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娇术 > 第八百七十五章 背锅

第八百七十五章 背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赵昉也一般坐在旁边,可他不过一个十岁的小儿,纵然自己敢,旁人也不敢叫他过问政事。

    杨太后看了一眼站在前头的官员,好不容易从中寻出了范尧臣,对着他问道:“范相公,眼看就要春汛,不知这清淤通渠之事,都水监中可有什么打算?”

    这话说得如此和气委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在同进宫觐见的命妇拉家常。

    殿上官员们一时还摸不准杨太后的脾气,也没怎么敢插口,而是俱都看向了一旁的范尧臣。

    范尧臣上前道:“臣以为通渠清淤之事确实迫在眉睫,只是那浚川杷并扬泥车法极是耗费人力物力,其中法亦多有不同,不应再用。”

    一直以来,范尧臣对着铁龙爪扬泥车法的态度都十分坚决,最后又是被强摁着接下了都水监丞一职,他今日当殿说出这样一番话,满朝文武,无人觉得奇怪。

    此时张瑚已然告病,太皇太后又不在,当日主事的,只剩得一个缩在最后的杨义府——且不说他的女婿身份,便是以他的官职品级,已是快要站到了殿外——自然无人同范尧臣据理力争。

    无论古时,还是今日,翁婿二人政见不同的,并不罕见,甚至还出现过两岳婿为了政事分歧,在殿中大打出手的场面。殿前无父子兄弟,若是为了正事,虽然有人私下笑话,对着外人,还是要认真夸上一言的。

    然而被周围人盯着的杨义府却是连头也不敢抬,只低头看着鞋尖。

    这死老头的声音,怎的就这样响亮,年纪已经这样大了,还同头壮牛一样,就不能小声点吗?

    他心中无不烦躁地想着,欲要避开周围人的视线而不得。

    那张瑚,当真是个坏种,躲得实在快,有好事时就天天掐尖,此时没了太皇太后这个靠山,立刻就以病告假,只剩得自己一个人在此顶着。

    杨义府面上不好表现,其实足下十只脚指头,已是用力勾了又勾,幸好指甲不长,不然怕是要把鞋子袜子都抓烂了。

    早知道,我也告病了!

    他恼得牙痒痒。

    果然杨义府的担心没有白费,范尧臣话才落音,便有人上前奏道:“范参政既是知道这浚川杷不得用,当初为何不一力拒之,据臣所知,当日在扬州门外主持浚川之事的,可是都水监中的主簿公事杨义府!”

    身为朝中御史,怎的不能把重臣们的亲属、党朋关系烂熟于心?若是不知,如何弹劾,如何升官,如何得那清名?

    而御史之外,便是寻常的官员,能有份入大朝会的,自然也鲜少没有听说过前一阵子范大参的笑话——明明面上力拒接管,最后却把自己女婿也一样弄进了都水监。

    虽说举贤不避亲,可这吃相,也实在太难看了罢?

    是以那人虽然没有直说,可一提到都水监主簿公事,又说到杨义府的名字,几乎满殿的人都回头看去。

    杨义府站得太偏太后,众人一时之间,还找不大到他。

    幸而周围人的眼神跟头颅转向实在体贴,给前头的官员们指了个方向。

    离得实在太远,当真看不清楚。

    然而杨义府已是涨红了脸,又是愤怒,又是恼火,实在难受极了。

    明明不是自家的错,为何偏生是他,要来受这样的拖累。

    即便是背锅,也不是这般背的罢?!

    实在是太亏了!

    杨义府恨恨地想着。

    给姓范的老头做女婿,当真是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一有事情,就要被带得一身骚!

    ***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义府的想法也没有错。

    御史们这一回把矛头指向了他,其实真正目的当然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主簿公事,哪里值得起这样的阵仗,敢这样想的,也实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过是要以杨义府引出张瑚、范尧臣,以痛斥、痛批张瑚取悦杨太后,以弹劾范尧臣博取清名而已。.

    弹劾宰辅、宗室、皇亲,只要没有打得太歪,一般惯来都是不会出错的。

    只是在此事上,挑范尧臣的毛病实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张瑚此时并不在,骂起来就少了几分回响。偏偏有这么一个杨义府,又是范尧臣的女婿,又是半个主事之人,这样顺手、合宜的人选,不打他打谁?

    不能直中取,只能曲中求了。

    自己的锅自然要自己背,本就做了错事,如同生下来就是个龟儿子一般,你再叨叨,难道还能把背上的盖给掀了?

    有了人当头,其余御史们便一个又一个地出班,前头一人骂杨义府,后头一人骂范尧臣,便是今日不在朝上的张瑚,也已经给他们挖出来批了个狗血淋头,幸而太皇太后的尸首已经凉了,否则怕是要给气得跳出棺木来。

    他们骂得痛快,批得心满意足,坐在座上的杨太后却是头疼得很。

    她听得这边说一句,又听得那边说一句。

    本来文德殿就大,天子、太后又坐得高,今日大朝会,百官齐聚,站得满满当当的,如果声音小上一点,又站在后头,当真不太听得清。

    尤其不少御史、朝臣的官话还带着口音!

    北人还就罢了,有些南人自江浙、闽州、两广、川蜀而来,杨太后当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听得懂六七分。

    她用力地揉着太阳穴。

    到得此时,杨太后终于知道,为什么天子常常觉得头疼了。

    她的头也疼!

    听来听去,都是骂仗的,又动不动引经据典,若是出名的典故、今朝的大事,杨太后多少还能领会到几分,可若是那朝堂间的偏门冷僻故事,她当真是听得脑子里头一水的包。

    好好的一句话,不肯捋直了舌头说就算了,还要说得这样复杂,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她吗?!

    心中有了火气,杨太后说话的时候,就有些发起冲来。

    她提声道:“诸位官人且在此处争执不休,那汴河通渠清淤之事,究竟要怎的解决?!”

    太后开了口,下头的官员们自然停顿了一刻,没过两息功夫,却是有一人出班回道:“太后,今次都水监治水失利,范尧臣、张瑚、杨义府重责难逃,唯有陟罚臧否得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方能恢弘志士之气,广清朝中恶风!若是不处置此三人,何以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