,王淦昌十分高兴,开始对自己的“小脚太太”刮目相看。
相信你一定能看出来,竺可桢校长这几句夸奖,一举多得,显示出高超的领导艺术:第一,让王淦昌为自己的小脚太太自豪,夫妻关系更和谐;第二,为全校教职工家属树立一个自力更生的榜样;第三,上升到了为抗战做贡献的高度。
看了上面这三个例子,你觉得对于一个好领导来说,会夸人究竟是可有可无,还是必不可少?
2. 亲人之间要互夸
亲人之间的夸奖,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夫妻之间要相互夸奖,二是父母对孩子要会夸奖。
● 夫妻之间互相夸
为什么把夫妻之间的夸奖看得这么重要呢?先说说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一是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儒家认为,人际关系共有五种: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朋友、君臣(上下级)。在这五种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什么?是夫妻关系。没有夫妻关系,就没有父子关系,也没有兄弟关系,也不可能有君臣关系,更不可能有朋友关系及社会成员的关系。因此,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是产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夫妻关系这个基础打好了,其他四种关系就很好处理了。
二是夫妻关系处理的难度大。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关系是最难处理的。父子、兄弟之间有血缘当纽带,有天然亲近感。而夫妻之间,原来没有血缘关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两个人的性格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追求、目标和价值观也不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确实不容易。
再说说夫妻相互夸奖的重要性。
● 下等夫妻人贬人
过来人都知道,夫妻离婚,十有八九都是由吵架引起的。夫妻吵架,就是相互贬低。
著名作家刘墉在《把话说到心窝里》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妇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要离婚,起因居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一天,太太买到一条很好的石斑鱼,特地打电话到她丈夫办公室,说你离开办公室时,打个电话回来,我好下锅蒸,蒸这石斑鱼,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
太太计划得很好:丈夫出门,她蒸鱼;丈夫进门,鱼正好可以上桌。
偏偏丈夫在下班刚给他太太打完电话时,碰上一位客户突然造访,因此耽误了20 分钟。送走客户后,丈夫赶紧又拨了个电话回家,说临时有事耽搁了,现在才能走。太太一听,暴跳如雷:“什么?你还在办公室?你不知道鱼凉了不好吃吗?你知道这条石斑鱼多少钱吗?”
丈夫没多说什么,赶紧开车赶回去,一路上又急又饿,还差点撞了人,一到家就没好气地说:“鱼凉了就凉了嘛!热热不就得了?”太太一听这话,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你是没命吃好鱼,以后就给你吃凉的。”
两人当场就吵翻了,互相扯开嗓子吼,把孩子都吓哭了。一条好好的石斑鱼放在桌上,谁都没吃,两人还差点离了婚。
● 上等夫妻人抬人
什么叫“抬”?就是夸奖。夸奖就是夫妻避免吵架的一剂良药。
夫妻一方“抬”,就能消除怒气,平息吵架。
妻子在厨房喊丈夫吃饭,而他正在客厅看电视没听见,妻子又叫了几次,他还是没反应。妻子生气了,一脸怒气地来叫他:“叫你吃饭好几次,你听不见啊?”
丈夫如果此时针锋相对,很容易引发争吵,最理智的做法是不接招。过了一会儿,丈夫对妻子笑脸相迎:“对不起,老婆别生气,刚才真的没听见!”
妻子看到他的笑脸,怒气消了一半。来到餐厅,他又主动摆好碗筷,顺便来上一句:“老婆,你做的饭菜真好吃!”
妻子见他勤快,又听到他表扬自己,心里剩下的怒气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双方互“抬”,就能家中无战事,长治久安。
我有个朋友,夫妻很少吵架。问其秘诀,答案就是互抬。
朋友是一名记者,从年轻时起就天天在家里“爬格子”。太太天天夸他:“我就喜欢老公专心致志写东西、看书的样子!”“抬”得老公笔耕不辍,越写越来劲。
老公原来不善言辞,慢慢地也学会投桃报李。太太把相夫教子的事全包了,他逢人就说:“我太太就是四个字‘贤妻良母’!”他太太听到这话,心花怒放,干家务管孩子更是乐此不疲。
天天夸的结果是,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几十年下来,家庭和和睦睦,老公写出了三本畅销书,当小学老师的太太也升了职,儿子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
事业有成。
● 父母要会夸孩子
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夸奖和赞赏中成长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我身边有很多人,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就是没有教育好孩子。他们很苦恼,也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我的观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夸奖孩子。
有一位老总带着高中毕业的儿子一起来上演讲课。我一直夸奖他儿子进步很快。他却一遍遍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老师,我这儿子胆小,不爱说话,怎么办啊?”
还有一次,与几位朋友吃饭。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女老总说,她的女儿几岁,非常调皮,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倒数三名。她用了各种办法,有宽有严,但都不见效。
后来有人问:“你平常夸孩子吗?”她说:“我就是没用这一招。回去就夸孩子。”
爱批不爱夸,实际上是出于父母的自私自利,训斥、指责只是发泄自己的不满,对犯错误、有缺点的孩子毫无帮助。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形成对立。
● 继母夸奖卡耐基,让他从坏孩子变成了人际关系学大师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的。
人们常说:后娘难当。但卡耐基的继母成了最成功的后娘,把一个坏孩子夸成了一位人际关系大师。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淘气包。在他九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住在乡下,生活贫苦,而卡耐基的继母家境比他们家好。
他父亲一边向他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社区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脸,看着他,轻轻抚摸他的头,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精力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眼泪几乎滚落下来。从此,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继母说的那番话成为激励他的动力,促使他日后创造了“28 项黄金法则”,帮助了千千万万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之路。在他继母来之前没有一个人夸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他的继母只说了一句话,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卡耐基14 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台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你一定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是如何用她的热忱改善他们的家庭的。
继母的那番话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成为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继母是怎样改变卡耐基的?就是靠夸奖,夸奖他是最聪明的孩子,坚信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改变一个孩子就这么简单。当然,简单的事情你要肯反复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反复夸奖,孩子才能改变。
3. 老师要会夸学生
当老师的为什么要会夸奖学生?
第一,影响深。老师的一句话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我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事,说有一位厅级女领导,能力非常强,人缘也非常好,说话很有感染力,但有个死穴,就是从不开口唱歌,谁要让她唱歌,她马上拂袖而去。为什么?原来她上小学时,第一次开口唱歌,正在兴头上,没想到音乐老师大发雷霆:“别唱了,比杀猪还难听。”就是这一句话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发誓一辈子再也不唱歌了。
我的一位学生回忆了自己一次讲话失败再也不敢开口的经历。他的母亲是电台播音员,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有主持的特长。上初中的时候,他第一次担任学校的运动会解说,因为太紧张,有些结巴,结果主管的老师感到很没面子,就挖苦他:“你妈妈还是播音员呢,你怎么一点都不像她?”这句话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从此他一上台主持就结巴,再也无法上台主持了。
● 老师责骂学生,险遭杀身之祸
《成都商报》报道过一件事:彭州有一位姓文的老师万万没想到,自己曾教过的一名叫张润( 化名) 的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的七年间练习散打,竟然是为了报复老师。这名学生把自己工作中的一切不顺都归结于老师的教育问题,毕业七年后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举动:先是带着钢管到学校,被发现后翻墙而逃,此后又踢开学校大门,拿着菜刀猛追曾经的班主任,并挟持两名学生,要求老师当面道歉,直到警方赶来将他当场抓获。
这一切竟源于七年前老师曾经当着全班的面责骂过他,他想忘都忘不了。
老师的一句责骂,让一名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震撼。
第二,影响大。一名老师一个班要教几十个孩子,一辈子要教上千个学生。若教育得法,孩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一名优秀的老师最核心的素质是什么?博爱,爱每一个学生。有了博爱之心,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夸奖每一个学生的点滴长处。
● 陶行知四颗糖果夸学生
我们先来看一则关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给学生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名男生扔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校长陶行知发现并制止他后,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那名扔泥块砸别人的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但陶行知并没有发火,而是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但我迟到了。
男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犹犹豫豫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掏出第二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听了这话目瞪口呆。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给他,说:我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扔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
男生非常感动,向陶校长承认自己的错误,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去,说:为了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果,我没有更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按照常人的思维,这个孩子理应受到批评,而陶行知校长却一反常规,变批评为表扬,居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四处闪光点:守时、尊重、正直、自觉认错,还送上四颗糖,进行了四次表扬。这正是一个教育家的过人之处:博爱之心!
喜欢学习好的,讨厌学习差的;喜欢听话的,不喜欢调皮的,都不叫博爱。只有像陶行知先生一样,爱每一个孩子,才可能见常人所未见,从一个淘气学生的身上发现四个优点,并以四颗糖奖励。我想,这四颗糖、四句夸奖,一定会让这个孩子铭记终生,做一个守时、尊重人、正直与有错就改的人。
● 名师每天准备100 顶高帽送给学生于永正老师是全国有名的小学特级老师,他有句名言叫“准备100顶高帽,送给学生”,就是说要善于夸奖每一个学生。有位老师在博客里讲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个例子。
有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江苏一所小学上示范课。课堂上要让学生练习写字。
字写得好的画红圈,比如有三个字写得不错,就画三个红圈。但写到艺术的“艺”
字时,有个孩子字写得实在不好,于老师认真地看了一下,说:嗯,不错,艺术的“艺”字这一折写得很好,把这个折的笔画圈起来吧。
你看,于老师真了不起,人家都是圈一个字,他圈一个折的笔画,孩子就在乎这个,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书法家。
我们常将爱挑刺的人形容为“鸡蛋里头挑骨头”,应该怎样形容于永正老师这样会夸奖人的老师呢?不妨叫“沙土也能挑出金”吧。从2005 年起,我在大学里开始教授演讲口才课程。我就记着于永正老师“准备100 顶高帽,送给学生”的话,但又有个疑惑:如果我对差生个个表扬,好学生会不会不服气呢?
通过实践发现,善于表扬每一个学生,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王同学说:“每次点评的时候,殷老师总会先将同学做得好的方面提出来,给予应有的肯定与赞扬。之后,才用提建议的方式把同学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来。这样不但不会对同学造成伤害,还能让同学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
议,从而得到有效的改善。长期坚持夸奖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员,已经变成了我的习惯,这也成了使学生、学员爱上我的课的一个法宝。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好话做了分类之后,下一章就要重点说说为什么要讲好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