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变?怎么有变?”
张昌宗疑惑的问了一句,问完了,心头一动,又问:“关于五王?”
刘婴拱手:“明公料事如神,属下佩服。”
张昌宗打了个哈哈,不置可否,刘婴道:“目前看,属下以为不止五王,怕是一石多鸟之计。”
“哦?这么复杂?快把消息拿来看看。”
张昌宗催促着。还以为李显打算一直忍者神龟做下去,结果,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也是,好不容易重新坐回皇帝宝座,明明应该大权在握,却有五王在朝,张昌宗替他想想都觉得憋屈。
想当年,李显同志第一回登基做皇帝,因为他娘在旁掣肘,手下没人,只能任用老婆娘家人,直接把普通参军的岳父韦玄贞提拔为刺史,又想提为侍中,裴炎反对了一下,更是中二的直接喊出——
我以天下为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
这妥妥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啊。裴炎作为忠直之臣,自然是不会支持了,回头就汇报给当时还是天后的武氏。结果不用问了,中二期来的有点晚的李显被抽回去了,并且,他娘还特别凶残那个等级,不抽就不抽,一抽……不止皇帝没得做了,还一巴掌扇出长安,贬斥房陵。一贬就是十四年,再重的中二病也被生活的苦难磨平了,第二登基,明显业务熟练多了,跟五王也知道忍耐了,这是进步,也是忍功好。
教张昌宗说,真要弄五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五王看似有勇有谋,其实都有些为臣的迂腐,李显也不需要怎么做,直接置兵卒于宫门,待五人来上朝的时候,直接乱箭射杀就是。
人死了,你李显的威势也竖起来了,大权在握,操作自然就容易了,这个刷声望值的办法,可以参考他家老祖宗太宗二凤同志,人砍了亲哥、亲兄弟呢,不一样刷了个千古一帝的名声。只要不天下大乱,只要能过好日子,只要不是作的太过分,老百姓才不关心你御座上做的是谁。不过,李显要是有这种魄力,也轮不到他贬斥房陵十四年了。
张昌宗把刘婴送过来的消息拿过来扫了一遍,扫完自己都麻爪了——
在他在海上漂的这段时间,京里的生活简直是一天一个热闹,不知长安人民有没有目不暇接之感,反正张昌宗是看得挺目瞪口呆的,呆完了还要感慨下大唐的女人们真是不消停。
话说,当今太子李重俊并非皇后韦氏亲生,生母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婢女,因排行长而被立为太子。自幼随李显夫妇于房陵长大,无名师教导,不通礼法,身边的侍臣又多是年轻浮浪之辈,平日在东宫只知蹴鞠游戏取乐,在朝野都没什么好名声,也不得人心,数次有大臣上书劝谏,但李重俊都不重视,颇不以为然。
然后,张昌宗的前义母现岳母大人太平长公主跳了出来,向皇帝上书,先是回忆了一下老李家创业、守业数代经营的艰辛,又感慨了一下李唐复辟的不易,告诉她哥李显同志,皇帝哥哥你看啊,北疆的突厥被打退了,挟此威势,四夷莫敢不服,这是她女婿做得好,所以,边疆安定了,短时间内没边患的担心了,不需要打仗了。
既然不打仗了,那就过几年太平日子,老百姓就盼着在贤明的君主带领下,可以好好奋斗下生活,让大家都过几天好日子,也要给大家一点盼头。可是,皇帝哥哥你看看你立的太子,既无德行,又不贤明,不学无术,身为未来一国之储君,竟长行不法之事,他是半点都不靠谱啊!
老祖宗创业艰难,李唐复辟不易,大家好不容易有几天安生日子过,哥你确定真要把国家的未来交到这样的储君手里吗?哥你这是不把江山社稷当回事儿啊。接下来,又细数了李重俊的各种方方面面,重点是在东宫的荒唐无稽。
然后,太平公主还说,她作为一个皇室公主,本来是不该管这些的,但是,前些日子梦见大行归天的太宗、高宗两任皇帝,他们在梦里殷殷嘱咐,李唐皇室是要带着天下百姓过好日子的,可不能让江山亡在不肖子孙手里。太宗、高宗两代明主,竟担心国祚存续——
太平公主一想不对啊,皇兄明明做得不错,那是哪里出问题呢?是祖宗来警示吗?
于是自省其身,细细思之,才发现她爷爷、她爹在梦里担心的目光,望的其实是东宫的方向,这是在警示太子德不堪位,怕将来老李家出个昏君,亡国灭种,国祚难续啊。
舆部把太平公主的上书内容,一字不落的抄了一遍使人送过来,张昌宗看完,板着脸,一个字都不想说——
这谁帮着写的疏奏?岳母大人这是找到能人了!
没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情真意切,诚挚动人,无论谁看了,都只觉得这是长公主对皇室的一片拳拳之心。因为她老人家根本没说要立谁做太子,她只是担忧国家的未来,担忧完了,还让皇帝好好地挑选名师,教导太子。
太平长公主对皇帝李显有恩,在朝中又有声望,权势赫赫,旁地大臣跳出来说太子不好,不是五王,杀伤力根本比不上她。
本来就对太子不满的朝臣们,在五王势大的朝廷,忠直之士还是挺多的,见长公主跳出来了,说的还挺有道理,本着良心和忠心,连五王在内,大多给长公主同学点了赞,纷纷表示支持。
而太平长公主呢,提出担心和建议后,人就遁了,不插手朝政了,反正平静的局面已经打破了,事关国储,便是五王也要下场撕一撕的。她老人家的观点很实在,不怕乱,就怕静,乱了水才浑,才好摸鱼。
这封上疏,确实打乱了宫里宫外许多的人心,起码,安乐公主就挺有收获的,看李重俊势头不好,她直接进宫,先去见韦后,撺掇韦后支持她做皇太女,韦后居然同意了,立即指使韦温、崔湜等上疏,请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然后,不知怎么地,居然爆出一件事情来——
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的长子,乃是成亲六月便生的早产儿,但是,据言,说是早产,婴孩却长得白胖健壮,比普通足月的孩子还长得好些,说是早产儿,只要有眼睛的,看了就知道是假的。安乐公主成亲六月便产子……满朝文武跟长安人民的眼神瞬间意味深长起来。
这等舆论形势之下,本来还只是传安乐公主,传着、传着,不知怎么传到韦后身上,皆传皇后与韦温、崔湜等有私,德不堪位,请求废黜皇后。
“有变?怎么有变?”
张昌宗疑惑的问了一句,问完了,心头一动,又问:“关于五王?”
刘婴拱手:“明公料事如神,属下佩服。”
张昌宗打了个哈哈,不置可否,刘婴道:“目前看,属下以为不止五王,怕是一石多鸟之计。”
“哦?这么复杂?快把消息拿来看看。”
张昌宗催促着。还以为李显打算一直忍者神龟做下去,结果,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也是,好不容易重新坐回皇帝宝座,明明应该大权在握,却有五王在朝,张昌宗替他想想都觉得憋屈。
想当年,李显同志第一回登基做皇帝,因为他娘在旁掣肘,手下没人,只能任用老婆娘家人,直接把普通参军的岳父韦玄贞提拔为刺史,又想提为侍中,裴炎反对了一下,更是中二的直接喊出——
我以天下为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
这妥妥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啊。裴炎作为忠直之臣,自然是不会支持了,回头就汇报给当时还是天后的武氏。结果不用问了,中二期来的有点晚的李显被抽回去了,并且,他娘还特别凶残那个等级,不抽就不抽,一抽……不止皇帝没得做了,还一巴掌扇出长安,贬斥房陵。一贬就是十四年,再重的中二病也被生活的苦难磨平了,第二登基,明显业务熟练多了,跟五王也知道忍耐了,这是进步,也是忍功好。
教张昌宗说,真要弄五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五王看似有勇有谋,其实都有些为臣的迂腐,李显也不需要怎么做,直接置兵卒于宫门,待五人来上朝的时候,直接乱箭射杀就是。
人死了,你李显的威势也竖起来了,大权在握,操作自然就容易了,这个刷声望值的办法,可以参考他家老祖宗太宗二凤同志,人砍了亲哥、亲兄弟呢,不一样刷了个千古一帝的名声。只要不天下大乱,只要能过好日子,只要不是作的太过分,老百姓才不关心你御座上做的是谁。不过,李显要是有这种魄力,也轮不到他贬斥房陵十四年了。
张昌宗把刘婴送过来的消息拿过来扫了一遍,扫完自己都麻爪了——
在他在海上漂的这段时间,京里的生活简直是一天一个热闹,不知长安人民有没有目不暇接之感,反正张昌宗是看得挺目瞪口呆的,呆完了还要感慨下大唐的女人们真是不消停。
话说,当今太子李重俊并非皇后韦氏亲生,生母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婢女,因排行长而被立为太子。自幼随李显夫妇于房陵长大,无名师教导,不通礼法,身边的侍臣又多是年轻浮浪之辈,平日在东宫只知蹴鞠游戏取乐,在朝野都没什么好名声,也不得人心,数次有大臣上书劝谏,但李重俊都不重视,颇不以为然。
然后,张昌宗的前义母现岳母大人太平长公主跳了出来,向皇帝上书,先是回忆了一下老李家创业、守业数代经营的艰辛,又感慨了一下李唐复辟的不易,告诉她哥李显同志,皇帝哥哥你看啊,北疆的突厥被打退了,挟此威势,四夷莫敢不服,这是她女婿做得好,所以,边疆安定了,短时间内没边患的担心了,不需要打仗了。
既然不打仗了,那就过几年太平日子,老百姓就盼着在贤明的君主带领下,可以好好奋斗下生活,让大家都过几天好日子,也要给大家一点盼头。可是,皇帝哥哥你看看你立的太子,既无德行,又不贤明,不学无术,身为未来一国之储君,竟长行不法之事,他是半点都不靠谱啊!
老祖宗创业艰难,李唐复辟不易,大家好不容易有几天安生日子过,哥你确定真要把国家的未来交到这样的储君手里吗?哥你这是不把江山社稷当回事儿啊。接下来,又细数了李重俊的各种方方面面,重点是在东宫的荒唐无稽。
然后,太平公主还说,她作为一个皇室公主,本来是不该管这些的,但是,前些日子梦见大行归天的太宗、高宗两任皇帝,他们在梦里殷殷嘱咐,李唐皇室是要带着天下百姓过好日子的,可不能让江山亡在不肖子孙手里。太宗、高宗两代明主,竟担心国祚存续——
太平公主一想不对啊,皇兄明明做得不错,那是哪里出问题呢?是祖宗来警示吗?
于是自省其身,细细思之,才发现她爷爷、她爹在梦里担心的目光,望的其实是东宫的方向,这是在警示太子德不堪位,怕将来老李家出个昏君,亡国灭种,国祚难续啊。
舆部把太平公主的上书内容,一字不落的抄了一遍使人送过来,张昌宗看完,板着脸,一个字都不想说——
这谁帮着写的疏奏?岳母大人这是找到能人了!
没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情真意切,诚挚动人,无论谁看了,都只觉得这是长公主对皇室的一片拳拳之心。因为她老人家根本没说要立谁做太子,她只是担忧国家的未来,担忧完了,还让皇帝好好地挑选名师,教导太子。
太平长公主对皇帝李显有恩,在朝中又有声望,权势赫赫,旁地大臣跳出来说太子不好,不是五王,杀伤力根本比不上她。
本来就对太子不满的朝臣们,在五王势大的朝廷,忠直之士还是挺多的,见长公主跳出来了,说的还挺有道理,本着良心和忠心,连五王在内,大多给长公主同学点了赞,纷纷表示支持。
而太平长公主呢,提出担心和建议后,人就遁了,不插手朝政了,反正平静的局面已经打破了,事关国储,便是五王也要下场撕一撕的。她老人家的观点很实在,不怕乱,就怕静,乱了水才浑,才好摸鱼。
这封上疏,确实打乱了宫里宫外许多的人心,起码,安乐公主就挺有收获的,看李重俊势头不好,她直接进宫,先去见韦后,撺掇韦后支持她做皇太女,韦后居然同意了,立即指使韦温、崔湜等上疏,请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然后,不知怎么地,居然爆出一件事情来——
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的长子,乃是成亲六月便生的早产儿,但是,据言,说是早产,婴孩却长得白胖健壮,比普通足月的孩子还长得好些,说是早产儿,只要有眼睛的,看了就知道是假的。安乐公主成亲六月便产子……满朝文武跟长安人民的眼神瞬间意味深长起来。
这等舆论形势之下,本来还只是传安乐公主,传着、传着,不知怎么传到韦后身上,皆传皇后与韦温、崔湜等有私,德不堪位,请求废黜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