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男儿行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百年大计

第二百七十三章 百年大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七十三章百年大计

    既然决定留在扬州以身为质了,沈万三少不得要跟儿子多叮嘱一些,父子俩秉烛而谈,一直聊到了天色发亮,才打着哈欠各自睡下。

    同一个晚上,同样彻夜未眠的,还有朱重九和罗本、黄老歪、徐达、余常林等淮扬系的一众核心,傍晚时分,沈富突然承诺的那几十万石粮食,给大伙面前突然推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惊喜地看到,在短时间内,粮食危机有了解决的希望,虽然光倚靠大胆的商人,从南洋海运粮食來,终不是个长久之计,但缓过这口气之后,淮扬商号就可以自己组建船队,从海门港直接南下占城,而一旦王克柔和张士诚二人在江南站稳脚跟,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将粮食送过來。

    这就让淮扬各地的今后发展有了保障,也让朱重九先前给大家伙勾画的的种种蓝图,不再是沙滩上的楼阁,否则,即便淮安军再骁勇,大总管府依靠出卖火炮和玻璃等物换回來的财富再多,一旦粮食供给长期短缺下去,整个淮扬地区也将被万劫不复,毕竟,金银和火炮不能当饭吃,再勇敢的将士也不可能饿着肚皮去跟敌人打仗。

    而粮食这东西,一方面属于不可或缺之物,另外一方面,却是附加值最低的交易物,经历过原始水车和锻锤等东西冲击的大总管府众核心,都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一把在市面上能卖到四、五百文的夹钢铁锹,在小型水锤的锻打下,只需要三五个呼吸时间就能成型,而四、五百文,在正常年景下,足以买到一石米。

    一亩水稻,最好年景时的产量不过才四石,一家农夫在属于自己的十亩土地上忙碌一整年,交完了各类赋税之后,在官府极度廉洁的情况下,能落到手中的,不过是二十余石米,而一个将作坊的学徒利用小型水锤,每个时辰至少也能打出三十把铁锹來,甚至连汗都不会出。

    换句话说,在双方都处于理想状态下,一个铁匠学徒每个时辰能给大总管府赚到的钱,相当于一家农夫在地里忙活一整年,而十石米运到数百里之外,人吃马嚼,至少得损失一成,十把铁锹被商贩拎在手里,却可以轻松上路,在几百里外重量不减分毫。

    能在淮扬大总管府内,坐上一局之首的,谁都不是傻子,相关的账目算得非常清楚,先前之所以纷纷站出來劝阻朱重九,是因为担心他盖空中楼阁,而如今,粮食这块地基终于有了着落,先前的所有反对理由,就必然不攻自破。

    “老夫,老夫看來是真的老了,你们说这些,老夫不懂,也从沒经历过,老夫尽量不扯你们这些晚辈后腿便是。”逯鲁曾推了下鼻梁上的玳瑁架子老花镜,喟然长叹,自从孙女婿朱重九把此物给了自己之后,老进士眼前世界一下就明亮了数倍,原本看不清楚的东西,现在都毫末必现。

    淮扬大总管府下面的八局一院,禄家已经掌握最重要的吏,和最有长远影响力的学,占了九分之二,大总管的后宫,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自家孙女一个,如此大的影响力,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孙女婿有些事情做得过了,就尽力劝他一劝,如果他的确有自己的理由和打算,禄家又何必通过公开唱反调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那既不是做皇亲国戚的道理,也不是做臣子的道理。

    “把正对着沙洲那段江湾都画出來,像先前在淮安那样,做一个独立的工坊区,倒也合适。”比起逯鲁曾來,苏明哲更是对朱重九亦步亦趋,他学问一般,能力也有限,能始终占据大总管府长史位置,并且始终紧握正淮扬地区的钱袋子,完全靠的是资历和忠心,所以非但自己从不给朱重九添麻烦,发现有谁敢添麻烦,还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咬得对方遍体鳞伤,“以前在淮安时,臣等就有画片儿办作坊的经验,如今照搬过來,不过是放大了一些,容纳了工坊更多了一些而已,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手,都不成问題。”

    “如果在江湾那边,修一座新城的话,将來万一有事,江湾与扬州,就可以互为犄角!”参军陈基的话一向不多,但每次都颇有见地,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徐达立刻接过他的话头,大声补充道:“如果能组织灾民,挖一条水道,将运河与江湾勾连起來就跟更好了,工坊里所有出产,都可以直接从水路运回扬州入库,而万一江湾那边传來警讯,扬州城内立刻就能从水路调兵过去。”

    “挖水道和修新城的事情,就包在在下身上。”知府罗本看了一眼苏明哲,很小心地回应,“只要苏主事能保证钱粮充足,扬州城内的闲人有的是。”

    “只要大总管一声令下,工部,工局上下,将全力以赴,如果,如果届时,届时扯了大伙后腿,就,就唯,唯小,小人是问。”已经改名叫做黄正的黄老歪,结结巴巴地表态,从一届工头跃居一局主事,他比任何人都心怀忐忑,总觉得万一因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而耽误了大总管的事情,自己就是淮安军的千古罪人,就是死上一百次,也其罪难赎。

    非但是他,眼下整个工局内的所有官吏,以及各家工坊内的所有管事、工头,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在几个月,最远不过一年半之前,大伙还都不过是个下贱的匠户,甭说衣食无缺,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从沒得到过,上边随便一句话,就能让自己连人带家眷都得背井离乡,像货物一样转來转去,而在朱总管这里,大伙儿却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做梦都想不到的自由,还有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敢问,他们还有什么道理不全心全意为淮扬大总管府,为淮安军倾尽全力。

    要知道,眼下官办作坊里的学徒,每月的工钱也已经涨到了两吊,只要挺过了那看似严厉的试用期,这碗饭就差不多能吃一辈子,说媒的人就能踏破门坎儿,而万一让鞑子兵打过來,眼前一切就都瞬间化为乌有,家产、地位、尊严,还有老婆孩子,全都变成了征服者的战利品,他们将再度成为一群奴隶,一群蒙上眼睛就干活干到死的蠢驴。

    “下官已经给县、府两级学堂,找好了教谕,只待校舍干燥下來就能正式开课。”虽然贵为朱重九的岳父,禄鲲在众人面前,却守足了规矩,从不摆什么外戚的架子,“此外,高邮、泰州和兴合等地的县府两级学堂,也安排得力人手去恢复了,还有,滁州毛总管那边,也写信來,请大总管府派人去恢复教化,下官今天傍晚刚收到信,还沒來得及向大总管请示。”

    毛贵拿到了小半个扬州路的膏腴之地后,内心里头一直很过意不去,所以千方百计地试图拉近与淮扬大总管府的距离,非但政令方面,总是照搬照抄扬州,现在,居然连后备人才的培养权力,都直接让了出來。

    既然毛贵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朱重九再推三阻四,就显得矫情了,因此想都不想,将大手一摆,笑着吩咐,“直接答应他,沒问題,但是给学生的钱粮和衣服,他自己出,等这届科举结束,您就可以着手帮他做起來。”

    “下官遵命。”逯梁拱了下手,大声答应,有道是,端谁的碗,念谁的情,滁州那边学子的补贴钱粮由毛贵出了,人情自然就是毛贵自己的,淮扬这边只是帮着搭了个架子而已,并沒趁机捞取任何好处。

    “除了仿照大宋旧制,开设县、府两级学堂之外,蒙元那边曾经开过的社学,也尽快在城里边办起來。”朱重九从來沒想过让任何人轻松,想了想,继续吩咐,“就叫做小学便是,不发米粮和衣服,,每天中午的时候,学校可以免费提供一顿饭,开设语文、数学两科,前者负责开蒙,后者负责让孩子们能学会数数和算帐,这样,待小学结了业,就可以进入县学就读,县学结了业,便可以参加科举,择优者进入各地官府,落选者继续去府学回炉,如果读书读得烦了,淮扬商号里边,他们自己也可以找到个合适位置。”

    “这儿”步子跨得一下有点儿大,禄鲲琢磨了好一阵儿,才跟上了他的思路,“大总管的意思是,任何人的孩子,只要想读,就可以去读,读那个小学开蒙,。”

    “是。”朱重九点点头,大声确认,“需要钱粮的话,尽管去苏先生那边拿,三个月之内,户局必须保证,每个县城里头,都有一个小学给我办起來,我估计一开始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人不多,但一旦有人尝到了甜头,学生慢慢就会多起來,此外,扬州和淮安两地,不妨把小学办得大一些,学校建成之后,各级官吏的孩子,包括工坊所有正式工匠的孩子,只要年龄沒超过十四岁,并且沒读过私塾的,都必须给我去小学读书,谁要是敢让孩子继续在家里野着,或者去当小工赚钱,不用上报,各级主事给老子直接开革了他。”

    “多谢都督恩典。”沒等禄鲲回话,苏明哲和黄老歪两人,已经双双跪了下去,大礼参拜,都是从社会最底层爬出來的,他们知道自家的苦,以往编外小吏和工匠的孩子读书,即便送足了束蓨,那些私塾先生,也会冷眼相看,无他,当爹的地位低,当孩子也被人看轻而已,而如今,大都督开办小学,却点明了官吏和工匠的子弟必须入学,这里边所包含的教化提携之恩,当爹的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完。

    “起來,起來,不早就说过么,咱们淮安军,不兴跪拜之礼。”朱重九被二人的动作吓了一跳,赶紧伸双手去搀扶,“早就该做的事情,只是以前四面受敌,沒功夫也沒那份财力考虑这些罢了,如今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了,总不能让大家伙的孩子继续做睁眼瞎。”

    “都督,都督,呜,呜呜,呜呜!”苏明哲还好,激动了一会,心情也就平静了下去,黄老歪却拉着朱重九的手,眼泪成串成串地往下掉,士之子恒士,商之子恒商,工匠之子,这辈子也只能做工匠,此乃流传了几百年的规矩,谁都早已认了命,沒想到,自己孙子辈,居然还有学识字,学算账,还从科举考官做的那一天。

    “本都督不光会让他们读小学。”见了黄老歪泣不成声的模样,朱重九心里也很感慨,拍了拍他,继续大声宣布,“还可以去考县学,县学结业之后,如果想继续读府学就继续,如果不想读了,欲子承父业,咱们到时候还可以专门设一个百工技校,眼下工坊里的各种手段,他们都可以学去防身,到时候你可别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藏私,该教的本事,全都给我拿出來。”

    “小人,小人绝对不敢。”黄老歪立刻红了脸,抹着眼泪,大声承诺,“小人,小人以前是不懂事,自从被都督说过一次之后,就完全改了,不信,不信您可以下去查。”

    “不必查了,我信你便是。”朱重九笑了笑,轻轻摆手,黄老歪眼界窄,在工坊做主事的时候,就老藏私,升任百工局主事之后,毛病也沒见得如何好转,但人都不是完人,他沒必要吹毛求疵,况且这时代师父教徒弟时藏私乃是传统,一时半会儿根本改不过來。

    只有像后世那样,让技校遍地开花,也许才能彻底扭转这些陋习,而无论是技校、县学,还是正在筹备中的讲武堂,都是淮扬大总管府未來的根基,虽然以目前的办学能力,这些学校,顶了天能达到后世初中水平而已,但等有了一千初中生,他就能将淮扬各地的基层官吏,以及淮安军中的中低级将佐,彻底替换一个遍,届时,整个淮扬地区的支撑体系,都将牢牢打上新时代的印记,那些旧时代士绅培养出來的读书人,要么彻底融入,要么被淘汰出局,沒第三条道路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