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下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过一会,曾国藩穿戴整齐,坐在小客厅藤椅上,赵烈文、杨国栋、彭寿颐等人分坐两侧。他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两张名刺,见一张上写着:长洲王韬紫诠。"这是个名士呀!"曾国藩笑着说。
"此人在上海墨海书馆替洋人做了十多年的事。"赵烈文说。
"墨海书馆?"杨国栋问,"那不是跟壬叔在一起共过事吗?""是的。"彭寿颐回答,"李壬叔说起过他。""此人怎样?"曾国藩问彭寿颐。
"据李壬叔说,此人聪明异常,中文洋文都很好,但生性放荡,喜寻花问柳,是个唐伯虎、祝枝山式的人。"
王韬字紫诠,江苏吴县人,秀才出身。二十岁时随父到上海,后进入英国传教士办的墨海书馆,在馆中前后达十三年之久。王韬中西学问俱精,思想通达,也颇放荡不羁,曾上书太平军,劝其缓攻上海而强夺安庆。有野史记载,王韬曾劝曾氏吸取韩信的教训,将湘军置于清朝廷与太平军之外,成为鼎足而立的第三种军事力量。
曾国藩一听这话,心中便有三分不喜。正说着,王韬走了进来。曾国藩见他长得矮胖臃肿,眉毛粗黑,两只鱼泡眼松松垮垮的,没有神采。"酒色之徒。"曾国藩心里说。
"拜见中堂大人!"王韬在曾国藩面前叩头。
"请起请起!"曾国藩起身回礼,指着旁边一个座位说,"紫诠先生,请这里坐。""听说紫诠先生在墨海书馆多年,翻译了不少洋文书,这是桩好事呀!"待王韬坐定后,曾国藩先开腔。
"也是混口饭吃而已。"墨海书馆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的一家印书铺,当时读书人都不屑于与洋人打交道,王韬说的是实话。但听曾国藩一称赞,又高兴得很,便将墨海书馆的情况,向曾国藩简略地禀报了一番。
"他们用机器印书,一天印多少张?"曾国藩问王韬。
"一天可印七八千张。"
"啊!这么多!"赵烈文轻轻地叫了一声。
"一架机器抵我们五六十个人了。"曾国藩笑着说。
说了一阵墨海书馆后,曾国藩问:"先生到鄙人这里来,有何事见教?"王韬望了赵、杨等人一眼,说:"在下有一要事跟中堂大人说,请屏退左右。""不必了,你讲吧!"曾国藩淡淡地答复。
"好吧,请恕在下直言。"王韬碰了一个软钉子,心上飘过一丝不快,他将身子略向前倾,对曾国藩说,"大人今日拥重兵,居高位,其身虽荣耀,而其势却危殆。""你这是什么意思?"曾国藩拉长着脸,两眼冷气逼人。
"中堂大人,"王韬似乎没有看见曾国藩面孔的变化,继续说下去,"大人精通典籍,熟读史册,当知蒯通劝韩信事,而今日事正与当年同。清廷、太平天国、湘军好比当年的刘、项、韩。湘军助清廷,则清廷强;助太平天国,则太平天国兴。大人何苦要为别人出力?不如既不为清廷,亦不为太平天国,让他们两虎相争,最后由大人来收拾残局。这是大人你的最好选择。"从王韬刚进门的那一刻起,曾国藩便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心想:他居然敢以素昧平生之身份,赤裸裸地劝我行非分之举,他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曾国藩压住心中的厌恶,铁青着脸说:"紫诠先生,你我素不相识,你不了解鄙人。鄙人是宁愿遭到韩信那样的下场,也不会背叛朝廷的!"说着端起了茶杯,荆七见状,高喊:"送客!"王韬怀着一肚子希望而来,没想遇到这样的冷遇,只得沮丧着起身告辞。走到门口,他对天长叹一声:"不料两千年前的故事又要重演了!""大人,此人有一技之长,留下能起作用。比如我们今后要请洋匠传授军火技艺,他可以当翻译。"杨国栋并不认为王韬有什么过错,倒是觉得曾国藩的态度太冷淡了。
"此人虽不护细行,但究竟有点薄名,又懂洋文,本可留下他做点事。但他偏偏不安分,野心不小,思维怪诞,这种人留在我身边,是一个大隐患。两江总督幕府不能有这样的僚属。"曾国藩将端起的茶杯放下,他其实并没有喝。
"大人,我看王韬非等闲之辈,大人既不用他,不如杀掉,免得他投靠长毛,为虎作伥。"赵烈文谏道。
"惠甫,你把他看得太高了。"曾国藩冷笑道:"此人不过一无知妄人而已。我料他此生成不了什么事,你们放心好了。"他顺手拿起茶几上的另一张名刺,对荆七说:"叫容闳进来。"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他同治二年在江西九江一带做茶叶生意时,接到曾氏幕中一张姓人的书信,称曾氏想见他。两个月后,张姓人又来信催促,内中并附数学家李善兰的一封信。不久,张李二人又有信致容闳。容闳接到三次邀请后,决定去安庆见曾氏。书中这样描写曾氏初见他的情形:"寒暄数语后,总督命予坐其前,含笑不语者约数分钟。予察其笑容,知其心甚忻慰。总督又以锐利之眼光,将予自顶及踵仔细估量,似欲察予外貌有异常人否。最后乃双眸炯炯,直射予面,若特别注意于予之二目者。予自信此时虽不至忸怩,然亦颇觉坐立不安。"几天后,曾氏再次召见容闳。书中写道:"此次谈话中,总督询予曰:若以为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当从何处着手?"容闳答"以机器厂为前提","应先立一母厂,再由母厂以造出其他各种机器厂"。一个星期后,曾氏即委任容闳购买机器,"又有公文二通,命予持以领款。款银共六万八千两,半领于上海道,半领于广东藩司。"
当容闳跨进门坎的时候,曾国藩便盯着他仔细打量起来:这是个三十三四岁的中年人,中等偏低的身材,眉粗眼大,颧骨很高,嘴唇的棱角极为分明,皮肤呈淡棕色。他与常人的最大区别,是脑后没有辫子,一头黑发齐耳剪得短短的。"是一个武将的料子。"曾国藩心想。待那人走到身边,曾国藩又以犀利的眼光将他认真地看了一遍。
"你就是容纯甫先生吗?我这是第三次邀请,你才肯赏光来呀!"曾国藩不待容闳通报,便先说话了,脸上无一丝笑容。
"总督大人息怒,我是个商人,与长毛做过生意,怕大人加罪于我。"容闳一口广东官话说得不熟练,他有意放慢点,好让人听懂。
"我三番两次叫人,而且叫你的朋友写信请你来,我难道会加罪于你吗?我知道你曾向长毛上过书,你的那份上书我已看过,我不认为你是勾通长毛,倒觉得有爱国之心。我明白告诉你,你给长毛建议的七条,除以《圣经》为主课这一条外,其他六条我都能接受。"容闳大为惊讶。两年前,他和两个美国传教士一起到太平天国考察,在苏州、常州等地,他亲眼见太平军军纪好,人民安居乐业,对太平天国的印象是好的。一进天京,与太平天国的高级官员接触交谈后,他失望了。他发觉那些天国要员们一个个观念陈腐,见识鄙陋,且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容闳断定这批人成不了事。其中稍有点头脑的是干王洪仁玕。容闳在香港时就认识他,算是天国最高领导层中最有新思想的人了。容闳向他提出七点建议:一、组建良好军队,二、办武备学堂,三、建海军学校,四、建人才政府,五、创办银行,六、以《圣经》为主课,七、设立各种实业学校。这七点建议,干王未给他任何明确答复,却送给他一个黄缎小包袱。容闳打开一看,是一颗四寸长、一寸宽的印,上刻"太平天国卫天义容闳"九个字。容闳对此哭笑不得,便把印依旧包好,放在客房里,悄悄离开了天京。以后,他在江西、安徽一带做茶叶生意,不管是官方还是太平天国,只要有生意他就做。李善兰、华蘅芳、徐寿早闻其名,多次向曾国藩推荐。一直到第三封信上,容闳感其诚,遂来拜访。他不曾料到,这个号称理学名臣的两江总督,对自己这套从西方搬来的设想竟然赞同!
"洋人的轮船枪炮的确比我们厉害,这是事实,我们要向洋人学习。你提出办学校,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今后还要派出更多的人到外国去学习,学成后归国,把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慢慢建设得富强起来。容先生,听说你就是从小出的洋?你在外国住了多少年?""我七岁时便在澳门跟随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夫人读书,十九岁时到美国,在耶鲁大学学习,在美国住了八年。"容闳答。
"你是个人才。"曾国藩的脸上开始露出笑容,"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愿意在我手下当一名将官吗?""在大人麾下当个军官,当然是很荣耀的。"容闳起身,笔挺笔挺地站着。"不过,我从未经过军旅之事,也没学过军事学,不能胜任。"曾国藩对容闳刚才这个举动甚为满意,湘军中没有这样素质的将领。"我看你的长相必定是个良好将材,因为你的目光威棱,一望便知是个有胆有识之人,一定能发号施令,驾驭士卒。不过,既然你不乐意,我也不勉强。你今年多大了,授室了吗?""我今年三十四岁,已娶妻生子。"容闳答。
"你愿意在我的幕府里做点别的事吗?"曾国藩的语气不知不觉地和蔼多了。
"这要看总督大人安排我什么样的差事。"凡到总督衙门里来的人,无论才高才低,莫不卑词谦容,像容闳这样讨价还价的还没有过。曾国藩反倒喜欢他这种不曲意逢迎的性格,心想这大概是洋人教育的结果。一时想不出适当的差事,于是转而问:"容先生,依你之见,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着手?""总督大人,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尚未很好考虑。"容闳重新坐下,思考片刻,说,"当今最重要最有益的事,我想莫过于仿照洋人的办法建一个机器厂。""我看最好建一个机器母厂。"杨国栋插话,"由这个母厂再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器,然后用这些机器去造枪炮子弾、战船战车。""对,这位老爷说得对!"容闳高兴地说,"我的想法正是这样,犹如母鸡生蛋似的,有了这样一个母机厂,过了十年八年,中国就可在全国各地建造许许多多的工厂。如此,中国就会跟外国一样地强大了。""容先生,你的建议很好!你就住我这儿,不要再做茶叶生意了,和壬叔、雪村、若汀等人细细地筹办此事。大致规划一下,建造一个这样的机器厂,要买些什么样的机器,需要多少银子。商量好了,我请你再到美国、英国去辛苦一趟,带着银票去,把母机买回来。"曾国藩替容闳想到了一个差事。
曾国藩的这番话简直使容闳震惊!今天是他归国七年来最兴奋的一天。他似乎觉得,多少年来在异国他乡所设想的富国强兵的计划,正在迈开最关键的第一步。
过一会,曾国藩穿戴整齐,坐在小客厅藤椅上,赵烈文、杨国栋、彭寿颐等人分坐两侧。他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两张名刺,见一张上写着:长洲王韬紫诠。"这是个名士呀!"曾国藩笑着说。
"此人在上海墨海书馆替洋人做了十多年的事。"赵烈文说。
"墨海书馆?"杨国栋问,"那不是跟壬叔在一起共过事吗?""是的。"彭寿颐回答,"李壬叔说起过他。""此人怎样?"曾国藩问彭寿颐。
"据李壬叔说,此人聪明异常,中文洋文都很好,但生性放荡,喜寻花问柳,是个唐伯虎、祝枝山式的人。"
王韬字紫诠,江苏吴县人,秀才出身。二十岁时随父到上海,后进入英国传教士办的墨海书馆,在馆中前后达十三年之久。王韬中西学问俱精,思想通达,也颇放荡不羁,曾上书太平军,劝其缓攻上海而强夺安庆。有野史记载,王韬曾劝曾氏吸取韩信的教训,将湘军置于清朝廷与太平军之外,成为鼎足而立的第三种军事力量。
曾国藩一听这话,心中便有三分不喜。正说着,王韬走了进来。曾国藩见他长得矮胖臃肿,眉毛粗黑,两只鱼泡眼松松垮垮的,没有神采。"酒色之徒。"曾国藩心里说。
"拜见中堂大人!"王韬在曾国藩面前叩头。
"请起请起!"曾国藩起身回礼,指着旁边一个座位说,"紫诠先生,请这里坐。""听说紫诠先生在墨海书馆多年,翻译了不少洋文书,这是桩好事呀!"待王韬坐定后,曾国藩先开腔。
"也是混口饭吃而已。"墨海书馆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的一家印书铺,当时读书人都不屑于与洋人打交道,王韬说的是实话。但听曾国藩一称赞,又高兴得很,便将墨海书馆的情况,向曾国藩简略地禀报了一番。
"他们用机器印书,一天印多少张?"曾国藩问王韬。
"一天可印七八千张。"
"啊!这么多!"赵烈文轻轻地叫了一声。
"一架机器抵我们五六十个人了。"曾国藩笑着说。
说了一阵墨海书馆后,曾国藩问:"先生到鄙人这里来,有何事见教?"王韬望了赵、杨等人一眼,说:"在下有一要事跟中堂大人说,请屏退左右。""不必了,你讲吧!"曾国藩淡淡地答复。
"好吧,请恕在下直言。"王韬碰了一个软钉子,心上飘过一丝不快,他将身子略向前倾,对曾国藩说,"大人今日拥重兵,居高位,其身虽荣耀,而其势却危殆。""你这是什么意思?"曾国藩拉长着脸,两眼冷气逼人。
"中堂大人,"王韬似乎没有看见曾国藩面孔的变化,继续说下去,"大人精通典籍,熟读史册,当知蒯通劝韩信事,而今日事正与当年同。清廷、太平天国、湘军好比当年的刘、项、韩。湘军助清廷,则清廷强;助太平天国,则太平天国兴。大人何苦要为别人出力?不如既不为清廷,亦不为太平天国,让他们两虎相争,最后由大人来收拾残局。这是大人你的最好选择。"从王韬刚进门的那一刻起,曾国藩便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心想:他居然敢以素昧平生之身份,赤裸裸地劝我行非分之举,他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曾国藩压住心中的厌恶,铁青着脸说:"紫诠先生,你我素不相识,你不了解鄙人。鄙人是宁愿遭到韩信那样的下场,也不会背叛朝廷的!"说着端起了茶杯,荆七见状,高喊:"送客!"王韬怀着一肚子希望而来,没想遇到这样的冷遇,只得沮丧着起身告辞。走到门口,他对天长叹一声:"不料两千年前的故事又要重演了!""大人,此人有一技之长,留下能起作用。比如我们今后要请洋匠传授军火技艺,他可以当翻译。"杨国栋并不认为王韬有什么过错,倒是觉得曾国藩的态度太冷淡了。
"此人虽不护细行,但究竟有点薄名,又懂洋文,本可留下他做点事。但他偏偏不安分,野心不小,思维怪诞,这种人留在我身边,是一个大隐患。两江总督幕府不能有这样的僚属。"曾国藩将端起的茶杯放下,他其实并没有喝。
"大人,我看王韬非等闲之辈,大人既不用他,不如杀掉,免得他投靠长毛,为虎作伥。"赵烈文谏道。
"惠甫,你把他看得太高了。"曾国藩冷笑道:"此人不过一无知妄人而已。我料他此生成不了什么事,你们放心好了。"他顺手拿起茶几上的另一张名刺,对荆七说:"叫容闳进来。"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他同治二年在江西九江一带做茶叶生意时,接到曾氏幕中一张姓人的书信,称曾氏想见他。两个月后,张姓人又来信催促,内中并附数学家李善兰的一封信。不久,张李二人又有信致容闳。容闳接到三次邀请后,决定去安庆见曾氏。书中这样描写曾氏初见他的情形:"寒暄数语后,总督命予坐其前,含笑不语者约数分钟。予察其笑容,知其心甚忻慰。总督又以锐利之眼光,将予自顶及踵仔细估量,似欲察予外貌有异常人否。最后乃双眸炯炯,直射予面,若特别注意于予之二目者。予自信此时虽不至忸怩,然亦颇觉坐立不安。"几天后,曾氏再次召见容闳。书中写道:"此次谈话中,总督询予曰:若以为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当从何处着手?"容闳答"以机器厂为前提","应先立一母厂,再由母厂以造出其他各种机器厂"。一个星期后,曾氏即委任容闳购买机器,"又有公文二通,命予持以领款。款银共六万八千两,半领于上海道,半领于广东藩司。"
当容闳跨进门坎的时候,曾国藩便盯着他仔细打量起来:这是个三十三四岁的中年人,中等偏低的身材,眉粗眼大,颧骨很高,嘴唇的棱角极为分明,皮肤呈淡棕色。他与常人的最大区别,是脑后没有辫子,一头黑发齐耳剪得短短的。"是一个武将的料子。"曾国藩心想。待那人走到身边,曾国藩又以犀利的眼光将他认真地看了一遍。
"你就是容纯甫先生吗?我这是第三次邀请,你才肯赏光来呀!"曾国藩不待容闳通报,便先说话了,脸上无一丝笑容。
"总督大人息怒,我是个商人,与长毛做过生意,怕大人加罪于我。"容闳一口广东官话说得不熟练,他有意放慢点,好让人听懂。
"我三番两次叫人,而且叫你的朋友写信请你来,我难道会加罪于你吗?我知道你曾向长毛上过书,你的那份上书我已看过,我不认为你是勾通长毛,倒觉得有爱国之心。我明白告诉你,你给长毛建议的七条,除以《圣经》为主课这一条外,其他六条我都能接受。"容闳大为惊讶。两年前,他和两个美国传教士一起到太平天国考察,在苏州、常州等地,他亲眼见太平军军纪好,人民安居乐业,对太平天国的印象是好的。一进天京,与太平天国的高级官员接触交谈后,他失望了。他发觉那些天国要员们一个个观念陈腐,见识鄙陋,且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容闳断定这批人成不了事。其中稍有点头脑的是干王洪仁玕。容闳在香港时就认识他,算是天国最高领导层中最有新思想的人了。容闳向他提出七点建议:一、组建良好军队,二、办武备学堂,三、建海军学校,四、建人才政府,五、创办银行,六、以《圣经》为主课,七、设立各种实业学校。这七点建议,干王未给他任何明确答复,却送给他一个黄缎小包袱。容闳打开一看,是一颗四寸长、一寸宽的印,上刻"太平天国卫天义容闳"九个字。容闳对此哭笑不得,便把印依旧包好,放在客房里,悄悄离开了天京。以后,他在江西、安徽一带做茶叶生意,不管是官方还是太平天国,只要有生意他就做。李善兰、华蘅芳、徐寿早闻其名,多次向曾国藩推荐。一直到第三封信上,容闳感其诚,遂来拜访。他不曾料到,这个号称理学名臣的两江总督,对自己这套从西方搬来的设想竟然赞同!
"洋人的轮船枪炮的确比我们厉害,这是事实,我们要向洋人学习。你提出办学校,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今后还要派出更多的人到外国去学习,学成后归国,把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慢慢建设得富强起来。容先生,听说你就是从小出的洋?你在外国住了多少年?""我七岁时便在澳门跟随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夫人读书,十九岁时到美国,在耶鲁大学学习,在美国住了八年。"容闳答。
"你是个人才。"曾国藩的脸上开始露出笑容,"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愿意在我手下当一名将官吗?""在大人麾下当个军官,当然是很荣耀的。"容闳起身,笔挺笔挺地站着。"不过,我从未经过军旅之事,也没学过军事学,不能胜任。"曾国藩对容闳刚才这个举动甚为满意,湘军中没有这样素质的将领。"我看你的长相必定是个良好将材,因为你的目光威棱,一望便知是个有胆有识之人,一定能发号施令,驾驭士卒。不过,既然你不乐意,我也不勉强。你今年多大了,授室了吗?""我今年三十四岁,已娶妻生子。"容闳答。
"你愿意在我的幕府里做点别的事吗?"曾国藩的语气不知不觉地和蔼多了。
"这要看总督大人安排我什么样的差事。"凡到总督衙门里来的人,无论才高才低,莫不卑词谦容,像容闳这样讨价还价的还没有过。曾国藩反倒喜欢他这种不曲意逢迎的性格,心想这大概是洋人教育的结果。一时想不出适当的差事,于是转而问:"容先生,依你之见,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着手?""总督大人,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尚未很好考虑。"容闳重新坐下,思考片刻,说,"当今最重要最有益的事,我想莫过于仿照洋人的办法建一个机器厂。""我看最好建一个机器母厂。"杨国栋插话,"由这个母厂再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器,然后用这些机器去造枪炮子弾、战船战车。""对,这位老爷说得对!"容闳高兴地说,"我的想法正是这样,犹如母鸡生蛋似的,有了这样一个母机厂,过了十年八年,中国就可在全国各地建造许许多多的工厂。如此,中国就会跟外国一样地强大了。""容先生,你的建议很好!你就住我这儿,不要再做茶叶生意了,和壬叔、雪村、若汀等人细细地筹办此事。大致规划一下,建造一个这样的机器厂,要买些什么样的机器,需要多少银子。商量好了,我请你再到美国、英国去辛苦一趟,带着银票去,把母机买回来。"曾国藩替容闳想到了一个差事。
曾国藩的这番话简直使容闳震惊!今天是他归国七年来最兴奋的一天。他似乎觉得,多少年来在异国他乡所设想的富国强兵的计划,正在迈开最关键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