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纸老虎(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殿下,是否以为臣所说的不当?”
赵佣闷哼一声,不答。『,
“殿下,你想错了,诸位皇子当中,你最长,也长了好几岁,自不会发生唐高宗与魏文帝时的故事。而且在臣心中也渴望陛下长寿百岁,这将是大宋之庆幸,更希望今天所讲的,殿下永远不要用上去。不过臣两年半后,就要去彼岸了。去了彼岸,臣不会惺惺作态,将会一去不回。因此今天说了这些,是预防万一……”
史上赵顼死后,司马光上位,将所有新法推倒,然后大送,送完了,再送赵顼一个神字谥号,民无能曰神,老百姓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说你坏吧,你是好心的,说你是好心吧,却将国家弄得一团糟。通俗一点,整是一个神经病!
有人就说司马光,今天你这么做,异日有人教赵煦以父子义,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咆哮道,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
如果赵煦是一个笨小孩,那就拉倒吧。
关健他十分聪明,性格又得到父亲的遗传,极其要强,刚才一番对话也能看出来了,说唐高宗软弱!唐高宗都软弱了,又能找几个刚强的皇帝?
于是他心中不满,事实上神经病不是赵顼,而是晚年的司马光与高滔滔,司马光死了,还有一个神经病活着,两相如何和睦?
因此赵煦待遇越来越差,在宫中为高滔滔所逼。在迩英阁为小程所逼,在朝堂上为大臣所逼,以至他亲政后说了一句。只见臀背,只能看到大臣的后背与屁股,他都比不上一个傀儡皇帝的待遇。
也就是这些洛党朔党的啥,将文彦博所说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成了你皇帝是傀儡,天下是士大夫治的!
所以王巨才有了今天这一讲。
“太保,父皇他身体……”赵佣担心了(现在赵煦名字仍是赵佣。阅读时请注意一下)。
“殿下,你听出来了?”王巨诧异道。
“这还能听不出来?”赵佣不悄地说,又问:“父皇他……”
“昨天看到陛下。身体安然无恙,不过臣不久后要去彼岸,所以防止万一……到了那时候,请殿下切记两个字。隐忍。真不行。多翻一下唐高宗与魏文帝未即位前的相关史书。”
“可父皇……”
“殿下,不用担心,故臣多次说,陛下身体十分重要,你的身体同样也重要。为何重要,请随我来。”
王巨让赵佣换下了身上的黄色公服,不但是黄色,还是正黄色。穿着这玩意儿上大街,也不要看人了。别人一起围过来看你了。
然后王巨带着赵佣一路转着,开始周围都是非富即贵人家,许多宅第远比王巨的宅子更奢侈。
转着转着,转到了马前街东部,开始进入了贫民区。
看着那些民棚,以及衣衫褴褛的百姓,赵佣有些目不忍睹,他说道:“太保带我来到这里,是不是想说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看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为何贫困?多时因为剥削与兼并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是懒惰,吃喝狎赌导致的。就象有的富人,他们是靠智慧换来的贵与富,有的人虽不智,但也靠勤劳换来的富与贵,这种换取富贵的方式当值理表扬。但最恨的,就是有些权贵用不正当的手段,巧取豪夺,阴谋诡计,换来富与贵。如果任由发展下去,这个社会就会产生极度的不公,百姓对朝廷失望。失望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人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国家就危险了。有许多人称赞这几年国家小治,有人夸张地说元丰之治,确实,这几年不断地宽赋,以及种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是有许多百姓变好了。”
“是啊,太保,你不说我想不到,你一说,我想到了,这些市坊里出现了许多新房宅。”
“不错,正是这几年,有的百姓生活变好后,新近修建起来的,但还有许多百姓贫困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就象彼岸移民,迁徙那么多百姓走了,这几年国家也在不断地宽赋税,还有彼岸带来的一些杂粮影响,按理说百姓压力会宽松许多。可实际呢,今年仍有两万多户百姓迁徙到了彼岸,虽然数量不象以前那么夸张,它也说明了一点,还有许多百姓贫困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这才有那么多百姓不顾家园,不顾大海风波,向彼岸迁徙。”
“想所有百姓都不贫困,这会很困难的。”
“不错,可是朝廷政治清明,国家财政状况也渐渐转好了,就可以进一步减少赤贫百姓的比例。所以殿下你要顾惜自己的身体,不是为了你而顾惜身体,而是为了这个大宋亿兆百姓而顾惜身体。还有,臣今天在臣家中所说的话,切不可外传,以后不会用上最好,如果用上了,请切记两个字,隐忍。”王巨又重重提醒一回。
虽然赵佣岁数还不大,但相信他在宫中,也看到了赵顼与高滔滔为了政见而产生的冲突。
“太保,你为何要去彼岸,父皇他也舍不得。”
“殿下,一旦平灭西夏,我灭了几个国家?”
“四个,五个,还有占城。”
“占城那不算,准确说是四个国家,还有内政之功,这样的政绩,自古以来,臣也能算上一个了。到了这一步,做为臣子,已达到了巅峰,所以必须退让。还记得太祖如何皇袍加身的吗?太祖也不想取代后周,可是部下不同意了,强行将他推向人君之路。还有霍光,为何让她女儿嫁给汉宣帝,也是担心他死后霍家不保,但实际霍光这么做。已经渐渐偏离臣子之道,所以越是担心,越是发生。蛇无头不行。但蛇有两个头那就会出现问题了,天上必须要有太阳,但不能出现两个太阳。因此臣那天开讲霍光时,刻意讲了退让之道。这样说,你明白吗?”
“为何那么复杂?”
“世上之人,无一人不为名利而熙熙攘攘,就象臣。不为利,最少也为了名,但因为臣久居高位。影响深远,不仅臣一个人,还有后面一大群人,即便到了那一步。臣不想做什么。万一这下面一群人想做什么,或者某个人做什么,臣如何自处之?因此退到彼岸,才是善始善终之道。”
不一定要那么复杂的,但难道对赵佣宣传彼岸的君王立宪制度?
两人踏着带着积雪的石板路,继续向前走着。四周是散开的侍卫,不仅有王巨带来的侍卫,还有赵佣从皇宫里带出来的侍卫。赵顼儿子少,每一个儿子都宝贵着。况且赵佣等于是长子,未来的皇太子,未来的大宋皇帝。
只是应王巨的要求,这些侍卫与王巨、赵佣皆是平民打扮,又散于道路的前后,老百姓都没有注意,甚至都没有老百姓认出王巨来。
王巨就着这些邸店百姓,又给赵佣讲起了各行各来,中间又穿插了民生、农牧业、工商业,甚至穿插了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知识。
王巨两世为人,见识在宋朝无人能及,即便不是两世为人,因为他还掌握了彼岸的信息,通过彼岸又了解到现在世界各地的情况,至少中西亚那边他知道一些情况,所以在见识上还是无人能及王巨。
并且王巨又等于用实物实人旁征博引地讲述,因此在赵佣不知不觉间,天色就临近黄昏了,王巨将赵佣带回家,让他与侍卫们重新换回衣服,送到宣德门。
赵顼见到儿子,好奇地问:“今天王卿讲了什么?”
整转了快一天。
赵佣没有讲那个隐忍说出来,现在他也渐渐长大了,又是一个早熟比较聪颖的少年,王巨说出那番话,是以防万一的,也是一片苦心。如果说出来,多少有诅咒父皇,挑衅父皇与祖母不和的嫌疑。
不过他就是对赵顼说出来,问题也不要紧,何谓以防万一?就怕他对高滔滔说,但相信赵佣不会笨到这份上。
赵佣只说了其他,有的记住,有的记不住,最后道:“说了好多,儿臣都记不清了。”
“这个说得好……”赵顼道,虽然有的赵佣记不清楚了,不过大多数还是能记得的,王巨这些讲授颇有价值啊,这是真在用心载培大宋未来有一个好皇帝了。
“父皇,难道功臣立下大功后,一定要退隐吗?”赵佣疑惑地问。
“这个……如果是普通功臣,自然无所谓,不过有的功臣到了功高震主之时,君臣之间确实有些尴尬。”
“光武皇帝与功臣全始全终,先主也重用了诸葛亮。”
“佣儿,古今往来,有几个人君能有光武大帝的才情?刘备虽用了诸葛亮,但魏文帝也用了司马懿做为托孤大臣,结果如何?”
“太保不会是司马懿。”
“佣儿,人心是会变的,朕在,自然不会疑王卿,但朕不在,以你,未必能掌控王卿,故当年唐太宗有意贬斥李绩,也正是此意。看过触龙说赵太后吗,有时候溺爱子女,未必是爱子女,而是害子女。并且彼岸对我朝极其重要,我朝人烟越稠密,有了彼岸疏散,并且疏散过去的都是赤贫百姓,能利于国家的统治。我朝也需要彼岸的金银铜铁,彼岸的贸易也可以为我朝带来大量税赋,甚至养活许多百姓。但国家无一得力大臣前去坐镇,彼岸早晚人心失散,不能为我朝所用。”
在赵顼心中,不管彼岸是谁开拓的,最少彼岸的百姓全部是宋人,那就是宋朝的,最少是属于宋朝的羁縻地盘!
但他说的也是实话。
他在,不怕王巨,他不在,并且赵顼也知道他这个身体,不是长寿的身体,只能说他不相信两三年都熬不过罢了,不过万一他有一个闪失,儿子还小。王巨威望太高,臣壮主弱,如果又发生皇袍加身的故事。大宋江山完了。
“好复杂哦。”
“佣儿,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不过王卿知进退,朕也很欢喜,明天你再去他府上,他的这种开讲,对你成长会有帮助。”
王巨又带着赵佣转了几天。甚至转到了郊外,虽然现在看不到农耕生产了,但得让他见识一下农村是什么样子。
其实王巨这么做。确实有些有违礼数,但放在王巨身上,却毫无违和感,两年多后。他就走了。就算与皇子拉近关系,又能怎的?
元旦节就到了。
过年了,赵佣不可能再跟着王巨后面“实习”。
妃儿略有些抱怨:“官人,皇子是谁的儿子?”
丈夫对皇上这个儿子,比对自己儿子还要上心。
似乎是……其实妃儿没有弄明白,两边制度不一样,那边即便所谓的国主或君王,只要不胡作非为。那怕才能不足,也不会动摇那边的统治。因为理财权已经彻底下放了。
但宋朝是帝制国家,有一个好皇帝,国家才能正常发展,如果皇帝不行,国家马上就会衰败。
制度不同,教育的要求也就不同。
其实真换成对自己儿子施加这么多压力,王巨还舍不得呢。
过年了,有一些大臣来拜年,包括章惇小苏等大臣陆续到来,反正王巨未来去彼岸了,不怕其他人弹劾,君不见王巨都能带着皇子满京城的溜达?
不过王巨也去了蔡确家拜年,与巴结无关,而是向蔡确问询国家的政务与财务。
未来两年,战争规模是越来越大,用费惊人,因此后方极其重要。
但王巨已经离开相位,也没有权利跑到各个部司去翻账册了,其实就连过问的权利也没有。不过蔡确与王巨略略交了心,同时王巨力捧蔡确成了第二个中书令,这一点上蔡确还是很感谢王巨的。
加上西北乃是这两年国家重心的重心,于是蔡确也略略逾制,将王巨离开后的情况大约说了说,又说了一下去年的财政,最后道:“太保,我还是很担心哪。”
以王巨这么花费下去,到了明年财政肯定不足。
如果敛财,王巨前几年心血全白废了,即便是敛财,也未必能满足前线的需求。
王巨笑了一笑,将他与赵顼所说的主意又说了一遍,道:“此法不可常取,但暂时可以救急。”
“咦,这倒是一个妙策。”蔡确击掌道,就是稍稍透支一下未来,能将西夏与吐蕃解决掉了,那又有何妨,他愣了愣又说道:“这个银行司妙用可不小啊。”
“当然了,但也不能将它当成万灵妙药。”
“那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还有,除了这个举措,还有彼岸的铜,我再劝说了一下,看看彼岸商贾能否再提前捐助一些金银出来。”
“扩印交子?”
“暂时还未到扩印交子之时,张商英曾去过我家,我略略问了问银行司以及全国金银的情况,虽然全国金银价越来越接近,不过仍在上涨当中。所以这批金银将作为钱帛,继续流通民间。”
其实王巨从彼岸弄来不少金银,但这些金银大多放在银行司做本金了,又因为这两年王巨的推动,一些百姓变得更富裕,对金银的需求无疑在增加中。实际不仅王巨多彼岸弄来了金银,岭南也发现了几处银矿,因此总体上银价基本是稳住的,主要是就是金价继续在上涨着。
史上两宋时,每两黄金涨到了六七万文,银子也涨到了四五千文,不过那是金人的勒索,要宋朝上交一千万锭金,两千万锭银,一锭就是五十两,将宋朝所有金银一起抄出来,也凑不出这个数字。
因此不作常例,但史上越往后去,金银价越高。虽然史上的宋朝是一个软弱的宋朝,但不得不承认宋朝有钱人真的很多……
所以这笔金银,继续投入到市场当中,这样才能稳住绢交,才不会引起百姓兑现。
但这批金银是有限的,毕竟彼岸也要发展,而且贸易又因为那个三千万,同样透支了未来。接下来几年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会大幅度下降了。
这个王巨就不说了。
蔡确又道:“契丹使者已经到了京城。”
“哦?”
“他们带来了辽国皇帝的国书。辽国皇帝语气在国书上语气很强硬,要求我宋朝顾全三国之好,三军从横山撤退。并且将战俘交还给西夏。”
“呵呵,”王巨又呵呵了。
还不说,如果不是王巨回到京城述职,凭借辽国这封恫吓国书,准会又吓倒一部分大臣。
王巨笑完后,说道:“蔡公,放心吧。由我来对付他们。”
“那是最好不过,”蔡确道,但他心里在想。强人还得强人来磨!
初六就到了。
来的辽使是辽国宁昌军节度使耶律拱辰,客省使、海州防御使韩懿,一般都是这种中高级官员作为使者相互往来,比如宋朝派往辽国的使者多是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起居舍人,或者群牧使这样的官员,并没有什么特别。
王巨也进了殿,他虽离开相位,身上挂着的职官阶官可不低,不亚于蔡确,因此是坐在最前面的数人之一。
韩懿惊讶地看着王巨:“王公。你怎么也在京城?”
“你认识某?”王巨漠然地问。
韩懿心中发苦,俺们皇上都将你的画像挂在南京皇宫里了。岂能不认识?
王巨又说道:“某是陛下召回京述职,况且我朝是流官制度,今天能让臣去陕西,明年也能让臣回三省,后天还能让臣去河北,你不知道吗?”
韩懿晕,你这个杀星去河北干嘛?
但王巨坐镇这里,两个辽使马上就老实了许多,先是恭贺赵顼元旦,然后耶律拱辰说道:“陛下,听闻贵国用兵西夏,我朝陛下带言,仁宗之时,四十二年不识兵戈,传为佳话,为何不放过西夏,三国休战交好?”
这样说,比国书上的话要委婉多了。
王巨说道:“这一切,皆是某发起的,由某来代替陛下回答你们天子吧。”
“某想说几件事,首先某对你们辽国不恶,甚至多次说过,不到万不得己之时,不提再提什么燕云十六州,陛下可以做证,还有这么多群臣也可以做证。”
赵顼额了一下头。
王巨是说过类似的话,虽然赵顼略有些不服气,但王巨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收复两国后,得要消化,而且两国一是蕃国,一是羌国,消化起来更慢,消化过后,还要治理黄河,这样一耽搁,十几年时光下去了。当然,那时候也许宋朝更强大,但在这十几年内,不要再提什么燕云十六州了,否则弄不好成了画蛇添足之举。
王巨又说道:“并且为何我提出,要将杂粮种子交给你们契丹,还让你们契丹派一些老农过来学习这些杂粮的种植方法,因为只有这样,你们契丹百姓才会衣食无忧,百姓个个吃饱了,也就没有人不顾你们契丹陛下的诏令,强行越境来打草谷,这样两国关系才能稳固,共同富裕。如果我对你们契丹抱有敌意,万万不会这么做的。”
两个使者听了,似乎是有道理……
这就是王巨最迷惑人的地方。
王巨继续说道:“理清楚这层关系,我再来说几件事。第一件事,去年我还没有去陕西之前,西北已经爆发了数场战役,相信两个使者也知道了。但是谁发的兵?西夏一边蛊惑你们契丹,妄图将你们契丹当成替死鬼拖下水,好收获渔翁之利,一边不停地进攻,并且联合了吐蕃阿里骨,共同入侵我朝边陲。我朝是君,他们是臣,以臣伐君对不对?”
得讲一个理儿,实际就是梁乙逋不用兵定西城,宋军也会于鸣沙城动手,但关健是西夏人先动的手,理儿就占在宋朝这边了。
耶律拱辰与韩懿无语。
“其次,我去了西北,只对吐蕃用了兵,难道我朝讨伐吐蕃,你们辽国也要管吗?这管得未免太宽了吧。”
耶律拱辰与韩懿再次无语。
王巨又说道:“当年你们契丹圣宗陛下与萧太后主要国家,韩德让主持政务,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主持军务,可以说那是你们契丹最强大的时候,因此我朝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但实际以后边境战事,是各有胜负的,你们契丹虽占了一些优势,可优势并不明显。”
“那是你们契丹最强大的时候,我不是说现在你们契丹就不强大了,但现在我朝三军并不比太宗时弱,尽管因为指挥无方,伐夏失败,永乐城再度失败,但是这几年的战斗结果,相信你们也听说了。”
“如今我朝已几乎占据了整个横山,至少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有部分军队驻守,即可保障西北安全。此时,贵国如果铁心与我朝交恶,我大胆说一句,胜负未必也!我朝不仅有我,有章质夫,还有许多将士在这些年不断的战斗中,已经磨砺出来!”
“澶渊之盟,我朝每年给贵国三十万岁币,庆历宋夏开战,那时我朝承平时久,三军不知战斗,因此败多胜少,贵国出兵恫吓,仁宗为了和平,与贵国先帝再度搭成协议,改成了五十万,并且岁赐改成了耻辱的岁纳,熙宁大旱,贵国再度恫吓勒索,迫使我朝割让了七百里疆域。为了两国和平,我朝忍了。然而不能欲壑难填,那样,两国一旦战火再起,生灵涂炭。但相信以我朝的财力力拼下去,贵国会有何下场?”
“敬人者人敬之,侮人者人侮者!我们大宋希望国与国和平,但是别人不给我们和平,不管是谁,也不会畏惧也!”
其实这几段话的重点只有两条,横山拿下了,我朝大军能腾出手了,你们辽国休想再威胁了。
一旦打起来,未知胜负,但这五十万岁纳肯定没有了。
耶律拱辰复问:“听闻王公说三年必复西夏。”
“耶律使者,我现在对谁用兵?”
“吐蕃。”
“西夏伐过多次吐蕃,结果如何?想拿下吐蕃得用多长时间?”
“如今吐蕃是阿里骨主政,大如昔也。”
没骗了?不过王巨还是从容答道:“吐蕃大不如昔,也要耽搁到年底吧。”
耶律拱辰不得不点头,即便大不如昔,也没有谁真的忽视吐蕃人的战斗力。还有那边的天气似乎与辽东一样,真正适合宋朝的用兵时间只不过七八个月,能拿下吐蕃就算好的了。
“这样说,明年我就可以平灭西夏?西夏人多强悍,相信贵国也清楚吧。”
“西夏梁氏主政,同样大不如昔。”
“贵国先帝征讨西夏时,为何他要去征讨?”
还不是贪图了你们宋朝五十万!耶律拱辰翻了一下白眼。
“你想的可能是错误的,当时贵国先帝征讨西夏,乃是西夏与我朝作战了数年时间,百姓疾苦无比,甚至许多百姓挖老鼠,或用观音土解饥,由是你们先帝以为西夏垂手可得,结果如何?”
也就是真相是辽兴宗当年看到西夏因为宋夏久战,民不聊生,以为能捡倒便宜,这才出兵的,结果差一点连命都丢在了南河套上。
“如果西夏人真的大不如昔,如何敢屡屡挑衅我朝?或者这样说,我一年灭一国,两年灭两国。我朝军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你们契丹还敢来挑衅恫吓?”
“不过西夏既然求到你们契丹,我朝也不能不给一个面子,战俘是休想释放了,他们在永乐城连我朝的民夫也杀,坑杀了两十多万人,几年时光过去,我朝还捡出来十几万尸骸!但我朝可以给你们契丹带一个重要的人物,向西夏人交差。”
说着他一拍手,外面近卫将仁多保忠带了上来。
“他是谁?”韩懿问。
“他是仁多零丁的儿子仁多保忠,再代一句话给他们,灭西夏未必,但我朝必然会在边境进行一些报复活动,就象当年你们契丹兵败河曲那样,随后连连出兵,这乃是上国的脸面,不可丢也!”
“如果贵国真以为我朝用兵两国,此机可趁,我可以立即派使安抚阿里骨,相信阿里骨是巴不得的,然后以横山为防御,大军将会集结于河东河北,来看看这个寰宇究竟是谁家天下!”(未完待续。)
“殿下,是否以为臣所说的不当?”
赵佣闷哼一声,不答。『,
“殿下,你想错了,诸位皇子当中,你最长,也长了好几岁,自不会发生唐高宗与魏文帝时的故事。而且在臣心中也渴望陛下长寿百岁,这将是大宋之庆幸,更希望今天所讲的,殿下永远不要用上去。不过臣两年半后,就要去彼岸了。去了彼岸,臣不会惺惺作态,将会一去不回。因此今天说了这些,是预防万一……”
史上赵顼死后,司马光上位,将所有新法推倒,然后大送,送完了,再送赵顼一个神字谥号,民无能曰神,老百姓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说你坏吧,你是好心的,说你是好心吧,却将国家弄得一团糟。通俗一点,整是一个神经病!
有人就说司马光,今天你这么做,异日有人教赵煦以父子义,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咆哮道,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
如果赵煦是一个笨小孩,那就拉倒吧。
关健他十分聪明,性格又得到父亲的遗传,极其要强,刚才一番对话也能看出来了,说唐高宗软弱!唐高宗都软弱了,又能找几个刚强的皇帝?
于是他心中不满,事实上神经病不是赵顼,而是晚年的司马光与高滔滔,司马光死了,还有一个神经病活着,两相如何和睦?
因此赵煦待遇越来越差,在宫中为高滔滔所逼。在迩英阁为小程所逼,在朝堂上为大臣所逼,以至他亲政后说了一句。只见臀背,只能看到大臣的后背与屁股,他都比不上一个傀儡皇帝的待遇。
也就是这些洛党朔党的啥,将文彦博所说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成了你皇帝是傀儡,天下是士大夫治的!
所以王巨才有了今天这一讲。
“太保,父皇他身体……”赵佣担心了(现在赵煦名字仍是赵佣。阅读时请注意一下)。
“殿下,你听出来了?”王巨诧异道。
“这还能听不出来?”赵佣不悄地说,又问:“父皇他……”
“昨天看到陛下。身体安然无恙,不过臣不久后要去彼岸,所以防止万一……到了那时候,请殿下切记两个字。隐忍。真不行。多翻一下唐高宗与魏文帝未即位前的相关史书。”
“可父皇……”
“殿下,不用担心,故臣多次说,陛下身体十分重要,你的身体同样也重要。为何重要,请随我来。”
王巨让赵佣换下了身上的黄色公服,不但是黄色,还是正黄色。穿着这玩意儿上大街,也不要看人了。别人一起围过来看你了。
然后王巨带着赵佣一路转着,开始周围都是非富即贵人家,许多宅第远比王巨的宅子更奢侈。
转着转着,转到了马前街东部,开始进入了贫民区。
看着那些民棚,以及衣衫褴褛的百姓,赵佣有些目不忍睹,他说道:“太保带我来到这里,是不是想说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看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为何贫困?多时因为剥削与兼并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是懒惰,吃喝狎赌导致的。就象有的富人,他们是靠智慧换来的贵与富,有的人虽不智,但也靠勤劳换来的富与贵,这种换取富贵的方式当值理表扬。但最恨的,就是有些权贵用不正当的手段,巧取豪夺,阴谋诡计,换来富与贵。如果任由发展下去,这个社会就会产生极度的不公,百姓对朝廷失望。失望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人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国家就危险了。有许多人称赞这几年国家小治,有人夸张地说元丰之治,确实,这几年不断地宽赋,以及种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是有许多百姓变好了。”
“是啊,太保,你不说我想不到,你一说,我想到了,这些市坊里出现了许多新房宅。”
“不错,正是这几年,有的百姓生活变好后,新近修建起来的,但还有许多百姓贫困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就象彼岸移民,迁徙那么多百姓走了,这几年国家也在不断地宽赋税,还有彼岸带来的一些杂粮影响,按理说百姓压力会宽松许多。可实际呢,今年仍有两万多户百姓迁徙到了彼岸,虽然数量不象以前那么夸张,它也说明了一点,还有许多百姓贫困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这才有那么多百姓不顾家园,不顾大海风波,向彼岸迁徙。”
“想所有百姓都不贫困,这会很困难的。”
“不错,可是朝廷政治清明,国家财政状况也渐渐转好了,就可以进一步减少赤贫百姓的比例。所以殿下你要顾惜自己的身体,不是为了你而顾惜身体,而是为了这个大宋亿兆百姓而顾惜身体。还有,臣今天在臣家中所说的话,切不可外传,以后不会用上最好,如果用上了,请切记两个字,隐忍。”王巨又重重提醒一回。
虽然赵佣岁数还不大,但相信他在宫中,也看到了赵顼与高滔滔为了政见而产生的冲突。
“太保,你为何要去彼岸,父皇他也舍不得。”
“殿下,一旦平灭西夏,我灭了几个国家?”
“四个,五个,还有占城。”
“占城那不算,准确说是四个国家,还有内政之功,这样的政绩,自古以来,臣也能算上一个了。到了这一步,做为臣子,已达到了巅峰,所以必须退让。还记得太祖如何皇袍加身的吗?太祖也不想取代后周,可是部下不同意了,强行将他推向人君之路。还有霍光,为何让她女儿嫁给汉宣帝,也是担心他死后霍家不保,但实际霍光这么做。已经渐渐偏离臣子之道,所以越是担心,越是发生。蛇无头不行。但蛇有两个头那就会出现问题了,天上必须要有太阳,但不能出现两个太阳。因此臣那天开讲霍光时,刻意讲了退让之道。这样说,你明白吗?”
“为何那么复杂?”
“世上之人,无一人不为名利而熙熙攘攘,就象臣。不为利,最少也为了名,但因为臣久居高位。影响深远,不仅臣一个人,还有后面一大群人,即便到了那一步。臣不想做什么。万一这下面一群人想做什么,或者某个人做什么,臣如何自处之?因此退到彼岸,才是善始善终之道。”
不一定要那么复杂的,但难道对赵佣宣传彼岸的君王立宪制度?
两人踏着带着积雪的石板路,继续向前走着。四周是散开的侍卫,不仅有王巨带来的侍卫,还有赵佣从皇宫里带出来的侍卫。赵顼儿子少,每一个儿子都宝贵着。况且赵佣等于是长子,未来的皇太子,未来的大宋皇帝。
只是应王巨的要求,这些侍卫与王巨、赵佣皆是平民打扮,又散于道路的前后,老百姓都没有注意,甚至都没有老百姓认出王巨来。
王巨就着这些邸店百姓,又给赵佣讲起了各行各来,中间又穿插了民生、农牧业、工商业,甚至穿插了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知识。
王巨两世为人,见识在宋朝无人能及,即便不是两世为人,因为他还掌握了彼岸的信息,通过彼岸又了解到现在世界各地的情况,至少中西亚那边他知道一些情况,所以在见识上还是无人能及王巨。
并且王巨又等于用实物实人旁征博引地讲述,因此在赵佣不知不觉间,天色就临近黄昏了,王巨将赵佣带回家,让他与侍卫们重新换回衣服,送到宣德门。
赵顼见到儿子,好奇地问:“今天王卿讲了什么?”
整转了快一天。
赵佣没有讲那个隐忍说出来,现在他也渐渐长大了,又是一个早熟比较聪颖的少年,王巨说出那番话,是以防万一的,也是一片苦心。如果说出来,多少有诅咒父皇,挑衅父皇与祖母不和的嫌疑。
不过他就是对赵顼说出来,问题也不要紧,何谓以防万一?就怕他对高滔滔说,但相信赵佣不会笨到这份上。
赵佣只说了其他,有的记住,有的记不住,最后道:“说了好多,儿臣都记不清了。”
“这个说得好……”赵顼道,虽然有的赵佣记不清楚了,不过大多数还是能记得的,王巨这些讲授颇有价值啊,这是真在用心载培大宋未来有一个好皇帝了。
“父皇,难道功臣立下大功后,一定要退隐吗?”赵佣疑惑地问。
“这个……如果是普通功臣,自然无所谓,不过有的功臣到了功高震主之时,君臣之间确实有些尴尬。”
“光武皇帝与功臣全始全终,先主也重用了诸葛亮。”
“佣儿,古今往来,有几个人君能有光武大帝的才情?刘备虽用了诸葛亮,但魏文帝也用了司马懿做为托孤大臣,结果如何?”
“太保不会是司马懿。”
“佣儿,人心是会变的,朕在,自然不会疑王卿,但朕不在,以你,未必能掌控王卿,故当年唐太宗有意贬斥李绩,也正是此意。看过触龙说赵太后吗,有时候溺爱子女,未必是爱子女,而是害子女。并且彼岸对我朝极其重要,我朝人烟越稠密,有了彼岸疏散,并且疏散过去的都是赤贫百姓,能利于国家的统治。我朝也需要彼岸的金银铜铁,彼岸的贸易也可以为我朝带来大量税赋,甚至养活许多百姓。但国家无一得力大臣前去坐镇,彼岸早晚人心失散,不能为我朝所用。”
在赵顼心中,不管彼岸是谁开拓的,最少彼岸的百姓全部是宋人,那就是宋朝的,最少是属于宋朝的羁縻地盘!
但他说的也是实话。
他在,不怕王巨,他不在,并且赵顼也知道他这个身体,不是长寿的身体,只能说他不相信两三年都熬不过罢了,不过万一他有一个闪失,儿子还小。王巨威望太高,臣壮主弱,如果又发生皇袍加身的故事。大宋江山完了。
“好复杂哦。”
“佣儿,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不过王卿知进退,朕也很欢喜,明天你再去他府上,他的这种开讲,对你成长会有帮助。”
王巨又带着赵佣转了几天。甚至转到了郊外,虽然现在看不到农耕生产了,但得让他见识一下农村是什么样子。
其实王巨这么做。确实有些有违礼数,但放在王巨身上,却毫无违和感,两年多后。他就走了。就算与皇子拉近关系,又能怎的?
元旦节就到了。
过年了,赵佣不可能再跟着王巨后面“实习”。
妃儿略有些抱怨:“官人,皇子是谁的儿子?”
丈夫对皇上这个儿子,比对自己儿子还要上心。
似乎是……其实妃儿没有弄明白,两边制度不一样,那边即便所谓的国主或君王,只要不胡作非为。那怕才能不足,也不会动摇那边的统治。因为理财权已经彻底下放了。
但宋朝是帝制国家,有一个好皇帝,国家才能正常发展,如果皇帝不行,国家马上就会衰败。
制度不同,教育的要求也就不同。
其实真换成对自己儿子施加这么多压力,王巨还舍不得呢。
过年了,有一些大臣来拜年,包括章惇小苏等大臣陆续到来,反正王巨未来去彼岸了,不怕其他人弹劾,君不见王巨都能带着皇子满京城的溜达?
不过王巨也去了蔡确家拜年,与巴结无关,而是向蔡确问询国家的政务与财务。
未来两年,战争规模是越来越大,用费惊人,因此后方极其重要。
但王巨已经离开相位,也没有权利跑到各个部司去翻账册了,其实就连过问的权利也没有。不过蔡确与王巨略略交了心,同时王巨力捧蔡确成了第二个中书令,这一点上蔡确还是很感谢王巨的。
加上西北乃是这两年国家重心的重心,于是蔡确也略略逾制,将王巨离开后的情况大约说了说,又说了一下去年的财政,最后道:“太保,我还是很担心哪。”
以王巨这么花费下去,到了明年财政肯定不足。
如果敛财,王巨前几年心血全白废了,即便是敛财,也未必能满足前线的需求。
王巨笑了一笑,将他与赵顼所说的主意又说了一遍,道:“此法不可常取,但暂时可以救急。”
“咦,这倒是一个妙策。”蔡确击掌道,就是稍稍透支一下未来,能将西夏与吐蕃解决掉了,那又有何妨,他愣了愣又说道:“这个银行司妙用可不小啊。”
“当然了,但也不能将它当成万灵妙药。”
“那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还有,除了这个举措,还有彼岸的铜,我再劝说了一下,看看彼岸商贾能否再提前捐助一些金银出来。”
“扩印交子?”
“暂时还未到扩印交子之时,张商英曾去过我家,我略略问了问银行司以及全国金银的情况,虽然全国金银价越来越接近,不过仍在上涨当中。所以这批金银将作为钱帛,继续流通民间。”
其实王巨从彼岸弄来不少金银,但这些金银大多放在银行司做本金了,又因为这两年王巨的推动,一些百姓变得更富裕,对金银的需求无疑在增加中。实际不仅王巨多彼岸弄来了金银,岭南也发现了几处银矿,因此总体上银价基本是稳住的,主要是就是金价继续在上涨着。
史上两宋时,每两黄金涨到了六七万文,银子也涨到了四五千文,不过那是金人的勒索,要宋朝上交一千万锭金,两千万锭银,一锭就是五十两,将宋朝所有金银一起抄出来,也凑不出这个数字。
因此不作常例,但史上越往后去,金银价越高。虽然史上的宋朝是一个软弱的宋朝,但不得不承认宋朝有钱人真的很多……
所以这笔金银,继续投入到市场当中,这样才能稳住绢交,才不会引起百姓兑现。
但这批金银是有限的,毕竟彼岸也要发展,而且贸易又因为那个三千万,同样透支了未来。接下来几年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会大幅度下降了。
这个王巨就不说了。
蔡确又道:“契丹使者已经到了京城。”
“哦?”
“他们带来了辽国皇帝的国书。辽国皇帝语气在国书上语气很强硬,要求我宋朝顾全三国之好,三军从横山撤退。并且将战俘交还给西夏。”
“呵呵,”王巨又呵呵了。
还不说,如果不是王巨回到京城述职,凭借辽国这封恫吓国书,准会又吓倒一部分大臣。
王巨笑完后,说道:“蔡公,放心吧。由我来对付他们。”
“那是最好不过,”蔡确道,但他心里在想。强人还得强人来磨!
初六就到了。
来的辽使是辽国宁昌军节度使耶律拱辰,客省使、海州防御使韩懿,一般都是这种中高级官员作为使者相互往来,比如宋朝派往辽国的使者多是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起居舍人,或者群牧使这样的官员,并没有什么特别。
王巨也进了殿,他虽离开相位,身上挂着的职官阶官可不低,不亚于蔡确,因此是坐在最前面的数人之一。
韩懿惊讶地看着王巨:“王公。你怎么也在京城?”
“你认识某?”王巨漠然地问。
韩懿心中发苦,俺们皇上都将你的画像挂在南京皇宫里了。岂能不认识?
王巨又说道:“某是陛下召回京述职,况且我朝是流官制度,今天能让臣去陕西,明年也能让臣回三省,后天还能让臣去河北,你不知道吗?”
韩懿晕,你这个杀星去河北干嘛?
但王巨坐镇这里,两个辽使马上就老实了许多,先是恭贺赵顼元旦,然后耶律拱辰说道:“陛下,听闻贵国用兵西夏,我朝陛下带言,仁宗之时,四十二年不识兵戈,传为佳话,为何不放过西夏,三国休战交好?”
这样说,比国书上的话要委婉多了。
王巨说道:“这一切,皆是某发起的,由某来代替陛下回答你们天子吧。”
“某想说几件事,首先某对你们辽国不恶,甚至多次说过,不到万不得己之时,不提再提什么燕云十六州,陛下可以做证,还有这么多群臣也可以做证。”
赵顼额了一下头。
王巨是说过类似的话,虽然赵顼略有些不服气,但王巨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收复两国后,得要消化,而且两国一是蕃国,一是羌国,消化起来更慢,消化过后,还要治理黄河,这样一耽搁,十几年时光下去了。当然,那时候也许宋朝更强大,但在这十几年内,不要再提什么燕云十六州了,否则弄不好成了画蛇添足之举。
王巨又说道:“并且为何我提出,要将杂粮种子交给你们契丹,还让你们契丹派一些老农过来学习这些杂粮的种植方法,因为只有这样,你们契丹百姓才会衣食无忧,百姓个个吃饱了,也就没有人不顾你们契丹陛下的诏令,强行越境来打草谷,这样两国关系才能稳固,共同富裕。如果我对你们契丹抱有敌意,万万不会这么做的。”
两个使者听了,似乎是有道理……
这就是王巨最迷惑人的地方。
王巨继续说道:“理清楚这层关系,我再来说几件事。第一件事,去年我还没有去陕西之前,西北已经爆发了数场战役,相信两个使者也知道了。但是谁发的兵?西夏一边蛊惑你们契丹,妄图将你们契丹当成替死鬼拖下水,好收获渔翁之利,一边不停地进攻,并且联合了吐蕃阿里骨,共同入侵我朝边陲。我朝是君,他们是臣,以臣伐君对不对?”
得讲一个理儿,实际就是梁乙逋不用兵定西城,宋军也会于鸣沙城动手,但关健是西夏人先动的手,理儿就占在宋朝这边了。
耶律拱辰与韩懿无语。
“其次,我去了西北,只对吐蕃用了兵,难道我朝讨伐吐蕃,你们辽国也要管吗?这管得未免太宽了吧。”
耶律拱辰与韩懿再次无语。
王巨又说道:“当年你们契丹圣宗陛下与萧太后主要国家,韩德让主持政务,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主持军务,可以说那是你们契丹最强大的时候,因此我朝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但实际以后边境战事,是各有胜负的,你们契丹虽占了一些优势,可优势并不明显。”
“那是你们契丹最强大的时候,我不是说现在你们契丹就不强大了,但现在我朝三军并不比太宗时弱,尽管因为指挥无方,伐夏失败,永乐城再度失败,但是这几年的战斗结果,相信你们也听说了。”
“如今我朝已几乎占据了整个横山,至少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有部分军队驻守,即可保障西北安全。此时,贵国如果铁心与我朝交恶,我大胆说一句,胜负未必也!我朝不仅有我,有章质夫,还有许多将士在这些年不断的战斗中,已经磨砺出来!”
“澶渊之盟,我朝每年给贵国三十万岁币,庆历宋夏开战,那时我朝承平时久,三军不知战斗,因此败多胜少,贵国出兵恫吓,仁宗为了和平,与贵国先帝再度搭成协议,改成了五十万,并且岁赐改成了耻辱的岁纳,熙宁大旱,贵国再度恫吓勒索,迫使我朝割让了七百里疆域。为了两国和平,我朝忍了。然而不能欲壑难填,那样,两国一旦战火再起,生灵涂炭。但相信以我朝的财力力拼下去,贵国会有何下场?”
“敬人者人敬之,侮人者人侮者!我们大宋希望国与国和平,但是别人不给我们和平,不管是谁,也不会畏惧也!”
其实这几段话的重点只有两条,横山拿下了,我朝大军能腾出手了,你们辽国休想再威胁了。
一旦打起来,未知胜负,但这五十万岁纳肯定没有了。
耶律拱辰复问:“听闻王公说三年必复西夏。”
“耶律使者,我现在对谁用兵?”
“吐蕃。”
“西夏伐过多次吐蕃,结果如何?想拿下吐蕃得用多长时间?”
“如今吐蕃是阿里骨主政,大如昔也。”
没骗了?不过王巨还是从容答道:“吐蕃大不如昔,也要耽搁到年底吧。”
耶律拱辰不得不点头,即便大不如昔,也没有谁真的忽视吐蕃人的战斗力。还有那边的天气似乎与辽东一样,真正适合宋朝的用兵时间只不过七八个月,能拿下吐蕃就算好的了。
“这样说,明年我就可以平灭西夏?西夏人多强悍,相信贵国也清楚吧。”
“西夏梁氏主政,同样大不如昔。”
“贵国先帝征讨西夏时,为何他要去征讨?”
还不是贪图了你们宋朝五十万!耶律拱辰翻了一下白眼。
“你想的可能是错误的,当时贵国先帝征讨西夏,乃是西夏与我朝作战了数年时间,百姓疾苦无比,甚至许多百姓挖老鼠,或用观音土解饥,由是你们先帝以为西夏垂手可得,结果如何?”
也就是真相是辽兴宗当年看到西夏因为宋夏久战,民不聊生,以为能捡倒便宜,这才出兵的,结果差一点连命都丢在了南河套上。
“如果西夏人真的大不如昔,如何敢屡屡挑衅我朝?或者这样说,我一年灭一国,两年灭两国。我朝军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你们契丹还敢来挑衅恫吓?”
“不过西夏既然求到你们契丹,我朝也不能不给一个面子,战俘是休想释放了,他们在永乐城连我朝的民夫也杀,坑杀了两十多万人,几年时光过去,我朝还捡出来十几万尸骸!但我朝可以给你们契丹带一个重要的人物,向西夏人交差。”
说着他一拍手,外面近卫将仁多保忠带了上来。
“他是谁?”韩懿问。
“他是仁多零丁的儿子仁多保忠,再代一句话给他们,灭西夏未必,但我朝必然会在边境进行一些报复活动,就象当年你们契丹兵败河曲那样,随后连连出兵,这乃是上国的脸面,不可丢也!”
“如果贵国真以为我朝用兵两国,此机可趁,我可以立即派使安抚阿里骨,相信阿里骨是巴不得的,然后以横山为防御,大军将会集结于河东河北,来看看这个寰宇究竟是谁家天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