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五百三十七章 逼债

第五百三十七章 逼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热气蒸腾的浴池,朱巧巧半躺着微微闭着眼眸,任由身后两个身穿齐胸小衣的丫头在为她清洗长发。

    四周格子式的淋浴间里,大清早丫鬟们也在洗头,每个人身边都摆满了红叶香水行研制出的全天然洗浴用品,玲琅满目什么用途都有。

    勤洗澡的卫生习惯在徐家已经行之多年了,有洁癖的甚至一天八遍澡,大多数都是早晚两次,天热时每半个时辰冲一次凉,甚至一整天都泡在水池子里也没人管。

    受此影响,不但衣服越来越简单好穿,对于发髻的要求也不那么讲究了,自然飘逸的披肩长发越来越受到追捧,想改换心情就随意挽个结,垂下几绺发丝或留海,既显得慵懒可爱也适合每个人的脸型和性格。

    篦子和头油已然在内宅基本绝迹,在徐家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使用。

    朱巧巧睁开眼来,见麝月光溜溜的下了浴池,神色有些不太开心,遂问道:“怎么了?”

    麝月因和朱巧巧堪称床榻上的亲密战友,是以对大奶奶没什么隐私,愁眉不展的道:“还能为什么?我那后妈整日里出去串门,妹妹问她今日买什么菜吃,她就说有什么吃什么,姑娘家家不要学的又馋又懒,有菜吃一碗饭,没菜就泡茶凑合。家用都用来置办新衣首饰,胭脂水粉了。

    不但如此,她稍微不满即摔盘子砸碗,我爹宠她也不说什么,害得我妹妹忍气吞声,苦在心里,又不敢告诉我爹。只能偷偷向我诉苦。”

    朱巧巧嗤笑道:“就没见过你姐妹这么窝囊的样儿,不说别的,反正早晚都要嫁出去,当面对着骂,嫁了人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了。她敢仗着继母的身份动一下手?一个小妾出身的继室。还敢猖狂?”

    麝月苦笑道:“怎么说都是继母,我在想是不是该把妹妹接过来做两年丫头,然后找个好人家。以往都把她当小姐养着,既然日子过的不舒心,那也没必要养在家里了。”

    “这主意不错。”朱巧巧指点道:“要想有好名声,放在老太太屋里。想过的轻松自在,送到翠柳身边。如果想不靠男人赚钱,不妨交给我调教几年。”

    “嗯,容我再想想。”麝月露出了笑容,俯身把秀发浸湿。

    这时大丫鬟喜庆穿着木屐走过来,蹲下身子低声道:“朱高请示要不要去帮衬下桂家。现在桂太太母子都被软禁不让出门,家里人心惶惶。”

    朱巧巧嘴角荡起一丝冷笑,“你告诉他,桂家死活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娘自小就被卖到了宫里,我一生人从未受过桂家的恩惠,我亲戚遍天下,接济的过来么?”

    “是。”喜庆有些摸不清头脑。也不敢多问,起身匆匆出去了。

    垂花门外的朱高啪的一声拍了下手掌,对着桑新柄笑道:“好!奶奶不管桂家的破事,咱们也就无需顾忌,得赶紧把房契要来。”

    桑新柄对朱高和沐家人合伙放官帐不感兴趣,他在里面也没有份子,关心的是秀春,“叔,秀春那丫头好几天不过来了,万一求奶奶配了别人。那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你就是没出息的东西。”朱高恨铁不成钢,“天下何处无芳草?有了银子什么美人买不到?”说完垂涎的舔了舔嘴唇,笑道:“不过秀春那丫头确实不错,性儿好模样也俊,你要让为叔也沾沾光。我倒有法子帮你。”

    桑新柄忙说道:“那没说的,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好侄子。”朱高开怀大笑,搂着他笑道:“今日带你去会会白娘子,那水蛇腰不比白蛇精差多少。就是三十如狼的年纪,每次都得我和白老二合力才能满足她,不然第二天腰酸腿疼连床都下不了,色是刮骨钢刀一点不假。”

    与此同时街口的刘智家,徐翠云自从进宫之后,再没有勤洗头的习惯了,清早起来把刘智打发去了铺子。

    对着妆台净净面,用篦子篦了头,三天不洗实在痒得慌,涂抹了些上好的头花油,把一根根发丝梳理的油光锃亮,隔着老远就能嗅到浓郁的香味,掩盖掉了其他异味。

    今日她要去桂家讨回定亲之物,从首饰匣子里选了一副鎏金镶嵌了翡翠的丹凤朝阳金簪,这是成亲时徐灏送的,价值连城被视为最心爱的宝贝;又戴了几支小钗和翠环,耳垂上挂了一对大圈赤金耳环。

    手腕上套了三副福寿万字的响镯,腿上一对同样式的响脚镯,走路时会发出叮咚的悦耳声响,就和一些少女喜欢佩戴铃铛玉佩玉环一样。

    把衣裳都脱了,徐翠云自怜自哀的对着镜子,欣赏着自己的娇躯,忽然皱眉捏了下稍有些松垮的腹部,自然是养尊处优也不运动的后果了。

    “没必要给那不解风情的东西欣赏。”

    徐翠云给自己找了借口,在丫环的伺候下套上了大红兜子,又穿了件白绫小褂,外穿大红齐胸襦裙。因最近京城风行复古风,使得唐宋之前风格多变,纹样绚丽的襦裙悄然盛行。

    襦裙可以说是真正的汉服,种类很多并不局限在一种样式,其中高腰襦裙可自行想象下朝鲜民族的传统妇女服饰,齐腰襦裙和日本的和服很像,都是自盛唐时期影响所及的缘故。

    而齐胸襦裙显现了唐朝特有的开放和无拘无束,此种大胆的服饰也只有西方近代时期的妇女穿着才可以相提并论。

    襦裙也有男式的,但徐灏很不喜欢,虽说是源自中国,可是和日本男式和服太像了,穿起来总感觉怪怪的,再套上木屐,分明就是一浪人。

    明朝盛行袄裙,汉朝的上衣多称为“襦”,魏晋时期到唐代宋代。渐渐被“袄”或“衫”取代,这是一种漫长的演变过程,最明显的特点是从宽袖改为了收袖口的琵琶袖,上衣不在掖进裙子里,而是大大方方的垂出来。衣襟的长度可以随意更改。

    似乎是和社会风气日趋保守有关,宽松好看的外衣不会令女性的上围和腰围太明显,也更显得飘逸多姿,符合宋朝崇尚自然的文化特点,现代的汉服大多脱胎于明朝的袄裙。

    唐朝的奔放使得服装的色彩异常艳丽,宋朝则一反绚丽之风。流行淡雅恬静的浅色系,元朝沿袭了宋代,但色彩更趋于灰暗,反应了当时汉人的压抑心态。

    到了明朝,色彩使用分成了两方向的极端,要么大红大绿。纹理刺绣都非常的讲究精致;要么是单纯的素白,仅仅在裙幅下边一两寸的部位绣一条花边,作为压脚。

    裙幅起初为六幅,即著名的裙拖六幅湘江水,现在用八幅的女人多了起来,也有用十幅的;腰间有很多的细褶,每道褶皱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因是冬季,徐翠云加了一件小羔羊皮的玉色西绫面的皮袄,腰下一条女裤,松花绿的百褶长裙。

    做了马车出来,到处都是人们在忙着装饰彩灯,年味依然浓郁,初四之后妇人走百病,访亲会友人潮涌动。

    好半天到了桂家。两扇大门紧紧关着,两个下人坐在大门外的石阶上,无精打采。

    刘家管事过去报上姓名,下人赶忙把马车引到了侧门,徐翠云坐在车里隐隐约约听到家里有哭声。

    几个妇人婆子从里面跑出来迎她。马车停下后,车夫搬过来马凳,丫鬟先下了车,然后扶着徐翠云缓缓走出来。

    忽然徐翠云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有人叫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家老爷借的钱,还想赖账怎地?”

    徐翠云好奇进了月亮门一瞧,桂堂脸色通红的说道:“我家戴罪之身无处可去,把房契给了你们,一家老少去住哪?你们也太欺负人了吧。”

    和他争吵的妇人大概三十来岁,风韵犹存的秀丽少妇,穿得非常体面不比徐翠云差多少,冷笑道:“那我管不着,趁着现在连本带利正好三千两,赶紧用宅子抵债,不然过几天还得卖儿卖女呢。”

    徐翠云好奇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桂家妇人苦笑道:“还不是老爷借了印子钱,眼看我家败落了,债主就赶着上门逼债,真是恨不得把人给活活逼死。”

    “哦!”徐翠云停下了脚步,原本还想代太太解释下原委,求得桂夫人的谅解,可眼下见桂家即将无家可归,懒得进去了,遂淡淡的道:“我也不见你家太太了,劳烦你进去禀报一声,把珠翠还她,麻烦太太转交给夏夫人,什么意思也不用我明说了吧?”

    妇人低着头进去了,屋里躲着的桂夫人容貌憔悴,有气无力的把玉佩随手给了妇人。想当日她本一心攀附徐家,如今自家沦落到了此等地步,自觉无颜说什么了,行事倒也痛快利落。

    徐翠云接过来自己的玉佩,很满意桂夫人的知趣,看都不看依然争吵的两个人,转身施施然的走了。

    稍后沐家的孙氏也心满意足的出来,桂堂到底年轻冲动,被她一挤兑就把房契扔了出来。

    外头徐翠云难得出次门,兴致勃勃的带着丫鬟在街上闲逛。孙氏则直接坐上马车,她是奉了沐夫人的吩咐出来买东西,顺便往桂家逼债,门口等着七八个沐府家将。

    马车刚一起步,人群中有个桂家小厮恶狠狠的扔过来个炮仗,砰!牲口受惊往前发了性,马夫有些勒不住了,车子跑到了胡同口儿。

    正巧里面一辆马车也急冲冲的出来,两边赶车的吆喝不住,两车相撞,车轮插在一块儿。马匹愈发受惊,前蹄抬起一阵乱踢乱跳。

    咔擦一声响,孙氏坐的车轴断了,整个车子都往一侧倒了下去,牲口跳的更高了。

    百姓吓得慌忙朝四周散开,连累整个道路都被堵塞了,车夫急的要死,四五个人上前都拉不住两边的牲口。

    对面车上还坐着个男人,跨着车辕动也不动,沐府家将顿时恼了,拿着鞭子上前就是一顿抽打,把个没眼力见的混账行子打的跑没影了。

    徐翠云远远瞧着热闹,短短的时间内,街上围了有上千人,丫鬟急道:“太乱了怕有歹人,咱们进楼里避一避吧。”

    徐翠云抬头一看距离最近的二层小楼是个珠宝铺子,笑着直接走了进去。

    这边车里坐着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急的大哭,而孙氏则被心急的家人抱下车来,看了看四周围观之人,怒道:“将赶车的拴起来,没工夫陪他罗唣,赶紧修好车回去。”

    家将便把车夫给绑在柱子上,将他车上的车轴并一只车轮卸了过来。

    等待的时候,孙氏顺嘴问道:“车里坐着是什么人?”

    领头的说道:“是个大姑娘,在车里哭呢。有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鬼头鬼脑的像个贼,被一顿鞭子打的滚了蛋,连人都不要了。”

    孙氏说道:“这是赶车的不是,与坐车的不相干,丢下那姑娘在这儿不是个事,把人扶着到咱车里同坐,带回府里,自然有人来领她。尽着礼数,可别吓坏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