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血海深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胡里伯克不干了。
在阿古柏的计划中,胡里伯克并不“随征”,而是留守喀什噶尔。目下,阿古柏的嫡系部队,还剩下两支,一支在喀什噶尔大本营,一支在喀喇沙尔的海古拉手上。如果阿古柏“西征”,自然要把留在喀什噶尔的这支部队带走,那么胡里伯克这个“留守”,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了。
胡里伯克是这么想的:我跟老二一向不睦,就算你传位给我,我手上没兵,也坐不住“太子”的位子,何况你个老不死的根本就不要传位给我!真这么着了,我不就是老二案板上的肉了吗?
大位之传,以长以贤,我不但是长子,名声也比老二好得多——老二嗜杀、贪货、滥淫,哪一点比得上我?你偏心至此,真是……该死!
胡里伯克想不到的是,老爹传位老二,正是因为老二“嗜杀、贪货、滥淫”——这一层,同阿古柏本人,十分相像。二儿子好武,一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大儿子爱读书,却总是给阿古柏一副娘娘腔的感觉——阿古柏**出身,却最讨厌娘娘腔的人。
阿古柏总觉得,“二儿子像我,大儿子不像我”,因此,喜欢老二,不喜欢老大。
另外,阿古柏认为,海古拉的军事才能,远在胡里伯克之上,带兵的将领,也更服气海古拉,收拾眼下的这个烂摊子,指挥作战的能力以及将领们的效忠,是摆在第一位的,单从这一层考虑,也得将这个烂摊子交给海古拉。
事实上,多年来,一直是海古拉在外,跟着阿古柏南征北战,胡里伯克留在喀什噶尔,负责庶务和后勤。
是次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援军的主帅,就是由海古拉担任的。
阿古柏没有想清楚:如果海古拉真的像他认为的那么能打仗,这一仗,“洪福汗国”怎么会输的那么惨?
胡里伯克先是婉转进谏,希望老爹可以回心转意,打消“西征”的计划,然而,却被阿古柏骂了个狗血淋头。
眼见“西征”的日期近了,胡里伯克一咬牙,一跺脚,决定铤而走险了。
宫廷政变的剧情,是我们似曾相识的:胡里伯克成功交通了阿古柏的一个妃子,在阿古柏的饮食中下毒。
这个妃子是维吾尔人,她本是和田的“帕夏”哈比布拉的女儿,当年,阿古柏背信弃义,赚开和田城门,不但鸠占鹊巢,更大肆屠城,五万和田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个妃子的全家老小,都被屠杀,只她一人,因为相貌绝美,留得一命,被喀什噶尔兵作为战利品,献给了阿古柏。
她本就和阿古柏一家有着血海深仇,很愿意看到他们父子、兄弟相残,于是,一口答应了胡里伯克的要求。
下毒的过程,十分顺利;没有想到的是,阿古柏体气极壮,这妃子在酒中下了大分量的砒霜,阿古柏喝了下去,居然不即便死,只是辗转呻吟,喊叫“胸闷”、“口渴”、“肚子疼”。她见不是事儿,拿一条白绫,环住了阿古柏的脖子,死命勒紧,阿古柏挣扎了半天,终于咽了气儿了。
胡里伯克发丧,宣布“埃米尔”病重驾崩,遗命长子胡里伯克接位。
阿古柏**出身,歌舞俱佳,有一把极清亮的嗓子,临死前喊叫的“胸闷”、“口渴”、“肚子疼”,远远的传出了房门,宫内的不少人都听到了。消息传到喀喇沙尔,海古拉立即发布檄文,痛斥胡里伯克弑父,声称他海古拉才是“圣心默定”的储君,接着,宣布回师喀什噶尔,“讨伐枭逆”。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海拉古弃守托克逊,逃到了喀喇沙尔,不久之后,虎口脱险的白彦虎,也辗转而至。海古拉还是很看重白彦虎的,晓得此人智勇双全,秋凉之后,中国人如果南下,非得此人助力不可。于是,将白彦虎的残部,安顿在喀喇沙尔西南的库尔勒,和喀喇沙尔做成了一个犄角之势。
白彦虎听到海古拉要离开喀喇沙尔、“西征”喀什噶尔的消息,飞骑至喀喇沙尔,见了海古拉,苦劝道:“宫闱之事,诡异难明,大敌当前,若自己人和自己人先打了起来,这个,这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殿下,三思啊!”
“胡里伯克弑父篡位,人神共愤!”海古拉瞪着眼睛,“我既为人臣,亦为人子,与其不共戴天!这个……安能坐视?”
“殿下纯孝,卑职敬佩!”白彦虎说道,“可是,殿下只要在喀喇沙尔挡住了中国的军队,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到时候,振臂一呼,全国忠臣义士,必望风景从!则拨乱反正,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又何虑大位落在乱臣贼子的手中?如果殿下此刻离开喀喇沙尔——”
“喀喇沙尔不足虑!”海古拉打断了他的话,“不是还有你白总督嘛!白彦虎,我命你兼署喀喇沙尔总督,我走之后,负责喀喇沙尔一切军政事宜!”
啊?
白彦虎目下的这个“总督”,是“乌鲁木齐总督”,乌鲁木齐丢了,“总督”的头衔,倒还没有丢。
白彦虎哭笑不得:你走了,喀喇沙尔还能剩几个兵?我这个“喀喇沙尔总督”,怎么个“负责”法儿呢?
他说的唇焦舌敝,终是无用,海古拉是打定主意要回去打内战的了。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之时,白彦虎驰援托克逊,一到托克逊城下,刚刚好撞上弃城而逃的海古拉,白彦虎苦苦劝说海拉古,说北疆诸城,以托克逊的城池最为坚固,咱们坚守待援,天气酷热,官军不能久屯于坚城之下,时候一长,“必有办法”。
但达坂城天险一失,海古拉守住托克逊、吐鲁番的信心,也跟着丢了个干干净净,而且,他比白彦虎更清楚自家的家底儿,晓得老爹阿古柏已经拿出了棺材本儿,不会再有什么“援”来了。
海古拉说,托克逊城池虽坚,但无险可据,不宜流连,俺要“转进”喀喇沙尔,天时炎热,想来连番大战之后,中国军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长途行军,翻越博罗图山,进攻喀喇沙尔。这个,这个,嗯,待俺抓住这段宝贵的时机,重整旗鼓,再回过头来,狠狠的教训中国人!
接着,补充了一句:这个托克逊,就拜托白总督你啦。
说完,仓皇而去。
这……真正是旧事重演了。
事实上,海古拉坚持回师“讨伐枭逆”,除了争夺王位之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躲开中国人。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的大败,给海古拉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他的内心深处,对这支中国远征军,产生了深刻的畏惧,中国人南下,喀喇沙尔必首当其冲,他实在不愿意再和中国人对阵了。
不过,在白彦虎的坚持下,海古拉没有把所有的军队都带走——他也明白,如果所有的军队都带走了,中国人来了,喀喇沙尔必不战而下,中国人长驱而入,一路追在自己的屁股后头,滋味也实在不大好受。
海古拉将大约三分之一的军队,交给了自己的副手艾克木汗,并调整了部署:白彦虎驻喀喇沙尔,艾克木汗驻库尔勒,互为犄角。
至于这三分之一的军队,再加上白彦虎自己收拢的残部,能不能挡得住中国人,就管不了那么多喽。
布置已定,海古拉按时出发,没在喀喇沙尔多耽搁一天。
海古拉和白彦虎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古拉一走,艾克木汗便自立为汗,并敕令白彦虎,向他效忠。
*(未完待续。)
胡里伯克不干了。
在阿古柏的计划中,胡里伯克并不“随征”,而是留守喀什噶尔。目下,阿古柏的嫡系部队,还剩下两支,一支在喀什噶尔大本营,一支在喀喇沙尔的海古拉手上。如果阿古柏“西征”,自然要把留在喀什噶尔的这支部队带走,那么胡里伯克这个“留守”,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了。
胡里伯克是这么想的:我跟老二一向不睦,就算你传位给我,我手上没兵,也坐不住“太子”的位子,何况你个老不死的根本就不要传位给我!真这么着了,我不就是老二案板上的肉了吗?
大位之传,以长以贤,我不但是长子,名声也比老二好得多——老二嗜杀、贪货、滥淫,哪一点比得上我?你偏心至此,真是……该死!
胡里伯克想不到的是,老爹传位老二,正是因为老二“嗜杀、贪货、滥淫”——这一层,同阿古柏本人,十分相像。二儿子好武,一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大儿子爱读书,却总是给阿古柏一副娘娘腔的感觉——阿古柏**出身,却最讨厌娘娘腔的人。
阿古柏总觉得,“二儿子像我,大儿子不像我”,因此,喜欢老二,不喜欢老大。
另外,阿古柏认为,海古拉的军事才能,远在胡里伯克之上,带兵的将领,也更服气海古拉,收拾眼下的这个烂摊子,指挥作战的能力以及将领们的效忠,是摆在第一位的,单从这一层考虑,也得将这个烂摊子交给海古拉。
事实上,多年来,一直是海古拉在外,跟着阿古柏南征北战,胡里伯克留在喀什噶尔,负责庶务和后勤。
是次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援军的主帅,就是由海古拉担任的。
阿古柏没有想清楚:如果海古拉真的像他认为的那么能打仗,这一仗,“洪福汗国”怎么会输的那么惨?
胡里伯克先是婉转进谏,希望老爹可以回心转意,打消“西征”的计划,然而,却被阿古柏骂了个狗血淋头。
眼见“西征”的日期近了,胡里伯克一咬牙,一跺脚,决定铤而走险了。
宫廷政变的剧情,是我们似曾相识的:胡里伯克成功交通了阿古柏的一个妃子,在阿古柏的饮食中下毒。
这个妃子是维吾尔人,她本是和田的“帕夏”哈比布拉的女儿,当年,阿古柏背信弃义,赚开和田城门,不但鸠占鹊巢,更大肆屠城,五万和田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个妃子的全家老小,都被屠杀,只她一人,因为相貌绝美,留得一命,被喀什噶尔兵作为战利品,献给了阿古柏。
她本就和阿古柏一家有着血海深仇,很愿意看到他们父子、兄弟相残,于是,一口答应了胡里伯克的要求。
下毒的过程,十分顺利;没有想到的是,阿古柏体气极壮,这妃子在酒中下了大分量的砒霜,阿古柏喝了下去,居然不即便死,只是辗转呻吟,喊叫“胸闷”、“口渴”、“肚子疼”。她见不是事儿,拿一条白绫,环住了阿古柏的脖子,死命勒紧,阿古柏挣扎了半天,终于咽了气儿了。
胡里伯克发丧,宣布“埃米尔”病重驾崩,遗命长子胡里伯克接位。
阿古柏**出身,歌舞俱佳,有一把极清亮的嗓子,临死前喊叫的“胸闷”、“口渴”、“肚子疼”,远远的传出了房门,宫内的不少人都听到了。消息传到喀喇沙尔,海古拉立即发布檄文,痛斥胡里伯克弑父,声称他海古拉才是“圣心默定”的储君,接着,宣布回师喀什噶尔,“讨伐枭逆”。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海拉古弃守托克逊,逃到了喀喇沙尔,不久之后,虎口脱险的白彦虎,也辗转而至。海古拉还是很看重白彦虎的,晓得此人智勇双全,秋凉之后,中国人如果南下,非得此人助力不可。于是,将白彦虎的残部,安顿在喀喇沙尔西南的库尔勒,和喀喇沙尔做成了一个犄角之势。
白彦虎听到海古拉要离开喀喇沙尔、“西征”喀什噶尔的消息,飞骑至喀喇沙尔,见了海古拉,苦劝道:“宫闱之事,诡异难明,大敌当前,若自己人和自己人先打了起来,这个,这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殿下,三思啊!”
“胡里伯克弑父篡位,人神共愤!”海古拉瞪着眼睛,“我既为人臣,亦为人子,与其不共戴天!这个……安能坐视?”
“殿下纯孝,卑职敬佩!”白彦虎说道,“可是,殿下只要在喀喇沙尔挡住了中国的军队,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到时候,振臂一呼,全国忠臣义士,必望风景从!则拨乱反正,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又何虑大位落在乱臣贼子的手中?如果殿下此刻离开喀喇沙尔——”
“喀喇沙尔不足虑!”海古拉打断了他的话,“不是还有你白总督嘛!白彦虎,我命你兼署喀喇沙尔总督,我走之后,负责喀喇沙尔一切军政事宜!”
啊?
白彦虎目下的这个“总督”,是“乌鲁木齐总督”,乌鲁木齐丢了,“总督”的头衔,倒还没有丢。
白彦虎哭笑不得:你走了,喀喇沙尔还能剩几个兵?我这个“喀喇沙尔总督”,怎么个“负责”法儿呢?
他说的唇焦舌敝,终是无用,海古拉是打定主意要回去打内战的了。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之役之时,白彦虎驰援托克逊,一到托克逊城下,刚刚好撞上弃城而逃的海古拉,白彦虎苦苦劝说海拉古,说北疆诸城,以托克逊的城池最为坚固,咱们坚守待援,天气酷热,官军不能久屯于坚城之下,时候一长,“必有办法”。
但达坂城天险一失,海古拉守住托克逊、吐鲁番的信心,也跟着丢了个干干净净,而且,他比白彦虎更清楚自家的家底儿,晓得老爹阿古柏已经拿出了棺材本儿,不会再有什么“援”来了。
海古拉说,托克逊城池虽坚,但无险可据,不宜流连,俺要“转进”喀喇沙尔,天时炎热,想来连番大战之后,中国军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长途行军,翻越博罗图山,进攻喀喇沙尔。这个,这个,嗯,待俺抓住这段宝贵的时机,重整旗鼓,再回过头来,狠狠的教训中国人!
接着,补充了一句:这个托克逊,就拜托白总督你啦。
说完,仓皇而去。
这……真正是旧事重演了。
事实上,海古拉坚持回师“讨伐枭逆”,除了争夺王位之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躲开中国人。
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的大败,给海古拉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他的内心深处,对这支中国远征军,产生了深刻的畏惧,中国人南下,喀喇沙尔必首当其冲,他实在不愿意再和中国人对阵了。
不过,在白彦虎的坚持下,海古拉没有把所有的军队都带走——他也明白,如果所有的军队都带走了,中国人来了,喀喇沙尔必不战而下,中国人长驱而入,一路追在自己的屁股后头,滋味也实在不大好受。
海古拉将大约三分之一的军队,交给了自己的副手艾克木汗,并调整了部署:白彦虎驻喀喇沙尔,艾克木汗驻库尔勒,互为犄角。
至于这三分之一的军队,再加上白彦虎自己收拢的残部,能不能挡得住中国人,就管不了那么多喽。
布置已定,海古拉按时出发,没在喀喇沙尔多耽搁一天。
海古拉和白彦虎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古拉一走,艾克木汗便自立为汗,并敕令白彦虎,向他效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