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恰逢雨连天 > 190.一□□章

190.一□□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柳胥之道:“玉玦算是信物, 老夫今日许你一诺, 若有朝一日你退无可退, 我柳府始终会为你留一条后路。”

    言罢, 他吩咐:“安然。”

    安然点了一下头,从苏晋手里接过玉玦, 也是一愣。

    这环玉玦跟当年少爷佩戴在腰间的那一环几乎一模一样。

    可是,少爷的玉玦,不是早在十余年前便被四殿下砸了么?

    待他将玉玦仔细收在匣子里,才发现手里的这枚与少爷当初的那一枚还是有些许不同。

    看纹路,应当是一对。

    苏晋接过木匣,跪地对柳胥之行了个谢礼。

    三人又在书房里叙了一会儿话,无非说些早年旧事, 言语间物是人已非。

    直至申时,苏晋起身告辞,称自己今日虽休沐, 仍需回刑部一趟。

    柳胥之也没留她, 只道:“柳昀, 你代为父送阿雨。”

    柳朝明应了,没让安然跟着,一路将苏晋引去先时更衣的厢房。

    苏晋换回男子衣衫,对柳朝明道:“出府的路时雨知道,让阿留一人引着便可, 柳老先生不日就要离京, 大人在府时间不多, 早些回去陪令尊才好。”

    柳朝明看她一眼,淡淡道:“无妨。”

    得到府门,马车已候在道旁了,苏晋似是想起什么,对柳朝明道:“不知柳老先生何日离京,时雨愿前往相送。”

    她是晚辈,今日来柳府受了柳胥之的玉玦,算是续上了柳谢两门的交情,去送柳胥之理所应当。

    柳朝明道:“初五。”又提醒道,“你自初四始,要去京师附近几个州县巡视。”

    去临近州县巡视是升任一部尚书后的要务之一,苏晋两年前出任刑部尚书,因出使的缘故,将巡视置后,今返回京师,是再不能耽搁了。

    苏晋道:“是,但柳老先生是长辈,我这里是可以调一调日子的。”

    柳朝明道:“不必,父亲已言明当日有文远侯相送便可。”便是他也只能去去就回。

    苏晋点头:“好,那就有劳大人转达,待时雨日后去杭州府,一定登门拜访。”

    柳朝明站在府门前目送苏晋的马车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折回东院书房,柳胥之手里握着一卷书册子,问:“走了?”

    柳朝明道:“已走了。”

    顿了片刻,又问:“父亲,您方才送苏时雨的玉玦——”

    “不是什么稀罕物。”柳胥之目不离书,“当年你母亲的嫁妆,原是一对,我这里留了一枚,你母亲的那枚,十几年前就不见了。”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那头的人听了却没有反应。

    柳胥之看柳朝明一眼,见他眸色深深,目光里仿佛什么都有,又仿佛什么都无,只觉这个儿子连自己都看不透了。

    “我此来京师,原是为着你的终身大事,但齐帛远近日劝我不必操持。”柳胥之搁下书,“他说,你心里已经有人了。”

    柳朝明合手作请罪礼,不露声色:“古来婚娶皆从父母之命。”

    齐帛远的原话其实是:柳昀的天资百年难得一见,生性内敛且自持,儿时在柳府修身,少年师从孟良,性情极韧极忍,最擅断情绝念,待他人狠,待自己更狠,这是成大事的脾气。但我是儒生,遇事总是悲天悯人,柳昀到底也是我的学生,看他如此惯于自苦,免不了心疼,宁肯他平凡一些,活得自利一些,说不定还能多享几分清欢。

    柳胥之道:“罢了,我过几日便要离京,无暇为你的事操持。你位至首辅,已可为自己做主。”他自案头取出一方木匣打开,里头是一根纯金的簪子,“这簪子是比着你母亲当初最喜的那一支做的,你若心中有谁,便将它并在聘礼里,算是为父与你母亲的心意。”

    柳朝明将木匣接在手里,应道:“是,儿子近日公务繁忙,待忙过了,一定择一名温良恭顺的女子为妻。”

    自初入仕途一直繁忙至今,何日才能忙过呢?

    柳胥之听他连这话都像打官腔,忍不住想叮嘱两句,话都到嘴边了,生生咽了下去。

    说了他就能听吗?

    柳胥之觉得自己是真地老了,连心肠都不如以往硬。

    昔年为了让柳昀成材,不惜伐了他院中玉兰树,看着小柳昀在树桩子旁枯坐一夜,他甚至不曾劝慰一句,以至于后来柳昀离家独自上京,柳胥之也不曾命人追过。父子俩自此三年没有往来,直到孟良寻苏时雨归来,双腿坏死,仍领着柳朝明重返杭州柳府,柳胥之才看在孟老御史的面子上,重认了这个儿子。

    这么多年过去,那个四岁就会自字为昀的柳朝明,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了柳昀,而柳胥之,已不是昔日的柳胥之了。

    成长是苦修,是不觉乏味的漫漫酷刑,但苍老只是一瞬间。

    柳胥之摆摆手:“你且去忙吧。”

    苏晋这回巡视择了三个州镇,虽都在京师附近,往来皆需一两日行程,她初四出发,回京已八月十七。

    刚下了马车,候在正午门的吴寂枝便迎上来道:“这个月初九,湖广灾民起了暴|乱,死伤十余人,消息昨日传到宫里,听说是竟与筑堤有关,大理寺的张大人提议说,由三法司一起指派两名钦差去武昌府办案,柳大人让下官在这里等着大人,请大人回宫后立即去都察院。”

    苏晋点了一下头,一边往都察院走一边道:“此事我昨日已听说了。”

    吴寂枝又道:“四殿下与四王妃明日就进京了,礼部与兵部想以秋礼犒赏四殿下的战功,罗大人已与沈大人差不多商议好了,但咨文该由内阁出,沈大人说今日晚些时候要与大人您商议。”

    苏晋道:“待会儿你跟礼部的人打声招呼,让他们先将咨文写好,我看了如有不妥再改。”

    得到都察院,她脚步一顿,问:“陛下有消息么?”

    “陛下八月初启程返京后,兵部那里日日有消息,行程十分顺利,与原定计划一般无二,苏大人要看兵部的急函?”

    苏晋点头:“让兵部送到流照阁。”

    都察院的小吏一见苏晋,疾步迎上来道:“苏大人,柳大人与翟大人言大人已在公堂等着您了。”又问吴寂枝,“吴大人要一并商议?”

    吴寂枝道:“不了,本官还有事。”与苏晋行了个礼,随即走了。

    苏晋知道湖广灾民暴|乱是急情,刻不容缓,等言脩与翟迪向她行过礼,开门见山便问:“派去湖广的钦差,柳大人这里已有人选了?”

    柳朝明道:“赵衍与钱月牵能去最好,但他二人走不开,我的意思是让言脩与翟迪其中一人过去,就看你刑部有无可指派之人。”

    苏晋道:“刑部自然是方侍郎去最好,但这两年我出使在外,刑部的案子大都经他之后,一时也走不开。”她想了想,问:“大理寺派的谁?”

    “大理寺丞。”

    大理寺丞官拜从三品,言脩与翟迪都是正四品佥都御史,按说寻常的案子,派这样品级的钦差去到地方已是极为重视,但今年湖广这一桩不一样,以桃花汛为始,后续的赈灾,筑堤,灾民的暴|乱,无一不是同根同由的连锁反应,却涉及刑部,户部,工部,都察院等许多衙门。自入夏起,朝廷各部虽分派官员前往视察,但始终没起到敲山震虎,一锤定音的效果。

    却不是因为派去的官员不办事。太多事端集中在一起,原就极为复杂,官员们理清根由尚需时日,议定最佳方案又需时日,在此期间如出意外状况,譬如前几日的暴|乱,更会增添新的麻烦。

    景元年间,沧澜水泛滥,也重筑过一回堤坝。以那次为例,单是议事就议了大半年,一直等到隔年再次泛滥后,才开始筑堤。

    苏晋与柳朝明皆是雷厉风行的脾气,既然做好决定,那么在明年春之前,一定要将堤坝修好,倘若拖长时日,浪费钱财不说,湖广的百姓又要受一次苦。

    所以,他们想派一个急智果决,一言九鼎的人去。

    而这样的人选,其实有一个。

    “单是大理寺丞与佥都御史恐怕不行。”苏晋道。

    柳朝明道:“我也这么想。”

    他们都没将那人的名字提出来,因为就他二人如今的立场,这个名字太敏感。

    于是只好沉默下来。

    正这时,外头有名小吏来报:“苏大人,刑部吴大人求见。”

    话音落,吴寂枝也到了公堂门外,行礼道:“苏大人,沈大人说有十分要紧的事请您过去流照阁一趟。”又对公堂内另三人行礼,续道:“沈大人还说,他知道几位大人正在议派去武昌府钦差人选的事,他今日晚些时候会帮着想辙。”

    沈奚此人寻常虽不大正经,对待公务十分认真,甚少会因自身缘故耽搁他人议事。

    苏晋知道沈奚这么着急,一定是出了不小的状况,当即对柳朝明一拱手:“我晚些时候过来。”随吴寂枝走了。

    柳朝明看着苏晋的背影,对翟迪道:“去送苏尚书。”

    一直到几人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言脩才走上来道:“大人,看来沈大人是接到那个消息了。”

    “比我想象中的快。”柳朝明道,沉吟一番,“这便不大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