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乱清 > 第一四七章 钱,钱,钱!

第一四七章 钱,钱,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钱是有了,不过,虽然说,这笔钱是从银行直接过付给左宗棠,不必再经北京的户部或顾委会的手,但借款人不是左宗棠本人,而是朝廷,因此,如何过付,第一笔是多少,第二笔是多少,都要经过朝廷的肯,这里边儿,还是大有讲究的。

    在确定军费数目这件事情上,朝廷大员对军队统帅,抱有一以贯之的严重的不信任,总觉得你在“报花头”,不论军队统帅报一个什么数目出来,都要打你一个折头,拦腰一刀、砍下一半,也是很常见的。

    这是缺乏数目字管理能力的无奈之举,朝廷无法确定军队统帅提出的预算的合理性,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好尽量讨价还价。

    大多数情况下,朝廷并没有冤枉军队统帅,向军费预算中“注水”,是很普遍的情形,但这种商人议价般的制定预算的方式,会将双方逼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军队统帅既知道朝廷一定会打自己的折头,便向预算中“注”更多的“水”,以求拦腰一刀之后,所余尚敷所需;朝廷呢,既怀疑你“注”了更多的“水”,便砍价砍得更狠了。

    在这种情形下,本该最严肃、最认真的军费预算,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嘴巴官司和数字游戏,对此,军队统帅的“心法”是:不管数目多少,先把第一笔钱拿到手再说,仗既开打,难道还能半途而废?想把仗打下去,后续的粮饷,就得照我开出的数目,不然,就上折子,请朝廷“另简贤能”。

    这套要挟的手段,或多或少,都会不同程度地奏效,可是,也真有“半途而废”的时候那是朝廷真拿不出钱来了;更多的时候。是朝廷左支右绌,拆东墙补西墙,前线的军队,则吃了上顿等下顿。有钱就开打,没钱就窝着,拖拖拉拉,本来一年能够打下来的仗,拖拉到三年、五年。

    关卓凡下定决心。这种恶劣的“故事”,也要从这次西征开始,彻底地扭转过来。

    对于左宗棠开出的一年五百二十万两白银的预算,关卓凡不但没有打一两银子的折头,还说,应该留出一定的“冗余度”这是一个新词儿,意思说,你要十两银子,我给你十二两,真用不完。你再还给我。

    顿了一顿,补充了一句:第一年,我给季翁六百二十万两银子。

    左季高的眼睛瞪圆了,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我这是上辈子积了多大的德啊?竟然遇到了如此体贴的上司?

    留意,左宗棠一年五百二十万两银子的预算,并不是在北京的时候,一年三百五十万的预算那是平定甘肃乱的预算,新疆的距离更加遥远,各方面的条件更加艰苦,所费自然就更多。

    关卓凡此举。并非为收买人心,也不认为多出来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会打水漂,相反,他认为。这才是最经济的预算之道。

    作为穿越者,根据历史资料,关卓凡知道,左宗棠一年五百二十万两白银的预算,并不过分,没“注”多少的“水”;另外。一新疆地理,遥远殊异,未知之数太多,这个预算,对这些因素的考虑,只着重距离长短的计算,对“未知之数”的考虑,其实并不如何充分,因此,留出百分之二十的“冗余度”,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泥于旧例,遵照制定军费预算的“潜规则”,也跟左宗棠讨价还价,就算把预算砍了下来譬如,从五百二十万两,砍下来个五十万两、一百万两,砍到四百七十万两,甚至四百二十万两,又如何?

    本来,新疆的叛乱,今年年内就能平定,结果因为粮饷不继,仗打到了明年、后年,就算一年四百二十万两,两年、三年,不是要八百四十万两、一千二百六十万两?较之六百二十万两,孰多?孰少?

    最、最、最重要的是,明年还有明年的事儿明年,我要和法国人大打出手,可不能北一摊,南一摊,两线作战啊!

    就不考虑明年同法国人开片,新疆的战事,也必须在今年年内奏凯!这是因为,我需要一场“金瓯无缺”的辉煌胜利为自己“加持”今年下半年,很可能会有巨大的**掀起,多一场胜利,多一个筹码。

    所以,无论如何,今年事,今年毕!

    钱到位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花的问题了。

    “花钱”后勤保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军粮的采买和运输。

    用兵西域,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部分军粮比例愈高愈好,在当地采买,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运输的费用。

    这就是本中提到过的赵充国的法子。前汉宣帝时候,羌人做乱,朝中主流意见,以辛武贤为代表,是仿卫、霍故事,“赍三十日粮,分兵并出”,遂行扫荡,唯赵充国反对。

    赵充国的策略是:

    一,彼时金城、湟中谷贱,一斛不过八钱,他建议朝廷在当地大肆收购,既可用最低的成本充实己方的军粮如果从关内转运,所费会十数乃至数十倍之多;同时,这一招又绝了羌人的粮路,“羌人不敢动矣”。

    二,屯田,步步为营,一点点向羌人蚕食。

    第二个法子“屯田”,左宗棠一到陕西,尚未进甘,就开始着手实施了。但陕西在乱中被祸甚惨,大乱之后,恢复元气为第一要务,屯田的收成,先要用在本地的军食和民食上,暂无余力接济新疆前线;甘肃呢,被祸之惨,不输陕西,且去年才刚刚靖定,屯田神马的,缓不济急。

    至于新疆,绝大部分地盘,眼下都不在自己的手上,至少得等到打下乌鲁木齐,进而攻取喀喇沙尔,将北疆最膏腴的那部分拿到手了,才谈得上“因粮于当地”。

    所以,赵充国的法子,暂时是行不通的。还是得老老实实从外地采买,然后一斤一斤、一里一里运到前线。

    关卓凡和左宗棠一起,规划了两条采买、转运军粮的路线。

    第一条,东起归化、包头。西至射台、大巴一带的蒙地,粮食产量较为充足,在此采买,经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运至巴里坤。各种费用均摊计算,每百斤脚价七两五千有奇。

    第二条,在宁夏采买,经定远营、察罕庙、巴尚图素庙,与第一条路线中的归化、包头来的运输队会和于巴里坤,每百斤脚价需银八两有奇。

    计算下来,只靠这两条路线,军粮还有相当缺口,左宗棠在地图上比来比去,比出了第三条路线来:

    在凉州采买。经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过玉门、安西至哈密、古城。

    可是,这条路线,全长七千余里,细细计算下来,每百斤竟然要脚价十五两有奇,较之前两条路线,足足要多花一倍的钱,左宗棠不由大费踌躇。

    正在彷徨无计。关卓凡的建议来了:虽暂不能“因粮于当地”,却未必不能“因粮于敌”?

    啊?因粮于敌?

    “因粮于敌”,这是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大规模抢掠的意思。

    不过。轩亲王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关卓凡的建议是:向俄国商人买粮。

    俄国人是阿古柏最重要的支持者,算是俺们的半个敌人,此所谓“因粮于敌”也。

    这个建议,乍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可认真想一想。真是有何不可?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经济制裁、贸易禁运之类的概念,再者说了,俄国人只是在背后支持阿古柏,台面上,中、俄两国的邦交,是完全正常的,别说买粮了,就是买军火,俄国人也是举双手欢迎的。

    费用呢?

    俄国商人的报价是,若一次性采购一千万斤,运至新疆昌吉,则每大包三百三十斤,作价白银六两。

    我靠,我靠,这个价格,几乎还不到咱们自个儿的四分之一啊!

    关卓凡和左宗棠都不禁咂舌:这俄罗斯,真真是一个大粮仓啊!

    关卓凡更由此生出感慨:这个世界,资源分配,实在是太不均匀了,俺们中国,人这么多,可耕地却这么少,打个仗,几斤军粮,绞尽脑汁,七拼八凑,还不够数,看来,即便不为收复失土,就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也得“北窥”一番才行啊。

    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因粮于敌”,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当然,第一条路线、第二条路线,照行不误,你不能把自己的吃饭问题,全部拜托给“敌人”。

    结果,在日后新疆平乱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样一幅奇景:俄国人一面偷偷的接济阿古柏军火,一面大肆向中国卖粮。

    采买的来源、运输的路线,虽然定了下来,但不等于万事大吉了,为保证军粮运输的高效率,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要解决。

    关于运力,左宗棠原本的计划,是“半官半民”,但关卓凡一力主张,“以民为主,以官为辅”,甚至,“尽可全数仰赖民力”,官府只负责管理和安防。

    这个“民力”,不是抓差,不是劳役,刚好相反,关卓凡强调,一定要“公平交易”,“现银交易”;官府制定的脚价,一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不但要“破除定制”,甚至可以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譬如,原先的定制,甘肃等地转运军粮,每百里每百斤给脚价银二钱,关卓凡以为,这个价格太低了,不利于激“民力”的积极性,乃拍板做出如下修订:“关内转解粮饷、军装、军火脚价,无论雇佣车驼骡马,酌定百斤百里给银四钱;关外斤百里,给银五钱。”

    就是说,整整翻了一番有多。

    另外,关卓凡和左宗棠达成如下共识:“欲筹军食,先筹民食,乃为不竭之源。”甚至,“大约官与民交涉之件,总须官肯吃亏,但不可太亏耳。”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对老百姓好。

    关卓凡之所以主张“以民为主,以官为辅”,甚至,“尽可全数仰赖民力”,是因为,彼时政府对于西北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远远不能和二十一世纪相提并论,自然也就不看足够的组织和动员的能力,如果“官办”运输,一定是低效率的,一定会扯西征大军的后腿。

    另外,若“官办”运输,必然会有官吏在其中借机生利,压榨百姓,西北刚刚平定下来,这么瞎折腾,不排除再生变乱,后院起火。

    所以,关卓凡宁肯将之尽数扔给“市场”,只要价钱给足了,还怕没有人愿意干活?还怕干不好活?

    还有,这笔钱,通过劳务支出的形式,到了老百姓的手里,对大乱之后的甘肃、新疆的社会经济的恢复,也大有助益。

    另外,如果是“官办”,“定制”就没那么容易“破除”了,不然,主事者难免中饱之讥。“仰赖民力”就不同了,价钱不够,人家不爱干,不理直气壮的提价怎么成?且明码标价,这些钱,没人可以说落到了俺自己的腰包里去。

    总之,关卓凡的思路,就是加大资金投入的密集度,以换取更高的作战和后勤的效率,以期更快的结束战争,减少战争的总体成本,并为自己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关于转运,左宗棠提出,“易长运为短运”,即,军粮不是由采买地一气运到巴里坤、古城等前线目的地,而是在中途的肃州、玉门、安西、马莲井、哈密等地,分别设立仓廒,用接力的方式,一站一站,“数起数卸”,最终运抵目的地。

    这个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军粮运输的安全,不过,因为起卸次数多了,脚价钱自然增多,另外,仓廒附近,要设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开厂店、打井、积草储薪,以备人员、驮马打尖歇息,并更换运输工具,这些,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本来,因为额外增加了预算,左宗棠并没有足够的把握,这个方案可以在“上头”那儿顺利通过,但关卓凡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予以批准。除了运输安全之外,即便单纯从成本上考量,也未必就不划算脚价费用确实增加了,但是军粮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损,却大大减少了,一出一入,总的算下来,说不定还赚了呢。

    这一系列措施实施下来,左宗棠在给关卓凡的函电中,欣喜的说道:“驮户闻风踵至,奋勇争先,风沙不阻,寒酷不避,运道畅通,络绎不绝,军食无忧矣!”

    入疆之前,关卓凡和左宗棠还做了一件事:裁军。

    北疆的古城、巴里坤、哈密,以及甘肃靠近新疆的高台等地,本就驻有官军,数量还不少,但是,这些军队,因为长期无功,士气低迷,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关卓凡的意见是,季翁并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一一整训,其中实在不中用的,索性就大刀阔斧的裁掉算了这样,还可以节省出一大笔的粮饷。

    这些地方的驻军减少了,怕不怕影响入疆后作战的兵力?

    不怕。

    关卓凡和左宗棠本就有共识,用兵西北尤其是新疆,兵力上,贵精不贵多,兵力适度,在新疆的特殊地理环境下,才会“指挥如意”,还有,后勤的压力也要小一些。

    入疆的副总指挥刘锦棠,年少气盛,更是声称:“胜兵万人,足以横行。”

    于是,左宗棠对新疆、甘肃的原驻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减,足足裁掉了一半有多,剩下来的,整编之后,已是相对精锐,不过,即便如此,左宗棠也不打算把他们上前线,他们的性质是“防军”,即专注防守防守据点,保护粮道。

    好了,万事皆备。

    (四千六百字大章奉上)

    *(未完待续。)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