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王阳明心学智慧 > 第三章 立志

第三章 立志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志向决定高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对立志与人生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要把立志作为根本。”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对能够触及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有了高远的志向,就有了成就事业的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王阳明能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闻名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正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即便后来受到种种磨难,他也没有放弃。不只是王阳明,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物都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才向着目标努力奋斗。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就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随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并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睡。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五十多年,心中非常忧虑。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他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立了千秋功业,正在于他没有满足于抄抄写写,安稳度日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做出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可见,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北宋思想家程颢也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也说:“男人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夫科曾说:“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迈尔斯也说:“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成大事者都十分推崇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不虚度光阴,就必须要立志,而且还要早立志、立大志。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他认为,立志就是心中念念不忘存天理。若时刻不忘存天理,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大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

    “心之所想”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意识,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王阳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们的意念影响我们的思维。当心存念想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倘若心无所思,则难以排除杂念,容易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奋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这份“心之所想”的动力,抑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将之坚持到底,则难以发挥自身潜力,难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明朝后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徐霞客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历史、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籍,立志成人之后遍游国家的大好山川。

    但是父亲去世后,老母亲无人照顾,徐霞客的游览计划被打断,终日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我留在家里。”母亲的支持,坚定了徐霞客远游的决心。

    徐霞客有了勇气和力量,便辞别母亲开始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胜,并且记录下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时的惊险经历。几年后,母亲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游历考察事业上。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在湖南茶陵,徐霞客听说这里有个深不可测的麻叶洞,便决心去探访。可当地人说洞里有神龙和妖精,没有法术的人不能进去。刚走到洞口,向导得知徐霞客不会法术,就吓跑了。徐霞客毫不动摇,独自手持火把进洞探险。当他游完岩洞出来的时候,等候在洞外的当地群众纷纷向他鞠躬跪拜,把他看成是有大法术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借着篝火记录当天的见闻。三十多年里,他走遍祖国南北,对曾走过的地方之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用日记体裁进行详细、科学的记录。徐霞客死后,他的笔记由他人整理而成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虽然很多人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为了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也很少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总是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心有所想的同时还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虽然当我们想着“下次考试提高20分”、“一个月减肥10公斤”、“毕业后就要买房”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这些都是身边无数人没能实现的目标。倘若就这样气馁了,放弃了,那我们距离成功将越来越遥远。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之所想,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才能彻底抛开所有阻挠它实现的因素。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我想”,都变成了“我要”、“我一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大胆地坚持心之所想,方知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不要在“心想事成”之前放弃最初的念想。成功不仅需要奋力拼搏,更需要一份坚持不懈的动力支持。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立大志,做大事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说:“你们在这里学习一定要立下做圣人的决心,每时每刻都要有一种‘一棒打出一条伤痕,一掌打出一道血印’的精神,才能在听我讲学时,感到句句有力,印象深刻。如果整天糊糊涂涂地混日子,好似一块死肉一般,打也不知道痛,恐怕最终也学不到学问的精髓。回家后,还是只能把以前的老方法拿出来用,这样浪费时间,你们不觉得可惜吗?”

    古语说得好:“志不强者智不达。”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据此可知,确立远大志向是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目标才能奋斗,有了好的目标才能有好的收获。而只有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连在一起,才称得上是大志;只有自己的国家独立了、富强了,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志。

    王阳明从小便胸怀大志,即要读书做圣贤之人。

    一次,年仅12岁的王阳明在书馆里问他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王阳明持着怀疑的态度反驳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老师反问他什么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王阳明说:“读书学圣贤耳。”

    王阳明在十二岁时便认为登第当状元只是外在的成功,而读书做圣贤则是追求内在的修养,才能够永垂不朽,才是第一等事。在大人们看来,年幼的王阳明有这样的口气未免有些张狂,甚至还带着点滑稽可笑的味道。但是这崇高的志向,对王阳明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常常以此为标准来回答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开创了心学。

    纵观历史,凡成功者均会立长志,即立大志。岳飞,从小就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纵使英年早逝,也成就了尽忠国家的夙愿;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为振兴中华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从小立志的孩子,就是后来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盟会的首领孙中山。

    为了救国民于水火,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无数个孩子听过太平天国的故事,唯有少年孙中山提出了做“洪秀全第二”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他实现了这个理想,并大大超越了这个理想:洪秀全实现了皇权之梦却没有改变社会,而孙中山,为千年古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就要像王阳明、孙中山等志士、伟人一样早立志、立大志。正如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所说:“人生短暂,工作为志,乐观为勤。不仅要早立志,而且要立大志,发愤图强,贯彻其中,必有收成。”

    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王阳明曾经对学生徐爱说:“子夏虔诚地相信圣人,曾子却反省探求自己。相信圣人固然不错,但远没有自己反省探求理解得深刻。你现在既然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因循旧说,而不探求正确的答案呢?就拿朱熹来说,他也尊崇相信程子,但是他对心中不明白的地方,却从来不盲从。”由此可见,王阳明是不赞成人们过于崇拜圣人的,认为这样容易禁锢自己的头脑,在“因循旧说”中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

    崇拜圣人,也就是所谓的“偶像崇拜”。偶像崇拜自古有之,但偶像的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而言,更多的是指人们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既可以是塑造成形的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就其本质而言,偶像具有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崇拜者自主意识的迷失。

    我们崇拜偶像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完善自我。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以自身的成就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并非要压倒众人而独占鳌头,而是希望后继之人大胆超越,有所创新。若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模仿他人,将永远生活在偶像的阴影之中。

    王阳明所言“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指出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可以为我所用。因此,对于心中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却不应盲目迷信他们。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有所选择、取其精华的偶像崇拜,才能铺平成功的人生之路,激发出于后世有益的人生智慧。这一点,几百年前的丹霞禅师就已参透。

    一个寒冷的冬天,丹霞禅师云游到洛阳。一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丹霞禅师便走进附近的惠林寺避寒。天气实在太冷,丹霞禅师看到佛殿上供着很多木佛像,佛像前还供着香火。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一个木佛像,将其点燃,生火取暖。

    正在这时候,寺庙里的住持回来了。看到丹霞禅师在烧佛像,住持又惊又怒,立即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和尚,疯了吗?竟然敢烧佛像!”

    丹霞禅师用木杖拨了拨灰烬,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想烧了这木佛像之后,取它的舍利子。”

    住持大怒:“果真是个疯和尚,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你也知道木佛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吧!我实在太冷了!”

    丹霞禅师对佛祖的尊敬不亚于寺庙的住持,却不因佛经的智慧而畏惧眼前的木佛像,敢于在寒冷的冬天用其生火取暖,适时地物尽其用,正是超越偶像的表现。

    诚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几位令自己无比佩服、无比崇拜的偶像。在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多以偶像为目标,为人处世则以偶像的作风为参照。这样做往往容易忽略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要知道,偶像所具备的不一定都适合自己,盲目模仿只会适得其反。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崇拜朱熹,认真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结果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惑,为他走上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圣人、偶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欣赏、借鉴,以其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发前进的斗志,实现智慧的解脱。绝不能过分盲目地崇拜圣人,使自己的思想、行动以及丰富的创造力受到束缚,最终成为圣人思想下的心灵奴隶。

    切莫好高骛远害了自己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在王阳明看来,后世儒生大多不明白圣人的学说,不知道在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察扩充,反而去追求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去做自己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这就好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桀、纣的心地,却动不动想要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直到老死,却不知道干了什么,这样的人真是可怜啊!

    这其实是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在确立人生方向时不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这样才不至于招致失败。

    许多人在确定人生方向时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了异常远大、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不但违反自然规律,而且会使自己寸步难行,最后只会加深失望,加深挫折感。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极限的事,是难以做成的。

    在一座深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好多人慕名千里迢迢赶来寻找他,有的人想求大师指点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回来。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得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出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新打水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望去,只见桶里画了一条线。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上文中那个打了两满桶水的人一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难达到目的。道理固然简单明了,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只因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他们梦想成功,希望自己的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希望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总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不能量力而行,总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陷进了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很多时候,量力而行不仅需要量己之力,还要量时势之力。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但如果没有能够将人的能力推向极限,甚至是超出极限的环境,英雄也就是一个凡人。如果汉高祖刘邦不是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如果不是因为押送徒役去骊山的途中大多徒役逃散,刘邦也不会被逼起义,并最终打败项羽成立西汉王朝。要知道,在刘邦起义反秦前,人们都认为刘邦胸无大志,既不能治理商业,也不能下地干活,实在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人物。和刘邦相比,项羽可谓能力超强,却最终因未能抓住时机而战败自刎。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懂得顺应时势做出改变,终究也成不了英雄。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自卑,重了则容易自大;只有把握准确,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我们在确定人生方向的时候,要时刻掂量自己,时刻认清自己是谁,时刻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有几分力量,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德行和力量,不可以好高骛远。量力而行,才能选对方向,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