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实践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知和行并非两件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王阳明看来,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件事。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作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知和行看作两件事,比如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认为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确实是对年轻气盛、易冲动的人最好的劝谏,因而备受世人推崇。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进行。不幸的是,由此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使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致无疾而终。
由于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过度的思考很容易偏离正轨,越想越远反而找不到重点。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异于窒息其中,彻底失去付诸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唐代时期,中原大地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仍有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一天,有三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原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了灵蛇;而且他由于不懂如何捕蛇,最终因捕蛇而命丧黄泉。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捕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张望,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向村里人讨教,掌握了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丙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条灵蛇,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
思考与行动,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犹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都要思考与行动。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沉痛教训,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所在。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
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功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了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干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们想象丰富,善于夸夸其谈,总是设想做各类大事情;而实干家则是着重于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是站到一边,梦想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谈话时言辞激烈,谈到理想时更是慷慨激昂,然而,他们是行动上的矮子。空想家总认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空想家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对峙,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只是坚守。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想打败赵国,必须想办法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富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询问。赵括说:“要是换上我,打败王龁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范雎得知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将军,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就布置好埋伏,然后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5000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他射死了。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对兵法之道十分谙熟,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的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也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基础固然很重要,但是理论基础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就不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也要实干才能实现理想,否则,单凭理论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
弟子徐爱问道:“伏羲、神农、黄帝之类的书也有流传下来,但是孔子为什么把它们都删掉了呢?”
王阳明回答说:“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那些书即使有流传下来的,也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不合时宜。周朝末年的时候,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挽回了,何况尧舜时的世风呢?更何况太古时期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呢?”其实,王阳明是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时间、地点来随机应变,制定相应的、正确的方法。
世界瞬息万变,人们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因地制宜、因时随化,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王阳明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始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原则。他没有把起义农民当成打击对象,而是把杀人越货的盗贼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首恶和胁从区别开来,把愿意弃恶从善者和坚持不改者区别开来。具体到个人,王阳明更是谨慎从事,即使犯了罪,也要根据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
为了给胁从者、愿意悔改者机会,王阳明在每次采取行动之前,都先发布告,劝谕误入迷途者改恶从善,弃旧图新。在征战过程中,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制定制敌政策。在平乱之后,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奏请皇帝批准增设县治,管关隘检查的巡查司,或者改变布局不合理的巡检司治所。
王阳明根据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并没有死守绳法。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与原有的计划有所不同,面对改变的时候,智慧之人往往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弄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
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什么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生存,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礼呀!”
孔子处理事情能从容淡然,就在于他有着因时而化、因地制宜的头脑。所以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懂得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因为变则通,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在飞速发展变化着,身处其中的人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王阳明所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
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王阳明认为,当人们对世界辨析明白了,思考谨慎了,询问仔细了,学习也长进了,却还能坚持用功不懈,这就是笃行。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对事物的认识也多是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害怕因此浪费自己的时间。比如,人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看起来好像对这些问题已经了解了,却没有深入思考、触类旁通和向外拓展,因而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该如何解答了,这就是浅尝辄止的坏处。
如果人们能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不断反馈到大脑的深处,让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潜意识,以便把知识提炼、消化,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在拥有了深入思考的习惯后,人们就能避免浅尝辄止的毛病,学会深入地了解事物,即儒家所说的“笃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持到底的做事精神。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在众人的赞赏声中,年幼的李白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学习。
李白的父亲看到儿子这样不思进取,很是担忧,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希望他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然而,李白一点也没有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想看看李白有没有进步,就考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自恃其才进行解说,却解说得乱七八糟。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说去练书法,就借机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叹息不已。
李白正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一下把他吸引住了,他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又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李白作为天资聪颖的一代大诗人,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笃行,即坚持,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却也是一个鲜有人达到的标准。国学大师冯友兰曾说:“我们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兴的事业,那更没有把握了。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即使遇到失败,千万不要灰心,仍然要继续做下去。”也正是秉持着这份坚持,冯友兰大师才在哲学领域取得了成功。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做一个决定,总是很容易,但当事情发展下去时,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没有时间、外界干扰、条件不允许……分歧也在此产生。很多人开始动摇,开始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这件事吗?接着,开始气馁、灰心丧气,随后便是退缩与放弃,成功就此夭折。如果在面对诸多阻挠与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往往能迎来期望中的成功。
很多时候,成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这样的失败,无疑令人扼腕叹息。其实,我们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便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正视自己的弱点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认为,在白天学习时,如果感觉自己被外界繁乱打扰,就学习静坐;如果觉得自己懒于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是指医生针对病症用药,后用来比喻人们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行为。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却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多久,病就全好了。
华佗能够区分病情,对症下药,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对关键,抓住问题的“症结”。在生活中遭遇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认真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策,就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位幼儿园老师每个月都被评为优秀员工,许多同事向她请教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症下药。
同事不解,这位老师解释道:“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比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害怕,我一般会以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用着急,并用科学知识为他释疑,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做噩梦了,我便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噩梦,这并不丢脸,做噩梦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梦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真的。有时候,我还会以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如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我一般是冷处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闹(不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我还会告诉他:‘生气会使人变丑、变老哦!’这样,孩子往往会因为自讨无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议。
如果孩子是因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绪,我则会比较宽容,给予耐心的安慰和劝告,并尽量满足他一些要求,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和游戏引导他,使他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有弟子问王阳明道:“孟子主张‘巧、力、圣、智’的说法,朱熹先生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这样说对吗?”
王阳明回答说:“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个人不仅有‘力’,而且还有‘巧’,‘巧’与‘力’实际上并非两回事,‘力’中要有‘巧’。有‘力’却无‘巧’,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如果用射箭作比喻,他们三个人里,一个能够步行射箭,一个能够骑马射箭,一个能够远程射箭。只要他们都能射到靶子那里,便都能叫作有力;只要能正中靶心,便都能叫作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够骑马射箭,骑马射箭的又不能远程射箭,他们三个各有所长,才力各有不同。而孔子则是身皆三长,然而,孔子的‘和’最多也只能达到柳下惠的水平,而‘清’最多能够达到伯夷的水平,‘任’也最多只能达到伊尹的水平,未曾再添加什么了。如果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他们的力加在一起反倒能超过孔子了。巧、力只是为了阐明圣、智的含义,如果认识到了圣、智的本体,自然就能够了然于心。”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才息,一天甚至埋头苦干十一二个小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生平庸,碌碌无为。有人却深谙巧干远大于苦干的奥妙,总能找到更简单、更轻松、更快捷的方法,让自己获得成功。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获得的第一桶金,就和他做事善于巧干有关。
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丹尼尔·洛维格不甘心过平凡穷苦的生活,他想要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在他看来,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经过多番思考后,洛维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借贷方法:他将自己的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重新修理改装后,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去找纽约的各大银行申请贷款,理由是——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既无信用可言,又荒唐可笑。但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然后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装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再买了一艘船。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就是凭借这样巧妙的借贷方法,洛维格赚得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也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业旅程。
生活中,会苦干,更要会巧干。会巧干的人,不一味走别人走过的路,总会努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寻找新的机遇,尽管路上荆棘丛生;会巧干的人与众不同,而且并不介意与众不同;会巧干的人从不循规蹈矩,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会巧干的人具有独立性,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喜欢独处,对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总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会巧干会变通的人看问题具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他们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往往别出心裁。如当别人说1+1=2时,他们却说1+1>2或1+1=11。
总之,会巧干的人不满足于浅显的东西、世俗的东西、平庸的东西或陈腐的东西;不满足于对问题的固有答案;并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感到其乐无穷,因此,他们往往能够避免王阳明所说的“有力却无巧,只是白费力气”的做事误区。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知和行并非两件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王阳明看来,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件事。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作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知和行看作两件事,比如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认为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确实是对年轻气盛、易冲动的人最好的劝谏,因而备受世人推崇。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进行。不幸的是,由此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使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致无疾而终。
由于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过度的思考很容易偏离正轨,越想越远反而找不到重点。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异于窒息其中,彻底失去付诸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唐代时期,中原大地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仍有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一天,有三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原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了灵蛇;而且他由于不懂如何捕蛇,最终因捕蛇而命丧黄泉。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捕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张望,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向村里人讨教,掌握了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丙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条灵蛇,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
思考与行动,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犹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都要思考与行动。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沉痛教训,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所在。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
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功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了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干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们想象丰富,善于夸夸其谈,总是设想做各类大事情;而实干家则是着重于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是站到一边,梦想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谈话时言辞激烈,谈到理想时更是慷慨激昂,然而,他们是行动上的矮子。空想家总认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空想家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对峙,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只是坚守。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想打败赵国,必须想办法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富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询问。赵括说:“要是换上我,打败王龁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范雎得知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将军,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就布置好埋伏,然后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5000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他射死了。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对兵法之道十分谙熟,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的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也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基础固然很重要,但是理论基础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就不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也要实干才能实现理想,否则,单凭理论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
弟子徐爱问道:“伏羲、神农、黄帝之类的书也有流传下来,但是孔子为什么把它们都删掉了呢?”
王阳明回答说:“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那些书即使有流传下来的,也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不合时宜。周朝末年的时候,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挽回了,何况尧舜时的世风呢?更何况太古时期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呢?”其实,王阳明是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时间、地点来随机应变,制定相应的、正确的方法。
世界瞬息万变,人们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因地制宜、因时随化,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王阳明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始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原则。他没有把起义农民当成打击对象,而是把杀人越货的盗贼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首恶和胁从区别开来,把愿意弃恶从善者和坚持不改者区别开来。具体到个人,王阳明更是谨慎从事,即使犯了罪,也要根据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
为了给胁从者、愿意悔改者机会,王阳明在每次采取行动之前,都先发布告,劝谕误入迷途者改恶从善,弃旧图新。在征战过程中,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制定制敌政策。在平乱之后,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奏请皇帝批准增设县治,管关隘检查的巡查司,或者改变布局不合理的巡检司治所。
王阳明根据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并没有死守绳法。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与原有的计划有所不同,面对改变的时候,智慧之人往往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弄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
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什么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生存,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礼呀!”
孔子处理事情能从容淡然,就在于他有着因时而化、因地制宜的头脑。所以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懂得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因为变则通,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在飞速发展变化着,身处其中的人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王阳明所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
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王阳明认为,当人们对世界辨析明白了,思考谨慎了,询问仔细了,学习也长进了,却还能坚持用功不懈,这就是笃行。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对事物的认识也多是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害怕因此浪费自己的时间。比如,人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看起来好像对这些问题已经了解了,却没有深入思考、触类旁通和向外拓展,因而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该如何解答了,这就是浅尝辄止的坏处。
如果人们能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不断反馈到大脑的深处,让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潜意识,以便把知识提炼、消化,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在拥有了深入思考的习惯后,人们就能避免浅尝辄止的毛病,学会深入地了解事物,即儒家所说的“笃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持到底的做事精神。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在众人的赞赏声中,年幼的李白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学习。
李白的父亲看到儿子这样不思进取,很是担忧,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希望他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然而,李白一点也没有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想看看李白有没有进步,就考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自恃其才进行解说,却解说得乱七八糟。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说去练书法,就借机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叹息不已。
李白正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一下把他吸引住了,他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又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李白作为天资聪颖的一代大诗人,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笃行,即坚持,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却也是一个鲜有人达到的标准。国学大师冯友兰曾说:“我们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兴的事业,那更没有把握了。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即使遇到失败,千万不要灰心,仍然要继续做下去。”也正是秉持着这份坚持,冯友兰大师才在哲学领域取得了成功。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做一个决定,总是很容易,但当事情发展下去时,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没有时间、外界干扰、条件不允许……分歧也在此产生。很多人开始动摇,开始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这件事吗?接着,开始气馁、灰心丧气,随后便是退缩与放弃,成功就此夭折。如果在面对诸多阻挠与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往往能迎来期望中的成功。
很多时候,成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这样的失败,无疑令人扼腕叹息。其实,我们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便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正视自己的弱点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认为,在白天学习时,如果感觉自己被外界繁乱打扰,就学习静坐;如果觉得自己懒于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是指医生针对病症用药,后用来比喻人们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行为。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却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多久,病就全好了。
华佗能够区分病情,对症下药,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对关键,抓住问题的“症结”。在生活中遭遇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认真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策,就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位幼儿园老师每个月都被评为优秀员工,许多同事向她请教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症下药。
同事不解,这位老师解释道:“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比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害怕,我一般会以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用着急,并用科学知识为他释疑,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做噩梦了,我便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噩梦,这并不丢脸,做噩梦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梦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真的。有时候,我还会以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如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我一般是冷处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闹(不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我还会告诉他:‘生气会使人变丑、变老哦!’这样,孩子往往会因为自讨无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议。
如果孩子是因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绪,我则会比较宽容,给予耐心的安慰和劝告,并尽量满足他一些要求,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和游戏引导他,使他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有弟子问王阳明道:“孟子主张‘巧、力、圣、智’的说法,朱熹先生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这样说对吗?”
王阳明回答说:“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个人不仅有‘力’,而且还有‘巧’,‘巧’与‘力’实际上并非两回事,‘力’中要有‘巧’。有‘力’却无‘巧’,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如果用射箭作比喻,他们三个人里,一个能够步行射箭,一个能够骑马射箭,一个能够远程射箭。只要他们都能射到靶子那里,便都能叫作有力;只要能正中靶心,便都能叫作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够骑马射箭,骑马射箭的又不能远程射箭,他们三个各有所长,才力各有不同。而孔子则是身皆三长,然而,孔子的‘和’最多也只能达到柳下惠的水平,而‘清’最多能够达到伯夷的水平,‘任’也最多只能达到伊尹的水平,未曾再添加什么了。如果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他们的力加在一起反倒能超过孔子了。巧、力只是为了阐明圣、智的含义,如果认识到了圣、智的本体,自然就能够了然于心。”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才息,一天甚至埋头苦干十一二个小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生平庸,碌碌无为。有人却深谙巧干远大于苦干的奥妙,总能找到更简单、更轻松、更快捷的方法,让自己获得成功。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获得的第一桶金,就和他做事善于巧干有关。
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丹尼尔·洛维格不甘心过平凡穷苦的生活,他想要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在他看来,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经过多番思考后,洛维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借贷方法:他将自己的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重新修理改装后,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去找纽约的各大银行申请贷款,理由是——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既无信用可言,又荒唐可笑。但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然后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装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再买了一艘船。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就是凭借这样巧妙的借贷方法,洛维格赚得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也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业旅程。
生活中,会苦干,更要会巧干。会巧干的人,不一味走别人走过的路,总会努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寻找新的机遇,尽管路上荆棘丛生;会巧干的人与众不同,而且并不介意与众不同;会巧干的人从不循规蹈矩,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会巧干的人具有独立性,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喜欢独处,对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总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会巧干会变通的人看问题具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他们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往往别出心裁。如当别人说1+1=2时,他们却说1+1>2或1+1=11。
总之,会巧干的人不满足于浅显的东西、世俗的东西、平庸的东西或陈腐的东西;不满足于对问题的固有答案;并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感到其乐无穷,因此,他们往往能够避免王阳明所说的“有力却无巧,只是白费力气”的做事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