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措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于是张弛就成了第八集团军副参谋。
参谋是拉姆斯登,副参谋也就是拉姆斯登的副手……
但其实张弛根本就不能算是副手,因为他自打进了司令部后就没有干过副参谋该干的事,比如搜索资料和情报、处理信息等。
张弛这个副参谋干的就是参谋的事,也就是给蒙哥马利提供建议甚至是作战计划。
“张……”蒙哥马利给张弛递上了一杯咖啡,说道:“希望之前的不快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
“当然!”张弛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接着看资料,他需要了解更多与英军相关的信息,然后他才能有的放矢。
应该说蒙哥马利还是有真才实学的……毕竟是个在一战从排长一直晋升上来的军官,像这样的军官多半了解实战也有战斗经验,实施的措施不至于过于脱离现实。
比如,蒙哥马利在接管第八集团军后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在集团军内树立自己的形像并恢复集团军人员对集团军本身及高级军官的信任。
这一点应该说很重要。
树立自己的形像是因为蒙哥马利新官上任,属下大多对蒙哥马利不了解,甚至第八集团军中各个国家的部队连语言都不通,想要让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就必须得到军队的信任并树立威信。
这也许也就是蒙哥马利对张弛这么反感的原因之一……蒙哥马利在军队中辛苦树立的威信被张弛这么一搞,只怕就所剩无几了。
但张弛想说的是……这是蒙哥马利自找的!
第二件事是审查指挥机构,并砍掉那些他认为普遍存在的“朽木”。
说是“普遍存在”并不夸张,英军是一个老牌殖民帝国,它的军队遍布全球殖民军也到处都是,这也是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但是,也正因为其拥有众多的殖民地而殖民地又能给英国带来无尽的财富,同时英军对被殖民的国军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再加上奢侈的生活,使英军部队中充斥着大量无能却又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英军军官和士兵。
这一点张弛在缅甸时就领教过了,那些英军军官可以说一无是处,但却又可笑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别人必须服从他的命令。
其实蒙哥马利本人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这样的习气,只不过蒙哥马利是个有作战经验的将军,那所谓的“逃跑将军”亚历山大,在缅甸做的就只有“坑蒙拐骗”最后甚至把自己都给坑了进去。
于是蒙哥马利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撤了职,比如科贝特、多尔曼、史密斯等,又提升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军官,拉姆斯登也是其中之一。
其中最让张弛侧目的是蒙哥马利从英国剑桥大学调了一个叫威廉斯的青年教师来出任他的情报处长……至于为什么会调这个教师来任情报处长,张弛看到的是“机密”。
对此张弛也没兴趣知道,他需要知道的只是根据情报然后思考该怎么打赢这场仗。
蒙哥马利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一个与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想适应的指挥系统。
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总的慨括起来就是“按部就班”,蒙哥马利试图把一切都安排好……比如进行周密的战前布署,再举行几次战前演习,演练德军要是从这里进攻会怎么样,从那里进攻会怎么样,用英军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把即将到来的几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都练了一遍。
然后蒙哥马利就告诉他的部下:“如果你们在战斗过程中遇害到什么疑难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请查找演习记录!”
这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战场是瞬息万变的,用按部就班的方法以及战前就试图想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德军对玛海拉玛的进攻就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且在演习记录中找不到解决方案。
但是英军是支特殊的部队,人数不过二十余万人,却来自九个国家,平均每个国家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其实殖民军人数要小地平均数,因为英军有十余万人,殖民军大多以师为单位,差不多都是一万余人的规模,只有南非有两个步兵师两万多人。
一支部队有如此多的成份组成,他们中很多人在战争打响时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做些什么。
蒙哥马利的方法就是在告诉他们该做些什么,甚至事先都演练过。
问题就在于……
就连英军甚至是本应用于机动的装甲师都被这么“演练”进去了。
想了想,张弛就知道了原因:蒙哥马利最主要的作战经验和升迁都是发生在一战时期的。这虽然可以说是一种战斗经验,但早已是一种落后的属于“堑壕战”的战斗经验……就像法国一样,全国都充斥着“堑壕战”时代“防御大于进攻”这种错误的战术思想里不可自拔,等到发现问题时就已经太迟了。
再加上蒙哥马利又是在英国体系下成长的,其战略、战术会如此传统、保守就实在不足为奇了。
“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蒙哥马利注意到张弛合上了资料。
“将军!”张弛说:“我最关心的,是您对坦克集团作战方面有什么看法!”
蒙哥马利翻了翻资料,接着就从中间抽出了几张递到张弛面前,说道:“我想你也知道的,德军坦克的炮火射程不如我们,但速度却要比我们快很多,这使德军坦克适于近战而我军坦克甲厚笨重灵活性不够,只适合于远战。为此,我下了一条命令:不允许坦克从事近战。”
这是蒙哥马利的作风,他看问题往往绝对化了,然后就会给部队下一条死命令,就像之前让部队有疑问时就查看演习记录一样,现在又让部队不允许坦克近战。
但问题是,以“玛蒂尔达”等步兵坦克十几公里的时速,万一要是与敌人坦克相遇的话,跑又跑不掉,怎么才能与时速四十公里的德军坦克避免近战呢?在德军坦克总上来前将其尽数击毁?!
于是张弛就成了第八集团军副参谋。
参谋是拉姆斯登,副参谋也就是拉姆斯登的副手……
但其实张弛根本就不能算是副手,因为他自打进了司令部后就没有干过副参谋该干的事,比如搜索资料和情报、处理信息等。
张弛这个副参谋干的就是参谋的事,也就是给蒙哥马利提供建议甚至是作战计划。
“张……”蒙哥马利给张弛递上了一杯咖啡,说道:“希望之前的不快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
“当然!”张弛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接着看资料,他需要了解更多与英军相关的信息,然后他才能有的放矢。
应该说蒙哥马利还是有真才实学的……毕竟是个在一战从排长一直晋升上来的军官,像这样的军官多半了解实战也有战斗经验,实施的措施不至于过于脱离现实。
比如,蒙哥马利在接管第八集团军后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在集团军内树立自己的形像并恢复集团军人员对集团军本身及高级军官的信任。
这一点应该说很重要。
树立自己的形像是因为蒙哥马利新官上任,属下大多对蒙哥马利不了解,甚至第八集团军中各个国家的部队连语言都不通,想要让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就必须得到军队的信任并树立威信。
这也许也就是蒙哥马利对张弛这么反感的原因之一……蒙哥马利在军队中辛苦树立的威信被张弛这么一搞,只怕就所剩无几了。
但张弛想说的是……这是蒙哥马利自找的!
第二件事是审查指挥机构,并砍掉那些他认为普遍存在的“朽木”。
说是“普遍存在”并不夸张,英军是一个老牌殖民帝国,它的军队遍布全球殖民军也到处都是,这也是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但是,也正因为其拥有众多的殖民地而殖民地又能给英国带来无尽的财富,同时英军对被殖民的国军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再加上奢侈的生活,使英军部队中充斥着大量无能却又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英军军官和士兵。
这一点张弛在缅甸时就领教过了,那些英军军官可以说一无是处,但却又可笑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别人必须服从他的命令。
其实蒙哥马利本人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这样的习气,只不过蒙哥马利是个有作战经验的将军,那所谓的“逃跑将军”亚历山大,在缅甸做的就只有“坑蒙拐骗”最后甚至把自己都给坑了进去。
于是蒙哥马利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撤了职,比如科贝特、多尔曼、史密斯等,又提升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军官,拉姆斯登也是其中之一。
其中最让张弛侧目的是蒙哥马利从英国剑桥大学调了一个叫威廉斯的青年教师来出任他的情报处长……至于为什么会调这个教师来任情报处长,张弛看到的是“机密”。
对此张弛也没兴趣知道,他需要知道的只是根据情报然后思考该怎么打赢这场仗。
蒙哥马利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一个与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想适应的指挥系统。
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总的慨括起来就是“按部就班”,蒙哥马利试图把一切都安排好……比如进行周密的战前布署,再举行几次战前演习,演练德军要是从这里进攻会怎么样,从那里进攻会怎么样,用英军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把即将到来的几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都练了一遍。
然后蒙哥马利就告诉他的部下:“如果你们在战斗过程中遇害到什么疑难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请查找演习记录!”
这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战场是瞬息万变的,用按部就班的方法以及战前就试图想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德军对玛海拉玛的进攻就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且在演习记录中找不到解决方案。
但是英军是支特殊的部队,人数不过二十余万人,却来自九个国家,平均每个国家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其实殖民军人数要小地平均数,因为英军有十余万人,殖民军大多以师为单位,差不多都是一万余人的规模,只有南非有两个步兵师两万多人。
一支部队有如此多的成份组成,他们中很多人在战争打响时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做些什么。
蒙哥马利的方法就是在告诉他们该做些什么,甚至事先都演练过。
问题就在于……
就连英军甚至是本应用于机动的装甲师都被这么“演练”进去了。
想了想,张弛就知道了原因:蒙哥马利最主要的作战经验和升迁都是发生在一战时期的。这虽然可以说是一种战斗经验,但早已是一种落后的属于“堑壕战”的战斗经验……就像法国一样,全国都充斥着“堑壕战”时代“防御大于进攻”这种错误的战术思想里不可自拔,等到发现问题时就已经太迟了。
再加上蒙哥马利又是在英国体系下成长的,其战略、战术会如此传统、保守就实在不足为奇了。
“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蒙哥马利注意到张弛合上了资料。
“将军!”张弛说:“我最关心的,是您对坦克集团作战方面有什么看法!”
蒙哥马利翻了翻资料,接着就从中间抽出了几张递到张弛面前,说道:“我想你也知道的,德军坦克的炮火射程不如我们,但速度却要比我们快很多,这使德军坦克适于近战而我军坦克甲厚笨重灵活性不够,只适合于远战。为此,我下了一条命令:不允许坦克从事近战。”
这是蒙哥马利的作风,他看问题往往绝对化了,然后就会给部队下一条死命令,就像之前让部队有疑问时就查看演习记录一样,现在又让部队不允许坦克近战。
但问题是,以“玛蒂尔达”等步兵坦克十几公里的时速,万一要是与敌人坦克相遇的话,跑又跑不掉,怎么才能与时速四十公里的德军坦克避免近战呢?在德军坦克总上来前将其尽数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