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要对付清廷,华东政府到是有足够的经验,就是以武力相威胁,因为和清廷打交道,好好后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先将清廷暴打一顿然后再说,比什么都管用,虽然现在华东政府不可能正式推翻清廷,但狠狠的将清廷打一顿,还是可以做到的。目标就是保定。
保定府是清廷向河北首府,北京的南方门户,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 之称,清廷编练新军,就是将新军的驻地设在保定,实际就是加强北京的守备。因此如果人民军攻下了保定,可以对清廷将是极大的威胁,足以迫使清廷拒绝4国的邀请。
当然在进攻保定之前,必要的舆论宣传还是需要求,虽然清廷己经正式承认了华东政府的独立地位,但毕竟清廷现在还是中国的大众所承认的合法政府,华东政府要进攻保定,必须在道义上说得过去,如果是在平时,华东政府当然可以无所顾忌,反正把清廷一灭,谁还敢再说什么,但在这个时候却不能这么硬来,毕竟现在华东政府要集中力量应对英法联军,不能在清廷身上多消耗精力。
华东政府在操控舆论方面,当然早已是驶轻就熟了,在华东政府参战期间,舆论工作就一直没有停过,并充份利用人民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大力的宣传,将华东政府的声望推向高峰,在远东战争期间,发生的河湖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以及华东政府正式脱立清廷独立事件,在华东政府的舆论操控下,声望不降反升,舆论几乎一致都认为是清廷错了。
其实在近两年来,清廷也意识到了舆论也重要,因此也雇了一批文士为清廷发声,但无奈宣传的方式太落,一味的强调“皇权天授、三纲五常”之类,对于近代“自由、平等”思想己传入中国,这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宣传能起到的效果自然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华东政府不断在对外的战争中取胜,也给宣传提供了足够的硬料,这恰恰就是清廷的短板。
不过在英法两国宣布参战之后,在中国的舆论中到是引起了一阵不少的波澜,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份子还是有一点世界常识,知道英法两国都是世界强国,由其是英国仍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因此这两个国家宣布参战,将会使战争发生极大的变数,也有不少人为华东政府捏了一把汗。而由清廷雇佣的文士,还有一些思想守旧,一心维护清廷或是因为种种原因,敌视华东政府的人却都像是看到了机会,于是也都纷纷发声,指责华东政府挑恤强敌,遭惹外祸,危害国家,连累朝廷等等。
华东政府当然不会忍气吞声,立刻展开反击,首先逐条的反驳对华东政府的指素,并指出英法两国是日俄两国的支持者,现在不过是看到日俄两国被人民军击败,亲自下场而己,根本就不是华东政府遭惹来的,而且既使英法两国参战,华东政府也不惧怕,而且有充份的信心击败英法两国的军队。随后又怒怼指责华东政府的人,称其为胆小鬼、软骨头,畏洋如虎等等。
而华东政府反击之后,大部份舆论还是站在华东政府的这一边,虽然中国人知道英法两国是世界强国,但没有直观的认知,不知道这两国到底强在那里?而最主要的还是华东政府以前的胜绩,也包括这次参战之后,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再加上华东政府的宣传得力,也让许多中国人对华东政府都有强烈的信心,因此英法两国的参战,到并没有对华东政府造成多少影响。而这次华东政府要再次引导舆论。
很快,在上海的几家报纸发布新闻,称清廷己有决议加入英法日俄组成的四国联盟,准备同时来对付华东政府,清廷打算借四国之力,消除自己的最大危胁,而且还称清廷己和四国达成协议,一但消灭华东政府之后,清廷准备将东北三省割让给俄国、日本,将山东割让给英国、法国,以酬谢四国,同时还附有慈禧的一些言论,如“宁与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等等。
这个新闻一发表,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华东政府的官方报纸【新中华报】首先发表评论,严厉的指责清廷只顾一家之私,不顾国家利益,卖国求荣等等,并宣称华东政府将会采取任何的反制措施。
而其他的报纸,也都纷纷发表文章,大部份都是指责清廷,尽管谁都知道华东政府已经脱离清廷独立,但毕竟还是华夏同脉,因此大部份中国人都能认同华东政府,而且现在华东政府出兵东北,与日俄两国作战,也可以视为是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战斗,何况华东政府屡胜外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心里寄托。华东政府和清廷的矛盾,只是中国人的内部矛盾,而华东政府与英法日俄四国,则是华夏民族和异族之间的矛盾,而在这个时候,清廷却要勾结外国,一起来对付华东政府,自然是引起巨大的诽议。虽然也有少数报纸发声,支持清廷的决议,但很快就淹没在一片指责的声音中。
很快这股舆论就从上海传到了北京,形式也不局限于报纸,还有手抄本、小册子、贴公告等等,而且也不限于民间的文士、乡绅,东南各省的总督、巡抚,甚致是布政使、道台、知府等官员也都纷纷上书朝廷,有的是询问,有的则是直言不可与英法日俄四国联盟等等。
清廷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竞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公愤,因此不得不下诏称此事朝廷尚在与四国商谈,还未有定论,那知这一下更是火上浇油,毕竟清廷承认了在和四国协商,也坐实了并不是传闻,于是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五省总督、巡抚联名上书清廷,要求清廷立刻停止与四国协商,并正式下召,表示朝廷绝不会参加四国联盟。
其实五省总督、巡抚的反应这么激烈,并不是真的出于义愤,而因为是清廷与四国的协商中,还有让日军在上海登陆,进攻山东的计划,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将战火烧到东南各省来,必然会给东南各省造成重大的损失,这当然是五省总督不能接受的,在庚子国变时,东南各省就组织了当时违背清廷决议的东南互保,现在又一次联手反对朝廷的决议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不过当时的东南互保,是得到了各国的支持,这也是东南互保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一次各国显然是不会支持五省总督、巡抚的行动。英法日俄四国的公使也立刻行动,一方面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控制舆论,严惩相关人员,以压制民间的声音,同时又命令上海、南京、汉口等地的领事,约见五省总督、巡抚,要求他们停止向清廷施压,并支持清廷加入英法日俄四国的反华东政府联盟。
而就在舆论僵持的时候,华东政府也开始出手,下令第6军,向保定府发动进攻。
人民军第6军,实际就是原来河湖根据地的义勇军。取得了河湖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河湖根据地占领了整个河南省,以及河北、山西、安徽、湖北各省的一部份,总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0万,均超过了山东。
华东政府彻底和清廷割裂独立之后,也考虑到没有必要再遮盖和河湖根据地的关系,因此决定正式将河湖根据地纳入华东政府,并成立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五个行政机构,虽然后4个行政机构实际管辖的地区很小,但可以为以后做准备。另外如果将这些地方都并入河南省,那么河南省的领地、人口都超过山东省,形成了强干未枝,显然也是对华东政府不利的。
而河湖根据地正式并入华东政府,义勇军这个番号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了,军委决定,将义勇军正式编为人民军第6军,下设4个师2个团,原来的军官还是全部留任,并且仍然驻守在河南。并兼管保卫河北、山西、安徽、湖北各地。
接到了军委的命令之后,第6军也立刻行动,调集了2个师、1个团的兵力,进攻保定府。
其实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河湖根据地虽然没有进攻保定府,但却在暗地里以农村包卫城市的方式,向保定府渗透。现在己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保定府超过7成的村庄镇店己被华东政府控制,清廷的管辖权几乎只能限于县城、州府,一出城就是华东政府的地盘。
不过保定府,甚致是周边州府的清廷官员对此都是心知肚明,但谁都没有说破,因为所有的城市都还在清廷的控制下,这样对朝廷也就交待得过去,何必自找麻烦呢?因此双方就这样相安无事,清廷官员不管城外的事,而华东政府控制的村庄也都如数交纳钱粮税赋,当然额外是没有了,而且差官衙役们也不敢去要。这样互相保持默契的相处了几个月,现在这个平衡也终于要被打破了。
不过要对付清廷,华东政府到是有足够的经验,就是以武力相威胁,因为和清廷打交道,好好后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先将清廷暴打一顿然后再说,比什么都管用,虽然现在华东政府不可能正式推翻清廷,但狠狠的将清廷打一顿,还是可以做到的。目标就是保定。
保定府是清廷向河北首府,北京的南方门户,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 之称,清廷编练新军,就是将新军的驻地设在保定,实际就是加强北京的守备。因此如果人民军攻下了保定,可以对清廷将是极大的威胁,足以迫使清廷拒绝4国的邀请。
当然在进攻保定之前,必要的舆论宣传还是需要求,虽然清廷己经正式承认了华东政府的独立地位,但毕竟清廷现在还是中国的大众所承认的合法政府,华东政府要进攻保定,必须在道义上说得过去,如果是在平时,华东政府当然可以无所顾忌,反正把清廷一灭,谁还敢再说什么,但在这个时候却不能这么硬来,毕竟现在华东政府要集中力量应对英法联军,不能在清廷身上多消耗精力。
华东政府在操控舆论方面,当然早已是驶轻就熟了,在华东政府参战期间,舆论工作就一直没有停过,并充份利用人民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大力的宣传,将华东政府的声望推向高峰,在远东战争期间,发生的河湖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以及华东政府正式脱立清廷独立事件,在华东政府的舆论操控下,声望不降反升,舆论几乎一致都认为是清廷错了。
其实在近两年来,清廷也意识到了舆论也重要,因此也雇了一批文士为清廷发声,但无奈宣传的方式太落,一味的强调“皇权天授、三纲五常”之类,对于近代“自由、平等”思想己传入中国,这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宣传能起到的效果自然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华东政府不断在对外的战争中取胜,也给宣传提供了足够的硬料,这恰恰就是清廷的短板。
不过在英法两国宣布参战之后,在中国的舆论中到是引起了一阵不少的波澜,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份子还是有一点世界常识,知道英法两国都是世界强国,由其是英国仍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因此这两个国家宣布参战,将会使战争发生极大的变数,也有不少人为华东政府捏了一把汗。而由清廷雇佣的文士,还有一些思想守旧,一心维护清廷或是因为种种原因,敌视华东政府的人却都像是看到了机会,于是也都纷纷发声,指责华东政府挑恤强敌,遭惹外祸,危害国家,连累朝廷等等。
华东政府当然不会忍气吞声,立刻展开反击,首先逐条的反驳对华东政府的指素,并指出英法两国是日俄两国的支持者,现在不过是看到日俄两国被人民军击败,亲自下场而己,根本就不是华东政府遭惹来的,而且既使英法两国参战,华东政府也不惧怕,而且有充份的信心击败英法两国的军队。随后又怒怼指责华东政府的人,称其为胆小鬼、软骨头,畏洋如虎等等。
而华东政府反击之后,大部份舆论还是站在华东政府的这一边,虽然中国人知道英法两国是世界强国,但没有直观的认知,不知道这两国到底强在那里?而最主要的还是华东政府以前的胜绩,也包括这次参战之后,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再加上华东政府的宣传得力,也让许多中国人对华东政府都有强烈的信心,因此英法两国的参战,到并没有对华东政府造成多少影响。而这次华东政府要再次引导舆论。
很快,在上海的几家报纸发布新闻,称清廷己有决议加入英法日俄组成的四国联盟,准备同时来对付华东政府,清廷打算借四国之力,消除自己的最大危胁,而且还称清廷己和四国达成协议,一但消灭华东政府之后,清廷准备将东北三省割让给俄国、日本,将山东割让给英国、法国,以酬谢四国,同时还附有慈禧的一些言论,如“宁与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等等。
这个新闻一发表,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华东政府的官方报纸【新中华报】首先发表评论,严厉的指责清廷只顾一家之私,不顾国家利益,卖国求荣等等,并宣称华东政府将会采取任何的反制措施。
而其他的报纸,也都纷纷发表文章,大部份都是指责清廷,尽管谁都知道华东政府已经脱离清廷独立,但毕竟还是华夏同脉,因此大部份中国人都能认同华东政府,而且现在华东政府出兵东北,与日俄两国作战,也可以视为是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战斗,何况华东政府屡胜外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心里寄托。华东政府和清廷的矛盾,只是中国人的内部矛盾,而华东政府与英法日俄四国,则是华夏民族和异族之间的矛盾,而在这个时候,清廷却要勾结外国,一起来对付华东政府,自然是引起巨大的诽议。虽然也有少数报纸发声,支持清廷的决议,但很快就淹没在一片指责的声音中。
很快这股舆论就从上海传到了北京,形式也不局限于报纸,还有手抄本、小册子、贴公告等等,而且也不限于民间的文士、乡绅,东南各省的总督、巡抚,甚致是布政使、道台、知府等官员也都纷纷上书朝廷,有的是询问,有的则是直言不可与英法日俄四国联盟等等。
清廷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竞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公愤,因此不得不下诏称此事朝廷尚在与四国商谈,还未有定论,那知这一下更是火上浇油,毕竟清廷承认了在和四国协商,也坐实了并不是传闻,于是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五省总督、巡抚联名上书清廷,要求清廷立刻停止与四国协商,并正式下召,表示朝廷绝不会参加四国联盟。
其实五省总督、巡抚的反应这么激烈,并不是真的出于义愤,而因为是清廷与四国的协商中,还有让日军在上海登陆,进攻山东的计划,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将战火烧到东南各省来,必然会给东南各省造成重大的损失,这当然是五省总督不能接受的,在庚子国变时,东南各省就组织了当时违背清廷决议的东南互保,现在又一次联手反对朝廷的决议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不过当时的东南互保,是得到了各国的支持,这也是东南互保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一次各国显然是不会支持五省总督、巡抚的行动。英法日俄四国的公使也立刻行动,一方面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控制舆论,严惩相关人员,以压制民间的声音,同时又命令上海、南京、汉口等地的领事,约见五省总督、巡抚,要求他们停止向清廷施压,并支持清廷加入英法日俄四国的反华东政府联盟。
而就在舆论僵持的时候,华东政府也开始出手,下令第6军,向保定府发动进攻。
人民军第6军,实际就是原来河湖根据地的义勇军。取得了河湖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河湖根据地占领了整个河南省,以及河北、山西、安徽、湖北各省的一部份,总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0万,均超过了山东。
华东政府彻底和清廷割裂独立之后,也考虑到没有必要再遮盖和河湖根据地的关系,因此决定正式将河湖根据地纳入华东政府,并成立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五个行政机构,虽然后4个行政机构实际管辖的地区很小,但可以为以后做准备。另外如果将这些地方都并入河南省,那么河南省的领地、人口都超过山东省,形成了强干未枝,显然也是对华东政府不利的。
而河湖根据地正式并入华东政府,义勇军这个番号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了,军委决定,将义勇军正式编为人民军第6军,下设4个师2个团,原来的军官还是全部留任,并且仍然驻守在河南。并兼管保卫河北、山西、安徽、湖北各地。
接到了军委的命令之后,第6军也立刻行动,调集了2个师、1个团的兵力,进攻保定府。
其实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河湖根据地虽然没有进攻保定府,但却在暗地里以农村包卫城市的方式,向保定府渗透。现在己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保定府超过7成的村庄镇店己被华东政府控制,清廷的管辖权几乎只能限于县城、州府,一出城就是华东政府的地盘。
不过保定府,甚致是周边州府的清廷官员对此都是心知肚明,但谁都没有说破,因为所有的城市都还在清廷的控制下,这样对朝廷也就交待得过去,何必自找麻烦呢?因此双方就这样相安无事,清廷官员不管城外的事,而华东政府控制的村庄也都如数交纳钱粮税赋,当然额外是没有了,而且差官衙役们也不敢去要。这样互相保持默契的相处了几个月,现在这个平衡也终于要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