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既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人人都拥有的巨大能量——心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的妹夫兼得意门生徐爱问王阳明:“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阐明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吧?”对此,王阳明回答说:“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心即理,心外无物”,这就是王阳明所创的心学的核心思想。王阳明和朋友就“心外无物”这个问题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游南镇,朋友指着岩中的一棵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咏良知》一诗中写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因此,“心”成为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亦如美国著名作家露易丝·海在书中写的那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友谊、美妙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成功。首先我们要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然后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生活方式,深入内心去感受这种力量,因为它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愿意把生命交给至高的爱和支持我们的力量,就将拥有成功并充满爱的生命!”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一致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使得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但如果人的心理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下处于特定的状态,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被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为100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100磅。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这个运动员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当运动员在深层意识状态里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握力时,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110磅。
在整个过程中,催眠师并没有给他增添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品,只是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灵深处的意识接受他拥有强大力量这一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强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只要人们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就能让真正自我的力量——心的力量显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人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名利、地位这些身外之物,忘记了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种高度。许多时候,人们把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成功的学问当作让心灵强大的法宝,疯狂地实践它们,却收效甚微。因此,人们时常疑惑:为什么我天天读《卡耐基》还是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为什么我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我日夜学胡雪岩却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些大人物的模仿只学得其形,而未学得其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和那些大人物一样的心路历程,仅仅模仿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用的,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们在处理一个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于问题本身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找出答案,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重返童心,找回真实的自己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然而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现在,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知返回到自己的内心探求,那么,你所说的善恶的起因、真伪的分辨,舍弃了自我的良知,又将如何体察呢?
只有把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清除,让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归到初临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也就是让人们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李贽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了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贽首先作了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那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是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但确实有许多人遗失了它。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他们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每一丝欢乐。
随着人们渐渐长大,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尘埃。人们在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会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闻见和理性道理一旦入主人的心灵,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人们所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童心一旦失去,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的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童心已失,后天所得的闻见、道理已入主心灵。
当你用虚假去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
要想摆脱这种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顺应我们的性情生活
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唯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能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么即便他一生都从事繁重的工作也不认为辛苦,一生从事低下琐碎的工作也不认为卑贱。那时,天下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亲如一家……整个天下事就像一个家庭的事务,一些人负责衣服、食物方面的劳作,一些人经商互通有无,一些人制造器具,大家群策群力,以实现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心愿,都只怕自己承担的事务做不好,因而尽心尽责。
这便是顺应自己性情生活的状态!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很难实现,因为人们很难认清自己的性情,也就难以发现适合自己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心容易被物质遮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更看不清自己——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也就难以取长补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生活,人们很容易失去自我,以致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或金钱、名声、地位等物欲的囚徒。
当然,大多数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因为他们好高骛远——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的局限,于是盲目模仿,最终带来的只是失败和痛苦,就像故事中那只不自量力的乌鸦一样,成为他人的玩物。
一只鹰从高崖上飞过,以非常优美的姿势急速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它就反复练习鹰俯冲的姿势,希望也能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
一天,这只乌鸦觉得自己练习得差不多了,就从山崖上急速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羊身上,想把羊抓走。尽管它拼命拍打翅膀,仍飞不起来。它想放弃羊独自飞走,但它的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怎么都拔不出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乌鸦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拿给家里的孩子们玩耍。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是一只乌鸦,可是它想充当老鹰。”
如果你是一只拥有强健的爪子和翅膀的老鹰,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起一只羊羔飞走,但如果你是一只乌鸦,你就不能这么干,因为你只有弱小的爪子和翅膀。一只用心生活的乌鸦,会为天天有腐烂的食物吃而高兴万分,因为它深知这才是它应该做的,这就是顺应性情生活。
如何才能顺应性情生活?我们首先要观察自己的性情——静下心来,用心体会我们经历的那些快乐或痛苦的事,就能得出结论: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就是在顺应我们的性情生活;当我们感到痛苦时,就是在违逆我们的性情生活。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体会到的快乐越来越多,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明。
当我们的心变得通透无比时,我们就不会被引导到错误的位置上,因而能顺应性情生活:性情踏实的人从事衣食等劳作,性情灵活的人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性情细致的人从事精巧的器具制造等工作,性情温和智慧的人从事教育工作……每个人都能找到并一直做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而这正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核心——“致良知”——的最佳体现。
信心的力量无穷大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在虔州时,王阳明曾和弟子于中、陈九川、邹守益一起探讨学问。他对弟子们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许多人因为自信心不够,自己把圣人湮没了。”然后,王阳明指着弟子于中说道:“你心中本来有圣人。”于中慌忙站起来表示不敢当。王阳明却说:“这是你心中本来就有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推辞呢?”于中说:“不敢。”仍旧推辞。王阳明又说:“这是大家都有的东西,更何况于中你呢,为什么要谦让呢?这可是不能谦让的啊。”听完这番话,于中才笑着接受了。于中不敢接受“心中本来有圣人”这一事实,根源在于他不自信。
在王阳明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自信,致使这个“真正自我”(即王阳明所说的“圣人”)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就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深刻的影响力使得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即便我们从小到大听过长辈无数次的教诲:“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自信。”可在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我可以吗?我真的行吗?”在这些自我怀疑中,机遇一闪而过,于是我们又懊恼地抱怨:“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自己明明是对的。”
由此可见,我们多么需要信心这种力量啊!因为信心是内心强大的力量,是生命力中不屈不挠的韧性,是内心的淡定和坦然。圣人孔子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人,内心必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们才能不看重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化,不在意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保持内心的强大与坦然,独立傲然于世间。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因为强大的自信心而一举成名的。
在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他敏锐地听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就停下来重新指挥,但还是不对。再三考虑后,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再次停下来向评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无一例外地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众多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的坚持,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不住地赞叹,祝贺他赢得了整场比赛。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集体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被权威言论干扰。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而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少敢于担当的勇气,只是漫无目的地到处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一再地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所以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只有尽力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只有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才是我们走向成功、快乐、幸福的保证。
当然,在拥有信心的同时,我们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自信。每个人都有优点,信心就是在内心提醒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把优点变成行动力,而不是明知做不到却仍旧去做。
良知本身没有善恶之分
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
王阳明认为,如果人们在经过一番修习后,还不知道心的本体原本是纯净无物的,而一直执着于惩恶扬善,心里就多了有意惩恶扬善的成分,人心的本体就不再是广阔坦荡、中正平和的了。《尚书》所说“不有意为善为恶”,才是心的本体。
对于心的本体,王阳明将其称为“良知”。在他看来,人人都有良知,甚至连强盗都有良知,因而圣凡贤愚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良知,而在于良知是否被物欲所蒙蔽,以及良知被蒙蔽程度的深浅。
良知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当人们的良知被物欲蒙蔽时,才会受物欲的驱使而对世上的事物做出善(有利于自己)、恶(不利于自己)的区分,也才逐渐开始了以善为美、以恶为丑的生活,开始了有意为善,或为善不成而有意为恶。
然而,无论是有意为善还是有意为恶,都扭曲了良知。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上不能存留一丝杂念,就像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没有多少,却使人满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这一念头不仅仅是指那些恶的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存留。如果你在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也会睁不开。王阳明以此劝诫人们要时时保持自己的良知,不让它被物欲所沾染。
有意为善,就渴望回报,渴望受助之人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回报不单指金钱上的回报,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回报——美名。因此蒲松龄才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在他看来,同样是善行,如果是有心为之,就不应赏。因为“有心之善”不是出于本心,即便是为行善而行善的真善(如吃斋念佛),因其本身已包含了某种受报答的期待(升天成佛),所以也不能被称为“真善”;何况还有很多是同时已伏下杀机的逢迎讨好者的“伪善”呢?
清代文人蒲松龄在《聊斋·黎氏》中描写的狼妖黎氏刚娶进门便是“妇便操作,兼为儿女补缀,辛劳甚至”,完全一副勤劳、温柔的慈母贤妻模样,然而她的这些举动都是“伪善”,是为了让谢生放松警惕,为自己吃掉谢生的儿女做准备。所以赏有心之善,既难免有失察之嫌,又难免有纵恶之失。
蒲松龄又说:“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倘若有人做了坏事,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再加上道歉及时,态度诚恳,被伤害的人也会谅解。比如,你无意中踩了别人一脚,立即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对方往往会笑着回复:“没关系”。
犯了过错当然要受责罚,但也要看动机,若是意外的过失,并非出自本心,如投鼠损器之类的事与愿违,就不必按例受罚,只要“能改”就好。《聊斋·莲香》中的女鬼李氏与桑生相好,但她身上的阴霾之气使得桑生一病不起。因为李氏并无谋害桑生之心,是“无心为恶”,所以没受惩罚,并因真诚改过而起死回生,与桑生结为夫妻。
总之,无论“为善”还是“为恶”,它们所招致的“名”或“刑”都对自我的生命有害。刑罚不用说了,至于名声,人们也往往为其所累:或者做起善事就不得停止,一路做去,疲弊精神;或者为了竭力维护好名声,徒然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作为,为了面子而虚伪,背离自己的本性。因而,从生命的本真而言,“善”、“恶”不妨都放下,不有意为善为恶,以免遭受“名”、“刑”的伤害,而这也是恢复并保有纯明良知的最好方法。
从眼前此刻做起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王阳明认为,人们探索心灵的奥秘,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今天探究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我们的心灵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这样才是踏踏实实专注于一个目标的功夫。
这其实就是在告诫人们:修身养性也应当循序渐进。因为人的天赋不一样,领悟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求资质较差的人一开始就去做难度很高的事,如何能够做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修行,注重从小事做起。不管环境怎样,只要持之以恒地完善自我,就能做最好的准备以应对机会的到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重视做眼前细小的事情,不注意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良好的行为”,总认为小事不值得去做。其实,每一刻的努力都会令我们的心灵得到成长,增加我们的定力,提升我们的素质。
当下这一秒钟的努力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秒钟构成了每一分钟、每一小时,乃至整个人生。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难事是由一件件容易的事累积成的,大事是由一件件细微之事组成的。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每一件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也必定是从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正由于这个原因,成就了伟大功业的圣人,从不好高骛远去做所谓的“大事”,而是扎扎实实地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将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极致,最终做成大事。
电话发明者贝尔的经历,正是从眼前的事做起而获得伟大成功的典型例子。
刚开始,贝尔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也没想到要去发明电话,他只是一个聋哑学校的老师。
在学校工作几年后,他与一个聋哑学生产生了感情,后来两人结了婚。妻子听不到声音,令贝尔感到很苦恼,他于是想发明一种工具,能使妻子听到自己说话。
在这个单纯目的的驱使下,贝尔废寝忘食地投入了这项研究,他从眼前最细小的事情做起,着眼于解决当前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先深入学习电学知识;受到电报机运用电磁铁完成电信号和机械运动相互转换的启发后,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先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做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会到导线另一头做相反转换,变为声信号;再把音叉换成能随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成磁棒……总之,贝尔在反复不断试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从而发明了电话,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对毕业生说过这样的话:“大学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关心其他的问题胜于关心眼前的问题。年轻人过于自信,把许多事情看得过于简单,而认为不值得用全部精力去做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这位美国教授所指出的,也正是中国很多年轻人所存在的弊病。很多年轻人一心想干大事,想找一份既体面又赚钱的工作,却不能认真地从眼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做起,以打好日后做大事的基础。若在青春的大好年华过去时才感叹“时不我待,机不再来”就为时太晚了!其实,这不仅是年轻人存在的问题,更是整个人类存在的问题。
所以,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从现在就应该立志从当下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提升素质,增强才干,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既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人人都拥有的巨大能量——心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的妹夫兼得意门生徐爱问王阳明:“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阐明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吧?”对此,王阳明回答说:“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心即理,心外无物”,这就是王阳明所创的心学的核心思想。王阳明和朋友就“心外无物”这个问题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游南镇,朋友指着岩中的一棵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咏良知》一诗中写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因此,“心”成为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亦如美国著名作家露易丝·海在书中写的那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友谊、美妙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成功。首先我们要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然后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生活方式,深入内心去感受这种力量,因为它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愿意把生命交给至高的爱和支持我们的力量,就将拥有成功并充满爱的生命!”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一致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使得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但如果人的心理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下处于特定的状态,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被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为100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100磅。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这个运动员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当运动员在深层意识状态里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握力时,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110磅。
在整个过程中,催眠师并没有给他增添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品,只是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灵深处的意识接受他拥有强大力量这一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强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只要人们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就能让真正自我的力量——心的力量显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人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名利、地位这些身外之物,忘记了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种高度。许多时候,人们把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成功的学问当作让心灵强大的法宝,疯狂地实践它们,却收效甚微。因此,人们时常疑惑:为什么我天天读《卡耐基》还是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为什么我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我日夜学胡雪岩却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些大人物的模仿只学得其形,而未学得其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和那些大人物一样的心路历程,仅仅模仿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用的,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们在处理一个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于问题本身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找出答案,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重返童心,找回真实的自己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然而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现在,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知返回到自己的内心探求,那么,你所说的善恶的起因、真伪的分辨,舍弃了自我的良知,又将如何体察呢?
只有把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清除,让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归到初临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也就是让人们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李贽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了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贽首先作了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那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是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但确实有许多人遗失了它。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他们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每一丝欢乐。
随着人们渐渐长大,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尘埃。人们在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会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闻见和理性道理一旦入主人的心灵,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人们所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童心一旦失去,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的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童心已失,后天所得的闻见、道理已入主心灵。
当你用虚假去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
要想摆脱这种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顺应我们的性情生活
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唯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能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么即便他一生都从事繁重的工作也不认为辛苦,一生从事低下琐碎的工作也不认为卑贱。那时,天下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亲如一家……整个天下事就像一个家庭的事务,一些人负责衣服、食物方面的劳作,一些人经商互通有无,一些人制造器具,大家群策群力,以实现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心愿,都只怕自己承担的事务做不好,因而尽心尽责。
这便是顺应自己性情生活的状态!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很难实现,因为人们很难认清自己的性情,也就难以发现适合自己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心容易被物质遮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更看不清自己——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也就难以取长补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生活,人们很容易失去自我,以致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或金钱、名声、地位等物欲的囚徒。
当然,大多数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因为他们好高骛远——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的局限,于是盲目模仿,最终带来的只是失败和痛苦,就像故事中那只不自量力的乌鸦一样,成为他人的玩物。
一只鹰从高崖上飞过,以非常优美的姿势急速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它就反复练习鹰俯冲的姿势,希望也能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
一天,这只乌鸦觉得自己练习得差不多了,就从山崖上急速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羊身上,想把羊抓走。尽管它拼命拍打翅膀,仍飞不起来。它想放弃羊独自飞走,但它的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怎么都拔不出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乌鸦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拿给家里的孩子们玩耍。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是一只乌鸦,可是它想充当老鹰。”
如果你是一只拥有强健的爪子和翅膀的老鹰,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起一只羊羔飞走,但如果你是一只乌鸦,你就不能这么干,因为你只有弱小的爪子和翅膀。一只用心生活的乌鸦,会为天天有腐烂的食物吃而高兴万分,因为它深知这才是它应该做的,这就是顺应性情生活。
如何才能顺应性情生活?我们首先要观察自己的性情——静下心来,用心体会我们经历的那些快乐或痛苦的事,就能得出结论: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就是在顺应我们的性情生活;当我们感到痛苦时,就是在违逆我们的性情生活。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体会到的快乐越来越多,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明。
当我们的心变得通透无比时,我们就不会被引导到错误的位置上,因而能顺应性情生活:性情踏实的人从事衣食等劳作,性情灵活的人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性情细致的人从事精巧的器具制造等工作,性情温和智慧的人从事教育工作……每个人都能找到并一直做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而这正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核心——“致良知”——的最佳体现。
信心的力量无穷大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在虔州时,王阳明曾和弟子于中、陈九川、邹守益一起探讨学问。他对弟子们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许多人因为自信心不够,自己把圣人湮没了。”然后,王阳明指着弟子于中说道:“你心中本来有圣人。”于中慌忙站起来表示不敢当。王阳明却说:“这是你心中本来就有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推辞呢?”于中说:“不敢。”仍旧推辞。王阳明又说:“这是大家都有的东西,更何况于中你呢,为什么要谦让呢?这可是不能谦让的啊。”听完这番话,于中才笑着接受了。于中不敢接受“心中本来有圣人”这一事实,根源在于他不自信。
在王阳明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自信,致使这个“真正自我”(即王阳明所说的“圣人”)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就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深刻的影响力使得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即便我们从小到大听过长辈无数次的教诲:“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自信。”可在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我可以吗?我真的行吗?”在这些自我怀疑中,机遇一闪而过,于是我们又懊恼地抱怨:“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自己明明是对的。”
由此可见,我们多么需要信心这种力量啊!因为信心是内心强大的力量,是生命力中不屈不挠的韧性,是内心的淡定和坦然。圣人孔子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人,内心必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们才能不看重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化,不在意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保持内心的强大与坦然,独立傲然于世间。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因为强大的自信心而一举成名的。
在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他敏锐地听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就停下来重新指挥,但还是不对。再三考虑后,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再次停下来向评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无一例外地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众多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的坚持,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不住地赞叹,祝贺他赢得了整场比赛。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集体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被权威言论干扰。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而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少敢于担当的勇气,只是漫无目的地到处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一再地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所以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只有尽力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只有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才是我们走向成功、快乐、幸福的保证。
当然,在拥有信心的同时,我们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自信。每个人都有优点,信心就是在内心提醒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把优点变成行动力,而不是明知做不到却仍旧去做。
良知本身没有善恶之分
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
王阳明认为,如果人们在经过一番修习后,还不知道心的本体原本是纯净无物的,而一直执着于惩恶扬善,心里就多了有意惩恶扬善的成分,人心的本体就不再是广阔坦荡、中正平和的了。《尚书》所说“不有意为善为恶”,才是心的本体。
对于心的本体,王阳明将其称为“良知”。在他看来,人人都有良知,甚至连强盗都有良知,因而圣凡贤愚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良知,而在于良知是否被物欲所蒙蔽,以及良知被蒙蔽程度的深浅。
良知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当人们的良知被物欲蒙蔽时,才会受物欲的驱使而对世上的事物做出善(有利于自己)、恶(不利于自己)的区分,也才逐渐开始了以善为美、以恶为丑的生活,开始了有意为善,或为善不成而有意为恶。
然而,无论是有意为善还是有意为恶,都扭曲了良知。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上不能存留一丝杂念,就像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没有多少,却使人满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这一念头不仅仅是指那些恶的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存留。如果你在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也会睁不开。王阳明以此劝诫人们要时时保持自己的良知,不让它被物欲所沾染。
有意为善,就渴望回报,渴望受助之人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回报不单指金钱上的回报,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回报——美名。因此蒲松龄才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在他看来,同样是善行,如果是有心为之,就不应赏。因为“有心之善”不是出于本心,即便是为行善而行善的真善(如吃斋念佛),因其本身已包含了某种受报答的期待(升天成佛),所以也不能被称为“真善”;何况还有很多是同时已伏下杀机的逢迎讨好者的“伪善”呢?
清代文人蒲松龄在《聊斋·黎氏》中描写的狼妖黎氏刚娶进门便是“妇便操作,兼为儿女补缀,辛劳甚至”,完全一副勤劳、温柔的慈母贤妻模样,然而她的这些举动都是“伪善”,是为了让谢生放松警惕,为自己吃掉谢生的儿女做准备。所以赏有心之善,既难免有失察之嫌,又难免有纵恶之失。
蒲松龄又说:“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倘若有人做了坏事,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再加上道歉及时,态度诚恳,被伤害的人也会谅解。比如,你无意中踩了别人一脚,立即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对方往往会笑着回复:“没关系”。
犯了过错当然要受责罚,但也要看动机,若是意外的过失,并非出自本心,如投鼠损器之类的事与愿违,就不必按例受罚,只要“能改”就好。《聊斋·莲香》中的女鬼李氏与桑生相好,但她身上的阴霾之气使得桑生一病不起。因为李氏并无谋害桑生之心,是“无心为恶”,所以没受惩罚,并因真诚改过而起死回生,与桑生结为夫妻。
总之,无论“为善”还是“为恶”,它们所招致的“名”或“刑”都对自我的生命有害。刑罚不用说了,至于名声,人们也往往为其所累:或者做起善事就不得停止,一路做去,疲弊精神;或者为了竭力维护好名声,徒然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作为,为了面子而虚伪,背离自己的本性。因而,从生命的本真而言,“善”、“恶”不妨都放下,不有意为善为恶,以免遭受“名”、“刑”的伤害,而这也是恢复并保有纯明良知的最好方法。
从眼前此刻做起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王阳明认为,人们探索心灵的奥秘,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今天探究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我们的心灵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这样才是踏踏实实专注于一个目标的功夫。
这其实就是在告诫人们:修身养性也应当循序渐进。因为人的天赋不一样,领悟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求资质较差的人一开始就去做难度很高的事,如何能够做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修行,注重从小事做起。不管环境怎样,只要持之以恒地完善自我,就能做最好的准备以应对机会的到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重视做眼前细小的事情,不注意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良好的行为”,总认为小事不值得去做。其实,每一刻的努力都会令我们的心灵得到成长,增加我们的定力,提升我们的素质。
当下这一秒钟的努力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秒钟构成了每一分钟、每一小时,乃至整个人生。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难事是由一件件容易的事累积成的,大事是由一件件细微之事组成的。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每一件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也必定是从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正由于这个原因,成就了伟大功业的圣人,从不好高骛远去做所谓的“大事”,而是扎扎实实地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将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极致,最终做成大事。
电话发明者贝尔的经历,正是从眼前的事做起而获得伟大成功的典型例子。
刚开始,贝尔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也没想到要去发明电话,他只是一个聋哑学校的老师。
在学校工作几年后,他与一个聋哑学生产生了感情,后来两人结了婚。妻子听不到声音,令贝尔感到很苦恼,他于是想发明一种工具,能使妻子听到自己说话。
在这个单纯目的的驱使下,贝尔废寝忘食地投入了这项研究,他从眼前最细小的事情做起,着眼于解决当前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先深入学习电学知识;受到电报机运用电磁铁完成电信号和机械运动相互转换的启发后,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先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做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会到导线另一头做相反转换,变为声信号;再把音叉换成能随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成磁棒……总之,贝尔在反复不断试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从而发明了电话,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对毕业生说过这样的话:“大学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关心其他的问题胜于关心眼前的问题。年轻人过于自信,把许多事情看得过于简单,而认为不值得用全部精力去做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这位美国教授所指出的,也正是中国很多年轻人所存在的弊病。很多年轻人一心想干大事,想找一份既体面又赚钱的工作,却不能认真地从眼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做起,以打好日后做大事的基础。若在青春的大好年华过去时才感叹“时不我待,机不再来”就为时太晚了!其实,这不仅是年轻人存在的问题,更是整个人类存在的问题。
所以,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从现在就应该立志从当下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提升素质,增强才干,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