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平安和张四维一路往大理寺而去,在半路就碰到了往这来的王世贞,王世贞也是和张四维想一块去了,晚上大理寺要开接风宴,趁中午三兄弟一起聚聚。
三人随便找了一个看上去不大但是很干净的酒家进去,点了四菜一汤,要了六个炊饼吃了起来。王世贞得知朱平安在翰林院分的差事后,先是惊讶了片刻,继而便是为朱平安打抱不平,认为李默李大人看待事情太过草率,没有仔细调查就将朱平安区别对待。和张四维一样,王世贞在安慰朱平安后,也提出让他做御史的父亲帮着向李默李大人说说情。朱平安也都谢绝了。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呵呵,这或许也是老天想要降大任与我呢。”朱平安笑了笑,安慰两人。
“你看子厚,呵呵,文生,我看咱俩纯属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张四维指着朱平安,笑了起来。
“拉倒吧,你做太监去吧,我可不做。”
王世贞摇头,然后三人相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王世贞和张四维对朱平安此时还能保持乐观赞服不已,在他们想来如果换作他们的话,肯定是做不到像朱平安这样阔达的。
吃过饭后,王世贞去了大理寺,朱平安和张四维一起返回了翰林院,各自回了各自办公的场所。朱平安回了藏书阁后,泡了一壶差。然后提着茶壶和茶杯上了三楼,直奔永乐大典而去。
负责洒扫藏书阁的差役上楼清扫,看到了一手捧书一手端茶的朱平安,发现朱平安看书看得如神。竟然连自己上楼来都没有发现,在清扫的时候差役也偶尔抬头观察下朱平安,发现朱平安一点也没有察觉。
在差役眼中,朱平安是一个很独特的上官,这个差役负责清扫藏书阁十余年了,见过六七任负责藏书阁的翰林大老爷了。像朱平安这么捧着书不撒手的翰林,这还是第一次见。
差役扫地快扫到朱平安跟前的时候,朱平安才发现了扫地的差役。
“哦,老李又来打扫了,要不要来杯茶?”朱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打了一个招呼问道。上午就已经见过负责清扫的差役了。认识这个姓李的差役。
朱平安在上楼时,专门多带了几个茶杯,就是为了有人上来找自己时,好随时给别人倒茶。老李负责清扫藏书阁,每天都要清扫,也辛苦了,喝杯茶水润润喉咙正好不过了。
“朱大人可别这么说。小的担不起。”李差役第一次见到主动给自己打招呼的上官,而且还这么温和,跟唠家常似的,没有一点距离感,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
“这有什么担不起的,藏书阁就咱几个人,以后还要多靠你们帮助呢。”朱平安平和的笑了笑,说着便提起茶壶倒了一杯热茶放到了窗台上。“都是院里发的茶,就凑活着喝吧。”
“这怎么好呢,谢谢朱大人了,以后可使不得了。”
这么一杯茶,就让老李觉得扫了大半天地累酸了的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扫地也不喘了,他在翰林院这么多年,也没有遇到过像朱平安这般没有架子的翰林大老爷。以前的翰林大老爷要么是头仰到天上,要么就是眼皮子低下看人,即便偶尔有客套的几次也都是端着架子,像朱平安这样没架子的是头一次。
“你忙,不用管我。”朱平安倒完茶后,将椅子搬到了老李清扫过的地方,向老李说了一句便又重新投入到了书中。
朱平安捧着手中的书看得入迷,这本书是古代破案方面的书,朱平安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适用于古代的破案技巧和方法,另外书中也汇集了大量破案的经典典故。在古代破案也并不是都靠用刑,当然这本书上破案典故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都有用刑的情节,或轻或重,但是破案的技巧还是非常多的。在这本书中,朱平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古代的破案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中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有一个知县掌握了唇语,靠着唇语破解了很多的复杂案例。
好奇之下,朱平安将手中的这本书放回原处,试着按照洪武正韵去查了下关于唇语方面的卷册,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册书,这册书归类到了技艺方面。
“唇语者,以目代耳,以看代听,春秋时魏人耳艾善之......”
这册书将唇语介绍了下,而且几乎还将和唇语有关的资料都汇总到了书册中,在其中朱平安翻阅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关于唇语教学的资料。《永乐大典》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编写什么,而是把各种典籍中有关此事的记载,甚至整本书都抄下来,点明出自何书何卷何人,可以用“述而不作”来形容。
这处唇语教学的资料是出自一本叫《伶人传》的典籍,唇语是说书人为了吸引观众的一种表演,这种唇语技巧是来自春秋时魏国一个叫耳艾的人,经过了数百年演化总结而来的一个唇语教学资料。
这本唇语教学很详细,主要是通过对方面部和嘴唇的移动来破解语言。
这本书讲解的很详细,所处场合、周围噪声大小、当事人的语言习惯、方言、光线、距离等等都是唇语的影响要素,书中也针对此做了不同的应对。在这本书中还列举了最善于学习唇语的一类人:沉毅、好读、寡言者最善。
貌似自己很适合呢,朱平安勾了勾唇角,那为什么不学呢,艺多不压身,而且唇语似乎真的很有用呢,光听着就很高大上的感觉。
得益于自己差不多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朱平安很快就将这卷唇语翻阅完,将书放回原处,在脑海里对唇语的教学进行总结消化。
唇语其实并不难,懂的原理后主要就是靠多练,熟能生巧。这套唇语教学资料并不难,朱平安没用太久就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说的唇语的相关技巧。
尽管朱平安掌握了这套很成熟的唇语技巧,但是却不能说朱平安掌握了唇语。唇语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联系的技能,朱平安只是初入门墙掌握了方法而已,要想真正读懂唇语,朱平安还得多练。(未完待续。)
朱平安和张四维一路往大理寺而去,在半路就碰到了往这来的王世贞,王世贞也是和张四维想一块去了,晚上大理寺要开接风宴,趁中午三兄弟一起聚聚。
三人随便找了一个看上去不大但是很干净的酒家进去,点了四菜一汤,要了六个炊饼吃了起来。王世贞得知朱平安在翰林院分的差事后,先是惊讶了片刻,继而便是为朱平安打抱不平,认为李默李大人看待事情太过草率,没有仔细调查就将朱平安区别对待。和张四维一样,王世贞在安慰朱平安后,也提出让他做御史的父亲帮着向李默李大人说说情。朱平安也都谢绝了。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呵呵,这或许也是老天想要降大任与我呢。”朱平安笑了笑,安慰两人。
“你看子厚,呵呵,文生,我看咱俩纯属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张四维指着朱平安,笑了起来。
“拉倒吧,你做太监去吧,我可不做。”
王世贞摇头,然后三人相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王世贞和张四维对朱平安此时还能保持乐观赞服不已,在他们想来如果换作他们的话,肯定是做不到像朱平安这样阔达的。
吃过饭后,王世贞去了大理寺,朱平安和张四维一起返回了翰林院,各自回了各自办公的场所。朱平安回了藏书阁后,泡了一壶差。然后提着茶壶和茶杯上了三楼,直奔永乐大典而去。
负责洒扫藏书阁的差役上楼清扫,看到了一手捧书一手端茶的朱平安,发现朱平安看书看得如神。竟然连自己上楼来都没有发现,在清扫的时候差役也偶尔抬头观察下朱平安,发现朱平安一点也没有察觉。
在差役眼中,朱平安是一个很独特的上官,这个差役负责清扫藏书阁十余年了,见过六七任负责藏书阁的翰林大老爷了。像朱平安这么捧着书不撒手的翰林,这还是第一次见。
差役扫地快扫到朱平安跟前的时候,朱平安才发现了扫地的差役。
“哦,老李又来打扫了,要不要来杯茶?”朱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打了一个招呼问道。上午就已经见过负责清扫的差役了。认识这个姓李的差役。
朱平安在上楼时,专门多带了几个茶杯,就是为了有人上来找自己时,好随时给别人倒茶。老李负责清扫藏书阁,每天都要清扫,也辛苦了,喝杯茶水润润喉咙正好不过了。
“朱大人可别这么说。小的担不起。”李差役第一次见到主动给自己打招呼的上官,而且还这么温和,跟唠家常似的,没有一点距离感,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
“这有什么担不起的,藏书阁就咱几个人,以后还要多靠你们帮助呢。”朱平安平和的笑了笑,说着便提起茶壶倒了一杯热茶放到了窗台上。“都是院里发的茶,就凑活着喝吧。”
“这怎么好呢,谢谢朱大人了,以后可使不得了。”
这么一杯茶,就让老李觉得扫了大半天地累酸了的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扫地也不喘了,他在翰林院这么多年,也没有遇到过像朱平安这般没有架子的翰林大老爷。以前的翰林大老爷要么是头仰到天上,要么就是眼皮子低下看人,即便偶尔有客套的几次也都是端着架子,像朱平安这样没架子的是头一次。
“你忙,不用管我。”朱平安倒完茶后,将椅子搬到了老李清扫过的地方,向老李说了一句便又重新投入到了书中。
朱平安捧着手中的书看得入迷,这本书是古代破案方面的书,朱平安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适用于古代的破案技巧和方法,另外书中也汇集了大量破案的经典典故。在古代破案也并不是都靠用刑,当然这本书上破案典故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都有用刑的情节,或轻或重,但是破案的技巧还是非常多的。在这本书中,朱平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古代的破案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中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有一个知县掌握了唇语,靠着唇语破解了很多的复杂案例。
好奇之下,朱平安将手中的这本书放回原处,试着按照洪武正韵去查了下关于唇语方面的卷册,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册书,这册书归类到了技艺方面。
“唇语者,以目代耳,以看代听,春秋时魏人耳艾善之......”
这册书将唇语介绍了下,而且几乎还将和唇语有关的资料都汇总到了书册中,在其中朱平安翻阅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关于唇语教学的资料。《永乐大典》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编写什么,而是把各种典籍中有关此事的记载,甚至整本书都抄下来,点明出自何书何卷何人,可以用“述而不作”来形容。
这处唇语教学的资料是出自一本叫《伶人传》的典籍,唇语是说书人为了吸引观众的一种表演,这种唇语技巧是来自春秋时魏国一个叫耳艾的人,经过了数百年演化总结而来的一个唇语教学资料。
这本唇语教学很详细,主要是通过对方面部和嘴唇的移动来破解语言。
这本书讲解的很详细,所处场合、周围噪声大小、当事人的语言习惯、方言、光线、距离等等都是唇语的影响要素,书中也针对此做了不同的应对。在这本书中还列举了最善于学习唇语的一类人:沉毅、好读、寡言者最善。
貌似自己很适合呢,朱平安勾了勾唇角,那为什么不学呢,艺多不压身,而且唇语似乎真的很有用呢,光听着就很高大上的感觉。
得益于自己差不多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朱平安很快就将这卷唇语翻阅完,将书放回原处,在脑海里对唇语的教学进行总结消化。
唇语其实并不难,懂的原理后主要就是靠多练,熟能生巧。这套唇语教学资料并不难,朱平安没用太久就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说的唇语的相关技巧。
尽管朱平安掌握了这套很成熟的唇语技巧,但是却不能说朱平安掌握了唇语。唇语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联系的技能,朱平安只是初入门墙掌握了方法而已,要想真正读懂唇语,朱平安还得多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