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英雄唯孟德玄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每一个男人心目当中都有一位或者几位英雄人物,男人有英雄情结很正常。
谁不想金戈铁马提三尺剑封狼居胥当冠军侯,谁就是没卵子的。
对于刘备和曹操这两个,在前世赵子龙的心目中就是英雄人物。
一个身世蹉跎,中山靖王之后,话说刘胜的儿子太多,分封制之下,后辈能够得到的余荫是少之又少。
在群星灿烂的三国英雄谱上,刘备无疑是最璀璨的,最耀眼之一。从摆地摊到穿龙袍,没有超人的文韬武略,没有过人的领袖气质,那完全是白日做梦。
枭雄曹操,在青梅煮酒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魏武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如果说这句话并非其由衷之言,那在赤壁之战后他对众将领所说“刘备,吾俦也”,则应当不是违心之语!
他前世百家讲坛誉刘备为“有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英雄之志”。
先来看看刘备的成长:
逆境出人才,它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智!
少年时代的刘备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有一手编织草鞋的手艺,于是刘备走上了类似于今天的摆地摊卖草鞋这个行业。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讲,在生活的重压和磨砺下,渐渐失去了棱角。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然而,还有一些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永不放弃。
虽然暂时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但他们心底的信念更加坚定更加明确,他们为理想在不断的摸索切实可行的道路。他们缺少,只是机会。
很显然,刘备属于后一种。刘备在摆地摊卖草鞋的过程中摸索着,学习很多:
胸怀。作为一个地摊主,首先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
自己在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一些人什么也不做只知道醉生梦死。
自己在啃干菜饼的时候,一些人什么也不干却在锦衣玉食。
同时,还有一些人沿街乞讨、鬻儿卖女,只是为了一口饭吃??这个时候不能走向偏激,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包容这个不平等的社会。
如果心眼太小,那么即使不被饿死,也会被气死。看惯了这些别样的人生,看惯了几度秋月春风,才能胸怀广阔,眼界高远。
等待。地摊主刘备十分需要等待,等待他的上帝—买草鞋的人出现。也许昨天运气实在太背,苦苦等待了整整一天连一双草鞋都没卖出去;也许今天鸿运高照,不到一个时辰七个同伴每人就买两双鞋。其他同龄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刘备却要守着地摊等待自己的上帝降临。这让他耐得住寂寞,学会了等待,等待着时机。
诚信。草鞋今天卖得好,不等于明天卖得好。做生意的都知道,生意一直好才是真的好。要想一直卖得好,就需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涿县县城人口不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诚信经营不只能招徕回头客,还让刘备获得了不少群众的好评。
人无信不立,做生意,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识人。基础的识人本领是要看清楚自己的顾客究竟是来买草鞋,还是来买草席的;是买大人穿的草鞋,还是小孩穿的草鞋;多少价位他们能够承受等。
更进一步是要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能够看穿人心。每天守在草鞋摊后边,看多了集贸市场里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
渐渐地,刘备可以一眼看出某个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甚至这个人正在想些什么。识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坚忍。作为一个说过要坐皇帝位子的地摊主,再加上不清不楚的皇族身份,必然要面对无数的流言蜚语,被人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这需要坚忍。
卖草鞋谈生意,要给顾客介绍产品,讨价还价,费了半天口舌,结果顾客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有些人就会骂骂咧咧,这也需要坚忍。
慢慢地可以忍受一切,坚忍不拔,折而不挠,直面人生,泰然处之。
低调。即使n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了很多,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摆地摊卖草鞋的确是不幸的。
他卖草鞋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多么得意和自豪,会逐渐变得不爱多说话,书中说他少语言。
不少人会拿他吹牛当皇帝和皇族的身份来开涮取笑,让他明白了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有些话是要讲究对象的。
从而让刘备明白了“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的含义,这都让他从小时候的出言孟浪逐渐变得谦虚低调。
和善。地摊主刘备毫无疑问是个草根,他的上帝同样也是草根。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备每天接触和面对的大多是平民阶层,比起那些从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更容易理解穷苦百姓艰难的生活状态,理解他们心中极其朴素的生活愿望。
而且这些人还是他的衣食父母,他更要对这些人给予应有的尊敬。这让他从小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论对什么身份的人,都能做到和颜悦色、甘为人下。
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刘备日后得以成功的基石。
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同样也可以说“摆得地摊,百事可做”。摆地摊走出来的刘备,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十五岁的刘备离开了这个行业。他要走向何方?
然而,对于曹操来说,他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
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
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
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
换了别人,考虑到蹇硕的权势,恐怕也就算了,曹操则不然,其果决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再来看看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扭转局面的: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
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
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
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觽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许攸献劫粮之计,这时“左右疑之”,曹操却敢于一博,亲自前往。
乍看去,曹操把全军成败系于来投的敌将,实为孤注一掷,与赌徒无异。
但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了:“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觽少粮尽,士卒疲乏。”
可见若不用许攸之计,等于坐而待毙,与其这样,倒不如赌上一把,尚有取胜的机会。
从这件事情中,足见曹操当机立断决策之明,比之优柔寡断的袁绍,高下立分。
所谓文如其人,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豁达自信的曹操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雄姿英发。
曹操的这一性格本身并无特别之处,难得的是往往在逆境中凸现出来。
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黙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
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兵败之际,毫无颓态,反而大笑,不愧为一代枭雄!可以想象,当时军心低落,
主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士兵能否振作起来。一声大笑,一番狂语,有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堆篝火,不仅会给将士们带来温暖,还能够鼓舞士气,这才是优秀主帅的风范。
再有,官渡之战结束后,“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此事堪称中国权术史上的经典一幕,仔细想想,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若追究下去,难免造成人心惶惶,对于大战方息的曹操军团来说,内耗无异于自取灭亡;若既往不咎,小可收买人心,大可稳定局面,一举两得。
可见他的头脑是很冷静的,狭隘之辈绝对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如此魄力从哪里来?还是要归功于他的豁达自信。
三国时期的军阀用人问题非常复杂,足够写一篇论文来探讨了,单就曹操而言,他充分做到了知人善任。
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孙权谓操:“御将,自古少有。”
譬如对张辽的使用,简直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史家对曹操的教令颇为赞赏,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
因此,操是善于用将的。
此外,曹操还能够因才授职。
建安元年,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兴办屯田,后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甚至还别出心裁,有一个摸金校尉。
至于象郭嘉、荀彧等这样的卓越文臣,曹操更是招用有术,不复赘言。
三分局面形成以后,曹操多有剪除异己、兔死狗烹之举,这是为子孙代汉做准备。譬如把周不疑那孩子给杀掉,封建统治者大都如此,对操也就不必苛求了。
曹魏人才云集,为三国时期之最,这与曹操的个人魅力有一定关系,包括领袖气质。
赵云心里一时间感慨万分,不由脱口而出:“天下眼看乱起,英雄辈出。云观其余皆土鸡瓦狗也,唯孟德与玄德也!”
孙权?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未完待续。)
每一个男人心目当中都有一位或者几位英雄人物,男人有英雄情结很正常。
谁不想金戈铁马提三尺剑封狼居胥当冠军侯,谁就是没卵子的。
对于刘备和曹操这两个,在前世赵子龙的心目中就是英雄人物。
一个身世蹉跎,中山靖王之后,话说刘胜的儿子太多,分封制之下,后辈能够得到的余荫是少之又少。
在群星灿烂的三国英雄谱上,刘备无疑是最璀璨的,最耀眼之一。从摆地摊到穿龙袍,没有超人的文韬武略,没有过人的领袖气质,那完全是白日做梦。
枭雄曹操,在青梅煮酒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魏武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如果说这句话并非其由衷之言,那在赤壁之战后他对众将领所说“刘备,吾俦也”,则应当不是违心之语!
他前世百家讲坛誉刘备为“有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英雄之志”。
先来看看刘备的成长:
逆境出人才,它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智!
少年时代的刘备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有一手编织草鞋的手艺,于是刘备走上了类似于今天的摆地摊卖草鞋这个行业。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讲,在生活的重压和磨砺下,渐渐失去了棱角。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然而,还有一些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永不放弃。
虽然暂时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但他们心底的信念更加坚定更加明确,他们为理想在不断的摸索切实可行的道路。他们缺少,只是机会。
很显然,刘备属于后一种。刘备在摆地摊卖草鞋的过程中摸索着,学习很多:
胸怀。作为一个地摊主,首先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
自己在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一些人什么也不做只知道醉生梦死。
自己在啃干菜饼的时候,一些人什么也不干却在锦衣玉食。
同时,还有一些人沿街乞讨、鬻儿卖女,只是为了一口饭吃??这个时候不能走向偏激,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包容这个不平等的社会。
如果心眼太小,那么即使不被饿死,也会被气死。看惯了这些别样的人生,看惯了几度秋月春风,才能胸怀广阔,眼界高远。
等待。地摊主刘备十分需要等待,等待他的上帝—买草鞋的人出现。也许昨天运气实在太背,苦苦等待了整整一天连一双草鞋都没卖出去;也许今天鸿运高照,不到一个时辰七个同伴每人就买两双鞋。其他同龄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刘备却要守着地摊等待自己的上帝降临。这让他耐得住寂寞,学会了等待,等待着时机。
诚信。草鞋今天卖得好,不等于明天卖得好。做生意的都知道,生意一直好才是真的好。要想一直卖得好,就需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涿县县城人口不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诚信经营不只能招徕回头客,还让刘备获得了不少群众的好评。
人无信不立,做生意,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识人。基础的识人本领是要看清楚自己的顾客究竟是来买草鞋,还是来买草席的;是买大人穿的草鞋,还是小孩穿的草鞋;多少价位他们能够承受等。
更进一步是要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能够看穿人心。每天守在草鞋摊后边,看多了集贸市场里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
渐渐地,刘备可以一眼看出某个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甚至这个人正在想些什么。识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坚忍。作为一个说过要坐皇帝位子的地摊主,再加上不清不楚的皇族身份,必然要面对无数的流言蜚语,被人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这需要坚忍。
卖草鞋谈生意,要给顾客介绍产品,讨价还价,费了半天口舌,结果顾客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有些人就会骂骂咧咧,这也需要坚忍。
慢慢地可以忍受一切,坚忍不拔,折而不挠,直面人生,泰然处之。
低调。即使n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了很多,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摆地摊卖草鞋的确是不幸的。
他卖草鞋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多么得意和自豪,会逐渐变得不爱多说话,书中说他少语言。
不少人会拿他吹牛当皇帝和皇族的身份来开涮取笑,让他明白了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有些话是要讲究对象的。
从而让刘备明白了“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的含义,这都让他从小时候的出言孟浪逐渐变得谦虚低调。
和善。地摊主刘备毫无疑问是个草根,他的上帝同样也是草根。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备每天接触和面对的大多是平民阶层,比起那些从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更容易理解穷苦百姓艰难的生活状态,理解他们心中极其朴素的生活愿望。
而且这些人还是他的衣食父母,他更要对这些人给予应有的尊敬。这让他从小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论对什么身份的人,都能做到和颜悦色、甘为人下。
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刘备日后得以成功的基石。
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同样也可以说“摆得地摊,百事可做”。摆地摊走出来的刘备,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十五岁的刘备离开了这个行业。他要走向何方?
然而,对于曹操来说,他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
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
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
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
换了别人,考虑到蹇硕的权势,恐怕也就算了,曹操则不然,其果决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再来看看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扭转局面的: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
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
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
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觽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许攸献劫粮之计,这时“左右疑之”,曹操却敢于一博,亲自前往。
乍看去,曹操把全军成败系于来投的敌将,实为孤注一掷,与赌徒无异。
但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了:“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觽少粮尽,士卒疲乏。”
可见若不用许攸之计,等于坐而待毙,与其这样,倒不如赌上一把,尚有取胜的机会。
从这件事情中,足见曹操当机立断决策之明,比之优柔寡断的袁绍,高下立分。
所谓文如其人,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豁达自信的曹操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雄姿英发。
曹操的这一性格本身并无特别之处,难得的是往往在逆境中凸现出来。
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黙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
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兵败之际,毫无颓态,反而大笑,不愧为一代枭雄!可以想象,当时军心低落,
主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士兵能否振作起来。一声大笑,一番狂语,有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堆篝火,不仅会给将士们带来温暖,还能够鼓舞士气,这才是优秀主帅的风范。
再有,官渡之战结束后,“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此事堪称中国权术史上的经典一幕,仔细想想,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若追究下去,难免造成人心惶惶,对于大战方息的曹操军团来说,内耗无异于自取灭亡;若既往不咎,小可收买人心,大可稳定局面,一举两得。
可见他的头脑是很冷静的,狭隘之辈绝对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如此魄力从哪里来?还是要归功于他的豁达自信。
三国时期的军阀用人问题非常复杂,足够写一篇论文来探讨了,单就曹操而言,他充分做到了知人善任。
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孙权谓操:“御将,自古少有。”
譬如对张辽的使用,简直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史家对曹操的教令颇为赞赏,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
因此,操是善于用将的。
此外,曹操还能够因才授职。
建安元年,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兴办屯田,后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甚至还别出心裁,有一个摸金校尉。
至于象郭嘉、荀彧等这样的卓越文臣,曹操更是招用有术,不复赘言。
三分局面形成以后,曹操多有剪除异己、兔死狗烹之举,这是为子孙代汉做准备。譬如把周不疑那孩子给杀掉,封建统治者大都如此,对操也就不必苛求了。
曹魏人才云集,为三国时期之最,这与曹操的个人魅力有一定关系,包括领袖气质。
赵云心里一时间感慨万分,不由脱口而出:“天下眼看乱起,英雄辈出。云观其余皆土鸡瓦狗也,唯孟德与玄德也!”
孙权?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未完待续。)