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发现苗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因为存了这个心思,他也没有急于将自家在这里存放砂石的事情告诉这里的领导: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不是,如果现在就把砂石用到了那个不怎么威胁的地方,等到这里发现更大险情了,没有了砂石岂不傻眼了?自己策划这么久,岂不白白浪费?
存放的这堆几千立方的砂石可是花费了他不少心思。如果能保住大堤,这些钱花费都是值得的,可如果没有一点结果,大堤最后还是崩塌,那真是太冤了。
没有任何防汛专业知识的他压根不知道如何查看,只能看有没有水渗出,只能看堤脚农民挖的防渗沟里有没有浑浊的水流动。
看了好久,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几轮巡视堤坡的农民走过来走过去,也没发现什么,只是对他这个学生模样的人在这里守着感到奇怪。
直到走到直对猪场位置时,他发现堤脚下的地面有一条裂开的缝隙,很窄但有好几米长。
他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正好看到巡视的农民过来,连忙拖住一个农民问道:“大叔,你看这条裂缝有没有危险?”
几个农民大惊,有人脸色都白了,慌忙凑过来查看。
很快,一个农民怒道:“小子,你瞎眼了?这是太阳出来,晒得泡湿的泥土开裂的,哪里都有。你看,你脚后面不也有这些缝隙吗?”
另一个农民也说道:“真是大惊小怪。如果这也有危险,那到处都是危险。”
一个农民讥笑道:“真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
听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嘲讽自己,姜新圩一点也不生气,毕竟自己不懂,而防汛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
等农民离开继续巡视后,姜新圩还是觉得自己刚才发现的裂缝与那些因为气温变化形成的裂缝有点点不同,他发现这条裂缝虽然不宽,但太直了一点点、也长了一些。
而且,这条裂缝正面对谭家猪场!
这让姜新圩不得不认真对待。
如果不是正对着谭家猪场,在农民的讥笑下他也会视而不见。毕竟所谓的长一些、直一些,只是他的感觉,一种根本不能用仪器来测量和验证的直觉。认定了这里的大堤会崩塌,他自然是鸡蛋里挑骨头,别说发现了一点点不同,就是没有不同也能想象出不同来!
就在这时,从县城方向跑来了十几个男子,跑在前面的还是几名军人,他们后面跟随的则明显是知识分子的人。
这时,跑在队伍前面的一个军官大声喊道:“各位好!我是营参谋韩凯,接县防汛指挥部命令,这里由我统一指挥!现在我命令,技术专家马上查清管涌原因、立即确定抢险方案,巡视组的继续按远计划巡视,其他人清理管涌出水口周围的障碍物,疏通道路!”
随着他的喊声,防汛的农民都安定了不少。
军人具有天然的安全感。
虽然韩凯带来的军人不多,而且明显看出他们是文职军人,有人还戴着眼镜呢,但随着韩凯命令的发出,现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本来有点混乱的人群开始变得秩序井然。
就是那些没有多少纪律性的农民也开始努力地清除出水口的障碍物,有人修筑道路,为马上就要进行的泥土运输做准备,而韩凯带来的两个水利局专家则仔细地查看出水口,分析管涌特征,选择抢险的预案。
抢险预案有很多种,大方向都已经制定好,是多年防汛形成的经验总结,用不着专家现场在从头制订,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只要专家选定了预案,那这个预案就立即成为必须严格执行的方案。
很快,专家就向韩凯建议:双管齐下!
一方面在管涌出水口筑建围堰,将出水口的水位提高,减少喷水水量。一方面派人在堤外寻找入水口。
其实,就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专家的所谓双管齐下根本就是单管单下,因为出水口的水量这么小,堤外就算入水口不深也难以查到,根本就是一种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
万一真的找到了呢?那管涌不就马上就能解决?
韩凯自然尊重专家的意见,马上下令开始筑建围堰,同时选拔水性好的人到堤外潜水,寻找入水口。
因为管涌处水量没什么变化,水质也没有变浑浊,所以大家的心情都还不错。
作为总指挥的韩凯虽然一副身先士卒的样子,但也只是站在那里大声指挥,偶尔搬开一些被扯出来的棉花树苗,甚至还点燃了一根香烟。
作为领导,并非一定要干苦力,如果能镇定自若,能稳定军心,绝对比他自己上去扛几袋泥土要有用得多,而抽烟就是最能表现他镇定的动作。
姜新圩快步跑了过去,笑着朝韩凯招呼道:“韩参谋,你好。”
韩凯自然不认识他。他以为这个小子是来套交情出风头的,虽然出于军民鱼水情他没有发火,但对姜新圩这么紧急的时刻跳出来很不爽,就皱着眉头问道:“你是谁?”
姜新圩也没有生气,笑着说道:“我游艇公司管后勤的经理姜栋梁。我们公司现在有不少员工。……,请问,你们这里需要人手不?”
韩凯一听,大喜,随手将手里的香烟扔掉,伸出手,紧紧握着他,说道:“姜经理?太好了。你们公司能提供人手?需要,太需要了!”
姜新圩问道:“需要多少?”
韩凯马上说道:“当然是多多益善。你能提供多少?”
姜新圩说道:“大约两百人吧,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我可以请我们老总让车间停工,把公司年轻力壮的工人都调派过来。”
一听有两百人,韩凯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数字明显超过他的想象,而且他觉得就这么一个小孩撒尿的管涌,似乎用不了这么多人。
人太多工作面摆不开,抢险的效率就不能提高,有时候反而会误事,而且人太多,有人工作有人休息,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他们休息了那么久我为什么要辛苦?
正因为存了这个心思,他也没有急于将自家在这里存放砂石的事情告诉这里的领导: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不是,如果现在就把砂石用到了那个不怎么威胁的地方,等到这里发现更大险情了,没有了砂石岂不傻眼了?自己策划这么久,岂不白白浪费?
存放的这堆几千立方的砂石可是花费了他不少心思。如果能保住大堤,这些钱花费都是值得的,可如果没有一点结果,大堤最后还是崩塌,那真是太冤了。
没有任何防汛专业知识的他压根不知道如何查看,只能看有没有水渗出,只能看堤脚农民挖的防渗沟里有没有浑浊的水流动。
看了好久,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几轮巡视堤坡的农民走过来走过去,也没发现什么,只是对他这个学生模样的人在这里守着感到奇怪。
直到走到直对猪场位置时,他发现堤脚下的地面有一条裂开的缝隙,很窄但有好几米长。
他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正好看到巡视的农民过来,连忙拖住一个农民问道:“大叔,你看这条裂缝有没有危险?”
几个农民大惊,有人脸色都白了,慌忙凑过来查看。
很快,一个农民怒道:“小子,你瞎眼了?这是太阳出来,晒得泡湿的泥土开裂的,哪里都有。你看,你脚后面不也有这些缝隙吗?”
另一个农民也说道:“真是大惊小怪。如果这也有危险,那到处都是危险。”
一个农民讥笑道:“真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
听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嘲讽自己,姜新圩一点也不生气,毕竟自己不懂,而防汛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
等农民离开继续巡视后,姜新圩还是觉得自己刚才发现的裂缝与那些因为气温变化形成的裂缝有点点不同,他发现这条裂缝虽然不宽,但太直了一点点、也长了一些。
而且,这条裂缝正面对谭家猪场!
这让姜新圩不得不认真对待。
如果不是正对着谭家猪场,在农民的讥笑下他也会视而不见。毕竟所谓的长一些、直一些,只是他的感觉,一种根本不能用仪器来测量和验证的直觉。认定了这里的大堤会崩塌,他自然是鸡蛋里挑骨头,别说发现了一点点不同,就是没有不同也能想象出不同来!
就在这时,从县城方向跑来了十几个男子,跑在前面的还是几名军人,他们后面跟随的则明显是知识分子的人。
这时,跑在队伍前面的一个军官大声喊道:“各位好!我是营参谋韩凯,接县防汛指挥部命令,这里由我统一指挥!现在我命令,技术专家马上查清管涌原因、立即确定抢险方案,巡视组的继续按远计划巡视,其他人清理管涌出水口周围的障碍物,疏通道路!”
随着他的喊声,防汛的农民都安定了不少。
军人具有天然的安全感。
虽然韩凯带来的军人不多,而且明显看出他们是文职军人,有人还戴着眼镜呢,但随着韩凯命令的发出,现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本来有点混乱的人群开始变得秩序井然。
就是那些没有多少纪律性的农民也开始努力地清除出水口的障碍物,有人修筑道路,为马上就要进行的泥土运输做准备,而韩凯带来的两个水利局专家则仔细地查看出水口,分析管涌特征,选择抢险的预案。
抢险预案有很多种,大方向都已经制定好,是多年防汛形成的经验总结,用不着专家现场在从头制订,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只要专家选定了预案,那这个预案就立即成为必须严格执行的方案。
很快,专家就向韩凯建议:双管齐下!
一方面在管涌出水口筑建围堰,将出水口的水位提高,减少喷水水量。一方面派人在堤外寻找入水口。
其实,就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专家的所谓双管齐下根本就是单管单下,因为出水口的水量这么小,堤外就算入水口不深也难以查到,根本就是一种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
万一真的找到了呢?那管涌不就马上就能解决?
韩凯自然尊重专家的意见,马上下令开始筑建围堰,同时选拔水性好的人到堤外潜水,寻找入水口。
因为管涌处水量没什么变化,水质也没有变浑浊,所以大家的心情都还不错。
作为总指挥的韩凯虽然一副身先士卒的样子,但也只是站在那里大声指挥,偶尔搬开一些被扯出来的棉花树苗,甚至还点燃了一根香烟。
作为领导,并非一定要干苦力,如果能镇定自若,能稳定军心,绝对比他自己上去扛几袋泥土要有用得多,而抽烟就是最能表现他镇定的动作。
姜新圩快步跑了过去,笑着朝韩凯招呼道:“韩参谋,你好。”
韩凯自然不认识他。他以为这个小子是来套交情出风头的,虽然出于军民鱼水情他没有发火,但对姜新圩这么紧急的时刻跳出来很不爽,就皱着眉头问道:“你是谁?”
姜新圩也没有生气,笑着说道:“我游艇公司管后勤的经理姜栋梁。我们公司现在有不少员工。……,请问,你们这里需要人手不?”
韩凯一听,大喜,随手将手里的香烟扔掉,伸出手,紧紧握着他,说道:“姜经理?太好了。你们公司能提供人手?需要,太需要了!”
姜新圩问道:“需要多少?”
韩凯马上说道:“当然是多多益善。你能提供多少?”
姜新圩说道:“大约两百人吧,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我可以请我们老总让车间停工,把公司年轻力壮的工人都调派过来。”
一听有两百人,韩凯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数字明显超过他的想象,而且他觉得就这么一个小孩撒尿的管涌,似乎用不了这么多人。
人太多工作面摆不开,抢险的效率就不能提高,有时候反而会误事,而且人太多,有人工作有人休息,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他们休息了那么久我为什么要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