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零章 大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人进门,有请新郎父母入座、有请观礼嘉宾入座,喜乐奏起......”林二嘎的一嗓子,顿时就掀起了这场婚礼的高.潮。
这次为婚礼伴奏的乐队,同样是来自林氏婚庆公司的,这可是一支专业的民乐演奏队伍,其中的唢呐、竹笛的演奏者,都是林二嘎亲自从市民乐团挖来的台柱子。
顿时,大大的庭院里就响起了一曲《步步高》的民乐,和很多现代年轻人结婚时采用的诸如瓦格纳所写的《婚礼进行曲》或者是门德尔松所作的《婚礼进行曲》不一样,今天唐风的这场婚礼,喜乐全程都是古典的华夏民俗结婚乐曲。
就好像这首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步步高》,还有诸如《八节长欢》、《八音谐》、《百媚娘》、《凤求凰》、《百鸟朝凤》等乐曲,全都是华夏民俗月中的经典。
“有请新人入场......”林二嘎又吆喝了一嗓子,在整个略显嘈杂的大院中都显得格外的清晰。
这个时候,唐风和索菲亚就分开了,唐风是直接走进大厅,而索菲亚则钻进了大院中的一座红帐幔内。
待到索菲亚从这座红帐幔中走出来时,她的手里已经拿着一把圆圆的唐扇,遮着自己的面颊,双眼带笑,在两侧侍女的服侍下,踏着红毯缓缓的向大厅走去。
因为是唐朝婚礼,所以这个时候索菲亚的头顶上并没有戴红盖头。事实上,在华夏的婚礼习俗中。最早的盖头是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只不过那时候新娘子是为了御寒,而将一块头巾盖在头顶,绝对不像后来的红盖头一样。将新娘的头全部盖住。
后来到了唐朝,这种盖头便演变成了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不过据说到了唐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就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让妇女在唐初时期的帷帽上再盖一层薄纱遮住面额。
这种“透额罗”作为一种饰品,一直到唐朝覆灭,再从宋、元发展起来,并最终发展成为后来的红盖头,成为了华夏婚礼中新娘必不可少的一件饰品。
只是今天唐风和索菲亚的婚礼是按照唐朝的婚礼习俗来进行的,因此索菲亚的头上并没有红盖头。仅仅是在凤冠之上盖了一层薄纱,而且这层薄纱还没有将索菲亚的面孔全部遮住。不过,索菲亚手里的那把圆圆的唐扇就代替了红盖头的一部分功能,是新娘子用来遮羞的。
待到索菲亚在两侧侍女的服侍下走到了大厅内站定之后,林二嘎同志再次大声说道:“请新郎对新娘行‘却扇之礼’,并赋《却扇诗》一首......”
在唐代婚礼中,却扇之礼就相当于后世新郎在洞房内用秤杆挑掉新娘子的红盖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环节。唐代婚礼的新娘子没有红盖头,因此新郎就必须要用却扇之礼将新娘手中的唐扇拿掉。
至于吟赋一首《却扇诗》却是新郎官必须要做的工作,这《却扇诗》当众吟赋不出来,那么人家新娘子就不会把手里的唐扇拿掉。只有新郎官吟赋出让新娘子满意的《却扇诗》,新娘子手里的唐扇才会拿掉,宾客和新郎官才会看到新娘子的面容。
对于这个,唐风早就有准备,张嘴说道:“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这首《却扇诗》是李商隐的名作,唐风当然不会作诗了,不过这货的拿来主义应用的非常好,刚才接新娘子的时候吟的那首《催妆诗》和现在这首《却扇诗》,将唐风的拿来主义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过程索菲亚也早就了解,因此唐风的《却扇诗》一出口,索菲亚故作矜持的犹豫了一小会儿,这才缓缓的放下了手里的唐扇,冲着唐风微微一笑。
顿时,一个金发碧眼,但又长得极为美丽的女孩子就出现在了所有宾客的面前。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形容词都无法形容索菲亚的娇艳和美丽,都说结婚这一天,新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官儿,而新娘则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古人果然是诚不我欺啊......
却扇之礼完毕之后,按照流程就是要进行结拜大礼了。当然在此之前,林二嘎同志妙语连珠,将新郎新娘的身份、来宾的身份、新郎新娘父母的身份等等等等都介绍了一遍,并且插科打诨的掀起了不少小高.潮。
待到将所有来宾的心情都挑到最高点时,林二嘎同志终于是庄重的宣布:“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结拜仪式,有请新人向前......”
待到唐风和索菲亚并肩站好之后,林二嘎说道:“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我们的唐风先生和索菲亚.贝尔小姐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这正是,才子配佳人,织女配牛郎,花好月圆,地久天长!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一鞠躬!
再拜日月之精华,万物生长全靠她!再鞠躬!
三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五谷丰!三鞠躬!”
唐风和索菲亚按照林二嘎同志的话音,并肩对外,双手作揖,恭恭敬敬的对着天地鞠了三个躬。
“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今朝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白发双亲,接下来是二拜高堂,父母双亲,有请新人并肩面对父母......”
“一鞠躬!喜成新家,别忘爹妈!
二鞠躬!饮食起居,孝敬爹妈!
三鞠躬!无论贫富,孝敬爹妈!”
唐风和索菲亚怀着无比感恩的心,对着坐在对面的父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
“接下来是夫妻对拜,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转,你问我爱你有几分,就看谁鞠躬鞠得深......
一鞠躬!风雨同舟!
再鞠躬!白头偕老!
三鞠躬!永结同心!”
三鞠躬之后,结拜之礼完成。
不过这个时候,整个婚礼流程并没有走完,接下来还有好几项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做,比如接下来就需要新娘新郎跪坐在婚礼地毯上,接受一位童子撒五谷杂粮,寓意着新娘新郎早生贵子。
还要进行“沃盥礼”,这个环节是新人入席前的洁手洁面。华夏传统礼仪非常强调洁净意识,而行沃盥礼不仅仅是洁手洁面,也寓意着新人精神上的一种洗礼,代表着此刻二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在“沃盥礼”之后,还有“同牢礼”,华夏古人有云“男女七岁坐不同席,食不共器”。而从今天起,一对新人就要开始同席而坐,同餐而食,称为同牢之礼。
“同牢礼”结束之后,就是“合卺礼”,也就是现代流行的喝交杯酒。不过在唐代,这种“合卺礼”所代表的意义更重。
合卺的本意是指把一分为二的葫芦,合成一完整器物。因为葫芦是苦的,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着夫妻由婚礼开始合二为一,永结同好,并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之深意。
当“合卺礼”结束之后,就是更重要的“解缨结发”之礼也就是所谓的“合鬓”。正所谓新郎解缨,新娘结发,指的就是新娘新郎要为对方剪掉一缕头发,然后用红绳扎起来放在锦囊里,完成“合鬓”,由新娘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
结发是汉族婚礼的原创仪式,结婚算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绺头发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和荣辱与共。
结发完成之后,就是“执手礼”,寓意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到此,整个新婚流程才算是真正的完毕,当然,接下来送新人入洞房,到了洞房内新郎为新娘描眉,新娘为新郎研磨,两个人再做点没羞没臊的事情,那就不为外人而得知了......(未完待续。)
“新人进门,有请新郎父母入座、有请观礼嘉宾入座,喜乐奏起......”林二嘎的一嗓子,顿时就掀起了这场婚礼的高.潮。
这次为婚礼伴奏的乐队,同样是来自林氏婚庆公司的,这可是一支专业的民乐演奏队伍,其中的唢呐、竹笛的演奏者,都是林二嘎亲自从市民乐团挖来的台柱子。
顿时,大大的庭院里就响起了一曲《步步高》的民乐,和很多现代年轻人结婚时采用的诸如瓦格纳所写的《婚礼进行曲》或者是门德尔松所作的《婚礼进行曲》不一样,今天唐风的这场婚礼,喜乐全程都是古典的华夏民俗结婚乐曲。
就好像这首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步步高》,还有诸如《八节长欢》、《八音谐》、《百媚娘》、《凤求凰》、《百鸟朝凤》等乐曲,全都是华夏民俗月中的经典。
“有请新人入场......”林二嘎又吆喝了一嗓子,在整个略显嘈杂的大院中都显得格外的清晰。
这个时候,唐风和索菲亚就分开了,唐风是直接走进大厅,而索菲亚则钻进了大院中的一座红帐幔内。
待到索菲亚从这座红帐幔中走出来时,她的手里已经拿着一把圆圆的唐扇,遮着自己的面颊,双眼带笑,在两侧侍女的服侍下,踏着红毯缓缓的向大厅走去。
因为是唐朝婚礼,所以这个时候索菲亚的头顶上并没有戴红盖头。事实上,在华夏的婚礼习俗中。最早的盖头是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只不过那时候新娘子是为了御寒,而将一块头巾盖在头顶,绝对不像后来的红盖头一样。将新娘的头全部盖住。
后来到了唐朝,这种盖头便演变成了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不过据说到了唐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就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让妇女在唐初时期的帷帽上再盖一层薄纱遮住面额。
这种“透额罗”作为一种饰品,一直到唐朝覆灭,再从宋、元发展起来,并最终发展成为后来的红盖头,成为了华夏婚礼中新娘必不可少的一件饰品。
只是今天唐风和索菲亚的婚礼是按照唐朝的婚礼习俗来进行的,因此索菲亚的头上并没有红盖头。仅仅是在凤冠之上盖了一层薄纱,而且这层薄纱还没有将索菲亚的面孔全部遮住。不过,索菲亚手里的那把圆圆的唐扇就代替了红盖头的一部分功能,是新娘子用来遮羞的。
待到索菲亚在两侧侍女的服侍下走到了大厅内站定之后,林二嘎同志再次大声说道:“请新郎对新娘行‘却扇之礼’,并赋《却扇诗》一首......”
在唐代婚礼中,却扇之礼就相当于后世新郎在洞房内用秤杆挑掉新娘子的红盖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环节。唐代婚礼的新娘子没有红盖头,因此新郎就必须要用却扇之礼将新娘手中的唐扇拿掉。
至于吟赋一首《却扇诗》却是新郎官必须要做的工作,这《却扇诗》当众吟赋不出来,那么人家新娘子就不会把手里的唐扇拿掉。只有新郎官吟赋出让新娘子满意的《却扇诗》,新娘子手里的唐扇才会拿掉,宾客和新郎官才会看到新娘子的面容。
对于这个,唐风早就有准备,张嘴说道:“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这首《却扇诗》是李商隐的名作,唐风当然不会作诗了,不过这货的拿来主义应用的非常好,刚才接新娘子的时候吟的那首《催妆诗》和现在这首《却扇诗》,将唐风的拿来主义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过程索菲亚也早就了解,因此唐风的《却扇诗》一出口,索菲亚故作矜持的犹豫了一小会儿,这才缓缓的放下了手里的唐扇,冲着唐风微微一笑。
顿时,一个金发碧眼,但又长得极为美丽的女孩子就出现在了所有宾客的面前。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形容词都无法形容索菲亚的娇艳和美丽,都说结婚这一天,新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官儿,而新娘则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古人果然是诚不我欺啊......
却扇之礼完毕之后,按照流程就是要进行结拜大礼了。当然在此之前,林二嘎同志妙语连珠,将新郎新娘的身份、来宾的身份、新郎新娘父母的身份等等等等都介绍了一遍,并且插科打诨的掀起了不少小高.潮。
待到将所有来宾的心情都挑到最高点时,林二嘎同志终于是庄重的宣布:“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结拜仪式,有请新人向前......”
待到唐风和索菲亚并肩站好之后,林二嘎说道:“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我们的唐风先生和索菲亚.贝尔小姐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这正是,才子配佳人,织女配牛郎,花好月圆,地久天长!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一鞠躬!
再拜日月之精华,万物生长全靠她!再鞠躬!
三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五谷丰!三鞠躬!”
唐风和索菲亚按照林二嘎同志的话音,并肩对外,双手作揖,恭恭敬敬的对着天地鞠了三个躬。
“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今朝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白发双亲,接下来是二拜高堂,父母双亲,有请新人并肩面对父母......”
“一鞠躬!喜成新家,别忘爹妈!
二鞠躬!饮食起居,孝敬爹妈!
三鞠躬!无论贫富,孝敬爹妈!”
唐风和索菲亚怀着无比感恩的心,对着坐在对面的父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
“接下来是夫妻对拜,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转,你问我爱你有几分,就看谁鞠躬鞠得深......
一鞠躬!风雨同舟!
再鞠躬!白头偕老!
三鞠躬!永结同心!”
三鞠躬之后,结拜之礼完成。
不过这个时候,整个婚礼流程并没有走完,接下来还有好几项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做,比如接下来就需要新娘新郎跪坐在婚礼地毯上,接受一位童子撒五谷杂粮,寓意着新娘新郎早生贵子。
还要进行“沃盥礼”,这个环节是新人入席前的洁手洁面。华夏传统礼仪非常强调洁净意识,而行沃盥礼不仅仅是洁手洁面,也寓意着新人精神上的一种洗礼,代表着此刻二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在“沃盥礼”之后,还有“同牢礼”,华夏古人有云“男女七岁坐不同席,食不共器”。而从今天起,一对新人就要开始同席而坐,同餐而食,称为同牢之礼。
“同牢礼”结束之后,就是“合卺礼”,也就是现代流行的喝交杯酒。不过在唐代,这种“合卺礼”所代表的意义更重。
合卺的本意是指把一分为二的葫芦,合成一完整器物。因为葫芦是苦的,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着夫妻由婚礼开始合二为一,永结同好,并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之深意。
当“合卺礼”结束之后,就是更重要的“解缨结发”之礼也就是所谓的“合鬓”。正所谓新郎解缨,新娘结发,指的就是新娘新郎要为对方剪掉一缕头发,然后用红绳扎起来放在锦囊里,完成“合鬓”,由新娘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
结发是汉族婚礼的原创仪式,结婚算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绺头发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和荣辱与共。
结发完成之后,就是“执手礼”,寓意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到此,整个新婚流程才算是真正的完毕,当然,接下来送新人入洞房,到了洞房内新郎为新娘描眉,新娘为新郎研磨,两个人再做点没羞没臊的事情,那就不为外人而得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