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招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了顾延章的回禀,张太后却并不惊讶,只道:“此处乃是京城,天子脚下,宗室皇亲自然遍地即是,有那些个靠着天家四处去占便宜的也是寻常,你既查到了,依律处置便是,正要叫外头人以此为戒,莫要污了天家颜面。”
就这般四两拨千斤,寥寥几句话,便把责任推到了“靠着天家占便宜”的宋迁这个“皇亲”头上。
见得张太后这般说话,顾延章如何会不知道她的态度,他也不以为意,道:“太后有令,臣当依律行事,定会认真督审。”
“你递上来的折子,老身已是看了,那李程韦十恶不赦,巧言令色,不能由他脱罪,既是证据已足,也不用耽搁时日,叫大理寺同你提刑司一并盯着就地处刑,以儆效尤便是。”
轻飘飘丢下这样一句话,张太后连眼皮也不曾抬一下,只取了桌案上的茶盏,打开杯盖,刮开浮起的茶叶同茶沫子,慢慢地啜了一口茶。
那一股白气自茶杯中袅袅升起,腾开一股茶香,随即没入了空气之中。
顾延章立在下头,一时竟是有些冷漠。
李程韦身上背了那样多的案子,却是一个都不曾承认,眼下证据虽多,可若要称之铁证如山,也论不上。张太后就这般一句话,便想让人永远闭嘴,想来必是知道了什么内情,欲要保住后头的人。
他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朱保石。
对方半垂着头,腰是弯的,只盯着地面,连眼皮也不抬一下,一动不动的样子,仿若一块石头一般。
只思忖了几息,顾延章便道:“既是太后钦旨,臣自然不能推脱,只是大理寺若要处刑,但凡事涉命案,必要见刑部判案,也有中书下令……”
他话才说完,张太后就叫道:“朱保石。”
安静地站了半日的朱保石顿时回头躬身道:“臣在。”
“取了中书的诏书给他。”
张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盏,又拿帕子擦了擦嘴角。
朱保石取了一卷诏书,递给了过来。
顾延章打开一看,果然是太后拟的诏书,上头有中书大印,又有参知政事孙卞的花押,看上去手续齐全,并无什么毛病。
有了这样一份诏书,虽说程序有些不对,可再想要推脱,却也找不到什么理由。
他只好躬身领命而去。
门外除却轮值的禁卫,还站着一个人。
那人看着不过二十余岁,相貌英俊,身上只穿着家常的锦袍,见得顾延章出来,好似有些吃惊。
正在此时,仪门官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叫了他一声,又道:“太后请您进去。”
对方便不耽搁,也不说话,只对着顾延章点了点头,与他擦身而过。
原是一名老熟人——阁门舍人张待的长子,也是张太后的堂弟张瑚。
***
张瑚走进垂拱殿的时候,朱保石已经不在,只有崔用臣立在张太后身旁,正给她添茶。
“你来了。”
见得自家堂弟,张太后的面色松了几分,笑道:“你且坐,日头都要落了,什么事情这样着急,巴巴地要进宫来同我说?可是那猴儿又闹了?”
一旁的黄门连忙搬了张椅子过去。
张瑚也不推辞,当即坐了,犹豫了一下,道:“太后,臣方才在外头见得那提刑司副使顾延章……”
张太后想了想,点头应道:“是了,你们从前在赣州共过事,不知此人品性如何?”
她不问才干,只单问品性,叫张瑚听了,竟是隐约觉得有些怪异,口中却是回道:“毕竟相处不久,才干倒也算有几分,品性尚未得知——到底年纪太轻,多看几年,才好评判。”
他顿了顿,忽然站起身来,对着张太后郑重道:“太后,臣听得外头自有传言,京城中有一豪富,名唤李程韦,与济王殿下多有往来……此事不同寻常,又涉及天家,交给旁人如何能放心,不如给我来办罢!”
***
夕阳未落,新月已起。
两轮明物同时照于天空,却是谁都没能发出多大的光。
皇城笼罩在半昏半暗之中。
顾延章面色如常地踏出了垂拱殿。
大晋建朝已逾百年,近时连着几任皇帝都崇尚简朴,殿堂不到漏水滴雨,便不愿发话修葺,是以大内里,宫殿多是十分老旧。
此时隆冬已过,初春未至,入目只能见到零星的几棵大树,也不知是那一朝栽的,看着不高,树干却不小,枝头俱是秃的,一个芽都没有,看着很是可怜。
他行到拐角处,忽然立定下来,看了一会树。
前头领路的黄门只好跟着站定了,小声问道:“副使?”
顾延章摇了摇头,仿佛什么都未发生一般,继续往宫外走去。
等到行到御街,外头天色已经尽黑,街头人头涌动,小贩的叫卖声、人的呼喝声、酒楼茶肆里头的说书卖唱声混在一处,从宫中置宫外,不过隔了一道墙,却一下子由冷寂到热闹,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一般。
松香已经牵着马在外头等候多时,见顾延章出来,连忙上前相迎,问道:“官人可是要回府?”
顾延章摇了摇头,抬头眺望了一下州桥的方向,方才道:“你且去刑部去寻那张敛,就说我在大理寺中等他。”
他也不多做嘱咐,翻身上马而去。
顾延章身上还带着官凭,到了地方,他也不去打扰旁人,招了个路过的吏员,等到问清杜檀之的公厅所在,径直便往那一处去了。
此时已经早下了卯,公厅之中却坐得满满的,竟比白日还要齐全。众人或议案情,或靠着油灯那一闪一闪的豆光翻案卷。
杜檀之坐在里间靠中间的位子上,提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顾延章走到窗边,随手捡了颗石子,往上一掷,那石子便轻轻松松越过了边上碍事的两个头,飞到了杜檀之的桌案上头。
那石子准头极好,骨碌碌滚了几下,将将滚到杜檀之左边按纸的手下,啪嗒一下停住,挨着他的手肘不肯再动。
杜檀之立时抬起头,看了过去。
顾延章也不说话,只冲他点了点头。
杜檀之把手中笔扔了,登时站起身来,靠着边出了门。
“大晚上的,怎么跑来大理寺?”
还隔着几步远,他便出声问道。
顾延章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听说下头还在审案?”
杜檀之点头道:“你们提刑司的人才从泉州回来,又拿了不少线索,眼下正审李程韦。”
两人一面说,一面便举步往大牢走去,行到门口,顾延章却是忽然转头道:“一会张敛到了,我与他一同进去听审,你且回去罢——回府也好,去先生那一处也罢,只要不在大理寺便可。”
杜檀之愣了一下,可见得顾延章并无开玩笑的意思,虽不知道他是有什么打算,却老实点了头。
果然没多久,张敛便带着两个官吏从外头来了。
三人打了招呼,杜檀之借口家中有事,先行告辞了。
张敛匆匆而来,问道:“大半夜的,什么事情这样着急?”
顾延章道:“领了天命,得宫中下诏,那李程韦有违伦常,罪无可赦,要着刑部下令,提刑司监刑,大理寺行事,就地格杀,务要拖延。”
张敛先头还在从从容容地卷袖子,冷不防听得顾延章这样一番话,那袖子卷到一半,右手吊着左手,竟是愣在当地,张着个嘴,瞪着双眼睛,话也说不上来。
好半晌,他才急急道:“里头尚未审完!如此行事,不合规制,将来要被御史台弹劾的!”
说到此处,不过几句话功夫,已是出了一头的冷汗。
顾延章道:“中书已然下了诏令,又有宫中诏书,只要李程韦认了罪,其余皆不要紧。”
他口中说着,足下已经先走了进去。
张敛只觉得头顶的汗已是顺着额头流进右边眼睛里,那卷起来的半幅袖子正好来擦头脸,一面擦,一面不停地追问道:“这般如何了得,内侍官何在?谁人下的诏书?盖了哪一位相公的花押?顾副使,你莫不是被人给骗了罢?”
他快快往前行了几步,转过身来,脚下半退半行,口中不忘对着顾延章劝道:“且要看清楚是谁人花押,这样的诏令,便是宫中拟了,中书也会打回来,若是你我二人擅作主张,不明真相,将来可是要做那担罪之人。”
顾延章知他不放心,从袖子里取出一份诏书,也不递过去,只问道:“诏令正在此处,司职当真此时要看?”
张敛的手才伸到一半,忽然醒得不对,转头一看,后头还跟着几个人,便如触了雷电似的,蓦地把手收了回去,转过身,也不多话,只大步往讯问的屋子走。
屋中仍有三四人,正在审着李程韦,见得张敛当头进来朝着桌子走,连忙站起身让得开来。
李程韦连着被讯问了好几日,已是委顿不堪,虽是依旧咬死了不肯承认,此时也知道自己十有八九已是逃不过去。他看到顾延章同张敛坐到对面,不自觉地把腰往前压了压,又不着痕迹地松了松后背。
顾延章坐了下来,先将不相干的人打发了出去,又唤人去叫了行刑官。
李程韦本就已经紧绷异常,见他并不同自己说话,又听叫了行刑之人,心中大跳,急忙咽了口口水,张口问道:“不知官人今次要来审问何事?”
他话才问完,外头就进来了两名狱卒。
顾延章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只问道:“眼下已然夜深,不知你晚间可有吃点东西?”
李程韦胸腔一抽,一瞬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从来极善察言观色,可这一回,却是强令自己不要往那歪处想,半晌才道:“小人吃过了。”
顾延章又道:“狱中饮食简单,东西也少,你可有什么想吃的,此时说来,尽可满足。”
又吩咐一旁的狱卒道:“且去外头买些好酒好肉进来。”
似这般一下子毫无征兆,李程韦恍如梦中,用力晃了几下脑袋,方才觉得自己当真是醒的,叫:“顾副使,你这是何意?!”
这一回,顾延章同样没有回答,只看了一眼一旁的狱卒。
李程韦这才回过神来,循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那狱卒手上捧着一色新衣,见他看着自己,便好声好气地道:“李老员外,这一套都是新做的,正合你的身,外头热水也备好了。”
牢中规矩,死囚临上刑场之前,必要食饱衣新,洗身洁面,李程韦多年走南闯北,自然是知道的,却从未想过这一个规矩有朝一日竟会同自己扯上关系。
他只觉得身上一阵寒一阵热,搅得脑子里昏昏沉沉的,全然不敢置信眼前发生的事,只盯着顾延章道:“顾官人,不知小人犯了何罪?便是当真认定我杀母、杀妻、杀女,连同陈笃才倒卖常平仓银,乃恶逆之罪,依大晋刑律要处绞刑,也当有刑部判文示下罢?况且眼下并非行刑之时,哪有春日做出此等杀孽的?!”
已是到了此刻,顾延章自然也没有什么可瞒着的,他自袖中取出那一份手诏,当先递给了一旁的张敛。
张敛先擦了一下手,才敢小心翻看,仔细核对之后,复又递给了一旁大理寺的狱官。
等到诸人看完,顾延章收得回来,却并不递给李程韦,而是拢进了袖子里,抬头道:“得了中书之令,不必待时,只就地行刑即可。”
他说到此处,正要招手叫人,对面李程韦却如同被拔了尾羽的野鸡一般,窜得一下就站起身来,口中大叫道:“顾副使,你此举不合体统,不合规矩,如何了得!?”
一旁的狱卒见状,连忙将他拦住,又取了布条要塞进他嘴里。
李程韦自诩算无遗策,此时也慌了神,本还以为这是在诈,可对面顾延章取出来的那份诏书分明就是明黄色,那张敛打开之时,里头隐隐约约还能见得几枚红印。
谁人会、谁人敢为了审问犯人矫诏?
李程韦还不至于自骄自傲到如此地步!
虽然尚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在他心中,世上绝无可能有什么东西比自己性命更重要,一把推开就要堵在自己嘴里的布条,一句废话也不说,只捡最厉害的干脆地叫道:“官人可知十二年前延州城为何被屠?!莫要杀我,我有话要供!!”
听了顾延章的回禀,张太后却并不惊讶,只道:“此处乃是京城,天子脚下,宗室皇亲自然遍地即是,有那些个靠着天家四处去占便宜的也是寻常,你既查到了,依律处置便是,正要叫外头人以此为戒,莫要污了天家颜面。”
就这般四两拨千斤,寥寥几句话,便把责任推到了“靠着天家占便宜”的宋迁这个“皇亲”头上。
见得张太后这般说话,顾延章如何会不知道她的态度,他也不以为意,道:“太后有令,臣当依律行事,定会认真督审。”
“你递上来的折子,老身已是看了,那李程韦十恶不赦,巧言令色,不能由他脱罪,既是证据已足,也不用耽搁时日,叫大理寺同你提刑司一并盯着就地处刑,以儆效尤便是。”
轻飘飘丢下这样一句话,张太后连眼皮也不曾抬一下,只取了桌案上的茶盏,打开杯盖,刮开浮起的茶叶同茶沫子,慢慢地啜了一口茶。
那一股白气自茶杯中袅袅升起,腾开一股茶香,随即没入了空气之中。
顾延章立在下头,一时竟是有些冷漠。
李程韦身上背了那样多的案子,却是一个都不曾承认,眼下证据虽多,可若要称之铁证如山,也论不上。张太后就这般一句话,便想让人永远闭嘴,想来必是知道了什么内情,欲要保住后头的人。
他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朱保石。
对方半垂着头,腰是弯的,只盯着地面,连眼皮也不抬一下,一动不动的样子,仿若一块石头一般。
只思忖了几息,顾延章便道:“既是太后钦旨,臣自然不能推脱,只是大理寺若要处刑,但凡事涉命案,必要见刑部判案,也有中书下令……”
他话才说完,张太后就叫道:“朱保石。”
安静地站了半日的朱保石顿时回头躬身道:“臣在。”
“取了中书的诏书给他。”
张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盏,又拿帕子擦了擦嘴角。
朱保石取了一卷诏书,递给了过来。
顾延章打开一看,果然是太后拟的诏书,上头有中书大印,又有参知政事孙卞的花押,看上去手续齐全,并无什么毛病。
有了这样一份诏书,虽说程序有些不对,可再想要推脱,却也找不到什么理由。
他只好躬身领命而去。
门外除却轮值的禁卫,还站着一个人。
那人看着不过二十余岁,相貌英俊,身上只穿着家常的锦袍,见得顾延章出来,好似有些吃惊。
正在此时,仪门官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叫了他一声,又道:“太后请您进去。”
对方便不耽搁,也不说话,只对着顾延章点了点头,与他擦身而过。
原是一名老熟人——阁门舍人张待的长子,也是张太后的堂弟张瑚。
***
张瑚走进垂拱殿的时候,朱保石已经不在,只有崔用臣立在张太后身旁,正给她添茶。
“你来了。”
见得自家堂弟,张太后的面色松了几分,笑道:“你且坐,日头都要落了,什么事情这样着急,巴巴地要进宫来同我说?可是那猴儿又闹了?”
一旁的黄门连忙搬了张椅子过去。
张瑚也不推辞,当即坐了,犹豫了一下,道:“太后,臣方才在外头见得那提刑司副使顾延章……”
张太后想了想,点头应道:“是了,你们从前在赣州共过事,不知此人品性如何?”
她不问才干,只单问品性,叫张瑚听了,竟是隐约觉得有些怪异,口中却是回道:“毕竟相处不久,才干倒也算有几分,品性尚未得知——到底年纪太轻,多看几年,才好评判。”
他顿了顿,忽然站起身来,对着张太后郑重道:“太后,臣听得外头自有传言,京城中有一豪富,名唤李程韦,与济王殿下多有往来……此事不同寻常,又涉及天家,交给旁人如何能放心,不如给我来办罢!”
***
夕阳未落,新月已起。
两轮明物同时照于天空,却是谁都没能发出多大的光。
皇城笼罩在半昏半暗之中。
顾延章面色如常地踏出了垂拱殿。
大晋建朝已逾百年,近时连着几任皇帝都崇尚简朴,殿堂不到漏水滴雨,便不愿发话修葺,是以大内里,宫殿多是十分老旧。
此时隆冬已过,初春未至,入目只能见到零星的几棵大树,也不知是那一朝栽的,看着不高,树干却不小,枝头俱是秃的,一个芽都没有,看着很是可怜。
他行到拐角处,忽然立定下来,看了一会树。
前头领路的黄门只好跟着站定了,小声问道:“副使?”
顾延章摇了摇头,仿佛什么都未发生一般,继续往宫外走去。
等到行到御街,外头天色已经尽黑,街头人头涌动,小贩的叫卖声、人的呼喝声、酒楼茶肆里头的说书卖唱声混在一处,从宫中置宫外,不过隔了一道墙,却一下子由冷寂到热闹,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一般。
松香已经牵着马在外头等候多时,见顾延章出来,连忙上前相迎,问道:“官人可是要回府?”
顾延章摇了摇头,抬头眺望了一下州桥的方向,方才道:“你且去刑部去寻那张敛,就说我在大理寺中等他。”
他也不多做嘱咐,翻身上马而去。
顾延章身上还带着官凭,到了地方,他也不去打扰旁人,招了个路过的吏员,等到问清杜檀之的公厅所在,径直便往那一处去了。
此时已经早下了卯,公厅之中却坐得满满的,竟比白日还要齐全。众人或议案情,或靠着油灯那一闪一闪的豆光翻案卷。
杜檀之坐在里间靠中间的位子上,提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顾延章走到窗边,随手捡了颗石子,往上一掷,那石子便轻轻松松越过了边上碍事的两个头,飞到了杜檀之的桌案上头。
那石子准头极好,骨碌碌滚了几下,将将滚到杜檀之左边按纸的手下,啪嗒一下停住,挨着他的手肘不肯再动。
杜檀之立时抬起头,看了过去。
顾延章也不说话,只冲他点了点头。
杜檀之把手中笔扔了,登时站起身来,靠着边出了门。
“大晚上的,怎么跑来大理寺?”
还隔着几步远,他便出声问道。
顾延章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听说下头还在审案?”
杜檀之点头道:“你们提刑司的人才从泉州回来,又拿了不少线索,眼下正审李程韦。”
两人一面说,一面便举步往大牢走去,行到门口,顾延章却是忽然转头道:“一会张敛到了,我与他一同进去听审,你且回去罢——回府也好,去先生那一处也罢,只要不在大理寺便可。”
杜檀之愣了一下,可见得顾延章并无开玩笑的意思,虽不知道他是有什么打算,却老实点了头。
果然没多久,张敛便带着两个官吏从外头来了。
三人打了招呼,杜檀之借口家中有事,先行告辞了。
张敛匆匆而来,问道:“大半夜的,什么事情这样着急?”
顾延章道:“领了天命,得宫中下诏,那李程韦有违伦常,罪无可赦,要着刑部下令,提刑司监刑,大理寺行事,就地格杀,务要拖延。”
张敛先头还在从从容容地卷袖子,冷不防听得顾延章这样一番话,那袖子卷到一半,右手吊着左手,竟是愣在当地,张着个嘴,瞪着双眼睛,话也说不上来。
好半晌,他才急急道:“里头尚未审完!如此行事,不合规制,将来要被御史台弹劾的!”
说到此处,不过几句话功夫,已是出了一头的冷汗。
顾延章道:“中书已然下了诏令,又有宫中诏书,只要李程韦认了罪,其余皆不要紧。”
他口中说着,足下已经先走了进去。
张敛只觉得头顶的汗已是顺着额头流进右边眼睛里,那卷起来的半幅袖子正好来擦头脸,一面擦,一面不停地追问道:“这般如何了得,内侍官何在?谁人下的诏书?盖了哪一位相公的花押?顾副使,你莫不是被人给骗了罢?”
他快快往前行了几步,转过身来,脚下半退半行,口中不忘对着顾延章劝道:“且要看清楚是谁人花押,这样的诏令,便是宫中拟了,中书也会打回来,若是你我二人擅作主张,不明真相,将来可是要做那担罪之人。”
顾延章知他不放心,从袖子里取出一份诏书,也不递过去,只问道:“诏令正在此处,司职当真此时要看?”
张敛的手才伸到一半,忽然醒得不对,转头一看,后头还跟着几个人,便如触了雷电似的,蓦地把手收了回去,转过身,也不多话,只大步往讯问的屋子走。
屋中仍有三四人,正在审着李程韦,见得张敛当头进来朝着桌子走,连忙站起身让得开来。
李程韦连着被讯问了好几日,已是委顿不堪,虽是依旧咬死了不肯承认,此时也知道自己十有八九已是逃不过去。他看到顾延章同张敛坐到对面,不自觉地把腰往前压了压,又不着痕迹地松了松后背。
顾延章坐了下来,先将不相干的人打发了出去,又唤人去叫了行刑官。
李程韦本就已经紧绷异常,见他并不同自己说话,又听叫了行刑之人,心中大跳,急忙咽了口口水,张口问道:“不知官人今次要来审问何事?”
他话才问完,外头就进来了两名狱卒。
顾延章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只问道:“眼下已然夜深,不知你晚间可有吃点东西?”
李程韦胸腔一抽,一瞬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从来极善察言观色,可这一回,却是强令自己不要往那歪处想,半晌才道:“小人吃过了。”
顾延章又道:“狱中饮食简单,东西也少,你可有什么想吃的,此时说来,尽可满足。”
又吩咐一旁的狱卒道:“且去外头买些好酒好肉进来。”
似这般一下子毫无征兆,李程韦恍如梦中,用力晃了几下脑袋,方才觉得自己当真是醒的,叫:“顾副使,你这是何意?!”
这一回,顾延章同样没有回答,只看了一眼一旁的狱卒。
李程韦这才回过神来,循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那狱卒手上捧着一色新衣,见他看着自己,便好声好气地道:“李老员外,这一套都是新做的,正合你的身,外头热水也备好了。”
牢中规矩,死囚临上刑场之前,必要食饱衣新,洗身洁面,李程韦多年走南闯北,自然是知道的,却从未想过这一个规矩有朝一日竟会同自己扯上关系。
他只觉得身上一阵寒一阵热,搅得脑子里昏昏沉沉的,全然不敢置信眼前发生的事,只盯着顾延章道:“顾官人,不知小人犯了何罪?便是当真认定我杀母、杀妻、杀女,连同陈笃才倒卖常平仓银,乃恶逆之罪,依大晋刑律要处绞刑,也当有刑部判文示下罢?况且眼下并非行刑之时,哪有春日做出此等杀孽的?!”
已是到了此刻,顾延章自然也没有什么可瞒着的,他自袖中取出那一份手诏,当先递给了一旁的张敛。
张敛先擦了一下手,才敢小心翻看,仔细核对之后,复又递给了一旁大理寺的狱官。
等到诸人看完,顾延章收得回来,却并不递给李程韦,而是拢进了袖子里,抬头道:“得了中书之令,不必待时,只就地行刑即可。”
他说到此处,正要招手叫人,对面李程韦却如同被拔了尾羽的野鸡一般,窜得一下就站起身来,口中大叫道:“顾副使,你此举不合体统,不合规矩,如何了得!?”
一旁的狱卒见状,连忙将他拦住,又取了布条要塞进他嘴里。
李程韦自诩算无遗策,此时也慌了神,本还以为这是在诈,可对面顾延章取出来的那份诏书分明就是明黄色,那张敛打开之时,里头隐隐约约还能见得几枚红印。
谁人会、谁人敢为了审问犯人矫诏?
李程韦还不至于自骄自傲到如此地步!
虽然尚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在他心中,世上绝无可能有什么东西比自己性命更重要,一把推开就要堵在自己嘴里的布条,一句废话也不说,只捡最厉害的干脆地叫道:“官人可知十二年前延州城为何被屠?!莫要杀我,我有话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